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01

婆媳之間鬧矛盾,除了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理念相悖之外,金錢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對婆媳關係造成影響。

在我們的身邊,的確有許多做兒媳婦的會惦記婆家的財產。特別是家裡兄弟多的家庭,在這個問題上會更加突出。

我們都知道,人不可能永遠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也是如此。或許我們已經儘量做到公平,但仍然會存在偏差。在不知不覺間,會讓愛的天平傾斜。

有些父母會偏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心疼他們收入低,擔心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所以就會對他們伸出援手。殊不知,這麼做會引。不良後果:一是讓沒有得到幫助的孩子不滿,二是助長了得到幫助的孩子的惰性。

只要父母沒有原則性地一次出手相助,後面就會有無數的麻煩在等著。此舉不但會引發妯娌矛盾,甚至會讓兄弟之間不和。還會讓孩子不停地向你索要,一旦你停止資助,他就會心生怨恨。

只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雖然情況會好些,但如果你一次次地拿出錢來補貼他們,本來不該你養家,卻變成了你理所當然該做的事。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02

林大姐退休前是一家企業的中層幹部,工作時薪水不低,退休後退休金也挺豐厚,她本來毫無後顧之憂,可以頤養天年,卻因為錯誤舉動,讓自己陷於難堪的境地。

林大姐的兒子小池從小就成績不好,勉強混了個大專文憑,在一家公司做個小職員,收入只夠他自己花。

後來小池結婚了。不用說,彩禮和婚房都是林大姐出錢給他置辦的。兒媳婦小廖也沒啥本事,就是一家商場的營業員。就算她再努力,每個月的工資加提成也不超過5000塊錢。

林大姐看他們倆收入不高,花錢又沒有節制,她嘴上一邊說著讓他們節約點,一邊卻又很大方的把每個月的退休金拿一半出來給他們花。小兩口可高興了,特別是小廖,一口一個“媽”叫得可親熱了。

三年前,小廖生了一個兒子,林大姐可高興了。她出錢出力,忙前忙後,照顧小廖可謂是無微不至,對待寶寶更是事無鉅細。

小廖非常感動,一直說是自己修了幾輩子的福分,才能遇到這麼好的婆婆。她的說法讓林大姐很受用,對她更加疼愛了。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由於小廖產假過後還要繼續上班,他們就強烈要求林大姐留下幫他們照顧寶寶。一開始林大姐沒想答應,只想著出錢給他們僱個保姆。可是小池說寶寶交給保姆看管不放心。無奈之下,林大姐只好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從那之後,林大姐不光要照顧寶寶,要幹家務活,還要做好飯菜,等們下班回來就有口熱飯吃。而且,家裡的開銷幾乎都是她包了。

小池和小廖從來也沒有說要拿家用給她。可她想,反正自己百年之後,財產也是留給他們的,現在用跟以後用也沒什麼區別,也就沒有跟他們開口要錢。

有幾回,眼看孩子的奶粉快喝光了,她讓小廖去買,她嘴上答應的好好的,卻毫無行動。林大姐只好自己掏錢去母嬰店買奶粉,再怎麼說也不能看著孩子捱餓吧?

每當這時,小廖都眉開眼笑地說:“媽,謝謝您!等我發了工資就把奶粉錢還給您。”話是說得挺好聽,可林大姐從來沒有見過她的錢。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一轉眼,三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小廖給孩子找的是一家比較好的幼兒園,一學期光學費就要1萬多。

報名的時候,小廖說她的錢剛拿去投資了,手頭上沒錢,讓林大姐給交學費。林大姐有些猶豫了。因為這幾年下來,她的存款急劇減少,而這學費也不是小錢,她要是把學費交了,就真的見底了。

小廖有點不高興:“媽,他可是你唯一的孫子。難道你要看著他沒學上嗎?這學位有多緊張,你也不是不知道。要不趕緊交錢,說不定就讓別人把這學位爭了去!”林大姐只好咬一咬牙,把孫子的學費交了。

由於沒了積蓄,僅靠退休金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比較困難,林大姐只好降低了伙食的質量。沒想到引起了兒子和兒媳婦的不滿。

林大姐終於怒了:“我每天累死累活,給你們做牛做馬,還要出錢養活你們。你們不知足、不感恩也就算了,還好意思嫌棄?我還是走吧,一個人過舒坦的日子去!”

小廖一聽慌了,連忙跟她道歉,第二天還特意在商場給她買了一件衣服。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可林大姐卻感動了,又留了下來。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很快又到了孫子交學費的日子,小廖對她說:“媽,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您把錢拿來,我去交了吧。”

林大姐窘迫地說:“我的錢平時買菜、買生活用品全都花光了,這次我真的拿不出錢來了。”

小廖壓根不信她的話,生氣地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存了很多錢,每個月還有那麼多退休金,哪能那麼快就用完了?你是不想出錢吧?好啊,要是你不把學費拿出來,那乾脆讓你孫子別上學了!”

對她的威脅,林大姐感到十分憤怒,也無比寒心。她總算明白了,不管她為了這個家出了多少力,也不管她為他們花了多少錢,都永遠不會讓他們滿足。

林大姐不再說話,直接進房間打包自己穿了幾年的衣服離開了。她要回自己家,過自己的小日子。她的退休金自己一個人花,綽綽有餘。

林大姐的確是個好媽媽、好婆婆、好奶奶,只可惜從一開始,她表達愛的方式就錯了。不但盡心盡力為兒子兒媳操持家務事、照顧孩子,還花光了自己的積蓄,最後卻跟兒子兒媳有了矛盾。

如果林大姐不是那麼主動就拿出自己一生的積蓄出來撫養兒子一家,而是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再幫他們一把,我相信她收穫的會是滿滿的感激。

“您孫子要交學費了,拿錢來”“我的錢補貼家用都花光了”

03

當父母的心疼孩子,想給孩子好的生活,這是自然的。可是,總把他們當成還沒長大的孩子,一味地幫扶他們,寵溺他們,只會讓他們喪失上進心。反正不幹活,不上班就有人養,自己何必出去受苦受累呢?

所以當父母的,要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孩子大了,就該有自己的謀生手段。這也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責任。

作為一個身體健全、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就不該惦記父母辛苦了一輩子積攢下來的錢財。不但不能惦記,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地給予他們更舒適的生活。

作為兒媳婦,更是不能隨便打聽婆家的財產。本來婆媳關係就十分敏感,你再瞎打聽,只會給你們關係帶來壓力。

兒媳婦如果想婆婆對你好,你也得多多理解她,多多體諒她,好好善待她。人心都是肉做的,我相信,你對她付出一片真心,她終究會有感動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