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食物噎住怎麼辦?

梧桐86054336


孩子留給你的搶救時間

只有5分鐘

我國每年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

2~5歲的孩子最容易被異物嗆到氣道!堅果、果凍、瓜子、花生……這些孩子們平時常吃的零食都有可能造成氣管堵塞。

一旦孩子被噎到,搶救工作是分秒必爭的!留住孩子生命的機會只有短短5分鐘!

如果沒能及時施救,孩子就會因為缺氧而窒息死亡!

海姆立克急救法,再忙也要學

在瞭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前,我們要先教會孩子學會無聲的求救——choking sign

在國外的幼兒園,老師會教給孩子們,出現氣道異物堵塞時,要做出這個 choking sign 的動作,意思就是:“我被異物卡住了,快來救救我!”

對孩子來說,準確傳達出求救信號,生的希望就會大很多。

但是,比“無聲的求救”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會孩子,一旦吃東西時被噎,要立即去找離自己最近的大人求救!或者摔打東西,引起周邊人注意。

choking sign(圖片來自網絡)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怎麼操作呢?

針對1歲以下的嬰兒:

1.抱起寶寶,將寶寶的臉朝下,使其身體倚靠在大人的膝蓋上,用手支撐寶寶頭部及頸部,頭略低於胸部。

2.用另一隻手掌掌根用力拍寶寶兩肩胛骨之間5次,再將寶寶翻正,在寶寶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

3.循環往復,直至嬰兒可以呼吸、咳嗽、哭泣。

注意:不要將寶寶雙腳抓起倒掛,不僅無法排出異物,還有可能造成頸椎受傷。

針對1歲以上的孩子:

1.站在孩子背後,雙手放於寶孩子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頭;

2.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孩子胸部;

3.持續幾次擠壓,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注意:如果成人發生氣管異物,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作為孩子的守護者,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面對異物卡喉,必須掌握能快速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避免不幸的發生,挽救孩子的寶貴生命!


科學家庭育兒


倒提法(1歲以下的海姆立克)

1歲以下的嬰幼兒,異物梗塞在氣管時不可以進行成人版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免傷害腹腔內的器官!

(1)馬上把寶寶抱起來,一隻手捏住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

(2)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

(3)在寶寶背上拍1-5次,並觀察寶寶是否將異物吐出。

拍背五次後,如果異物沒被排出,則繼續下面的動作。

在孩子胸部按壓5次:

讓孩子仰臥,救護者用一隻手穩住孩子的頭頸部,另一隻手的兩個手指快速擠壓孩子胸部五次

擠壓深度應為胸壁的

1 / 3~1 / 2


海姆立克急救法(1歲以上的孩子)

寶寶若是疑似卡噎,家長首先要觀察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難、嘴唇紫紺的症狀,如果有的話,應立即實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準備施救的同時,您應迅速撥打120。

當孩子被異物嗆到,施救者應該跪在孩子身後,從背後抱住孩子腹部,雙臂圍環住孩子的腰腹部。

施救者應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孩子的臍部以上、胸骨和胸腔的下緣;

另一手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進行,直至卡住的異物吐出或者救護車到達。


兒科醫生鮑秀蘭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

小孩子吃東西,被噎著,這是一個很讓父母擔心的事情,那麼孩子被食物噎住、卡住喉嚨怎麼辦?處理不好,孩子受罪不說,還可能會很危險。為了避免孩子出現意外,除了瞭解一些預防措施,還需要知道正確的應對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小孩子,由於咽喉部位發育還不完善,並且吃東西的時候,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受到驚嚇,或者大笑,都是有可能被噎住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父母不能驚慌失措,孩子被噎住,事情可大可小,父母需要掌握一定的應對方法,才能及時應對。

孩子被噎住後的急救措施

如果孩子被噎住,不是很嚴重,那麼就可以讓寶寶大口喝水,將食物衝下去。如果喝水沒什麼效果的話,那麼就可以給孩子喝一點香油,潤滑一下腸道試試。

如果孩子是有東西卡住喉嚨,最好是乾淨將孩子倒提起來,然後拍打孩子的背部,以便將卡在喉嚨的食物,拍打出來。

如果孩子是被瓜子殼之類的東西卡住了,那麼這個時候,喝水、香油等效果都是不大的,即使是將孩子倒提起來,也不會有多少效果,這個時候,就需要趕緊將孩子送去醫院,讓醫生來想辦法解決了。

如果孩子被噎住或者卡住了,父母一定要知道以上這幾個急救措施。孩子吃飯的時候,父母應該都留心,能夠預防孩子被噎住是最好的。

在預防孩子被噎住的時候,父母就需要鍛鍊培養孩子專心吃飯的習慣,不然讓孩子一邊吃東西,一般玩玩具,看電視等。更不要在吃飯的時候都孩子玩耍,或者嚇唬孩子,這些都是有助於預防孩子被噎住的。

給孩子餵飯的時候,也不要因為孩子吃得慢,或者為了省事,就一下子喂一大勺子,然給孩子慢慢吞嚥,這是不利於寶寶咀嚼食物的,並且還會增加孩子被噎住的幾率。父母給孩子餵飯的時候,最好被喂太多,耐心一點,提醒孩子多咀嚼一下,這樣有助於讓孩子吃飯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這是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的。

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從半流質到糊狀、半固體、固體,讓寶寶慢慢適應後,在逐步改變。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最好少讓孩子吃果凍、堅果、糖果、粘性食物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增加孩子被噎住的幾率,等孩子大一些在給孩子吃這些食物為宜。

對於預防寶寶被噎住,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父母需要都用心。因為孩子還小,需要父母細心照料。父母多用心,將危險儘量排除,孩子也會更加安全一些。


兒科醫生李樹珍


幼小兒童由於吞嚥能力較弱,並且安全意識也比較缺乏,所以很多時候會出現吞食異物,或者是出現食物噎住的情況。

當物體噎住後,如果孩子出現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的情況,說明物體進入了呼吸道,這時候家長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處理,否則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根據幼兒年齡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

第一種方法:叩擊背部法

當孩子吞食食物又無法咳嗽將其吐出,同時出現卡住呼吸道的情況,家長可以一隻手固定寶寶下頜部,將寶寶翻轉,俯臥在我們的前臂上,用大腿支撐,保持頭部朝下。另一隻手指翹起,在寶寶兩肩胛骨之間快速叩擊5次。將寶寶翻轉至另一條腿,仍保持頭部向下,另一隻手食指與中指併攏,在寶寶胸部中間快速向下按壓5次,這樣連續做5個循壞,查看孩子是否排出異物。

注意:這種方法適用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且家長用力要合理不要太大。


第二種方法: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

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後腿登的姿勢站穩,然後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並讓其身體略前傾。然後將雙臂分別從患者兩腋下前伸並環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從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貼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臍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圍”之勢,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這樣由於腹部下陷,腹腔內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擠壓肺及支氣管,這樣每次衝擊可以為氣道提供一定的氣量,從而將異物從氣管內衝出。施壓完畢後立即放鬆手臂,然後再重複操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注意:這種方式適用於一歲以上的幼兒,施救時要保護好孩子的肋骨和腹腔臟器,避免用力過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在進行搶救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一旦孩子有異常,在搶救的同時趕快送醫院或者打120。


二胎寶媽談育兒


很多長輩喜歡拿著花生、核桃這樣的堅果來逗寶寶玩!

可是,這些堅果很容易跑到寶寶的氣管裡引起窒息!此時,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先用拍背法。一手固定住寶寶下頜,將寶寶的身體放在前臂上,兩腿分開,手臂支撐在同側的膝蓋上,穩固住寶寶。注意!頭低於臀部。另一手在寶寶兩肩胛骨之間,用掌根往下往前有節奏地連續衝擊5次。

如果實施拍背法後堵塞物仍未排除,再實施5次壓胸法。兩手臂夾持住寶寶,右手托住寶寶後腦勺,翻轉到另一腿上,雙腿分開。以1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寶寶乳頭連線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5次。

重複這2個動作,直至異物排出!

以下食物(物品)請遠離寶寶:花生、杏仁、核桃、瓜子、開心果、腰果、葡萄、元宵、果凍、牛肉乾、紐扣


阿卡醬醫生


餐桌危險因子排行榜

進餐環境

熱鬧、嘈雜喧鬧的環境不利於寶寶集中精神進餐,還會引誘寶寶開小差,延長進餐時間。輕者會影響到消化吸收,重者可能導致咀嚼不利、囫圇吞棗、被食物噎到。

解決方法 提供安靜的進餐環境

遠離電視,提供一個安靜、溫馨、舒適的進餐環境,最好能配合播放令人放鬆的輕柔音樂。

吃飯方式

最可怕的吃飯方式就是讓寶寶邊吃邊玩,媽媽舉著飯碗在後面追著喂!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寶寶不慎跌倒或興奮叫喊,滿嘴的飯菜不僅會卡在喉嚨裡,更可能成為異物嗆入氣管中。

解決方法 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

最好從4~8個月開始,隨著輔食逐步添加,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和餐桌禮儀。如買張寶寶喜歡的餐桌椅,讓寶寶養成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吃飯的習慣。

飲食工具

選擇適合寶寶年齡段的進餐工具尤其重要。以乳製品為主食的寶寶,如果奶嘴不合適,會造成吃奶時進氣兒太多或發生嗆奶;以嬰兒飯為主食的寶寶,進餐時忌用柄把尖銳、頭部過小、金屬質地的勺和帶金邊、彩釉的碗,以免發生意外。

解決方法 選購可靠的嬰幼兒餐具

“防嗆咳”設計的奶瓶,渾圓柔韌、無毒耐用、不脫色、不掉漆的木質、軟塑或硅膠湯匙,通過正規的渠道選擇知名品牌的嬰幼兒餐具。

食物本身

食物製作不細緻可能會噎到寶寶,而花生、瓜子、杏仁、果凍……這些食物更是經常會使小嬰幼兒發生氣管異物,不僅可以造成嗆咳、引發炎症,還可能突發窒息、危及生命!

解決方法 嚴格選擇安全的食物

不要讓5歲以內的寶寶直接進食堅果類食品和果凍等零食,認真挑選、精心製作食材。

不同意外,不同應對

嗆奶或嗆水

當寶寶出現嗆咳,應立即鬆開襁褓、解開嬰兒服,讓其變成側臥位,或乾脆豎著抱起,以免嘔出的奶汁或水再被倒吸回氣管內,同時媽媽應將手指屈曲、半握,呈空心狀,有節奏地拍打寶寶的後背,直至咳嗽平息、面部和口唇顏色恢復正常,必要時可到醫院治療。

魚刺或雞骨卡喉

千萬不要嘗試用饅頭、飯糰類的食物將魚刺、雞骨強行噎下去,那樣只會加重創傷,如果寶寶能夠合作,可先用手電觀察被扎的位置,如果位置在口腔或比較淺表處,可以使用消毒鑷子將其夾出,如被刺到、卡到的位置較深,則應邊安撫寶寶的情緒邊帶其到醫院急診處就診。

被噎到了

應當讓寶寶頭向下趴在媽媽的腿上,然後輕輕拍擊他的背部,以便通過異物自身的重量和寶寶因嗆咳產生的胸腔氣流外衝的力量迫使其被咳出來,其後應及時送至醫院進一步處理。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時尚育兒圈子


有孩子的一定一定千萬千萬要學!!!今晚我兒子吃米粉嗆到了幾秒鐘的時間嘴唇馬上就紫了,哭也哭不出來,我馬上用這個方法拍,才哭得出來,真的是嚇死了!!慶幸的是之前我就看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懂的馬上用這個方法


--是夢終空


你好,寶寶吃食物噎住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處理不及時,很有可能導致窒息死亡,我們應該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施救,簡單有效!並且及時撥打120.

寶寶發生噎住的原因:食物或者異物卡喉,同時是寶寶在進食或者嘴裡含著異物時嬉笑、打鬧或者哭鬧而造成,所以,寶寶在進食或者嘴裡有異物時嚴禁逗寶寶嬉笑或者和寶寶打鬧,以免造成卡喉噎住現象。

寶寶噎喉急救法

1.海姆立克急救法(針對一歲以上的孩童)

施救者擺好姿勢,前腿躬後腿蹬姿勢站穩,將被救者坐在自己的躬腿上,身體略向前靠斜,然後雙臂從被救者兩腋下環抱,左手握拳緊貼被救者腹部肚臍偏上位置,右手緊握左手腕,然後雙臂使勁用力勒緊擠壓,依次循環,迫使膈肌上升而擠壓肺及支氣管,衝擊出氣管內或者噎喉部位的食物或異物,直到被救者吐出卡喉食物或者異物為止。

2.海姆立克急救法(針對一歲以下孩童)

施救者擺好姿勢,前腿躬後腿蹬姿勢站穩,施救者應左手拖住被救者正面部,左手拖住被救者顴骨部位,使其面部朝下,倚靠在施救者的腿上,右手拍打其背部五下,如果被救者沒有吐出異物,則把被救者翻轉過來面部朝上,用食指和中指摁壓被救者胸廓和肚臍下的腹部位置,用力一定要適當,千萬不可傷了寶寶內臟,此動作依次循環,直到吐出異物。

寶寶不適宜吃的食物

1.果凍。果凍的個體是獨立的,而且是非常柔軟的,易成團,容易卡喉的機率還是很大的,還容易被吸入氣管內,所以儘量避免孩子吃果凍。

2.堅果。比如瓜子、花生、南瓜子等等所有堅果都容易造成卡喉現象。

3.獨立個體水果。比如葡萄、櫻桃、楊梅等等這個獨立的個頭比較小的水果就非常危險。

4.糖果。糖果粘性很大,而且吃在嘴裡特別滑,很容易囫圇吞下,極易卡喉。

5.肉塊。寶寶在沒有足夠的咀嚼能力時吃肉塊很危險,所以寶寶吃肉一定要切碎或者打成肉泥來吃。

6.多刺的魚。寶寶吃魚一定要選擇無刺的魚或者將魚刺仔細剃乾淨。

寶寶被魚刺卡喉怎麼辦

大多數人的做法是直接吃饅頭往下嚥,或者喝水喝醋等,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是最妥善的,因為這種做法會造成食管和喉部的損傷,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將魚刺吞嚥下肚,所以最有效的做法是,讓孩子張開嘴,仔細觀察是否能夠看見喉部卡住的魚刺,如果可以看見,拿一個消毒的鑷子輕輕夾出即可,如果看不見,最好到醫院去就診。

寶寶預防噎喉的注意事項

1.家裡茶几上或是寶寶能夠拿到東西的場所,不要放置堅果和糖果一類的食品。

2.寶寶吃水果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吃切碎的水果或者直接喝水果汁。

3.家裡在孩子能夠夠到的地方不要放置小型物品,如五子棋子、瓶蓋、鉛筆頭、磁鐵、繡花針、個體很小的玩具零件等等能夠塞入口裡的東西。

4.讓寶寶養成吃飯的好習慣,不能在吃飯的時候嬉戲打鬧。

5.寶寶還是需要家人時時刻刻的陪伴,保證寶寶一切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多媽輔食分享



如果碰到嬰兒被食物噎住,可用:

1)拍背法:讓嬰兒趴在搶救者膝蓋上,頭朝下,託其胸,拍其背部四下,使小兒咯出異物。也可將嬰兒倒提著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千萬不可喂水。

以下這些食物容易讓寶寶噎住,最好不要給吃,或者在看護下吃!

1.花生醬,黏稠度過高,不適合幼兒吞食。

2.堅果類,體積太小,有時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3.果凍。幼兒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家長可不能輕忽大意!建議家長給孩子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幼兒食用。

4.麻花、糖果。不適合3歲內的幼兒食用,如果真的要給幼兒食用,可以先切成丁狀再使用。

5.魷魚絲、牛肉乾。屬於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不適合給幼兒吃。

6.長面。麵條太長幼兒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調時可先切成小段。

7.多刺的魚。家長可以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否則容易噎到並會刺傷幼兒食道與口腔,此外,老人也容易被刺到。

8.小巧帶核的水果。小巧圓形但裡面帶核的水果並不適合給幼兒食用,如龍眼、葡萄、櫻桃等,家長可剝開去核後再給幼兒食用。

9.芹菜、豆芽等多纖維蔬菜。維纖多且不易咬爛的蔬菜不適合幼兒,如芹菜、豆芽。

10.大肉塊。大塊的肉塊幼兒無法咬爛,若強吞下很容易噎到,應該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