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的影響力這麼大?

門慶世美ML


脫歐一波三折的英國,為何在世界上還這麼有影響力?

英國脫歐依然一波三折,雖然有人唱衰英國,但是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不說別的,但就去年世界軟實力報告中,英國依然是世界實力第一名,美國則排在第四位。日不落帝國都解體六十年了,為什麼還這麼有影響力呢?

這得從歷史和文化兩個角度來分析。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最先從農業國跨越到工業國,這種先發優勢為英國贏得了後世幾百年的主動。英國建立的全球殖民帝國,為英國攫取了源源不斷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因為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因此也成為世界現代文明的發源地。

英國在入侵殖民地的時候給當地人民帶去了不少災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英國也同時帶去了現代文明,雖然這種文明不是英國想主動帶過去的。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英國侵佔的一些殖民地,在後來有不少成為發達或者較為先進的地區,最典型的就是美國了。而印度和北非的一些國家,如果不是英國的入侵,可能到現在還是封建落後甚至是原始社會的狀態。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辯證來看的。

一戰和二戰中,英國都是主要角色,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國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的。如果不是英國堅守,希特勒便可統一歐洲,到那個時候蘇聯將十分危險。而盟軍因為缺少英國這樣一塊重要的後勤基地,對德國的作戰也會非常艱難。所以說,英國戰後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也是實至名歸。

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英國的文化仍然是影響全球的文化,目前還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文化。英語仍然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語言,地位無法撼動。語言包含著文化,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地接受英國文化的過程。英國的古典文化包含精華,騎士精神、貴族精神、紳士精神等等精華,曾經是推動英國進步和世界進步的動力之一。即使現在,很多人也痴迷於英國的這些文化,並學習這種文化。這種文化軟實力的影響,有的時候比硬實力更廣泛。

何況現在英國的影響力也不弱,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留學熱點國家之一、全球軟實力第一、精彩的英超等等。所以說,英國在世界當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早在二戰剛剛結束時,丘吉爾就明確地給出了英國強大的優勢定位,也就是三個圈子。第一個是作為歐洲國家的圈子,第二個是作為英聯邦成員國的圈子,第三個是英美圈子。

只要英國能牢靠把持住在這三個圈子中游刃有餘的聯繫人,中轉人的身份,就註定了英國將會繼續維持自身強大的地位和實力。

第一,語言文化。這是相當可怕的,現在英語培訓機構為何敢要價這麼高,即便這樣那些有學習需求的中產和富人們還是絡繹不絕,就在於此。

英語是全世界的通用語言,英文也承載著各國大量文化的積澱。很多非英語的外文資料都是先翻譯成英文再進入中國市場的。但凡學歷到了一定層次之後,大家都會發現,如果英文技能不夠是有多麼痛苦。


由於佔據著語言上的優勢,英國在外貿上也佔了相當的便宜,很多其他國家的高新技術,發明專利,在走向世界市場的時候就必須通過英文的承載,這使得英國人在翻譯同時就擁有了學習的機會。

第二,龐大的殖民地經濟體系優勢以及發達的金融業和服務業。政治上的殖民地是不存在了,但殖民地對宗主國的經濟依賴還是相當明顯的。

英國的眾多殖民地都依舊和曾經的老大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英國技術和資本充斥在這些國家生產的各方面。英國同時擁有世界上最為發達的信貸機構和金融管理模式,並且具備相應的完善教育系統。倫敦也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金融中心。在qs大學排名中,唯一能和美國勉強較量下的就是英國了。英國不光是學真本事的好去處,也是不少金融類專業鍍金的首選。



普魯士之魂


首先,英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英國的現代工業是引領世界工業發展的源頭,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許多年來,英國一直都是世界最發達和最強大的國家。直到二戰過後,英國才從日不落帝國,淪落到了美國的跟班盟友。成為了世界上的最富裕和強大國家之一,而之前英國卻是世界的霸主,一直以來,英國都是非常的先進的,英國在全世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對全世界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二戰時期以及二戰以後,英國和美國成為了鐵桿盟友,英美關係走上了新的篇章,由英美聯合將整個歐洲,特別是西歐國家引領成了一個聯盟組織成立了自己的軍事聯盟。所以英國一直在歐洲是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英國如果說要有什麼表態,那麼許多歐洲國家都會支持英國。英國一直是在西歐乃至整個歐洲地區,英國一直都是他們的帶頭大哥,這樣的歷史已經有兩三百年之久。

至二戰開始,英國就一直在歐洲佔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雖然英國之前一直是世界的霸主,但是二戰的時候,英國已經從世界霸主淪為了歐洲的霸主,所以英國在歐洲地區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要看英國的臉色行事。英國在當時是非常強大的,因為英國的強大,所以英國才有自己的實力,敢於在二戰時期,對納粹德國進行作戰,並且取得了美國等其他盟國的支持,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

二戰勝利之後,英國一直代表著西歐國家一直在西歐國家起到了領導和示範的作用,歐洲有許多政策都要由英國和其他國家來共同完成,共同來制定的,所以英國是西歐國家中的頂樑柱。

我們經常看到英國一旦有什麼問題,其他的歐洲國家都會來為英國說話,都會站在英國的一邊。那就是因為英國強大,對他們的影響力非常的大,所以他們都願意和英國站在一邊,而且 ,英國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也是其他國家所需要保持一致的,許多國家都會因為這樣而和英國站臺。

最後綜合來看,英國的歷史悠久,第二各種政策和輕工業的發展都在英國開始的,所以英國是全世界最嚮往的國家之一。英國和其他的國家的政治價值觀上面是一致的,而且他們還是盟友關係。所以許多歐洲國家都會力挺英國,而英國的影響力之所以這麼大,也就基於以上的原因。


幸福地帶2


這個問題並不準確。與其說英國的影響大,倒不如說美國的影響力大;此次的在斯克裡帕爾事件更充分說明了一點。


英國在國際上的發聲很久沒有人聽到了,在美國點頭後,德法才站了出來

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在此之前,英國已經發生過不止一起類似事件,英國也對俄羅斯提出過抗議,可她的發聲國際社會聽到了嗎,有回應嗎?3月4日斯克裡帕爾事件發生後,英國媒體持續報道,在英國國內逐漸炒的火熱。但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其他大國都沒有發聲,甚至連俄羅斯剛開始也只是應付地說兩句。事件的轉折點在於上週五,據英國BBC上週報道,特朗普應邀和英國首相特里莎梅進行了電話會談,商討了如何在世界範圍內應對俄羅斯的“威脅”。在和美國商量後,3月15日英國才敢給俄羅斯下外交最後通牒,然後迅速地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3月16日,美國宣佈了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措施,並明確表示這是和我們英國盟友就應對斯帕裡克中毒事件反制措施的一部分,在美國發聲以後,德國法國才站出來,聯合英美髮表了譴責俄羅斯的聯合聲明。下一步怎麼走,英國說了不算,整個西方大國都在看美國的臉色。


英國此次發聲是服務於美國的外交戰略

美國近期和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博弈處於下風,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在東古塔的勝利已成定局,在此情況下,美國打出了一系列外交組合拳:向土耳其讓出曼比季,希望引起土俄的爭鬥;宣佈烏克蘭成為北約“申請國”,繼續挑動普京的神經;在聯合國指控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並威脅軍事打擊,繼續對俄羅斯開戰心理戰。在斯克裡帕爾事件發生10天后,美國經過充分評估,決定借英國發聲是其中的一個措施:配合著同步的新一輪對俄製裁措施,既能消耗俄羅斯的外交資源,抹黑其外交形象,也能在俄羅斯大選來臨之前製造“陰謀論”,對俄羅斯大選帶來干擾。此外,英國一直強調與美國的“特殊關係”,特朗普上臺後與英國的關係迅速降溫,尤其是本來計劃今年1月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也沒有能夠成行,英國內心忐忑。現在看來,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特朗普極有可能連任總統。離開了歐盟的大樹,只能更緊地抱住山姆大叔,英國擔心自北約內部再被邊緣化,此次發聲正是一個邀寵的機會,玻璃心啊。


英國沒有獨立的外交政策,也就決定了她的影響力將很有限

獨立的外交政策是一個世界有影響力大國必須的標配,二戰以後,英國只能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延伸和應聲蟲而存在,強調和美國的“特殊關係”。在中東、在亞洲、在非洲、在拉美,在世界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上,英國全面依附美國,她獨立發聲有人聽嗎?就是在歐洲,沒有美國撐腰,她發聲能蓋過德法嗎?在脫歐以後,英國影響力已經下降為一個區域大國,在歐洲已經遠落後於德國和法國,並且還將繼續下降。所謂“捍衛西方國家的共同價值觀”在國家實力和國家利益前更不值一提:如盧森堡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有著西方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可她發聲會有人聽嗎?價值觀只能作為其美國和德法申援的理由,但無法掩蓋其已從二流國家正滑向三流的事實。對於此次英國的發聲,我想起了一句成語“狐假虎威”。


雲霄飛翼


在大草原上,一隻狼嚎叫,總會引起遠處其他的狼跟著嚎叫。

一隻羊叫,只有身邊的羊跟著叫。大部分羊都在低頭吃草。

沉睡中的人們聽到多的是羊叫還是狼叫?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1)英國的科技實力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是技術研究輸出大國。

(2)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話語權比較大。

(3)英聯邦國家比較多,都是原來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後還奉英女王為名義上元首,英國對這些國家從各個方面幫助,發展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科技,這些國家也和英國的步伐保持基本的一致,使得英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比較大。

圖:英聯邦成員國

(4)英國是美國的第一小弟,很多國際步伐都跟隨美國的腳步,都看在美國的面子上,給英國點面子。

(5)信仰和宗教一致,有共同的利益點,當利益點大於衝突點時,就能保持一致,這點在這次“間諜門”事件中就能看出來。

(6)英國目前還是西方國家中,除了美國之外的最強大國家,實力在德國和法國之上。

(7)英國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德國,在和西方國家甚至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中處於重要的地位。

(8)英國雖然比不上昔日“大英帝國”時的地位了,但是兩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聯合國創始國之一,昔日的底蘊還在。

歡迎各位補充。


小小羅羅蛛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衡量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標準,就是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那麼英國的影響力大不大呢?我們來看一下。



經濟影響力

英國目前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雖然說和中美差距不少,但是與排在它前面的法國德國相差不大。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在農業方面,英國的農業高度專業化,高度機械化,擁有很強的效益:利用1%的勞動人口就能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求。

在能源方面,英國周邊海域蘊藏了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礦資源;英國的能源生產大約佔總GDP的10%,這個比率是非常高的。

在服務業方面,尤其是以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佔的GDP的比重最大,同時這幾個服務業也是屬於世界領先的位置的。



在國際跨境銀行業務方面,英國是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心。據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協會(IFSL)的統計,截止2010年3月,英國在全球跨境借出總餘額的比率為18%,隨後是美國的(11%)、日本佔(8%)、法國佔(8%)、德國佔(6%)、 新加坡佔(3%)和香港佔(3%);在跨境借入業務中,英國在全球跨境借入總餘額的比率為21%,隨後是美國的(12%)、法國佔(9%)、德國佔(6%)和日本佔(3%)。到2013年9月,英國在全球跨境借出總餘額的比率為20.7%,隨後是美國佔(14.6%)、德國佔(8.1%)、法國佔(7.4%)、開曼群島佔(6%)、日本佔(5.8%);英國在全球跨境借入總餘額的份額比率為20.7%,隨後是美國(17.2%)、法國佔(6.8%)、日本佔(5.8%)、開曼群島佔(6%)、德國佔(5.4%)。

國際債券市場中,如果按發行人居住地的國別區分的話,在2010年的市場份額中,英國僅次於美國,而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法國和西班牙發行的國際債券未清償餘額排在全球前六。其中,美英德三國的國際債券餘額佔比接近全球總餘額一半。在2013年6月,英國發行的國際債券未清償餘額變成了世界第一,排在後面的是荷蘭、美國。



政治影響力

在政治方面,英國還是頗為建樹的。首先應該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對於國際事務的參與還是比較積極的。此外,英國還是53個英聯邦的宗主國,英聯邦涵蓋人口22億,每年都會舉行規模較大的雙邊會談,包括元首會議和部長級的會議,還會舉行英聯邦運動會,在英聯邦中,像我們熟知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尼日利亞等地區大國,影響力可見一般。


綜上所述,英國的影響力還是巨大的,雖然說不比曾經大英帝國的輝煌,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藉著曾經的輝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會繼續強大下去的。


局貓財經


發源於歐洲的大航海,始作俑者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但是取得最大成就的卻是英國人,因為他們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涉及六大洲,從而將英國的文化、語言、宗教等帶到了世界各地。目前使用英語的人數是世界最多的,英國本土雖然已經衰落,但是英國女王仍然是數十個英聯邦成員國的共同象徵性君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從而造就了英國長達近三個世紀的全球霸權。而由於英國的強大和霸權使得在很長時間裡,其他國家都認為英國的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是先進的,從而追隨模仿。這就和當年羅馬帝國強大的時候,異族人都以獲得羅馬公民權為榮,以學習拉丁語為榮。也和當年法國太陽王時期,歐洲王室通通以模仿法式宮廷為榮一樣。

美國的獨立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帝國,也逐漸取代了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美國的文化脫胎於英國,直到今日,美國的主流文化仍然與英國有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美國的意識形態與英國相近,美國人使用英語、英制。正是美國的超強實力和國際地位使英國的文化在全世界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有所強化。

英國的國力雖然衰落了,但是英國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古代的帝國衰落之後,文化和語言甚至會被湮滅或取代,而英國衰落的時間不長,卻趕上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以自由貿易和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化,讓英國的軟實力得到了增強。例如全球的網頁有90%是使用英語的,這就讓英國的文化和語言無處不在——當然這其實還是要感謝美國。不過,英國本身也還是具有一定的實力,英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生活富裕,倫敦是僅次於紐約的國際金融文化政治中心,劍橋和牛津是世界頂尖的大學。英國正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不斷通過巧實力和軟實力來影響全球。


古風93814281


在近代史上,英國對世界文明有極其重大的貢獻。英國革命後形成的政治制度成為各國競相效仿的對象。



它還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人類從此人類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歷史飛躍,咱們就是落後這點被欺負近百年。

還有這幾個世紀裡英國大師璨若群星,牛頓、達爾文,培根、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馬爾薩斯,拜倫、等等哪一位都對世界影響極大。

英語現在還是國際交往的通用語言,對世界文化的交流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最後就是英國的殖民擴張了,它的對各地的文明發展既有客觀進步的意義也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儘管英國不再是世界舞臺上的主角,但最為一方霸主它對世界的影響還是舉足輕重的。


悟空生活


英國三百年前開始的工業革命,造就了當年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它的工業革命過程,資本的運用,市場的發展和教訓,就是一部世界工業發展的教科書。值得世界學習與借襤,影響力自然巨大。

再加上它在先進生產力由此產生的政府架構,法律條文,三權分立,選舉與議會制度,分配與福利,民主與法制制度,我們不要學習和借鏗嗎?

連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份都有英國的經濟學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