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2011年11月底,美国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针对电动车Volt发起调查。

原因是此前Volt有两次在碰撞测试后电池出现冒火星或起火的情况。当年春季,一辆Volt在撞击测试中电池损坏,三周后电池起火,引燃了这辆汽车以及同在NHTSA车库中的另外三辆汽车。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Volt在碰撞测试后发生起火的事故,极大引发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顾虑。

当然,这也是2011的陈年旧事了,事实上近几年贵到几十万的特斯拉,便宜到几万块钱的代步车,仍有不少在碰撞事故后发生起火事件。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都2020年了,纯电动汽车的安全还这么糟心吗?

一、C-IASI首测纯电动,小鹏G3三G优秀抢人耳目

如果要说碰撞测试,相信大家都更愿意参考C-IASI的结果,更为严苛的测评项目、更为公平的测评规程、更为专业的测试环境,使得C-IASI第三方的权威性被众人所认可。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当然,想要在这里拿到优秀评价并不容易,毕竟A、B柱出现“惨不忍睹”的一面常有发生。

在2019年第二批车型中,小鹏G3作为C-IASI测评历史中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出现在测评名单中。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C-IASI也非常给力,在年前就正式公布了测评结果。

除了低速碰撞以外,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乘员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项关于安全的测评大项均获得优秀评价。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由于测评车型是最低配车型,没有配备侧气帘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中的正面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拿到了良好评价。

安全测试获得三项全优,在C-IASI的测评历史中,目前仅有17款车型,并且绝大多数都还是合资品牌。小鹏G3作为一款新造车企业的首款车型,同时也作为C-IASI测评的首款纯电动汽车,这样的表现极为抢眼。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二、车身结构安全无死角,高压系统完整性较好

评判一辆传统燃油车是否安全,主要考虑其主被动安全、行人保护。而要评判一辆纯电动汽车是否安全,还要考虑其电池是否满足安全标准。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从测评结果来看,无论是正面25%偏置碰撞还是侧面碰撞,更或者车顶强度,关于车身结构安全方面,小鹏G3都是拿到优秀评价。

得益于小鹏G3整车采用70%高强钢,铸造了全新球笼式整车安全架构,环形结构互为支撑,拥有刚性强,结构稳定等特点。

小鹏G3创新式结构设计,不仅仅为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电池防护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障。

保护电池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撞击。电池组的布置非常关键,在设计前期,就要充分考虑前碰、侧面、柱碰以及后碰的各个工况下,车体的侵入边界,电池组必须布置在该安全边界之内。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小鹏G3的动力电池安装在车辆底部,位于前、后轴之间,一方面是使车辆重心居中,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电池安全。并且在电池底部还用勒一块厚实的防护板对电池进行保护,即提升了底部空气动力学又降低了车辆在托底或者石头飞溅导致电池受损的风险。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小鹏G3在shotgun与前纵梁之间增加强的连接部件,有效增加车体与刚性壁障的重叠区域,起到了很大的碰撞前期吸能作用。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如果是侧面碰撞呢?对于电池防护,小鹏G3主要是体现在门槛处的用材用料,高强度钢材可以很好地抵御来自侧面的撞击力,以保证内部的动力电池不会因此受损而发生意外。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因此,在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过后,小鹏G3的高压系统均是满足测评标准的。

也就说,在高强度碰撞过后,小鹏G3所搭载的动力电池电解液未出现泄露情况、也没有出现动力电池侵入乘员舱以及漏电的情况,一切正常。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三、“双倍国标”保障,安全翻倍

电池是否安全,仅靠车身结构提供的保护是完全不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王者荣耀中C位射手一般都需要一个较为抗打的肉提供保护,为了防止敌方刺客切入,射手一般都会配备一个闪现用于快速逃生和购买一件铭刀抵御伤害。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电池安全也一样,车身结构提供的保障是一大方面,电池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安全标注,做到“双重保险”。

小鹏G3的电池包外部拥有高强度箱体覆盖,为了让消费者彻底放心,在动力电池通过国家16项安全法规测试的基础上,还针对挤压、浸泡、火烧、震动、冲击、碰撞、跌落这七项电动汽车极端环境下的危险场景,在中国汽研通过了7项“双倍”国标下的安全测试,达到了“双倍安全”的效果。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就比如动力电池的模拟碰撞试验:将电池包所承载模拟碰撞的能量,就现行国标提高一倍,相当于把一吨重的物体举升17米的能量,进行测试。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电池包水平安装在带有支架的台车上,被施加规定的加速度脉冲,测试条件相当于车辆约以7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直接发生碰撞。测试完毕后观察两个小时,电池包无泄漏、外壳破裂、着火或爆炸现象,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事实上,在C-IASI安全碰撞项目中,速度最高的项目正面25%偏置碰撞,为64.4km/h,高标准研发的小鹏G3显然能够轻松应对。

实际上,在碰撞过程中电池承受最多的就是挤压伤害。车身结构在抵御外部撞击力的时候不排除有向内挤压的可能。小鹏G3的电池包对挤压试验也提出了“双倍国标”的要求。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挤压力达到100kN,或挤压变形量达到挤压方向整体尺寸的30%,停止挤压,保持10min。小鹏G3则是将挤压力加强一倍,使用200kN进行测试。

电池包被半径75mm的刚性半圆柱体挤压,被施加规定的挤压力相当于20吨重量的物品压在电池包上。测试完毕后,继续观察1个小时,电池包无着火或爆炸现象。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高标准诞生高安全产品,小鹏G3“双倍国标”,安全防护翻倍。

四、亲手毁掉63辆新车,上市至今无一例电池安全事故

细数下来,小鹏G3从2018年12月13日上市以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整个2019年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6608辆,而由于电池引发的起火事故并无一件。

这也说明小鹏G3在安全方面的功课做得确实充足。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小鹏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总监饶建鹏曾说:能不能开发高安全性能的车,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一个品牌度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用户的责任感。

通俗的说:愿不愿意为消费者的安全提供更高的保障就在于车企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更高成本。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小鹏G3在上市之前,研发团队一共进行了5轮撞击测试,“亲手毁掉”63辆小鹏G3。

其中碰撞测试包括90度正面碰撞、斜30度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正面柱撞、侧面柱撞、卡车钻入、侧面碰撞、车辆追尾等,同时还进行了40多次滑台测试,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情景基本覆盖。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简单来说,小鹏G3在被动安全方面下了深功夫,通过更坚固的车身材料、更科学的车体结构设计和更加丰富的安全配置,力求实现无死角的被动安全能力。

小结:毫无疑问,小鹏G3在C-IASI的优秀表现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无论是车内乘员安全还是纯电动汽车的三电安全,小鹏G3显然是能够接受市场的检验。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同时,小鹏G3 体验更智能、颜值更选款、价格更实在,凭借长达520km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L2.5级自动驾驶辅助能力,全面优化的底盘表现和刹车性能,以及14.38-19.68万元的售价,2020款小鹏G3突出的综合产品力同样吸引众多消费者眼球。

深度剖析小鹏G3 C-IASI首撞:电池安全能否经受考验?

在笔者看来,小鹏G3是目前在同级市场纯电动汽车中为数不多的良心产品,这样的安全设计和配置实属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