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網視導讀:我國的醫患關係中一直有不和諧的事件出現,如果我們對醫務人員真實的工作狀況有所瞭解,不把他們當做神來看,醫務人員對待病人和家屬也多一份耐心,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是就能有很大的緩解?


“不能總欺負聽話的人。”

“我們讀的書不一樣,我講的每一個字你都明白,但你不會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很悶,病毒也被你悶死了呀。”

“我就一鄉下人跑到上海,讀完書留下來工作而已。”

“當大幕落下我自然會非常silently走開。”


這些話看著熟不熟悉?親切不親切?在不在理?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它們都出自全網讚歎的張文宏醫生之口。可以說,在全民抗擊新冠病毒的緊張期,張文宏醫生頻頻爆出的金句讓大家緊張的心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除了張文宏,因為新冠病毒最近還有很多醫務工作者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比如鍾南山、李蘭娟以及一批又一批勇敢走在最前面的醫務工作者。張文宏醫生在採訪中說過:“等過了這個事情,大家該看電視的看電視,該追劇的追劇,誰要看我啊?”


但小編想說,我們還真的需要多多關注醫護人員們的工作狀況,一方面是我們對醫生工作的理解度遠遠不夠,以至於會對他們存在一些偏見,另一方面關注醫療也能讓我們對生老病死有更多的感悟。


於2月27日收官的紀錄片《中國醫生》就真實的記錄了醫護群體的工作內容,9.3分的評分是觀眾對這部紀錄片的認可度,也希望它能成為普通人對醫護工作者的瞭解度。


擔心自己死掉,但又深知不能死


眾所周知醫生的工作強度很大,但究竟有多大,不是從業人員恐怕很難體會。在紀錄片中,河南省人民醫院朱良付醫生的幾句話大概能給人直接的感受:“天天這樣作息不規律,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但我不能死,我們差不多要用25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培養出來一個這樣的(醫生),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同時,朱良付醫生也是醫院心腦血管綠色通道的發起人,所謂綠色通道就是24小時整個救治環節都要有醫生在崗,以便及時的搶救患者。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南京鼓樓醫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王東進被稱為心臟上的拆彈專家,紀錄片中他早上八點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一直都在做手術,其中一臺長達5個小時。他還向拍攝人員解釋說:“心臟外科就是得身體最好的”。因為有嚴重的頸椎病,所以他會在手術結束後坐到自己特別申請的按摩椅上進行按摩,同時,王東進醫生的腿還有靜脈曲張,要穿彈力襪才能長時間的站在手術檯上。週末,他還要下基層進行知識普及、義診、講座等,可以說,全年365天他沒有休息過一天。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紀錄片中婦產科主任胡婭莉已經63歲但還是堅持每天去婦產科給問診、手術。他表示:“如果我對一線還有用的話,我就會留在一線”。留法歸來的脊柱外科醫生邱勇,放棄了法國的高薪崗位毅然回到了中國,並在醫院六個診室之間穿梭,這在國內少之又少,20多年來,他幫助上萬名患者治好了脊柱側彎。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現實生活中像他們這樣辛苦的醫生不計其數,全年365天醫院無休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為之付出的醫務工作者。


高額費用是希望,也是累贅


如果得了絕症治還是不治?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對經歷者來說,無論如何選擇都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紀錄片的第二集就展現了這一艱難的選擇。60歲的老劉因為煤氣爆炸全身燒傷面積達95%,他的老伴也大面積燒傷,但要比他輕一些,已經被兒子送回老家治療。目前,兩位老人的治療費用已經花了20萬,此外,老劉還需要做植皮手術,保守費用估計100萬。因此,老劉的兒子和兒媳婦都不想再治了。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主治醫生徐曄知道後希望兩人能再考慮一下,同時向醫院申請了兩萬元的救助基金,因為老人一旦出院離世的可能性極大,但最終這位老人還是被兒子帶走強行出院了。徐曄醫生說:“看到空蕩蕩的床位很失落,因為他真心希望患者得到救治,但也知道家屬面臨的困境”。


彈幕上,很多人譴責這位兒子的做法,因為他既有房子還有一個小廠子。可是,冷靜下來想一想,即使賣掉這些治好了老人,一家老老小小的衣食住行又該怎麼辦?而且老人換藥的過程極其痛苦,此外家裡只有兩位被燒傷的老人,這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身上都是巨大的壓力。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理智的傷心。同一集播出的內容中還有一個28歲的四期胃癌患者,丈夫在得知她的病情後選擇了離開,她成為了一位單親媽媽,但她在治療過程中十分的積極樂觀,還能跟醫生、護士開玩笑。而她的父母也始終沒有說要放棄,上一年為治病已經借了很多很多錢,沒想到現在情況又嚴重了。但即使這樣,她的母親也沒有說放棄,表示:“哪怕有一點點的希望都會治,就算是討飯也要把她治好”。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兩個完全相反的案例,真的很難做出是非對錯的評價。作為觀眾,看到這些我們能做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如果真的要面對這樣的抉擇,那就彼此多一些理解。


醫生盡全力,家屬多理解


朱良付醫生在紀錄片開頭講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老太太對他說:“我想把你撕碎”因為她認為是朱醫生把她家老爺子害死了。可另一邊她又對朱醫生說:“我血壓又高了,你再給我看看”。


她們知道你是一個好大夫,但這不耽誤她投訴你,理解嗎?朱醫生對拍攝人員的這句解釋,大概就是當下醫患關係的最好的說明,你治好了我就感謝你,治不好就都是你的錯。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但事實是在一些疾病面前醫生也無能為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孫自敏醫生說,在1990年,15的工作時間裡他們沒有救活一個白血病患者。就連大學同學都死在了她的科室,她也因為這件事深深自責一直不敢去這位同學的墓地看一看。


這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案例讓她立志一定要攻克白血病,從2000年開始她便帶領團隊進行了非血緣臍帶血移植的救治方式,最終解決了這一難題。目前,她所在的科室是世界上最大的臍帶血移植中心,治癒了一個又一個的患者。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生盡全力,患者多理解

所以,因為醫療技術以及各種原因會有一些病人不幸離世,這時,家屬的理解就很重要,另一方面,醫生也應該同家屬講清楚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紀錄片中耳鼻喉科孫敬武醫生在給一個兒童做人工耳蝸手術之前給父母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講解,並且自始至終和顏悅色,家屬也十分配合並認真的和醫生溝通。


這種雙向的理解與交流是可貴的也是每一位醫生和患者需要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