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暢銷書《子》的聖埃克蘇佩裡說:"如果你想讓人造一艘船,不要讓他去收集木頭,也不要發號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務,而是要激發他對海洋的渴望。"同樣,父母如果想讓孩子不再慢吞吞,也要激發他們內心的渴望,即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閱讀時間:15分鐘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前幾天,有一位家長在讀了我的文章之後後臺私信我:你好,剛剛拜讀了你的文章,讓我這個焦慮的母親醍醐灌頂,文章每個細節描述的好像就是我和孩子。請教你,開發孩子的內驅力具體我們家長要怎樣做呢?

這個家長的問題貌似很有針對性,但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問題。首先,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這個話題,足夠寫出一篇甚至幾篇論文,而作為科普平臺,我們只能選取其中一些知識點進行探討。其次,任何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不知道我的猜測是否準確,就像這位媽媽所說的那樣,她是一個焦慮型的母親,而從她給我提出的這個複雜而龐大的問題中,我又聞到了焦慮的味道——事實上,所有焦慮型人格的人,幾乎都有刻意追求"確定性"的人格特質,比如在這個問題中,她問我"家長具體做什麼",就是一個比較確定的問題,並且要求確定的答案。然而,教育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而孩子的成長,又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家長要做的,不是找一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或者拿到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執行標準,而

是在懂得了大致的、科學的教育規律之後,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在每一個生活的小事中踐行這些原則和規律,並不斷的進行自省和調整。換言之,家長的"工作"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內容,需要在確定和不確定之間,不斷的尋找平衡點。

所以,我們只有方向和思路,但沒有標準答案。很多家長總問我"具體怎麼做?",答案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整——除了父母本身,其他人都給不出具體的答案。

今天,我們就"孩子的內驅力"這個話題,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1. 認識內驅力

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每個人都有類似的體驗,當我們想做某事或者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如果這個目標或這件事是我們自己特別想做的,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就會不遺餘力的尋找各種辦法和可能,接近這個結果。但是如果這個結果並不是我們內心真正需要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放棄。所以,衡量一個人內心力量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排除干擾實現目標"的能力有多強。

之所以要把內驅力的定義拿出來說,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文章的完整,而是在這些抽象的概念中,恰好就埋藏著問題的答案或者給我們以答案的啟迪。所以,我們有必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內驅力的概念。

關於內驅力,榮格將其與集體無意識聯繫起來,他始終強調集體無意識是建立在集體觀念的基礎上的,並以"生命驅力"為前提。其實內驅力就是個體

在環境和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的,具有驅動效應的,給個體以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其實質是一種無意識力量,源於最原始的,積累了整個歷史經驗的心理體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從以上解釋和說明中,我們看到,內驅力的本質是一種無意識力量——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把內驅力和一個人的心理品質相聯繫的原因。因為無意識屬於心理範疇,而無意識的產生,和一個人的"經驗"密不可分。

關於內驅力,我們還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進行理解,一是動機,二是需要。內在動機和滿足人的內在需要,這兩方面都與內驅力緊密相關。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2.破壞內驅力 的幾種"不恰當的撫養方式"

在剛才內驅力的定義中,我們看到,內驅力是個體在環境與自我交流中產生的——這是內驅力的來源。影響一個孩子人格發展的外部環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最為深遠,也是影響力最大的

家庭環境的核心,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撫養方式。這種撫養方式是恰當的,還是不恰當的?這些撫養的方式,一點一滴的對孩子的人格塑形,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

在孩子內驅力的話題中,我們首先需要認清家長有哪些"不恰當的撫養方式",以及它們是怎樣對內驅力起破壞作用的?在這一部分,我將用比較長的篇幅進行介紹,因為對"錯誤"瞭解的越充分,對"正確"也就自然知道的越清晰。

① 邊界不清,過度干涉

"邊界"這個問題天天談,但就是做不到。雖然父母從道理上明白自己和孩子是兩個不同的、各自獨立的人,但是在實踐中卻很少有人做到。究其根本,是因為

父母自身的人格成長不夠,當自己的人格不夠獨立和完整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會激發起父母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糟糕至極的恐怖感;比如,孩子成績不好,會激發父母自身的羞恥感等等。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投射了自己內部過多的信息,將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潛意識關聯起來,與其說是孩子"表現"不好,不如說,是父母自己內心的"創傷"太多。

曾奇峰說,關於親子關係(其實也包括任何人際關係),一種最好的狀態就是"清爽",每個人擁有獨立的空間,保持各自人格的完整性和獨立性。但是,想做到清爽的狀態,卻不容易。父母有必要經常提醒自己:哪些是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負責,哪些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負責?

比如,孩子早晨起來上學,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因為孩子磨蹭,感覺孩子要遲到而心生憤怒的情緒,是自己的事情——誰有情緒誰負責。和孩子提前商定好,在起床時間叫孩子起床一次,是父母的責任,而孩子如果起不起來,會遲到,是孩子的事情。

當父母有了反省和覺察,就能把親子關係逐漸從"粘膩"走向"清爽"。只有兩個人都感覺到有獨立的空間,各自能順暢的呼吸時,親子關係的質量才能提高——父母不再充當"警察"和"怨婦"的角色,孩子也不再充當"犯人"和"不用負責的小孩"的角色。

為什麼說父母過度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入侵孩子的心理(包括生理)邊界,會影響孩子的內驅力呢?答案有兩點。

一,過度的干涉和入侵,會極大的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因為每個人都有保持獨立心理空間的本能需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當自己的心理邊界被侵犯,孩子就必然會調動很多心理能量去對抗外界的干擾,就像一個國家被入侵,就必須動用軍隊去打仗一樣。而當孩子發現自己無論怎麼樣,都無法對抗鐵板一塊的父母——父母的力量太強,入侵的頻率太高時,孩子的心理狀態,就會進入到一種"疲憊"、"疲沓"的習得性無助狀態。而這種心理特質,會在各方面(包括家長最關心的學習)產生影響。

第二,與"過度的干涉"相對應的,必然還有過度的包辦。所以,必然會形成一個現象:孩子和父母共生,既不能分離,也不能很好的相處。

從內驅力的視角來看,父母的過度包辦,對孩子的意義相當於剪斷孩子內驅力的翅膀。父母的過度包辦,必然會導致孩子的依賴和挑剔。所以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是白眼狼,但是這個白眼狼恰恰是父母一手造就的。

當孩子產生了依賴心之後,基本上內驅力就很難再發展了,因為內驅力要求的是一個人的內在動力,而依賴則恰恰相反,是將自己寄託於外界。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還怪我不會飛翔",是很多當代家庭教育的矛盾。

我看了很多BBC的動物世界的紀錄片,在大自然,很多動物的母親都做的比人類的母親要出色,她們能夠剋制自己的母性本能而對孩子放手,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而放手並允許孩子獨立,恰恰是對一個母親最大的考驗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② 對孩子情緒的干擾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和龐大的話題,事實上,剛才講述的第一點,也可以劃分到這個範圍。因為父母的越界,實際上也是對孩子的情緒進行了干擾。

在這個話題中,我以一個最常見的方面——"父母的高期待"作為切入點進行討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對孩子的情緒干擾絕不僅僅是"過高期待"這一種,而其更廣闊的外延,則需要家長的自省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都能回憶起小時候對父母的"怕",最常見的怕,是對懲罰的恐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潛意識裡的怕,比如父母臉色的陰晴不定等等。

恐懼,作為人的一種基本情緒,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這幾天有一個很火的小視頻,裡面一個小男孩被他爸爸輔導作業,他在爸爸的問題下很緊張,無法回答"9還可以分成6和幾?"這樣的問題。忽然,他露出了"虛偽"的笑容,還鼓起了掌,一邊鼓掌一邊說:沒事,沒事,爸爸給你鼓掌。他的笑容,既緊張又強撐,而且在笑的時候,身體還不有自主的靠到了後面,遠離爸爸。在接下來的輔導中,爸爸說:"寫6,這邊!"他把脖子一縮,畏縮的說:"別吼我了","寶貝會寫","會寫會寫",在寫完之後,他用浮誇的演技,發出了"哇"的驚歎聲,並給爸爸鼓掌。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這位爸爸表示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快被孩子氣死,很多問題已經反覆講了無數遍,他還是不會,"脾氣再好的人,也會生氣的,於是就吼了他兩句",所以在視頻裡,孩子可能是出於害怕,下意識的做出了這種動作。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干擾。當一個孩子處於恐懼的心理狀態下,其心理能量大部分都用於隨時抵禦外界隨時而來的危險時,他怎麼可能有多餘的注意力放在理解這道題上?在學而不會的狀態下,再加上內心的恐懼,他又如何發展出關於學習的內驅力呢?

很多時候,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要麼是被扼殺,要麼是被幹擾。所以,很多人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缺少意志力...其實都忽略了這些表現背後的心理狀態。當一個孩子的心理環境是安靜、平和的,ta自然就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探索知識的慾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內驅力才能被逐漸激發和培養。

在視頻中,實際上父親不自覺的就對孩子有了過高的期待,在他的認知裡,講了很多遍,孩子就"應該"學會了,但是孩子沒有學會,他就變得焦躁和憤怒。蒙特利梭曾經特別警告過家長:"孩子不是小號的成人",家長拿著自己的標準和認知去衡量孩子的水平,這本身就會導致高期待,並會因為高期待的落空而產生情緒,並因為自己的情緒,再去幹擾孩子,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孩子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孩子沒學會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家長的講述方式不能讓孩子理解,可能是孩子的思維模型發展水平還不夠理解,可能是家長的情緒嚴重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家長只將目光釘在"孩子沒學會"這個結果之上——這種典型的以偏概全的思維,正是很多父母的錯誤認知所在。

父母對孩子的很多高期待,其實不一定非要說出來,很多父母很委屈,說自己從未要求孩子必須考多少分,以為這樣就不算高期待了,其實高期待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凡是超出孩子實際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或者隱性要求,都是高期待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③ 外部動力使用不當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使用一些外部獎勵,比如誇讚,表揚,物質獎勵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誘導,這樣做短期會有一些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其不良結果要遠遠大於其正向結果。從內驅力這個角度來說,這種不恰當的外部動力機制,極大的影響了內驅力的發展。

如果一個人所做的事都是依靠於外部動機,比如金錢,成就,名譽,地位等,那麼ta對這些外部環境的依賴就會非常強烈,當外部環境稍有變化,ta就會跟著發生更加劇烈的變動。而且,這種對於外部動機的追求沒有止境,會讓一個人精疲力竭。而內部動機則像一個人內部源源不斷的自發電機,能夠自給自足的提供心理能量,讓人走的更遠

所以,不恰當的使用外部動機的激烈,也同樣會損害孩子的內驅力。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3.提升內驅力的方向

之所以花大量的精力投放於"糾正錯誤",是因為矯正錯誤本身,就是在施加正確的影響。著名的動機理論心理學家德西和瑞恩把內驅力歸納為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勝任感。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出發,探討提升內驅力的方向。

① 歸屬感:關鍵詞——無條件的愛

一個人的歸屬感與其心理品質中的安全感密不可分。當一個人的內心感覺安全,ta便不需要再去動用過多的力量對抗外界的恐懼和干擾。換言之,孩子缺少內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動用了過多的心理能量,用於防範"恐懼"和施加"對抗"

關於恐懼,我們在之前已有闡述。而對抗,也與之相關。主要包括對抗父母的干涉和邊界的入侵,比如頂嘴,逆反等等。

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反覆強調無條件的愛,是因為這種愛的質量才能構建一個人內心安全感的基石。而家長的挑剔,指責,抱怨,比較,壓制,入侵.....都毫無例外的在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當一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不夠時,ta就自然無法做別的事。

馬斯洛的人類需要五層次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安全需要是最基礎的人類需要之一,其重要程度僅次於生理需要。

父母需要向孩子傳達一種"善意":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能力和成績,而是因為你這個人,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情緒,同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和規範——當能為孩子構建起內心的歸屬感的時候,孩子就有了發展內驅力的基礎。而這些,都需要在現實當中的每一件具體的事情中實現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② 自主感——提升自我內心的力量

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及時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

這需要家長有一顆"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當家長不斷的強化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辦法實現目標的時候,孩子就會逐漸的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第二,不包辦替代,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事實上,"為自己負責"是連很多成人都做不到事,比如自己的情緒,常常找外因,認為是別人傷害了自己,做了令自己生氣的事,這就是典型的不能為自己負責。

而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學會放手,培養孩子分清什麼是自己的事情,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而孩子的學習,遊戲,都是在用ta的方式探索世界的過程。孩子的很多探索,在大人看起來是無意義的,比如孩子特別小的時候,會反覆甚至強迫性的做同一個動作,看同一本書,這種在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實際上是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探索世界的手段。

所以,家長要做的,是在旁邊耐心的觀察,而不要總是過度的參與和破壞。小時候探索行為被破壞的越多,比如家長總是叮囑這個不能摸,那麼不能碰,孩子長大的專注力和自我掌控感就會越差。

第三,鼓勵孩子多動手,多親子嘗試,體驗>理論

人是受"直接經驗"驅動的動物,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抓住一切機會不遺餘力的給孩子講道理,歸納和總結,但是這實際上是破壞了孩子的"體驗"。

真實的體驗,而非正確的道理,對孩子來說影響要大的多。體驗本身和探索活動息息相關。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忽然在哪看到一句話,忽然醍醐灌頂。這是因為有之前思考的積累,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體驗,如果沒有實踐和思考,單純看到那個道理,哪怕再正確,也很容易"無感"。

第四,以遊戲的態度對待人生

很多人都認為"遊戲人生"是一個貶義詞。但其實,人生的過程,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場遊戲。偉大的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帶著遊戲的態度進行科研探索,他們把這些科研的項目當成是一場有趣的遊戲,而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則支配著他們不斷的深入研究。

任何事,如果感受不到趣味而去做,都無法形成內驅力。事實上,很多父母把遊戲和學習完全對立,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恰當的方式。遊戲中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就像年幼的孩子,他們的"工作"本身就是遊戲,而學習,也同樣是一場遊戲。需要升級,打怪獸(克服困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當家長有一個遊戲的態度,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對學習如臨大敵,產生防禦。


作業拖延,成績差:父母如何做,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③ 勝任感: 不斷給予孩子恰當的回饋

勝任感可以理解為一個孩子的自我掌控感,當有一個目標的時候,是認為自己不行,還是信心滿滿?是認為自己無法選擇,必須接受,還是主動選擇,盡力而為?這些區別,決定了一個孩子內心力量的強弱。

一個人的行為是一個信息強化的過程。強化分為正向和負向兩種。而給予孩子正向的、積極的、恰當的鼓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孩子的自我勝任感

很多家長常用"你很棒"這種宏大而空洞的獎勵還鼓勵孩子。事實上,這種方式除了增加孩子的自戀,讓孩子變得更執著於自己的"棒"之外,毫無意義。

誇獎孩子,主要應該著重於孩子實現目標中的努力品質和自律品質。比如孩子用了很多種方式進行嘗試,這種探索的勇氣和付出的努力,值得讚賞;比如,孩子為了實現目標自發的自律,減少了遊戲時間,這種行為值得讚賞;比如孩子定好鬧鐘,但是起不來,後來經過掙扎,還是起來了,哪怕遲到了兩分鐘,但是這種努力值得讚賞....

事實上,生活中家長所做的,大多數負向強化——"你今天又遲到了","今天的作業又沒完成","今天又被老師批評了",這種負向強化同樣能起到強化的作用,只不過結果和家長想要的目標背道而馳。

所以,家長應該向各種電子遊戲學習——不斷的給予孩子心理支持、恰當獎勵、引導孩子看到學習的趣味性等等。


寫在最後

內驅力的話題,實在是一個宏大的話題,即使我努力剋制,但是仍然寫下了7000字。事實上,所有這些歸根到底都是一句話:家長提升自身人格的完整程度,在孩子的教育中,轉變思維視角。

育兒的過程,也是育己的過程。在培養孩子內驅力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不斷的反省一下自己。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