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会损伤膝关节吗?

锐锐CC


太极拳本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其健身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一样,练对了强身,练不对伤身!太极拳自然也不例外。

下面我就围绕“打太极拳是不是伤膝关节”这一问题,逐一展开分析――

第一,关于膝关节



我们的膝关节承上启下,上连大腿的股骨,下接小腿的胫骨和腓骨,承载着人身90%以上的体重,直接决定着身体的平衡站立和自由行走。

膝盖骨(髌骨),安放在股骨前端的槽内,其周围软骨起承压减震作用;股骨和胫骨之间有两个大软骨盘――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这些软骨、软盘是不可再生的,也是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由上可知:

1.人的关节(包括膝关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受到外力压迫,就可能受伤!而且关节本身不生产力量,只是通过屈伸起到传递的作用!

2.关节的结构决定着其运动方向,只能范围内的顺方向运动,任何超范围的、改变其方向的运动,都会对其造成伤害!(武术中的擒拿技术,就是通过控制对手脆弱的关节,改变其运动方向来快速制胜的。)

第二、关于太极拳技术要求

表面上看,太极拳就是下肢弯曲、上肢划圆,整个过程非常缓慢的运动!其实不然,太极拳是集意念、呼吸、动作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的运动,依照拳理,它对身体各部位的技术要求都非常严格。

首先――从拳架上,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屈膝松胯、两脚平行、十趾抓地、重心在涌泉穴与脚后跟之间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求身体在松静自然、不偏不倚的状态下,练出整体劲。其中的“屈膝松胯、两脚平行”,就是要求两膝与两脚尖方向一致,避免八字脚给膝关节造成左右扭曲;而“两胯松沉和十趾抓地”,就是在身体重心处于涌泉穴和脚后跟之间的位置时,保持身体平衡,不往后倒。这时,真正受力的应该是股四头肌而不是膝关节,同时这时两个膝盖方向是与脚尖一致并且不过脚尖的!(大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另外――在太极拳的行拳过程中,下肢可以说一直处于屈膝状态下的虚实转换的运动,如果方法不当或自己不注意的话,也很容易出现“扭膝或跪膝”等损伤膝关节的错误动作。

“扭膝”,就是行拳过程中,特别是在转换运动方向时,膝盖与脚尖方向不一致,出现的左右扭曲等错误动作。



“跪膝”则更多出现在弓步、半马步和虚步等动作中。



上述情况,既不符合太极拳的技术要求,甚至有的功夫没练出来,膝盖已经练坏了!

――正如拳谚讲: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与腰腿求之……直白点“腰腿之间,就是胯”的问题,所以只要做到松腰松胯,裆撑圆,膝关节损伤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第三、急于求成的心态,过量的运动

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急于求成,不注重热身锻炼和基本功练习,上来就直接练拳架、一味追求低架,并且事后又不注意保养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凡事“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太极拳本身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如果学习的话,建议先找一个明白的老师,并在老师指引下,从拳理入手,从基本功练起,循序渐进,以达健身、修身、防身而不伤身的目的。


动静相宜生妙韵


打太极拳,如果训练方法不对是会操作膝关节的。

在打太极拳时,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腿步,尤其是在步伐变幻时,全身的重量都是压在一条腿的上面,而膝关节在这时的压力是最大的。很多练习太极拳大约一年到二年的朋友,就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的现象,有的则是一开始学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你的动作在做时不标准,再就是腿步的力量或是肌肉力量不够所导致。、

首先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个膝关节的构造。

膝关节,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后方有腘斜韧带加强,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外侧为腓侧副韧带。在髌上缘,滑膜向上方呈囊状膨出约4厘米左右。称为髌上囊。于髌下部的两侧,滑膜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内,皱襞内充填以脂肪和血管,叫做翼状襞。\t

\t\t1.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
\t\t功能:膝关节屈曲和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t\t2.股二头肌:短头(short head)起于股骨嵴外侧唇,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 功能:膝关节屈曲、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t\t3.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并延续为腘斜韧带附着于关节囊。
\t\t功能:使膝关节屈曲、内旋,并能紧张膝关节囊。由坐骨神经支配。
\t\t4.股薄肌:在大收肌的内侧起于耻骨下支,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部。功能:膝关节屈曲内旋。由闭孔神经支配。
\t\t折叠膝关节伸肌群
\t\t1.股四头肌:有四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股内侧肌。四个头向下汇成四头肌腱附着于髌骨,往下借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由股神经支配。
\t\t2.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止于股骨粗隆。
\t\t功能:伸膝关节,屈髋。
\t\t3.股外侧肌:起自大转子和股骨嵴外侧唇,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t\t功能:伸膝关节。
\t\t4.股中间肌:起自股骨前面,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t\t功能:伸膝关节。
\t\t5.股内侧肌:起于股骨嵴内侧唇,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t\t功能:伸膝关节。
\t\t

2、影响膝关节的因素超伸所谓超伸就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超来了必要的范围

如此图,膝关节就超出了身体的范围,整个身体压力都在膝关节上,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把身体重心微微后移,力在脚根,身体正直,就会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另外一点后脚的脚尖微内扣一些,让身体的三角支撑更明显,体现圆裆,立身中正,以达到更好的练习目的。膝关节与脚尖不在一个垂直线上。

两个脚尖的方向是向外的,而右膝与踝关节是扭劲状态,身体力侧向右侧,整个右膝关节压力增大,这时就会导致膝关节问题的出现。

如此图膝关节的垂线和脚尖明显不在一个线上,这是大多数太极拳练者的通病,这时膝关节处于扭曲状态,就容易引起关节的疼痛。

标准的单鞭步型,膝关节与踝关节应是垂直的,重心垂直地面,整个着力点在股四头肌,重心在裆,力在后弧。

3、扭劲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身体与膝关节没有在一条线上,同时,膝关节的方向没有与脚尖在一个方向,导致膝关节出现扭劲,这时关节内的韧带就会出现超伸的情况。

出脚时的正确方式,膝关节应垂直


4、重心前倾

重心前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身体前倾时,身体的重心完全压在膝关节上,而周边的肌肉用力太小,导致膝关节压力过多,就易形成劳损;当重心压在脚跟时,你可以明显的感到大腿肌肉的用力。


5、热身不充分。

平明习拳开始前,应时行充分的热身,一个是平举腿定势练习,来增加肌肉的活力及弹性,再就是慢跑,然后进行踢腿练习,有人说,应该压腿,个人觉得,踢腿的效果要好于压腿,当在高位压腿时,如果你的拉伸方法不对,也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很多时候,我们的拉伸压腿方法采用的是弹振方式,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好,很易造成拉伤。训练前应多踢腿,训练后应静位拉伸,拉伸做为放松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缓解训练时的劳累。而训练前的踢腿,可以很好的让身快速进入训练状态,形成很好的训练连接性。


保持好的身姿及充分了解关节构造,就可以很好的起到健身的做用,同时不损伤你的膝关节。


杨营双节棍


练习太极拳会不会损伤膝关节关键还是在于动作、姿势和时间长度。

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由于其动作柔和轻缓、拳式易学的特点,一直备受中老年朋友的喜爱和推崇。早上的公园里,也时常能见到一些中老年朋友在打太极拳、锻炼身体。

中老年人打太极拳的好处

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也会变差,变得比以往更容易跌倒。打太极的时候,由于人体的重心会随着动作不停地发生变化,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改善。

另外,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人体的肌肉也会得到锻炼,这对控制血压是有益处的。有研究表明,还未出现脏器损害的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每天打一套太极拳,坚持上90天,能够使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适度打打太极拳还是好处颇多。

打太极会损伤膝关节吗?

有些中老年朋友跟我反映说:「肖医生,我这两天打太极,膝盖有点酸痛,是不是打太极伤到了?」。

打太极时,我们的膝关节是需要全程保持屈曲的状态,而我们也多次讲过了:膝关节在屈膝位的状态下最容易造成损伤。我们在站着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我们本身的体重,随着膝关节的屈曲,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也变大,可达到10倍之多。

但大家不必过于担忧,太极拳是一种运动,有运动损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更多的研究认为,打太极对膝关节是有保护作用的。练完太极拳后感觉膝盖酸痛,要先看看是不是自己打太极的方式不对,比如说姿势不正确、锻炼时间太久。

如何正确地打太极拳?

1、把握角度

打太极拳时,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需大于135°,这个角度能够较好地支撑身体的重量保持平衡,另外还要注意两脚的位置是基本平行或脚尖微微外撇的。

2、控制时长

同跳广场舞一样,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也是要注意控制时长,建议每周练习2-3次,每次练习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3、注意调整

如果膝关节炎犯了,膝关节出现疼痛,那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去练习了,做到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太极拳是一项强身健体、有益身心的运动,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结合自身情况,才能更好地发挥练太极拳的作用。

你练习太极拳有多少年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关节医生肖军教授


打太极会损伤膝关节吗?会!也不会!就看你会不会打了。关于练太极拳造成膝关节损伤的问题有过不少的报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数人打拳的方法不对,不对的方法当然会造成合理的损伤,今来简单说一说。

1、拳架姿势不正确

你经常在公园里看到一些太极拳习爱好者做弓箭步动作吧,他们往往会把脚外撇,其角度有些过大,都超过45度,甚至接近90度,这个姿势就会使脚尖和膝盖不在同一个方向,偏离较大。按照太极拳强调的上虚下实。从某种规则上说,太极拳是强调腿部锻炼,从而使腿不断地调整重心来进行虚实变换,由于你的脚过于外撇,导致与膝盖的方向偏离过大,很容易造成膝盖扭伤。

有朋友更加夸张了,做弓箭步时,前膝与脚尖相齐,甚至有的向前超过脚尖,后脚跟都掀起了。以致与身体前倾,重心过于前移,未能落在脚底跟上,实脚膝盖髌骨就会向前倾斜,无形中加剧了膝关节部位的负荷作用,时间长了,膝关节不疼痛才怪。

2、没学明白

那么我练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如下:

a、辅导你的老师可能没有把动作要领讲清楚。

b、你在习拳的时候动作不合理,不规范,练之前没有活动开你的身体,准备工作没有做足。

3、自己瞎练

有些朋友很厉害,自己在网上买了一些视频教程,就觉得我看视频就能练会了,不需要真人大师高人手把手的教我,那样多麻烦啊,自己一个练多好,既省钱又省时间一箭双雕啊。可以你往往忽略了,视频上的人物只会教你表面上的动作,不会教人动作最核心的要领,就像小说中上乘武功一样,没有学会心法,只会招式是不行的,照样打不过仇人(呵呵),所有说,还是找个老师带比较靠谱点,毕竟要学就学完整吧,不要玩半吊子游戏浪费时间啊。


最后说下,我们在练拳的时候,应该要严格遵照老师(如果是真有水平的老师)的指点,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认认真真的地练每个动作,尽量保持动作不走样,技术不变形,如有发现了及时让老师帮你纠正,切记切记不要养成你那错误姿势的不良习惯。否则就会变成“学拳易,改拳难”,一旦你的技术定型了,要改就十分困难了,不要急于求成,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慢慢练,有了正确的方法,你的腿也就不会酸了。


娑婆记


您好!请关注我“运动骨科高志医生”!医学博士,擅长微创治疗膝关节损伤、运动创伤及关节镜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日常的磨损是必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功能会逐步减退,骨密度降低,甚至会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很多人觉得太极拳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会伤害到膝盖。但是,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如果姿势不对或者保护不当,就会损坏膝盖。以下为您详细解答:

练习太极拳时引起膝关节受损的原因有?

1.练功时姿势不正确

由于膝关节与脚尖不对照,使膝关节受力不当,所以易造成膝关节疼痛。如动作“懒扎衣”定式,重心倒换时动作幅度过大,两膝造成左右摇摆,同时两脚不能抓地,出现不是外侧脚离地,就是内侧脚离地的现象,动作转换时不能虚实分明。在脚尖外摆、内扣时尽量不要负重,待定好方向后,再将重心转移过去,不要将两脚在地下虚实不分地乱扭乱摆,不小心使膝关节受伤,导致以后出现关节痛。

2. 没有适当掌握运动量

习练太极拳要循序渐进,运动不能过量,在行拳之前,要先练习一下基本功,做做准备运动,打拳时适当掌握运动量,运动量由少到多,拳架难度以及拳架幅度由浅入深,这样才能防止膝关节损伤。

3.重心过低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在活动不够充分就开始练拳,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还比较僵硬,做动作不慎就会造成膝关节损伤。

4.练功前关节活动不充分

有些人练习太极拳时不做热身运动,直接进行套路练习,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练一遍拳;有些拳师本身就不重视热身运动,这是非常错误的。

日常怎么预防练习太极拳时膝关节不受损?

1、每次练拳前做关节活动操进行热身活动。

2、千万不可冷水洗澡或风吹,以免风湿乘机入侵,引起关节受损。

3、这样由高到低,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就会避免膝关节受伤。

4、练拳后要做周身放松的踢腿弹抖活动,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进行轻柔拍打。

5、练拳时,要屈膝松胯,保持上身中正,右膝盖弯曲时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从侧面看支撑腿的小腿垂直于地面,也就是重心放在脚心和后跟中间的位置上。

太极会对膝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然,前提是正确合理地打太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强身健体的作用,利于身心健康。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助到您!请关注我“运动骨科高志医生”,医学博士学位,擅长微创治疗膝关节损伤、运动创伤及关节镜技术。


运动骨科高志医生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但是有一个动作,对膝关节有一定的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膝关节开始产生退行性变,因此所有的锻炼一定要适度,下蹲的动作是比较伤关节的。有研究表明人体屈膝下蹲三十度左右,膝关节承受压力跟体重相当,而屈膝六十度压力为体重的3到4倍,屈膝九十度以上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5到6倍甚至更多。

太极拳有一个标准动作就是蹲马步的同时旋转,而这种动作如果做得标准,屈膝是要超过九十度的,超过九十度屈膝本身对膝关节就损害较大。而在太极拳中超过九十度的状态下还要进行膝关节的旋转,这种旋转,又是一种摩擦,不仅会磨擦膝关节的软骨,而且会提高半月板损伤的概率。

有人认为,太极拳这个动作其实不伤关节,主要因为打拳的人动作错误才导致了损伤膝关节,标准动作应该是由腰胯带动大腿.随着大腿的转动带动膝关节和小腿、踝关节的同时转动。膝关节只起连接作用,不能有丝毫的动意.一点都不挂 力,完全彻底放松。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正打拳的时候,人体的重力肯定要是在膝关节上的,所以你不管如何注意这个动作对膝关节肯定会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太极拳的这种标志性动作,我们不建议多做。太钟爱太极拳的中老年朋友,建议做这个标志性的动作的时候,膝关节尽量屈曲的角度不要太大。最好控制在30度左右。

总之到了中老年,膝关节尽量要保养,尽量让膝关节少屈膝负重。尽量避免上下楼梯和下蹲的动作。如果想运动,最佳的方式就是游泳。


骨科袁锋


我在网上找个一些二十四太极拳的动作分解图,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动作。

因为提问针对膝关节的,所以我们主要说说膝关节。在这一系列动作中,双侧的膝关节都处于半蹲位,角度大约在90°-150°之间变化,前侧膝关节(右侧)有顺着脚尖前后蹬伸的动作,以及左右旋转的动作。后侧膝关节(左侧)处于屈曲外翻位,同时在外翻位置上有内旋和向前蹬伸的动作。膝关节在这几个位置上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得了解一下膝关节的结构。

如上图,膝关节是由前侧的髌骨、上方的股骨和下方的胫骨构成,股骨和胫骨之间垫着两块纤维软骨,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月板,膝关节内部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连接,关节内、外侧有副韧带连接。膝关节最长见的运动是屈伸,这是我们在日常行走和跑跳中最常见的动作。另外膝关节在屈曲位置上可以做旋转和内外翻的动作,但是幅度都非常有限,而且做这样的运动风险非常高,很容易对膝关节连接的组织造成损伤。

我们再回到太极拳的动作,前侧膝关节处于屈曲位置,然后股骨和胫骨之间出现旋转,这时候两侧的副韧带受到旋转的牵拉,很容易受伤,半月板组织也会在旋转过程中受到研磨而容易发生损伤。后侧膝关节在外翻位,内侧副韧带会受到过度的牵拉,外侧半月板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缓慢而有控制的运动,所以膝关节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会受到反复的研磨牵拉,这时膝关节通常不会有急性损伤,但是慢性的劳损在练习太极拳时间较长的人身上都会出现。

任何的运动都要控制好量,超过一定量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即使是太极拳这样舒缓的运动依然如此。


张博士体态康复


太极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渐渐走入大众的眼中并不断被人们熟知。有一些人在练了太极拳之后会感觉身体不舒服,尤其是膝关节疼痛难忍。于是得出结论,太极拳对于人体膝关节不好。事实并非如此。

平时并未经常运动的人,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之处。肌肉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伤,甚至于关节处也会受到波及。这些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身体就既可以恢复。如果长时间的疼痛,就要警惕身体上的一些病变。

这些病变并不是由于太极拳本身导致的,长期不规范的动作带给身体的压力要多得多。尤其对于膝关节来说,损伤更是巨大。

膝关节作为人体的承重关节,日常的磨损本来就严重。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大了,关节的承重大不如前,太极拳里过度下蹲的动作由于对膝关节压力过大,是容易加快膝关节退变的。如果加上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会加重关节的磨损, 严重的话会导致关节中出现积液、肿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太极拳流传至今,有一定的科学性。保健型的太极拳若是做的恰当,动作得体,必然会起到强生健体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正确的锻炼,另外注意不要过分下蹲。

所以,正确的太极拳动作可以修身养性,增强体魄,可以放心的去练。不准确的动作、过分下蹲不仅会损害膝盖,还会损伤身体其他部位。

因此,决定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就是规范动作。

喜欢这个回答,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靠谱的运动医学相关知识,关注【运动医学李劼若医生】


运动医学李劼若医生


看到了一些人对于太极拳伤膝盖的描述,我相信长期练太极拳的人,多少都会有膝盖疼痛的体验,那么是不是练了太极拳一定会伤膝盖呢?回答是:不会!但前提是你要掌握练习太极拳的方法和规则。我自己从二十来岁开始接触太极拳,至今都快奔六了,但腿脚依然没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中间也出现过膝盖疼痛的状况,但需停下来找原因,一定要找到自己练习中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后再加以克服,才能恢复继续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俗称:酸长痛停,意思就是身体酸涨是好现象,要坚持训练,但发现疼痛,要及时停止训练)。太极拳造成膝关节疼痛的最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在重心转移和发力时左右扭动以及膝关节没有对准脚尖(专指负重腿)所致”。太极拳练习者只要时刻牢记住个规则,就一定不会造成膝关节疼痛,同时还能增加腿部力量。另外,现在许多人都误解“跪膝”会伤膝盖,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首先“跪膝”是武术中的一种病态表现,专指在做弓步或马步时,膝盖超出脚尖垂直线的现象,它会使人支撑力偏移出身体之外,使自己容易受制于人且无法发挥自己力量的错误动作。老一辈人在要求弟子注意这个细节时,并没有提及会伤膝盖。在不违背膝盖与脚尖对直,不左右扭动的前提下,坐腿虚步时,膝关节是允许出尖的,但此刻只能做前后转胯开合。最后说一句,我练的是陈氏太极拳,年轻时可以练低架以增腿力,中老年还是以中高架为宜,太极拳讲究顺其自然,什么年龄段做符合自己状态的事,不要迷信追求什么“在八仙桌下打拳”出功夫的说法,最终受伤害的一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另外,一些竞赛活动中的所谓太极拳动作,我们平时养生练太极拳的千万不要去模仿,他们都是在用伤害自己来获得所谓的运动美感,实际上与健身运动不是一回事。





太极寄畅


任何不科学的运动,超负荷的运动都会对膝关节损伤。

科学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是不会影响膝关节的。当然有些爱好即没有师傅教,也没有人指导,就是天天重复练习,当然会对关节造成损伤。

专业的运动训练里,是有很多辅助性的功能训练,针对大腿的训练方法至少有,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协调训练,以大腿肌为例。

(1)前群 ①股四头肌,位于股前部,是膝关节 强有力的伸肌。②缝匠肌,呈扁带状,屈髋屈膝。
(2)内侧群:为5块内收肌,即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均可使髋关节内收。

(3)后群:共三块。①股二头肌、②半腱肌、③半膜肌,三肌均可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这些肌肉每一块都可以单独抽出来进行相应的功能性训练。并且根据学员的练习,能判断出学员的那些肌肉薄弱,需要相应的动作进行训练。

而那些没有人指导的学员,就是几年天天重复一组动作,肯定会对关节造成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