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宋曹《書法約言》有言,"予弱冠知書,留心四紀,枕畔及行簏中,常置碑帖時時摹仿,倍加思憶,寒暑不移,風雨無間,雖窮愁患難,莫不與碑帖俱,"用這段話來說胡中良,是很貼切的。作為學校的教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胡中良常與筆墨為伍,和碑帖作伴,孜孜以求,不輟臨池之志,箇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他從傳統入手,初以米芾、王羲之為宗,日夕臨寫,得瀟灑縱意之致。後傾心於王寵,書風大變,從王寵的書法中他獲得一種筆簡意豐的蘊藉之美。深入學習王寵數年之後,從他的作品中傳達出的是:簡約的用筆,簡約的結構,簡約的意蘊。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在此之後,他又回頭重新學習王羲之,並把簡約作為切入點,以簡約為中心而有所取捨,在學習古人的同時加入了個人的語言,這時,他發現原來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既加深了對王羲之書法的理解,又豐富了簡約的內涵。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夯實自己的筆墨根基,在恪守傳統的前提下敢於突破前人藩籬,有選擇,有取捨,大膽塑造自我。王鐸的奇宕,倪元璐的獰厲,朱耷的空寂,徐渭的縱逸,魏碑的古拙,簡帛的樸厚……他一一細心揣摩,因為善學善用,下筆自能獨出一格,個人風格也漸趨成熟。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胡中良的書法以醇古優雅見長。 展讀他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那撲面而來的鮮活氣息,總會讓人得到一種沐浴著清泉般的舒暢。其小楷用筆精到,結體內斂而點畫舒張,趣味迭出,既有唐人楷書的法度,又有民間碑刻的活潑,自由流暢,輕鬆寫來,古意翩然。他的行草不囿於一家,以王寵、王羲之為根基,揉合明清書風,筆力遒勁,意態閒雅,筆墨酣暢淋漓,錯落有致,意態萬千。表現出豐富的動感和頓挫抑揚的節奏,無色而具圖畫般燦爛,無聲而有音樂般和諧,蘭馨之氣躍然紙上。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胡中良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對現實世界的認知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書作愈加沉穩厚重,意味深長,個性也日益彰顯,正如一瓶佳釀,越陳越醇厚。近年來,在國家級重大書法展覽中,總能看到他的作品,從中我們彷彿看到了他在書法這條藝術道路上跋涉前行的身影,也深深感受到他的這份執著和虔誠。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作品欣賞: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十二屆國展人物篇」胡中良 隸書入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