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帝王年表

1. 伏羲女媧政權

起於公元前7724年,訖於公元前5008年。傳七十八任帝,立國兩千七百一十七年。

伏羲女媧政權的七十八任帝是由兩大主體構成,一大主體是伏羲女媧直系傳人,稱作純血緣伏羲氏族;一大主體是伏羲女媧部族的同盟部落,稱作大伏羲氏族。其中純血緣伏羲氏族二十四帝,執政八百四十一年。大伏羲氏族先後共有十五個家族參與執政,共五十四帝,執政一千八百七十六年。
大伏羲氏族的十五個家族執政帝數和年限如下:
一、大庭氏三任帝,執政一百三十七年。
二、柏皇氏四任帝,執政一百三十九年。
三、中央氏五任帝,執政一百五十三年。
四、慄陸氏三任帝,執政一百二十四年。
五、驪連氏五任帝,執政一百八十九年。
六、赫胥氏五任帝,執政一百二十五年。
七、尊盧氏五任帝,執政一百四十五年。
八、祝融氏四任帝,執政一百年。
九、混沌氏四任帝,執政一百六十年。
十、昊英氏三任帝,執政一百二十一年。
十一、有巢氏二任帝,執政七十三年。
十二、葛天氏三任帝,執政一百一十年。


十三、陰康氏四任帝,執政一百六十二年。
十四、朱襄氏二任帝,執政七十二年。
十五、無懷氏二任帝,執政六十六年。
公元前5008年,炎帝魁隗氏強大起來,取代了伏羲女媧政權。

2. 炎帝魁隗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5008年,訖於公元前4766年,歷六任帝,傳國虛記二百四十三年。

1、魁隗,在位執政虛記五十八年(公元前5008——前4951年)。
2、炎居,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4951——前4918年)。
3、節並,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三年(公元前4918——前4876年)。
4、戲器,在位執政虛記五十年(公元前4876——前4827年)。
5、祝融,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七年(公元前4827——前4781年)。
6、共工,在位執政虛記十六年(公元前4781——前4766年)。

3炎帝神農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4766年,訖於公元前4513年,共傳八任帝,傳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


1、神農,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2、臨魁,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3、臨魁,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4、姜明,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5、姜宜,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6、姜來,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7、姜克,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8、榆罔,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3. 史皇倉頡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4637年,訖於公元前4528年,歷五任帝,傳國一百一十年。
1、首任帝 史皇倉頡氏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二年(公元前4637——前4596年)。
2、二任帝 倉頡二世 在位執政虛記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
3、三任帝 倉頡三世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
4、四任帝 倉頡四世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
5、五任帝 倉頡五世 在位執政虛記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公元前4528年,北方的軒轅氏向外擴張,入侵倉頡氏的統治區域,倉頡五世無力抵抗,率族人投降了軒轅氏。旋即去帝號,答應每年向軒轅氏進獻糧食和財物。後來軒轅氏稱帝,建立黃帝軒轅氏政權,倉頡氏的後人被封為典史官,負責記錄和整理歷史典籍。

5.九黎蚩尤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4583年,訖於公元前4404年,共歷七任帝,傳國一百八十年。
1、帝 虺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八年(公元前4583——前4556年)。
2、帝 吼 在位執政虛記十七年(公元前4556——前4540年)。

3、帝蚩尤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六年(公元前4540——前4515年)。
4、帝蚩啄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4515——前4493年)。
5、帝回虻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年(公元前4493——前4464年)。
6、帝 螭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年(公元前4464——前4435年)。
7、帝 蚺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二年(公元前4435——前4404年)。
九黎蚩尤氏政權於三任帝蚩尤時與黃帝軒轅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經過十幾年的征戰,軒轅氏和神農氏聯合擊敗了蚩尤氏,並將蚩尤殘忍地殺死。這場戰爭便是中國遠古歷史上著名的涿鹿、阪泉之戰。蚩尤族雖然兵敗,但並不屈服於黃帝政權,仍與黃帝族展開頑強的鬥爭,直至七任帝姜蚺才歸附黃帝政權。

6.黃帝軒轅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4513年,訖於公元前4053年,共歷十五帝,傳國四百六十一年。
關於軒轅氏的來歷: “軒轅氏以天黿大龜為圖騰,故族人姬姓(龜側視之像為臣),又作黃(龜平視為黃)。”(《三皇五帝時代》)可見生於天水的軒轅氏,並非是黃帝;因為軒轅氏第十四任大酋長姬邦卉時尚未稱帝,直至十五世姬芒即位後合符釜山,賜姓封疆,建立大一統的黃帝軒轅氏政權,才開始稱黃帝。
1.軒轅氏的遠祖為少典軒轅氏,共傳四世。
一、少典軒轅氏一世 名槍術,女性,生於伏羲女媧政權的太河三年(丁未,前5114),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一年(公元前5089——前5049),卒於槍術四十一年(壬子,前5049),終年六十六歲。槍術的母親為雷澤氏,因以龜和黿為圖騰,故而稱天黿氏,後被訛傳為軒轅氏。於是天黿氏就變成了軒轅氏。
二、少典軒轅氏二世 名茴芒,女性,生於伏羲女媧政權的大耀五年(癸巳,前5068),即位後立都於嵐皋(今陝西安康市嵐皋縣),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年(公元前5049——前5016),卒於茴芒三十三年(乙酉,前5016),終年五十三歲。


三、少典軒轅氏三世 名赤哲,女性,生於伏羲女媧政權的大耀三十五年(癸亥,前5038),即位後立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南),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八年(公元前5016——前4969),卒於赤哲四十七年(壬申,前4969),終年七十歲。
四、少典軒轅氏四世 名大迥,又稱少典,男性,生於炎帝魁隗氏政權的魁隗十六年(戊申,前4993),因走婚入贅於方雷氏部落,被推選為大酋長,即位後立都於千陽(今陝西寶雞市北),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4969——前4936),卒於大迥三十三年(乙巳,前4936),終年五十八歲。
大迥死後傳位給方雷氏(有蟜氏)女附寶的兒子黃夷,始稱姬姓黃夷氏。
2.姬姓黃夷氏, 黃夷再傳十世。
一、姬姓黃夷氏一世(總五世) 姓姬,名黃夷,男性。大迥走婚與方雷氏(有蟜氏)女附寶結合,附寶懷孕,在天水生下了兒子黃夷。黃夷聰明多才,少年時便在家中發明了獨輪車。古時候稱車蓬為“軒”,車輪為“轅”,因黃夷發明了獨輪車,人們便稱他為軒轅氏,後來人們便把他出生的地方稱作了軒轅谷。黃夷出生在魁隗四十四年(丙子,前4965),即位後立都於軒轅谷(今甘肅天水市東),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七年(公元前4936——前4900),卒於黃夷三十六年(辛巳,前4900),終年六十六歲。

二、姬姓黃夷氏二世(總六世) 姓姬,名大號,男性,於炎帝魁隗氏政權炎居二十六年(丙辰,前4925)出生在寧夏崆峒山,即位後立都於鎮原(今甘肅慶陽市西),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4900——前4861),卒於大號三十九年(庚申,前4861),終年六十五歲。

三、姬姓黃夷氏三世(總七世) 姓姬,名節過,男性,於炎帝魁隗氏政權節並三十四年(丁酉,前4884)出生在甘肅慶陽,即位後立都於姬塬(今陝西榆林市定邊縣南),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九年(公元前4861——前4813),卒於節過四十八年(戊申,前4813),終年七十二歲。
四、姬姓黃夷氏四世(總八世) 姓姬,名號澤,男性,於炎帝魁隗氏政權戲器三十六年(辛巳,前4840)出生在陝西雷原(今陝西銅川市金鎖關東北),即位後立都於雷牙(今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北),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4813——前4774),卒於號澤三十九年(丁亥,前4774),終年六十七歲。
五、姬姓黃夷氏五世(總九世) 姓姬,名葛應,男性,於炎帝魁隗氏政權祝融三十四年(戊辰,前4793)出生在陝西韓城(今陝西渭南市東北),即位後立都於黃龍(今陝西延安市洛川縣東南),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4774——前4741),卒於葛應三十三年(庚申,前4741),終年五十三歲。


六、姬姓黃夷氏六世(總十世) 姓姬,名回樣,男性,於炎帝魁隗氏政權共工十三年(癸巳,前4768)出生在陝西清澗(今陝西榆林市綏德縣南),即位後立都於方山(今山西呂梁市臨縣東南),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4741——前4706),卒於回樣三十五年(乙未,前4706),終年六十三歲。
七、姬姓黃夷氏七世(總十一世) 姓姬,名昌奎,男性,於炎帝神農氏政權臨魁八年(丙子,前4725)出生在豐潤(今山西忻州市靜樂縣西南),即位後立都於軒崗(今山西忻州市寧武縣東南),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四年(公元前4706——前4663),卒於昌奎四十三年(戊寅,前4663),終年六十三歲。
八、姬姓黃夷氏八世(總十二世) 姓姬,名象爻,男性,於炎帝神農氏政權帝承十一年(庚申,前4681)出生在神池(今山西忻州市寧武縣西北),即位後立都於天鎮(今山西大同市陽高縣西北),在位執政虛記五十五年(公元前4663——前4609),卒於象爻五十四年(壬申,前4609),終年七十三歲。
九、姬姓黃夷氏九世(總十三世) 姓姬,名連邦,男性,於炎帝神農氏政權帝明二十七年(癸丑,前4628)出生在萬全(今河北張家口市西南),即位後立都於南天門(今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東南),在位執政虛記五十二年(公元前4609——前4558),卒於連邦五十一年(癸亥,前4558),終年七十一歲。

十、姬姓黃夷氏十世(總十四世) 姓姬,名邦卉,男性,於炎帝神農氏政權帝來三年(壬寅,前4579)出生在龍門(今河北張家口市赤城縣東龍門鎖鎮),即位後立都於雲州(今河北張家口市赤城縣北雲州鄉)。
姬邦卉執政後,立誓要吞併天下,南征北戰,東討西殺,先後征服了倉頡氏、蚩尤氏、少昊氏、魁隗氏、神農氏,還沒來得及坐上帝位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芒即位後正式稱帝,建立黃帝軒轅氏政權。

1、帝芒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九年(公元前4513——前4476)。
2、帝蔡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4476——前4437)。
3、帝豕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二年(公元前4437——前4416)。
4、帝本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4416——前4483)。
5、帝常 在位執政虛記十八年(公元前4483——前4366)。
6、帝號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七年(公元前4366——前4330)。
7、帝佄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八年(公元前4330——前4303)。
8、帝傳茸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六年(公元前4303——前4278)。
9、帝貫俞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一年(公元前4278——前4258)。
10、帝恚文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4258——前4219)。


11、帝成契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4219——前4184)。
12、帝仡諒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五年年(公元前4184——前4140)。
13、帝匯陽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五年(公元前4140——前4106)。
14、帝昌塊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二年(公元前4106——前4075)。
15、帝號次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4075——前4053)。
公元前4053年,東夷少昊氏攻佔中原地區,黃帝族被迫迴歸北方,讓出了帝位。黃帝軒轅氏政權結束,代之而興的是少昊金天氏政權。

7. 少昊金天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4053年,訖於公元前3790年,歷七任帝,傳國虛記二百六十四年。
1、帝清嚳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4053——前4018)。
2、帝犬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4018——前3983)。
3、帝罄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七年(公元前3983——前3947)。
4、帝暘珢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年(公元前3947——前3918)。
5、帝琨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3918——前3885)。
6、帝暢葵 在位執政虛記六十一年(公元前3885——前3825)。
7、帝匠敬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3825——前3790)。


公元前3790年,少昊金天氏政權末任帝清陽(匠敬)禪位給外甥顓聆,少昊金天氏政權宣告結束。

8. 顓頊高陽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3790年,訖於公元前3380年,歷十二任帝,傳國虛記四百一十一年。
前3790年,少昊金天氏政權末任帝匠敬禪位於外甥顓聆。顓聆即位後,改稱顓頊,建立顓頊高陽氏政權。
1、顓頊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三年(公元前3790——前3748)。
2、宥個 在位執政虛記五十四年(公元前3748——前3695)。
3、焙央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七年(公元前3695——前3659)。
4、上強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九年(公元前3659——前3631)。
5、苟羿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3631——前3596)。
6、住元 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四年(公元前3596——前3573)。
7、肖會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七年(公元前3573——前3537)。
8、美勾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3537——前3500)。
9、卜習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三年(公元前3500——前3468)。
10、貴尤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3468——前3429)。
11、祥象 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五年(公元前3429——前3385)。


12、佳琚 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3385——前3348)。
公元前3348年,顓頊高陽氏最後一帝佳琚死後,中原各大氏族推舉高辛氏的嚳美為帝,建立帝嚳高辛氏政權。顓頊高陽氏政權宣告結束。

9. 帝嚳高辛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3380年,訖於公元前2799年,歷二十一任帝,傳國虛記五百八十二年。
姜嚳美就是帝嚳,因輔佐顓頊政權有功,被帝祥象封在了高辛,號高辛氏。姜嚳美繼任帝嚳族大酋長以後,立刻率本部族東征反叛的共工氏族,共工氏兵敗後向北方逃竄。因顓頊政權已經完全衰落,中原各大部落共同推舉姜嚳美為帝。於是,姜嚳美正式建立帝嚳高辛氏政權。
首任帝:嚳美^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七年(公元前3380——前3354)。
二任帝:沙芙^在位執政虛記十五年(公元前3354——前3340)。
三任帝:剛歌^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公元前3340——前3307)。
四任帝:香莫^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二年(公元前3307——前3266)。
五任帝:長晝^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七年(公元前3266——前3240)。
六任帝:帝散^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二年(公元前3240——前3209)。


七任帝:帝千^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二年(公元前3209——前3178)。
八任帝:桑甘^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3178——前3141)。
九任帝:帝沒^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五年(公元前3141——前3117)。
十任帝:杜裡^在位執政虛記十二年(公元前3117——前3106)。
十一任帝:帝牡^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3106——前3067)。
十二任帝:姍先^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3067——前3045)。
十三任帝:森浸^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一年(公元前3045——前3025)。
十四任帝:帝謠^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3025——前3003)。
十五任帝:親義^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三年(公元前3003——前2971)。
十六任帝:上施^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公元前2971——前2952)。
十七任帝:森輩^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年(公元前2952——前2923)。
十八任帝:山回^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五年(公元前2923——前2899)。
十九任帝:立庫^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五年(公元前2899——前2865)。
二十任帝:講述^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年(公元前2865——前2836)。
二十一任帝:巴加^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2836——前2799)。

公元前2799年,帝嚳高辛氏最後一帝巴加死後,中原各大氏族推舉青陽氏的姜角為帝,建立帝摯青陽氏政權。帝嚳高辛氏政權宣告結束。


10. 帝摯青陽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2799年,訖於公元前2357年,歷十七任帝,傳國虛記四百四十三年。
帝摯青陽氏的先祖為帝嚳高辛氏。帝嚳族的嫡傳子裔入贅於少昊清陽氏族,生子號稱玄枵鷙,又作玄囂摯,襲承少昊“鷙”的名號,成為摯氏族的大酋長。

摯氏族先祖的世系不詳,帝摯青陽氏政權的首任帝姜角是帝嚳氏的十九世孫。帝摯青陽氏政權實際上是帝嚳高辛氏政權的延續,但又與帝嚳政權有著本質的差別。帝摯政權的先祖父系雖然是帝嚳氏,但其母系血統卻完全是少昊東夷族系,因此,其所建政權稱帝摯青陽氏。帝摯代表帝嚳父系的下傳,青陽氏代表母系少昊族血統。
公元前2800年前後,海水在逐漸回落的情況下突然反彈,水位再次上漲,海水迅速向內陸推進,山東半島除了山地和丘陵外,平原窪地幾乎全被洪水吞沒。居住在山東半島和渤海灣地區的東夷各大族團被洪水所困紛紛向華北平原的冀北、冀東、冀西逃亡,向山東半島的海陽、萊陽、膠州、諸城、莒邑、臨沂等山地集聚。


帝摯青陽氏部落的大酋長姜角就是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組織東夷各族抗洪救災,有計劃地向丘陵和山地轉移,重新劃分氏族領地。
姜角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高貴品質和他卓越的組織和領導才能,贏得了各大氏族的一致好評。在帝嚳高辛氏政權最後一任帝姜巴加去世後,各大氏族頭領聯合起來共同推舉姜角為帝,擁立他為中原天子。 於公元前2799年,姜角正式即位稱帝,建立帝摯青陽氏政權。
首任帝:姜角……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九年(公元前2799——前2771)。
二任帝:姜繼……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一年(公元前2771——前2741)。
三任帝:姜裘……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2741——前2706)。
四任帝:姜嗆……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七年(公元前2706——前2680)。
五任帝:姜凱……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2680——前2641)。
六任帝:咣哴……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二年(公元前2641——前2600)。
七任帝:向妹……在位執政虛記十五年(公元前2600——前2586)。
八任帝:山叭……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六年(公元前2586——前2561)。
九任帝:姜孤……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六年(公元前2561——前2526)。
十任帝:溝次……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四年(公元前2526——前2503)。

十一任帝:控卯……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二年(公元前2503——前2482)。
十二任帝:川壻……在位執政虛記十四年(公元前2482——前2469)。
十三任帝:長幅……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2469——前2447)。
十四任帝:姜美……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九年(公元前2447——前2419)。
十五任帝:斯績……在位執政虛記十七年(公元前2419——前2403)。
十六任帝:斯遂……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五年(公元前2403——前2369)。
十七任帝:匡二……在位執政虛記十三年(公元前2369——前2357)。
公元前2357年,帝摯青陽氏政權最後一任帝姜匡二禪位於異母弟姜堯,姜堯改國號為唐,建立帝堯陶唐氏政權。帝摯青陽氏政權的統治宣告結束。

11.帝堯陶唐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2357年,訖於公元前2128年,歷六任帝,傳國虛記二百三十年。

帝堯陶唐氏的遠祖為帝嚳高辛氏,先祖為帝摯青陽氏。
帝摯青陽氏第十六任帝姜斯遂娶陳鋒氏女慶都,封于丹陵(今河北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西南)。慶都後來在丹陵生下一子,取名堯。

丹陵又稱丹丘,為慶都所居之都。遠古時代早期的帝妃並不住在帝都,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封地和宮室。慶都是古冀州人,是陳鋒氏族中一位德才兼備的女子,她生了堯以後,一直都居住在丹陵。姜斯遂稱帝后,就把丹陵正式封給了她。
堯小的時候,慶都經常帶著他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去遊玩,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山稱作堯山(今河北保定市順平縣境內)。
堯十五歲時入帝都輔政,被父親封在了陶邑(今山東荷澤市南陶丘)。他在職三年把陶邑治理的井井有條。父親見他很有治國才能,便把他召回朝中,改封於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縣西北),但並沒有讓他赴任,而是把他留在帝都,讓他和他的長兄鷙(姜匡二)共同協助他治理朝政。
公元前2369年,帝摯青陽氏的十六任帝姜斯遂死後,傳位給長子鷙。鷙心胸狹窄妒賢嫉能,因嫉妒堯的才能,怕堯拉攏群臣與他爭位,便把堯和他的另外兩位弟弟棄和契都趕回到封邑去。鷙執政後,重用親信,排斥異己,追求享樂,荒廢朝政,使帝摯青陽氏政權很快走向了衰敗,天災不斷,人禍接踵。唐堯乘機領導北方的氏族聯盟抗災自救,贏得了民心,最終使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各部落聯盟都支持唐堯稱帝,取代了鷙的統治。


公元前2357年,唐堯正式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建立帝堯陶唐氏政權。
帝堯陶唐氏政權最初立都於平陽(今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東南平陽鎮),二任帝伊放勳遷都於堯城(今河北邢臺市隆堯縣東舊城),三任帝姬江遷都於承留(今河南濟源市城西),四任帝姜起遷都於陽平(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堯都區),六任帝姜密遷都於原陽(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城關鎮)。
首任帝:帝堯……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2357——前2318)。
二任帝:帝祁……在位執政虛記五十三年(公元前2318——前2266)。
三任帝:帝江……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三年(公元前2266——前2224)。
四任帝:帝起……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九年(公元前2224——前2186)。
五任帝:帝裘……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二年(公元前2186——前2165)。
六任帝:帝密……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2165——前2128)。
公元前2128年,帝堯陶唐氏政權最後一任帝姜密去世,虞舜竊取了帝位,改國號為虞,建立帝帝舜有虞氏政權。帝堯陶唐氏政權的統治宣告結束。


上古帝王年表

上古帝王


12帝舜有虞氏政權

起於公元前2127年,訖於公元前2071年,歷二任帝,傳國虛記五十七年。
帝舜有虞氏的先祖是東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吳裔族。《山海經,海外東經》載:“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朝陽之谷就是今山東聊城市的朝城和陽穀的合稱,當時的天吳氏族就居住在這裡,他們的大酋長叫水伯。《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大荒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天虞即天吳,虞與吳古時常通用,故此天吳氏又稱天虞氏。
公元前5400年前後,全球處於特大洪水時期,今華北北部山海關至北京往南,沿太行山東麓至開封市,從今山東的曹縣、菏澤、鉅野、東平、濟南,東至濰坊,復南至諸城市北,連於膠州灣,皆被海水吞沒,成為當時的渤海。山東丘陵分割為二,山東半島已經成為水中孤島,獨立於渤海與黃河之中。東平縣西有東平湖,往南有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此四湖為山東丘陵的西界。東平湖北的朝陽穀、天吳(天虞)山、於集、東阿等皆在海中,是天吳氏族的居所,故稱水伯天吳。水伯天吳以白虎為圖騰徽識,使用寅虎十月太陽曆,以八方九宮為日月周天歷度座標。


大洪水退去後,朝陽穀重新裸露為大陸。公元前4510年,蚩尤三苗九黎族眾被軒轅黃帝族追殺,逃亡至魯西的東平、臺前、黑虎廟等地居住下來,稱鄒氏。鄒氏與東夷屠比氏聯姻,他們的後代稱鄒屠氏。鄒屠氏又與天吳氏聯姻,後代稱騶虞氏。
帝堯陶唐氏時期,唐堯與羿聯合以強大的兵力攻打鄒屠天吳聯盟所在的朝陽、東平和臺前,鄒屠天吳聯盟慘敗,鄒氏(鄒屠氏)向南逃亡,虞氏(天吳氏)歸降唐堯氏族,留居在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西南)。
天吳氏落魄子弟瞽叟娶鄒屠氏女子握登為妻,生舜於姚墟(今山東荷澤市鄄城縣東南),舜從小以孝聞名於世,後被六任堯帝姜密用為主政大臣。舜主政後數年,網絡黨羽,收買人心,威望遠遠超過了堯帝姜密,成了權傾朝野的首腦人物。於是,他不再把岳父堯帝看在眼裡,朝中大事以自我為核心,獨斷專行,完全把堯帝架空。堯帝死後,他順理成章的繼承了帝位,但是,他已經不滿足於成為唐堯政權的國君,而是要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政權。於是他將帝都遷往自己的封地蒲坂,改國號為虞,建立帝舜有虞氏政權。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昌意是黃帝的兒子,那麼,再加上黃帝就是八世。如果每一世平均按六十年計算,八世也不足五百年。從時間上看,顯然是錯誤的。由此推斷,《史記》所載的“五帝世系”並不可靠。

首任帝:虞舜……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2127——前2089)。
二任帝:美叔……在位執政虛記十九年(公元前2089——前2071)。
公元前2071年,帝舜有虞氏政權最後一任帝美叔去世,姒禹繼承了帝位,改國號為夏,建立王族分封時代的第一個政權——夏朝。
自此,氏族聯盟時代宣告結束,歷史進入王族分封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