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海釣路亞和淡水路亞的區別在哪裡

單從外形上來看,海釣路亞和淡水路亞沒有太大的區別。很多路亞在都可以在兩種水域環境中使用,但如果從各個方面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還是有所不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海釣路亞和淡水路亞究竟都有什麼特點。

1、路亞餌

①仿真性

不管是淡水路亞還是海釣路亞,路亞餌的仿真性都是我們對它最基本的要求。

我們必須要模擬給目標魚提供它們在自然的生長環境中能夠尋覓到的“食物”。雖然不能保證色香味俱全,但是至少外形的相似是必要的。像Spinnerbait或者buzzer這類淡水路亞,一般仿螞蚱、青蛙、河蟹等。

那麼我們可以在海釣的時候使用這類路亞麼?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不要指望在淡水中那麼活躍的路亞在海中能夠起到一樣的效果。比如讓一個青蛙或者河蟹模樣的路亞在金槍魚面前蹦躂,哪怕釣手的節奏再好,金槍魚對此也很有可能不屑一顧。畢竟,它可能根本不認識這個奇形怪狀的東西是什麼。就算是我們在面對某個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在下口之前也要問一句能好吃麼。退一步來說,我們覺得好吃的皮蛋對於大多數外國人來說是避之唯恐不及的食物。因此根據所在水域的生態環境選擇相應的路亞是很重要的。

②顏色

路亞的顏色能夠引起目標魚更大的注意力,一些比較傳統的顏色,比如灰色、銀色。綠色、藍色等色路亞在淡水和鹹水中都適用,甚至還有人用橙色、黃色路亞餌。

那麼用看上去就引人注意的亮色的路亞還是使用仿生顏色的路亞更好呢?

現在一般海釣使用的路亞有仿沙丁魚、歐洲鯷、鯔魚等,這些外形的路亞對歐洲鱸和扁鯵等擁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仿黑鯽、河鱒、河鱸等的路亞則適用於淡水釣魚以吸引鱸魚、白斑狗魚以及河鱒自身。那麼根據我們上一條提到過的路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點在於對目標魚食物的仿真性,因此不管是體型還是顏色,都是越接近所仿的生物越好。

③大小

一般海釣路亞的對象魚要比淡水路亞的對象魚體積大得多。許多海魚更喜歡獵食相對大一些的食物,畢竟按照海魚的體積來說,如果一口吃一條小魚的話,那不知道要吃多少才能吃飽;而淡水魚則喜歡吃那些方便入口的小魚。

雖然很多釣友不太喜歡用尺寸較大的路亞餌,但是在海釣的時候如果魚的體積比較大的話,更大的路亞餌給它們帶來的攝食慾望也會隨之增加。

2、路亞竿

①耐用度

因為海上鹽分更大,海釣路亞竿在塗裝處理和導環方面更考慮耐腐蝕性,加上海底的情況更加複雜,岩石和海魚們鋒利的牙齒都容易給路亞造成嚴重的損壞。因此,海釣路亞竿的磨損度和更換頻率要遠遠高於淡水路亞竿。

毫無疑問,在沒有準備專門的海釣路亞竿的情況下,質量好的淡水路亞竿也可以用來海釣,只要你不介意魚竿消耗快,在每次使用過後放在水龍頭下用淡水沖洗就可以了。自然,海釣路亞竿是完全可以在淡水環境中使用的。

②長度

除了船釣鐵板或船釣路亞板設計得比較短之外,其他岸拋類型的海釣路亞竿都會比較長,基本在2.4米以上,3米多的也常見,魚竿調性和硬度更廣、能拋投的克重範圍更大。而淡水路亞竿長度在5'0"到7'6"之間,根據身高不同,以一手握住輪座,一手觸到竿稍為宜。

目前國內海釣路亞,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使用淡水路亞在防波堤和碼頭施釣,竿長通常選擇8'0"到11'0"之間;另一種是適合礁石上拋投路亞的拋竿,長度通常在3'3"到5'4"(拋竿和路亞竿不一樣,但使用擬餌是一樣的)。


③拋竿

在拋竿上,海釣路亞和淡水路亞並沒有太大區別。適用於海釣的米諾,不論是在海中還是河流或者沼澤地,平衡性都非常好。如果一定要說到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一般淡水釣魚的時候對拋竿距離的要求不是很高,軟餌的適用性也較高。

3、對象魚

路亞的對象魚都是攻擊性魚類,相對來說,海釣路亞的對象魚更多。在海邊和礁石路亞的話,一般可以路亞到海鱸魚、七星鱸、黑頭、黃尾、石斑、鰱魚、鯛類魚等;近海或遠海則可以路亞到大型石斑、馬鮫、青魚、紅甘魚、刀魚、魷魚、大鰱魚甚至大型金槍魚、劍魚、鯊魚等。

國內淡水路亞對象魚常見的是翹嘴類、鱖魚類、鯰魚類、黑魚類,還有引進的鱸魚(不排除淡水養殖的海鱸魚),運氣好還能路亞到鱤魚和狗魚等。

總而言之,海釣路亞和淡水路亞的區別無非是餌料、魚竿、和對象魚不同。至於其它的,不過是看釣友們自身的習慣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