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宦官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大多数出生于贫苦人家,是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才把他们送进宫去换点银子以求生存的,宦官在宫中的生活也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但是历史上凡是掌了权的宦官,他们都能依靠皇帝的权力作威作福,甚至有的太监还能随意废立皇帝,比如秦朝末年的大内宦赵高,可以说宦官一旦依附了皇权,他的地位就是除了皇帝之外无人能动摇的,然而唐朝却有一个自作聪明的宦官,以为扶持了白痴皇帝,结果皇帝登基后的举动就让他傻眼了,他就是唐朝著名大宦官马元贽。

自古宦官"防不住"

作为至高无上的天子,每一位皇帝都希望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中央集权和专制独裁,因此他们就要防备各种势力的发展,朝臣、宗室、外戚都是他们要防备的对象,从秦始皇开始,就设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动向,汉武帝刘彻又设置刺史巡查地方官员,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狠角色,直接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归中央,对百官更是严加看管。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但是他们的这些举措防住了大臣,却防不住时刻就在他们身边的宦官,而皇帝认为太监根本就不算男人,所以给他们重要的职务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事实却恰恰相反。

宦官也叫阉人,他们是一群失去了生殖器官的男人,但从外观和性格上来看,与普通的男人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很多宦官从小陪着皇帝长大,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在皇帝登基后,他们的地位也就跟着提高,权力也就越来越大。

秦朝末年的大宦官赵高,假传遗诏逼死太子扶苏,又杀害将军蒙恬和丞相李斯,搞的朝中佞臣当道,最终"二世而亡"。明英宗时期的大宦官王振,怂恿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兵败土木堡,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虏。但是宦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唐朝宦官马元贽,就诠释了什么叫做"玩火自焚"。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自以为是的宦官

马元贽此人在史书上的介绍语焉不详,只是记载了他扶持宣宗,然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根据史料推测,他应该在唐武宗时期就在宫中任职了。唐武宗是唐朝中期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的父亲是唐穆宗李恒,唐穆宗在位时纵情享乐、挥霍无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导致内政空虚,外敌蠢蠢欲动,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除了以上的荒唐之举,唐穆宗还有着很多皇帝都有的爱好,那就是服食丹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二十六岁登基,三十岁就去世了,此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因为被宦官控制最后不得善终。

唐敬宗李湛在唐穆宗死后继位,他非常信任宦官,把国家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宦官王守澄、刘克明等人处理,结果这些宦官大权在握,不久后居然发动政变杀害了唐敬宗,然后拥立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继位,史称唐文宗。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唐文宗对于这些宦官深恶痛绝,企图用宠臣郑注、李训等人铲除宦官,结果这些人临阵退缩使得计划败露,唐文宗被软禁,后来抑郁而死。唐武宗李炎在文宗去世后被拥立为皇帝,唐武宗如何整治宦官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唐武宗一朝都没有宦官作乱的迹象,说明武宗一朝还是严防宦官的。

公元846年,唐武宗因病去世,这时朝中权力比较大的宦官马元贽决定拥立光王李忱为帝,之所以选定他做皇帝,一来是因为李忱看起来非常痴傻,可以随意控制,二来是马元贽有拥立之功,必定深得皇帝信任,以后他想做什么,皇帝都会同意,这样他不仅能控制皇帝,还能控制文臣武将,整个大唐都要听从他的号令。

可惜马元贽想学赵高迎立傀儡皇帝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因为他选错了人,那个看起来比"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还愚蠢的光王李忱,却是一匹真正的黑马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小太宗"的"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唐穆宗的异母弟弟,也是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辈,只是他出生的比较晚,实际上岁数比文宗和武宗都要小。李忱从小就非常懂得察言观色,他深知内宫中的险恶,所以秉承着"沉默是金"的人生信条,从来不轻易开口说话,以至于长到十几岁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但是唐敬宗却对他刮目相看,有一次李忱病的不省人事,突然有光照在他的身上,大家都以为这是回光返照,唐穆宗却抚摸着他的背说:

"这是我家的英明人物"。这个预言日后果然成真。

因为李忱的沉默寡言,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他虽然是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但是这两位皇帝却总是嘲笑他,甚至在公共场合强逼他说话,文宗和武宗称其为"光叔",言语中尽是羞辱之意。唐武宗去世后,李忱被马元贽拥立为帝,这就是唐宣宗。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可是让马元贽万万没想到的是,唐宣宗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撤除了马元贽所有的权力,同时把与他有勾结的大臣李德裕也撤了职,没有了权力的马元贽这才如梦初醒:本来想迎立一个傀儡皇帝,结果谁知道他是一个演了十几年戏的"戏精",他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唐宣宗上任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理了朝中的宦官以及与宦官有勾结的恶势力,把权力收归中央,然后又处理了前朝遗留下来的各种陈年旧案,稳定了国家的内政。对于宦官问题,唐宣宗极为重视,宦官李敬实气焰嚣张,遇到宰相都不下马跪拜,唐宣宗听说后即刻让他脱掉官服,到衙门做苦役。

唐宣宗还规定如果有节度使犯罪,那么节度使监军宦官也要一同被处罚,这些宦官担心自己的生命,当然也就拼命地阻止节度使犯罪,因此唐朝在唐宣宗统治时期还是比较安宁的,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大中之治"。

太监自作聪明,扶持白痴皇帝登基,登基后才发现皇帝是位“戏精”

马元贽作为一个投机取巧的宦官,他虽然赌输了自己的人生,却送给了大唐子民一个贤明的君主,在唐宣宗的治理下,唐朝的内政外交和农业、贸易都有所恢复,国家虽然没有最初的那么繁荣昌盛,但百姓的生活也还算平静,直到唐朝灭亡,人们都还非常怀念这位开创了"大中之治"的一代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