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4.5 億人次、阿里也摻合進來,體檢現在究竟是個怎樣的生意?

一年 4.5 億人次、阿里也摻合進來,體檢現在究竟是個怎樣的生意?

一年一次的體檢,流程都差不多:早起空腹出門,取一張體檢表,在一個個項目的診室裡接受檢查,醫生或者護士在表格上一個個打鉤。

有的項目比如身高、體重、血壓、視力都可當場出結果,一些需要檢驗的項目比如血常規、尿常規、胸透的結果則會在數週之後的體檢報告裡出現。它不能提前查出所有問題,但每年到了時候也總得去一次。

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工作,定期體檢比較大的機會是在美年健康與愛康國賓這兩個民營體檢機構之一。

體檢本身不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事情。等到數週之後拿結果的那些化驗樣本,在你離開體檢中心前就會被貼上對應醫院的標籤,稍後送去做檢驗。

民營體檢機構的生意從 2008 年左右開始起步。美年健康從 2011 年的 13 家門店開始,經歷數十次融資和併購,現在擁有超過 400 家門店,市值達到 750 億元。

巨頭也在進入,阿里巴巴最近以 88 億元收購了另一家連鎖體檢公司愛康國賓,2017 年底愛康國賓擁有門店 107 家。保險巨頭平安則通過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對接線下體檢中心、涉足體檢服務,2 年時間營收就從 1.54 億元增長到去年的 6.55 億元,平安好醫生今年 5 月已經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為 480 億元。

體檢不是一個很有技術的生意,但最大的那家公司每單能賺 44 元

如果是在愛康和美年這兩大民營體檢機構體檢。每進去一個人平均要支付 400 多元,大多數人一年不會超過一次。

這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體檢中心主要依靠儀器設備檢測體檢人群身體狀況,而不需要太多高技術的醫生。並且設備採集之後的具體分析,往往也轉包給醫院完成。

體檢多少人,由設備決定。一家體檢中心能容納的體檢設備是有限的,接待的體檢人數也是有上限的。其中,B 超是決定單店產能的主要因素。一家最常見的 2000-3000 平米的體檢中心,最多配 10 臺 B 超,人均 B 超檢查全程大約需時 8-10 分鐘;這決定了單店每日最多接待約 400 人。按每年開放 300 日計算,單店接待上限 12 萬人次。考慮到有春節淡季、多數體檢需要空腹在早上完成,實際上成熟的單店每年最多 8-9 萬人次。

一年 4.5 亿人次、阿里也掺合进来,体检现在究竟是个怎样的生意?

以美年健康為例,它的平均客單價從 2013 年開始每年增長 5% 左右,到 2017 推出機器人膠囊胃鏡和超低劑量胸部 CT 等高端檢查後,客單價一下子提升至 406 元,比前一年多了 75 元。平均一次體檢,美年健康能從中獲利 44 元——這和航空公司運一個人賺的錢差不多,但航空公司運一個人去千里之外麻煩得多。

美年健康的提價能力來自於它的規模優勢,而愛康國賓則受制於規模落於下風。儘管客單價沒有太大變化,但由於在美股上市並使用過股權攤薄條款,匯兌成本、融資成本導致財務成本增加,以及無法快速複製推廣降低管理費用率,因此最後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發生虧損,淨利率變為負。

體檢產業的上游是醫療器械製造商,而一般醫療器械的市場分散程度也較高,如果體檢中心對醫療器械的採購量大,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就強。對醫療器械、設備的需求當然也取決於體檢的獲客能力。在這一點上,體檢中心與餐廳、美容院的生意沒有太大區別。

體檢的下游客戶分為兩種,一種是公司客戶,一種是個人客戶。公司客戶的好處是一次性成交大量訂單,但是體檢中心對此議價能力不強,利潤不夠高,而吸引個人客戶的能力,也與流量分不開——幾家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都在電商平臺上開店、與信用卡合作、與保險公司合作。

一般來說,在一二線城市,公立醫院體檢部門規模較小,較難承接企業的大批量訂單;在三四線城市,民營連鎖體檢的設備比基層醫院好,且服務與一二線城市無差別。目前體檢中心的營收呈現出企業客戶訂單佔 75-80% 的特點。

這個醫院不太好做的業務,是民營資本做醫療的起點

國內的體檢機構,包括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站、婦幼保健院和民營體檢中心。其中,民營的專業體檢機構的興起時間還很短。在 2001 年政府提出開放醫療市場、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發展之後,民營的體檢機構才開始出現。

2003 年,非典危機爆發。這場災難,催生出了很多新興產業和公司,比如電商、物流,還有體檢——到 2005 年的時候,中國城鎮居民人均醫療支出比 5 年前幾近翻倍,從 318 元增加到 601 元。

上海國賓、北京慈銘、上海天億,都起步於這個時期。非典次年,原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韓小紅創立了慈銘體檢;張黎剛創立了愛康網;俞熔創立了上海天億,後來更名為美年健康產業。

之後愛康網與上海國賓健檢在 2007 年合併為愛康國賓,張黎剛擔任董事長與 CEO。

而美年健康產業與瀋陽大健康在 2011 年合併,成為美年大健康。

當時這些新公司面對的體檢市場,幾乎是公立醫院一統天下,除了更加權威,也因為公立醫院確實有更規範的服務和設備。但公立醫院購買新的體檢設備流程複雜,如需購買大型醫用設備,應逐級申報省衛生廳部門審核,並提供設備成本構成、診療收費價格和成本效益分析,經過衛生廳評審通過,給予配置許可。

而民營體檢中心購買設備就只需要通過衛計委和環評審批即可。今年 1 月開始,社會辦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審批也被取消了。

除此以外,體檢部門也是醫院之中收入較低的部門,醫院發展體檢業務的動力並不強。

而中國政府也在逐步鼓勵社會力量辦醫。2009 年 3 月,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積極促進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一年後,《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指出要支持民營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險定點服務。同年 11 月,另一份文件出臺,《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要求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准入範圍,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

私立醫院受制於醫生多點執業的實際操作難度,增長受限。但體檢沒有醫生的限制,不需要承擔診斷與藥物流通功能,很快發展起來。

《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2017 年全國體檢人數增長到 4.56 億人次,佔全國人口的約 1/3。

這當中,民營體檢佔全國市場份額大約 10%,其中最大的機構是美年健康,2017 年體檢 2160 萬人次,約佔全國體檢市場的 4.7%。排在第二位的是愛康國賓,體檢人次為 549 萬,約佔全國市場的 1.2%。

民營體檢中心在整個市場所佔比例還不高,但增長迅速,過去 5 年中增長了近 4 倍。並且它們收取了更高費用,前兩名的公司人均體檢一次都超過 400 元,中國人均體檢收費只有 290 元。

一年 4.5 亿人次、阿里也掺合进来,体检现在究竟是个怎样的生意?

相對發達地區,中國的體檢覆蓋還比較少。美國、日本都超過 70%,德國更高達 96.9%。體檢消費也是如此,中國體檢的平均客單價 290 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1.2%,美國和香港體檢一次都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左右。按體檢滲透率、體檢費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粗略計算,中國體檢市場規模至少還有超過一倍的增長空間。

增長基本全靠開新店,資本決定著體檢公司的擴張速度

不受醫生和藥物銷售限制,體檢公司要增長,方法主要就是開更多的體檢中心、用更復雜的儀器。

一家佔地 2000-3000 平方米的體檢中心,開業投資大約 2000-2500 萬。其中,放射性診斷(核磁、骨密度、CT 等)、B 超、內窺鏡、五官檢查、紅外線成像及其他設備費用佔 50% 左右,約 1000-1200 萬;其餘投則為人力成本、裝修成本、場地租金等。

相比其他醫療服務機構例如醫院、診所,因為無需獲取醫療機構相關資質,體檢中心在開店、買設備、聘請工作人員的環節上,顯然要方便很多。

因此,這門生意的盈利週期也更短、更可預期,一般新開一家體檢中心 1-2 年後開始盈利。規模擴大之後通過推出收費更高的項目也會顯著提升盈利效率。

最終,獲得資本的速度決定著一個體檢中心的增長速度。這也是今天市場格局變化的原因。

2011-2014 年,民營體檢連鎖市場在一系列合併後起步,格局分散,有三家公司規模較大:慈銘體檢、愛康國賓、美年健康。三者都以“自建+併購”的方式搶佔市場。

由於國內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醫療機構屬地化管理等因素,不管是體檢產業的美年健康、愛康國賓,還是專科類的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等,國內的連鎖醫療機構都以“中心城市+分級門店”的方式來擴張。

這種佔據中心市場對相關區域形成輻射效應的戰略,能讓一個區域內的居民儘量能享受標準化的服務,還使公司能形成越來越大的規模優勢,增加單店營收。

體檢第一和第二大公司市值差了 8 倍,這是幾輪資本交鋒的結果

一般而言,在已有網點的城市增設體檢中心,基於已有客戶人群和市場口碑,一般第二年即可實現盈利;但在新城市開設的體檢中心在初期會持續虧損,其健康體檢業務發展需要一定的培育期,一般兩年後能達到盈虧平衡。

在這樣一個行業,決定增長速度的,是融資能力、併購整合能力。

慈銘體檢最早衝擊上市,選擇在 A 股。它在接受了鼎暉、平安、天圖的 5 輪投資後,在 2012 年 3 月遞交招股書,7 月拿到發審委的批文。但是非常不走運,2012 年股市大跌, 就在慈銘體檢準備上市的時候,證監會突然中止了新股發行。

因為籌備上市期間,公司不能進行新的融資、更改股權結構,慈銘體檢沒能獲得新資金,2013 年業績下滑超過 30%,除了北京分公司保持盈利,在廣州、上海、深圳、天津的分公司都虧損了。

2014 年 1 月,證監會重啟 IPO,慈銘再次申請,但這次因為承銷券商海通證券的路演材料中有超出招股書所披露的內容,不符合新出臺的《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中的規定,再次上市失敗。

換句話說,從 2012 年到 2014 年,慈銘體檢都無法融資。而在此期間,競爭對手美年健康獲得了世紀長河、凱雷、華金投資、平安、和途、高益諮詢、分享投資等機構的 6 輪投資。

規模對比瞬間逆轉,2012 年美年健康門店 31 家、慈銘體檢門店 33 家,到 2014 年底,美年健康門店 94 家、慈銘體檢門店 42 家。

另一家民營體檢公司愛康國賓,則選擇去美股上市。2014 年它率先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健康體檢行業上市第一股。

美年健康稍後在 A 股借殼上市,併發起收購已經兩次 IPO 失敗的慈銘體檢。當時收購慈銘體檢的預案剛推出,立即被愛康國賓舉報涉嫌壟斷,證監會一度中止對該併購的審核進程。

2015 年 8 月,看到美年健康在 A 股享受更高的估值,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與私募基金方源資本組團,準備對在納斯達克上市僅 17 個月的愛康國賓進行私有化退市,迴歸國內資本市場。

這時候,美年健康向愛康國賓連續發出私有化要約,要約價格從 22 美元/股一路飆升到 25 美元/股,市值大約 105 億元人民幣。美年健康要把最後也是最大的對手給買了。

愛康國賓當然不樂意,祭出“毒丸計劃”,用股權攤薄條款,使公司原有股東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公司大量股份。但是,這麼一來,愛康國賓自身的私有化成本也大大提高。

更關鍵的是,雖然愛康國賓保住了公司獨立性,但經此一役,它退市轉登 A 股的時間窗口已經關閉。還是因為政策,中概股迴歸被 2015 年的股災打斷,直到 2017 年底的奇虎 360 迴歸才重新開閘。而由於股權在“毒丸計劃”中大幅攤薄,繼續出售股票會威脅到對公司的控制權,愛康國賓也不能在美股融資了,它遭遇到了慈銘體檢曾經遇到的融資困境。

在 2017 年 7 月,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工作會議,美年健康收購慈銘體檢的交易獲無條件通過。此時它的門店數量已經是愛康國賓的 4 倍。

資本運作的效率讓美年成為這個行業裡的第一,但更大的競爭對手來了。

阿里巴巴收購愛康國賓改變了市場格局,同時體檢數據商業化也被更頻繁地提及

現在這個行業迎來了互聯網巨頭的注意。

今年 3 月,阿里巴巴集團和馬雲的雲鋒基金聯合向愛康國賓提出收購提議,進行私有化。目前,這一私有化要約已經被愛康國賓董事會接受,雙方最終商定的要約收購價格為 20.6 美元/股,對應 88 億元人民幣的私有化估值,僅相當於目前美年健康 750 億元市值的約 1/9。這個收購價也比 3 年前美年健康的提案低了 20%。

體檢行業擴張快,依賴儀器而非醫生,開了新店過幾年就能賺錢,在醫療服務行業中是最容易併購擴張的好生意。

但是多年以來,體檢產業也只能講這一套靠開更多店來擴大規模的故事。

收入不錯,但這與餐廳的生意沒什麼本質區別。

新辦法不是沒想過。2015 年的時候,愛康國賓曾宣佈與“大家醫聯”合作,稱“患者體檢查出病情之後享受到更多來自北、上、廣三甲醫院的權威專家門診、多學科會診、私人醫生以及醫療轉診及手術安排等綠色通道服務。”

類似診斷之後再對接治療的生意民營牙科、眼科診所已經在做,但體檢中心要做起來更難。看病成本高昂,決定患者去哪裡看病往往取決於醫保覆蓋情況以及他對醫院所擅長病症的印象。愛康國賓的合作最終不了了之。

更大的資本進來,體檢生意想說的也是體檢完成後的故事。

雲峰基金創始人虞鋒表示:“作為一個預防性的入口,愛康國賓可以和我們已經投資和即將投資的太多公司發展合作,幫助產業鏈的上下游共同發展。健康行業是一個萬億的市場,我們還是希望對行業的整合能有所提高,幫助企業把自身做大,進而推動整個行業進步。”

今年 4 月阿里健康對外宣佈,將整合其體檢、問醫、購藥等健康領域的服務能力,以線上“阿里醫務室”的方式,為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現階段阿里醫務室以“阿里體檢”功能為主,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都在其首批體檢提供商之列。

而阿里健康目前是醫藥電商,業務主要是銷售自營健康產品,三家自營店阿里健康大藥房、阿里健康海旗艦店、海外旗艦店在 2017 年賣出了 21.49 億元的藥品和保健品,在醫藥電商市場中佔 39% 的份額。體檢數據可以帶來更精準的藥物銷售。

類似的還有保險業巨頭中國平安通過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涉足體檢產業。

平安好醫生的服務幾乎涵蓋了健康管理的方方面面。用戶手機下載好醫生應用,先獲得網絡門診服務,然後可以在平安商城上下單購買藥品或保健品預約體檢等健康醫療服務。目前看來還是平安的其它業務為體檢帶來生意,而不是反過來。平安好醫生向個人及企業提供健康檢查服務組合、基因測試服務組合的業務營收規模從 2015 年的 1.54 億元,增長到 2017 年的 6.55 億元,佔全平臺營收比例 44.72%。

美年則在今年宣佈了骨科、眼科等專科領域與諾華製藥和各種對接醫生的平臺合作,但更具體的東西還沒有。這家公司此前已經開始申請保險和支付牌照。

以目前中國體檢人數占人口比例只有 35%、並且大部分在公立醫院體檢來看,體檢本身的增長空間還很大。但身處其中的公司也都不滿足於簡單的檢測,看上用體檢數據對接醫療電商、保險、診斷治療。

醫療數據商業化有顯而易見的隱私問題,早先 Google 利用英國醫保系統數據做人工智能已經被叫停,改為使用匿名數據。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也限制了病患醫療數據的商業使用。但體檢數據商業化並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