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之竹筍燜豬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蘇軾對於豬肉的喜愛,是到了一定程度了,一盤肥而不膩、軟而不爛的東坡肉,至今仍是川菜、浙菜、鄂菜的寵兒。而當自竹筍和豬肉完美結合時,蘇東坡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專門為此寫了首打油詩,詩名《竹筍燜豬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寫這首詩時,蘇軾被貶於黃州。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人生的艱難時刻;對於文壇來說,這是一大幸事。在黃州期間,他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寫下了《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中“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快意。一首首經典的詞作,讓蘇軾在黃州的4年終究了詩情畫意;而黃州的豬肉,則為這份詩情畫意添上了一抹香。

在這首《竹筍燜豬肉》中,東坡向我們實力詮釋了竹子才是最適合豬肉的。全詩給20個字,這盤菜沒了竹子便失了雅緻,沒了肉又不長肉,果然是不俗又不瘦。正如東坡所言,中國人對竹子的喜好,其實就是對於“雅”的追求。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文豪蘇軾如此痴迷的竹筍燜豬肉是怎麼做的?

首先是用料五花肉1斤、竹筍6兩、板栗2兩、蔥姜少許、花雕酒2兩、冰糖、油、醬油

做法:1.五花肉洗淨切成1.5釐米大小的方塊,蔥姜切好備用;

  1. 2.板栗剝殼;竹筍剝殼,大火煮15分鐘;竹筍取出沖涼,切成2.5釐米長的滾刀塊;

3.鍋內放入少許油,豬肉入鍋煸炒至金黃,加入蔥姜翻炒;

4.加入醬油、冰糖繼續翻炒,加花雕酒、適量水文火燜煮1小時,放入竹筍、板栗繼續燜煮;

5.改大火收汁,湯汁濃稠,均勻包裹在肉上時出鍋。

春季養生之竹筍燜豬肉


春季養生之竹筍燜豬肉


春季養生之竹筍燜豬肉


春季養生之竹筍燜豬肉

漲知識: 竹筍和豬肉搭配適用於肥胖症、脂肪肝、皮脂腺囊腫患者食用,對糖尿病、水腫、積食、便秘、積痰、咳嗽、瘡瘍等症有輔助療效。

竹筍鮮美可口,為低澱粉、低脂肪、多纖維食品,有祛熱化痰、解渴益氣、爽胃等功效,由於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進食後能促進腸道的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防止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並有減肥作用,對於預防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的發生是十分有益的。

豬肉能補肝腎、滋陰液、止消渴、益氣血,對保健和預防糖尿病有較好的作用。

小貼士:

1、新鮮竹筍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2、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