农历6月立秋,有什么说法?

不愿透露姓名的刘大宝


农历六月立秋,有什么说法?

其实吧!各地的说法也可能不一样。

下面介绍一下黄淮地区的立秋俗语吧!

在黄淮地区一带,民间流传的俗语是:秋不秋,六月二十头,一般是指的阴历,多数在六月二十到七月初一之间。很少在七月立秋,润六月也另当别论。如在七月立秋,秋季可向后拖延,庄稼不怕晚,晚禾可收。

六月立秋,由于天热干旱,收成不保,但也不尽其言,俗话说的好: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因立这秋季节是大多数作物灌浆时期,如玉米、大豆、花生等,所以在这个时期干旱,严重时有可能绝产,所以说哪里下雨哪里收。

还有俗语称:秋热如老虎,秋旱如刀刮,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打雷当地有贼,等等。总的来说就像今年这样,到目前还高温,很热,愿因是一般秋后有伏,还在伏天里,能不热吗?从而导至地表蒸发太快,庄稼不撑干旱,还须要下雨,方可收成。.





评良心而言


在我们这里流传的是:早立秋,晚不收。意思是说秋早了,作物种晚了就会欠收。

农村老年人,常常用农历来计算节气。农历年是3年一润,5年两润。也就是说每隔5年就有两年是13个月。而节气都是按照阳历推算出来的。一般都是在每个月固定那么几天。比如:每年都是阳历4月5—6日清明。8月7—8日立秋。这样一来按照农历算节气日子就不准了。有时候立秋赶在了农历6月,有时在农历7月。

其实按照农历算节气,早来秋晚不收的这种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作物生长都有一定期限,一旦生长期没到就下霜了,当然会欠收。因此老人们在过了年就翻看日历,看看是几月立秋。如果是6月立秋,就说今年秋来的早,霜期也会提前,要提前播种,免得种晚了减产。如果是7月立秋就说今年秋晚,可以晚点种,种早了怕枯秸。这些都是老年人留下的经验,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农历,也改变不了了,就由着他们吧。

其实二十四节按照阳历是很容易记住的。今天把二十四节气的歌教给大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是四和五,二十和二十一。下半年来是七和八,二十二二十三,最多不差一两天。意思是:每一句话是一个季度的六个节气,一共四句二十四节。一年十二月,每月两个节气。上半年的节气都在每个月的4—5日,第二个节气在20—21日。下半年在每个月的7—8日,第二个节气是22—23日。因此只要记住了每年在阳历的8月7—8日立秋,10月7—8日是寒露,在北方一般都是在寒露见霜,种什么作物都有生长期,按照寒露往前推算,就可以了。也不用年年看农历几月立秋那么费时。


山野50


农历6月立秋,有什么说法?

今年的立秋在阳历的8月7号,阴历的6月26。立秋以后,我国很多地区便会在早晚能感受到一丝凉意,但是中午还是会炎热的。在农村关于立秋的俗语有很多,特别是立秋在农历六月的俗语。先着重介绍几个。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这句俗语明显的是说六月立秋对庄稼产量的影响,因为今年就是农历六月立秋,上半年清明时节倒春寒,在小麦收割的时候很多地区下起了大雨,致使很多小麦没来得及收割就被大雨拍在地里,上半年肯定是减产了。下半年这个时期玉米正处于抽穗开花时期,很多地区却一直干旱,如果还不下雨肯定会对产量带来影响。所这句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还是有一点理论依据的。



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这句俗语也是来说农历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的区别,六月立秋庄稼收成不佳,那么这一年都要生活的紧一点,凡事都要省一点。如果是在七月立秋那就不一样了,七月立秋庄稼收成好,可以吃的好一点,满嘴流油。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虽然这句老话没有说六月立秋的事情,但是每年立秋是否凉快都要看立秋的早晚。立秋的早晚一般是根据立秋这一天的早晚来决定,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六的晚上九点半,这个时间段绝对没有争论的必要,绝对是晚立秋,所以算还有三天就立秋了,但是天气还是在炎热一段时间,请大家做好准备。

其实农村关于立秋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立秋栽葱,白露栽蒜;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立秋栽芝麻,老死不开花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农人马小妞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今天刚好农历的六月二十六,也刚好是立秋。关于立秋的说法确实很不少,人们对立秋也是特别的关注,我想应该是这天气实在是天热了,大家都想让气温降下去个几度吧。

之前科学兴农就曾写过几篇关于立秋的文章,也都是一些民间的谚语,它们大部分都是认为六月立秋不好。

有一句叫做“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意思就是说如果立秋时间是在农历的六月的话,农民的收成就会很不好。而且很凑巧的就是今年的小麦收成就很不好,可是印证了这句话的一部分,而下一部分就要等今年的秋收情况去印证了。

为什么大家会认为六月立秋收成会受影响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节气的推移问题。我国的传统农业的耕作时间一直是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的,但是如果立秋时间在六月份那么清明就要提前,春季里面的那几个节气也都是要在时间是提前的,这就造成春季庄稼容易遭受倒春寒的威胁。自然也就容易出现收成不好的情况。

与之意思一样的一句叫做“六月立秋,颗粒无收”,看来立秋对农事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大了。还有句话叫做“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这也就是说每年的立秋也都是这几天,差不了几日的。

除了农事活动之外,立秋在养生方面也要有所注意,毕竟季节的转换容易让体弱的人生病。节气上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是气温还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的,这就应了那句“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老话,还是要做好防暑的工作。另外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体弱的人容易感冒,所以也要注意。古人认为立秋以后人要进补,秋季养生的原则就是要以养收为主。最常听的一句就是“贴秋膘”。不过喜欢减肥的女生可要注意了,秋季可是容易胃口大增的啊。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原创版权归属科学兴农账号所有,侵权必究!

科学兴农


我也说说立秋的一些说法。常言说秋不秋六月二十头,这就是说立秋这个节气每年都是在进农历七月之前。(如果闰月就不好说了)记得老人们都爱念叨〞立了秋把扇丢,谁再搧扇谁没羞〞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就没有那么热了。话是这么说,其实没有说的立了秋立马天气就变的凉爽了的。我们这里的人们把刚立完秋的天叫〞秋儍子〞〞尜尜天〞,还这样说:立了秋别欢喜,还有十天热天气。老人们以他们总结的经验是:早秋凉快晚秋热。今年就是晚秋。说在秋到来的那一秒树叶都会翻过来。如果立秋的这一天下雨就是〞秋掉〞,秋掉就预示着是一个大丰收的年头。所以我们这里的风俗在立秋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西瓜管这叫做〞咬秋饱〞意思是盼着秋后有个好收成。


笑寒891


农历六月立秋,有何说法。

说到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说一说二十四节气和农历闰年制度了,不得不说,老祖宗能制定出这些,真的是太太太智慧了。

现在大家一般通用的是公历,也就是通常说的阳历,这个历法也确实是现在流通的最准历法。而我国古代呢,则是实施阴历,也就是农历,这个是月亮周相而制定的,这个不够精密,所以引入了闰年的概念。具体表现就是阳历年365天一年,如年366天一年。而阴历年一般是354天左右,闰年385天左右一年。

尽管我国古代实施阴历,然而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然而十分奇妙的是,二十四节气跟今天通行的公历居然是一致的,这一点十分了不起。所以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时间基本是固定的。

说了这么多,就谈到为何今年农历6月就立秋了,原因就是去年是农历闰年,去年闰六月,导致今年春节的阳历时间十分晚,比如二月十六号才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日子推后了好多,然而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最后立秋农历日子就推后了,是六月二十六。

一般都说六月飞雪是奇闻,六月立秋又会怎样呢。有俗语说,六月立秋,五谷不收,或者说早立秋凉飕飕。说的是如果立秋早了,天会冷得早,不利于粮食丰收。这是为啥呢,因为粮食作物需要足够的气温和日照时间才会长的好,水分补充也要恰到好处。而如果冷的早的话,有时候冷暖气流交汇,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降水,比如恰恰在不需要水的时候降温下雨了,那很不利于最后庄稼的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减产现象。

说起这点就特别佩服老祖宗智慧,太厉害了,因为今年比前几年确实最高温度不高。往年这时候三十九四十度,今年高温就少多了,至今为止最高三十六度。这说的简直太准了。

说了秋,对应的春,其实也有个说法,叫做春脖子短,就是说这个春节在立春以后,这也是因为春节按照农历走,节气按照公历走的缘故。一般春脖子短的年份回温快,这个倒是好理解一点,因为春节公历时间本就延后了。不过整体气候来说,确实也是要比常年同一时期暖一些呢。

二十四节气是特别伟大的发明,在古代实施农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准确的指导农业生产进行。不过到了今天,由于环境污染,人口激增,能量消耗巨大,全球变暖日益严重,有时候按照二十四节气有些地方就要有点小改动了,因为整体气温升高了嘛。希望全球变暖可以遏制住,希望二十四节气可以永远都有用!


一览众河小


立秋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在阳历8月7号,农历六月二十六立秋。

立秋正式进入秋天,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虽然立秋之后,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但炎热的天气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立秋之后天气将逐渐变得凉爽,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立秋之后农作物逐渐灌浆成熟,再过不了多久就将迎来收获。

那么六月立秋有什么说法呢?像我们这里的说法,主要就是有“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六月立秋,五谷不收”,“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死牛”。

如果在六月立秋,天气会冷的比较早,夏收或者秋收的农作物收成会不好。六月立秋算是立秋比较早的了,农作物在生长后期都处于灌浆饱满期,立秋早温度降低,昼夜温差变大,积温不够导致生长期缩短,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秋收作物籽粒不够饱满,到最后可能导致减产。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可能指的是夏收和秋收作物,如小麦,玉米,谷子等都不会有好收成。

我觉得吧!在六月立秋的年份也是很多的,“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六月立秋,五谷不收”这句话最重要的是预警,预示的作用。因为以前,天气气候和现在不一样,农作物都是靠天吃饭,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经验中,发现在六月立秋的年份,农作物收成相对都比较偏低或者有绝收的情况,而七月立秋收成相对比较好。所以,这句俗语,就是告诉大家,如果在六月立秋,要早播种,做好田间管理,提前收获,广积粮,节约粮食,避免因为秋收粮食减产而造成冬天春天粮食不足的情况发生。


乡间一抹阳光


一些地方会有“六月早立秋”和“七月晚立秋”的说法,就会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另外,也会有说法是“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老话!以及“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等说法。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农历六月立秋一般认为“早立秋”

一般来说,早立秋就会凉飕飕,也就是代表天冷的早,也就有了“早立秋凉飕飕”的说法,由于天冷早的话,并不利于秋收的玉米等农作物,毕竟温度也是结果的重要保障。所以说,就会对于秋收的农作物会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一些地方就会有“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六月秋样样丢”等老话说法,意思就是说今年夏收小麦收成不好的话,秋收玉米也就够呛了,说明夏收和秋收都会收到影响的!

二、农历七月立秋一般认为“晚立秋”

就像2016年和2019年,都是农历七月立秋的!一般会认为是“晚立秋”,也就是“晚立秋热死牛”,就是说即使立秋了还会继续热上一段时间,也就是俗说的“秋老虎”。一般来说,这样的话,农作物即便是晚种了也是不受影响的。

因此,就会有人说“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七月秋样样收”等说法,意思就是说夏收小麦和秋收玉米都不会受影响的!不过,由于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再就是这几年极端天气的影响,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广泛,使得古老的农谚俗语已经渐渐失效了,一般仅供参考而已!


龙百晓生


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说的,阳历是根据地球受太阳照射的角度推定的,也就是说,每个节气那个地区的季节平均温度是比往年几乎差不多的,除非个别的年。再说,六月立秋也是常事。农作物的耕种和采收是根据节气的,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相差一两天。我说,谚语与不可抗拒天意可能有些关联!


无尘225611575


陌上斜阳秀稻香,立秋时节赶农忙。

满田粒饱新禾熟,入夜阴生暑气藏。

荷叶摇篷撑日晒,蝉声退热叫天凉。

清风拂过千山爽,夺翠镶金遍地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