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孩子,誰剝奪了她的運動能力?


6歲的孩子,誰剝奪了她的運動能力?

由於疫情原因,孩子天天在家,我就帶著弟弟家6歲的孩子和我家4歲的孩子一起玩。孩子說想上體育課,我就在院子裡用家裡的生活物品,給她們設置了爬高、跳遠、跳高和鑽怕的"賽道",一切準備就緒,孩子們就能開始上體育課了!

其中有一個環節是由兩張15cm高的小凳子和一根棍子搭建的跳高環節。這對6歲的孩子來說,本應該很容易,但是弟弟家的孩子從開始到結束,一次都沒敢跳,每次都是跨過去的。哪怕是請4歲的弟弟做示範,告訴她很安全,是可以完成的,她也只是站在棍子前面不敢跳,最後還是隻能允許她用跨過去的方法完成。當時我沒有說什麼,只是鼓勵孩子勇敢、快樂的去玩。

之後我就在想,一個6歲的孩子,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個跳高動作都不敢跳呢?而我家4歲的孩子,卻又敢跳呢?我回想了兩個孩子的成長,發現,6歲的孩子是奶奶帶大的,小時候怕孩子危險、怕孩子髒,是不怎麼讓孩子做爬高、跳高這樣的行為的,常常看見的是抱在身邊,坐在乾淨的墊子上,玩著買來的玩具。

6歲的孩子,誰剝奪了她的運動能力?

而我家孩子是我和老人一起帶的,雖然我也上班,但是我每天至少會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陪伴孩子。記得很清楚的兩件事就是:孩子兩歲左右時,有一次要從第三個臺階上跳下來,開始我沒有制止他玩,後來奶奶看見了,堅決不同意孩子玩,說怕孩子的腳扭傷,孩子哭的特別傷心,後來我就讓孩子從第一個臺階跳,這個事情才結束。過了幾個月,一次帶孩子出戶外玩時,路邊有一堆做假山的平臺石對方在一起,高的大概有80cm,矮的也有30cm以上,孩子鬧著要去跳高。我們說好要他自己爬上去和跳下來,我只負責看著他玩,在害怕的時候提供保護。之後就放手的讓孩子玩去了,孩子重複來回玩了兩個多小時,之後幾天都會去跳一會兒。

我想就是因為家長不同的陪伴、教育方式,才是兩個孩子在身體協調性,自信心和對危險的判斷力明顯不同的原因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最好的方式是信任孩子,允許孩子去嘗試和探索。這樣孩子在長大以後才會有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歲的孩子,誰剝奪了她的運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