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的由來,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擡頭呢

中國自古就有有著祭龍的習俗,傳說龍是興雲化雨的神邸,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祭祀龍神,就可以保佑一年的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

一、“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在北方,廣泛地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

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因此民間認為二月二是神龍昇天的日子。

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在民間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二、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

“龍抬頭”既是人們對龍的崇拜與敬仰,也代表了對新一年風調雨順的期盼,據說在二月二這一天,像龍角的兩顆星星會從東方地平線出現,就像龍抬頭一般。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

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需要土壤溼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

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人們多麼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不過這季節下雨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

而二月初處於驚蟄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所以人們認為二月是龍要抬頭了,意味著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

此外,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裡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要在這天抬頭昇天,故民間又稱“龍頭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