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丹江水量为什么少?

时空蓝蓝


丹江是长江水系支流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注入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的水源地,其入库水量是影响可调水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江和丹江流域降雨减少以及水量加大,入库的水量已经低于丹江口库区年均388亿立方米的流量。

但没有人否认,丹江口水库径流在这些年中确实减少过。邓联木认为,如果这种减少连续多年出现,极有可能危及南水北调。

长江委水文局退休的教授级高工金栋梁表示,能否确保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稳定,是南水北调中线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但目前看来可能会很成问题,径流已出现大幅减少”。

通常而言,河流的调出水量,不能超过该条河流径流的40%,否则水源地可能出现生态灾难。

同样让他们担心的,还有水库上下游用水急增的问题。长江委和汉江集团对此也有顾虑。

1973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建成时,同期建设了向湖北供水的渠首清泉沟,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总干渠的渠首陶岔闸。清泉沟和陶岔引水工程设计引水量15亿立方米,为湖北河南两省360万亩耕地提供灌溉用水。





鱿鱼瞧世界


丹江是汉江的一个支流,汉水入长江口叫汉口,丹江入汉水口叫丹江口,丹江口水库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它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取水点,为此深藏不露的丹江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为这条河流写篇头条。

丹江源于秦岭山地的南麓流经陕西、河南、湖北,最后汇入丹江口水库,河流全长才390千米,年平均径流量才18.9亿立方米。是一条河道不算长,径流不是很丰富的河流,但这条河流一个鲜明特点是支流众多,长度在2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1条,10~25公里的干沟有79条,1~10公里的支沟有952条,1公里以下的毛沟多达34300条。如果我们取径流量与流域面积相比的话,我们称之为径流深度,这个比值小于全国平均值,反映出该河流发育水量天生就小,支流多夏季容易出现洪水灾害,各支流冬季容易出现干枯现象。

丹江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北移影响,降水量丰富,但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往往出现洪水灾害。

从图1可以看出,河流的主要流域分布在秦岭余脉上,多低山丘陵,特别适宜修建水库,在上游已建成的水库有9座,发挥了蓄水灌溉、发电和调洪作用,但这些水库运转效率并不高,主要是河流水量不是很丰富,比较有名的水库有二龙山水库。

二龙山水库位于丹江上游商州境内,坝高63.7米,总库容810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频率2%(50年一遇),其洪峰流量为1900立方米秒,这可是丹江容量较大的一座水库。

上图,丹江是汉水的最大支流,是补充给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它的径流变化直接影响南水北调的水量,可是近些年来,流域内普遍遭遇了干旱,降水量急剧减少,而大气降水又是丹江的重要补给形式,造成了丹江径流量连年不足,这是丹江这些年来水量少的真正原因。

其次,上游水库的截流,人类生产活动用水量大增,流域内有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商洛城市,还有三、四个县城,加之采砂、采矿对河道的破坏,植被覆盖度也在降低,林木蓄水能力也在减少,这也水量减少的原因。

丹江名不见传,河程短,流量小,在我国所有河流中容易被人们忘记或忽视,但这条河流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关系着南水北调近1亿多人口的水源问题;流域内生态环境优与劣,决定着京津冀千家万户的水质问题,所以说丹江的价值要被重估,让我们重新认识。

近些年来政府加大对河道治理,清除占用河道的违规建筑,疏通河道,来确保丹江的输水能力。随着国家的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人口向城市转移,丹江流域内环境也在大大改善。并在流域内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丹江流域生态得到了初步改善。

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干旱一直在持续,如何充分利用丹江上游水库,合理调控,科学管理,如何处理好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给我们摆出了一道难题。无论怎么难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不会松懈,只因这条河流是京津冀居民生活用水的源地,比什么都重要。


地理纵横


丹江,别名丹水、粉青江、州河、均水、黑江等,其发源于陕西秦岭凤冠山南麓的黑龙口,全长480公里,是汉江的主要支流,也是汉江最长的支流,年平均径流量为18.9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 174立方米/秒 ,流域面积 17300平方千米 ,落差 1401米 。支流众多,有银花河、武关河、白石河、石鼓河、界河等。其流经陕西、湖北、河南等地,最后注入丹江口水库,后汇入汉江。丹江被淅川人称为自己的“母亲河”,古时航运发达,养育了沿岸华夏儿女。丹江成为焦点,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取水,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而举世瞩目。


然而,现在丹江水量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何种原因呢?除了地形因素影响丹江水量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环境气候变化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口数量猛增,乱砍乱伐现象严重,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明显,导致全球环境异常,大气循环紊乱,自然灾害频发,像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台风、海啸、暴雨、干旱、高温等。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是2018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延伸,且厄尔尼诺现象势力较强,长期占据亚洲范围,已达十七八个月。直接影响夏季东南季风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印度洋暖湿气流难以北上,形成降水;冬季北方蒙古寒流和西伯利亚寒流盘踞蒙古,很难影响我国,形成降雪。环境气候变化,造成我国许多地区降水不多,包括丹江流域,降水减少,河水来源得不到及时有效补给,造成河水年径流量减少。


第二、引水工程取水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缓解旱情为目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段,预计总调水量为448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4.35亿。而其中的“中线”工程,年调水量130亿立方米,长度1432公里,已开始向北方调水,取水点选在“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原因是,这里植被茂密,水质较好,江水净澈见底,让百姓能喝上干净的放心水。而丹江口水库蓄水量为395亿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于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汉江流域年平均径流量为577亿立方米,而丹江流域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当然丹江水流量包含在汉江年径流量之内,而“南水北调”工程取水为130亿立方米,占据了汉江年径流量的22.5%,理论上也就相当于调取了丹江水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4.25亿立方米被“抽走”,因此,我们从感觉上会觉得丹江水量越来越少。


第三、人类因素影响

随着丹江沿岸人口数量增加,生活用水,工业发展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等,人们从丹江无限制的取水和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量大大增加,也是导致丹江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比如,豫西南南阳盆地和鄂西北等地区,农田多达360多万亩,引水灌溉,丹江口水库年均引水量在9亿多立方米,灌溉效益能达5亿元以上,效果明显。但这也间接导致丹江和丹江口水库面临水量越来越少的问题。

个人观点,谢谢阅读。


这么近那么远F4


丹江水量为什么那么少,你没有看看有多少人在喝丹江水,光是丹江流域就有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还有三个县城呢呢😄



太兴真人


丹江是汉江的最大一支支流,同时汉江又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丹江在丹江口市汇入汉江主干,随后流入江汉平原,于武汉汉口汇入长江。


丹江和汉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的库区跨越了湖北省和河南省两个省份,为整个江汉平原的农业灌溉和拦洪防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江汉平原地区的一颗明珠。

近些年,丹江口水库更是凭借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水源地而名扬四海。而整个汉江流域的供水能力和汉江下游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丹江口水库承担了向北方地区每年输送90亿m^3水量的任务,而丹江和汉江的流量根本无法同时满足自身用水需求和供水任务。因此又修建了引江济汉工程弥补汉江中下游需水量的缺口。



丹江近年的来水量为何这么少呢?实际上这与整个丹江流域的降雨量和丹江流域水能开发有关。丹江流经陕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丹江干流全长390公里,整个丹江流域面积约为1.73万平方公里。这只占到了整个汉江流域面积的10%左右。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

而且丹江是整个汉江流域最北端的一支支流。起源于秦岭南峦商洛市凤凰山,因此整个丹江流域的降雨量在整个汉江流域中也处于最小的数值。半个多世纪以来,丹江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拦洪蓄能水库和发电站,如二龙山水库、龙潭水库、南秦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



同时丹江流域周边的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用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整个丹江流域的来水量和径流水量越来越多的抽取供应到两岸的城市中。同时沿线各地区对于丹江流域的水利资源开发也加快了步伐。水上旅游和休闲娱乐以及沿线自然景观开发越来越快,这些都需要丹江水作为支撑。

再加上近些年丹江地区降雨量确实较以往减少,这跟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以及丹江流域的区域小气候等多种原因有关。而降雨量的减少势必会带来流域内产汇流和径流量的减少,最终导致整个丹江流域的来水量降低。这就对丹江流域内的百姓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珞珈山的猫


我想问这位朋友的事。你怎么知道现在丹江水量少?有何依据?官方有发布过:类似的通告吗?丹江水是向北京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他担负着沿途几千万人民的吃水问题。和北京的几千万人吃水问题。没有依据的话请不要讲。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往大的讲。会触犯法律的。[玫瑰]


白河沙滩


丹江水还少吗,多的很,你没看到河南人在网上挣得头破血流说南水北调调的大部分是河南的水,可想而知丹江水量多大。


戈多是个大骗子哇


一,下雨少,二,南水北调,三,今年汉江全流域长时间干旱,各地用水量增加,导致汉江水量减少。


蓝天白云1335230599


今年南方普遍干旱,长江,干江,洞庭湖都见底,太湖也少水。


柳净意


不是丹江口水量少,全国都一样,大量的工业用水是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