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横跨南阳盆地东缘和淮北平原。驻马店东与安徽省阜阳市相依,西与南阳市相连,南与信阳市毗邻,北与平顶山市、漯河市和周口市接壤。驻马店下辖驿城区、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和新蔡县共1区9县。驻马店自古为兵家争夺之地,古代一共有十一个国家在驻马店建都,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蔡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其弟姬叔度于蔡而建立的蔡国。蔡国地跨汝河、淮河两流域,是当时淮河流域疆域较大的诸侯国,国都在今河南上蔡县芦冈的东坡。后因姬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姬胡于蔡,重建蔡国。春秋时,蔡国地处四战之地,经常受到楚国等大国的逼迫。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公元前528年,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在今河南新蔡县。公元前506年蔡国曾随吴国伐楚,并攻入郢都。公元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在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所灭。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挚国:挚国为先秦时期的任姓小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古槐镇西塔寺。商朝末年,挚国国君次女太任嫁给季历为妻,生周文王。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第十子封到沈国,挚国并入了沈国版图。

沈国: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在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北。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沈国从今一蹶不振。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慎国:慎国为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侯爵国,慎国南靠江国,北边靠沈国,商朝时曾为挚国地。正阳南境属江国,北部属沈国,县本部为慎国。春秋时曾被蔡国吞并,后又复国,战国时归于楚国。

江国:江国为殷商时期建立的诸侯国,国都江邑位于今河南马店市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晋国出兵为江国解围。公元前623年,楚国再次出兵,江国终被楚灭,子孙以国为氏,称江氏。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柏国:柏国为先秦时期在今河南西平建立的诸侯国,也叫柏子国,国都在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柏亭一带。春秋时柏国为楚所灭。

道国:道国为周天子在汉水流域分封的汉阳诸姬之一,道国都城在今河南确山县北10 公里处的道城。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的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起来,依附于强齐,但是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则乘机北扩,控制了淮汝间地区。后来,楚国曾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道国最终为楚国所吞并,道国的国民子孙就以原国号为姓氏,称道氏。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房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尧帝后裔丹朱建立的房国,祁姓,侯爵,在今河南遂平县境。丹朱子陵以父封邑为氏,称房陵,为房姓的始祖。公元前529年,房国为楚国所灭。

东吕国:在南阳的吕国于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灭亡后,楚王将其遗族的一支东迁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西南,建立了一个小国,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后东吕国被宋国吞并。

金国:公元1232年,迫于蒙古军队的侵逼,金哀宗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在今河南商丘。公元1233年,因归德形势恶化,金哀宗又逃往蔡州,在今河南汝南。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蔡州。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古代在驻马店建都的十一个国家详解


东荆州蛮:东荆州蛮为南北朝时东荆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河南泌阳东南。公元503年,在今河南泌阳的东荆州蛮酋长樊素安,率领族人起兵反叛北魏,自称皇帝。樊素安与南梁军队联合,多次大败魏军,北魏派李崇率军镇压。公元504年七月,樊素安被李崇和杨大眼击斩。后樊素安之弟樊秀安亦起事,后为左卫将军李崇等所平。其后裔大多与汉族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