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在“标志性”的1840年之后,大清帝国被接踵而来的内忧外患步步紧逼。外有英法俄美等列强逐步蚕食我国领土,内有天平天国肆意横行长江南北,在仅仅20年间,《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英法俄北京条约》……纷至沓来。

曾经叫嚣着要与乾隆皇帝分庭抗礼的缅甸,也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之后一蹶不振,一步步被英国蚕食。英国为了扩展在华利益,自19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图谋从缅甸渗透中国西南边疆,再与逆长江西进战略相配合,继而实现连结英属印度与长江的对华贸易布局。

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图1 鸦片战争前形势图

1874年,英国的柏郎上校率领在近二百人的武装士兵开始北上探查滇缅陆路交通,同时英国驻华公使还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与之汇合。1875年1月,马嘉理在缅甸八莫与柏郎会顺利汇合,就开始向云南边境进发。2月21日,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英国探险队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

随即,英国政府以此次事件为借口,对羸弱不堪的晚清政府施展拿手的“炮舰外交”,以中断外交为威胁,迫使清政府接受英国的不合理诉求,签订了不平等的《烟台条约》。

通过该条约,英国取得了自由通行云南、西藏等地的特权,为打通滇缅,提供了便利。英国在完全吞下印度之后,通过第二次英缅战争(欲知更多关于英缅战争细节,详阅《为何英缅战争英国惨胜!同时代的鸦片战争却轻易战胜大清?》)获得了下缅甸,为了在中南半岛获得更大的利益,吞并整个缅甸也就在其情理之中。从此,中缅边界的划分就开始撇开缅甸,由中英开始谈判起来。

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图2 曾纪泽

1885年,驻英公使曾纪泽在与英国交涉中缅边界时,双方曾就从腾越普洱西边的怒江开始,直至东边的澜沧江(湄江),向南直至缅甸的北方疆界划分达成共识。这片区域之中的木邦,科于,孟连,江洪等地皆归于中国。另外积极争取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八幕,后来由于即将离任,这一想法未能实现。

1886年,经过第三次英缅战争,缅甸首都曼德勒沦陷,缅王被杀,缅甸雍籍牙王朝彻底灭亡。至此,“缅甸”只能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独立省份出现在世界上。

缅甸作为清朝的朝贡国,按理说应该是清朝的庇护之地。清政府对于英国吞并缅甸的行为不能置之不理;同时,自古以来,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无法让清廷袖手旁观。随即中国驻英公使曾纪泽提出抗议,英方刚刚吞并缅甸,立足未稳,为了让清政府不再插手缅甸事宜,英国政府向曾纪泽表示:英国愿将一部分缅甸领土让渡给中国,以换取中国承认承认英国对缅甸的吞并。

英国的让步对于清廷来说颇有开拓边界之意。然而,一方面因为清政府乃至整个中华王朝认为此地属于蛮荒之地,没有多大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因为曾纪泽被召回国内,而继任的驻英公使刘瑞芬竟对中缅边界问题不闻不问。曾纪泽此前的一切交涉都沦为了镜花水月。

由于滇缅边界历来复杂,中华王朝自古以来的朝贡体系使得边界划分只有点或者面,时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羁縻的边界统治思维(若想了解古代统治思维,请阅读《中国曾经的最南边的“领土”比曾母暗沙还远,是固有领土吗?》),使得边疆从来没有明确的边界线。

故而在1886年7月,中英于北京签订《缅甸条约》,清政府承认英国在缅甸的权利,然而最为关键的边界问题却没有定下来,故条约规定:“中缅边界应由中英两国派员共同勘定,其边界通商事宜亦应另立专章。”中英的这一次边界谈判暂告段落,也为滇缅边界的勘划打开局面。

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图3 缅甸条约

在这之后,英国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始镇压缅甸反抗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试图拓展在滇缅边界上的利益、拖延边界勘探进展。同时,在1886年,英国将缅甸纳入英属印度之后,开始派兵入侵腾越虎踞关内的崩冈(盆千、捧干)寨。1889年,崩冈为英所攻占。1891年,英国派兵进占野人山。1892年,英国又派兵入侵肯董,希望形成武力占领的既定事实,在谈判中取得优势。

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图4 薛福成

1891年1月,洋务派出身的薛福成被任命为驻英公使。薛福成有很强的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在出使之前,他就通过翻阅各种资料文献了解滇缅边界情况;上任后的他更是详细查阅了之前的外交卷宗,发现《缅甸条约》并没有列入曾纪泽之前的交涉成果。因此,1891年3月,薛福成向朝廷上疏,请求重启中英滇缅边境谈判。

中缅边界谈判是如何成为晚清在外交史上仅有的成功谈判之一?

图5 野人山位置图

在新的一轮谈判中,薛福成对位于滇缅边界的野人山的战略价值极为看重:野人山位于江心坡和南坎之间,其北侧便是喜马拉雅山,这里虽然瘴疠横行,但却是进入云南的门户要地。此处在当时属于“不缅不华”的无主之地,根据国际惯例,应当由两国平均分配。然而在1892年正在谈判时,英军同样看中此地的价值,英驻印总督提前出兵强占野人山地区的昔董和昔马,造成实际控制的事实,在谈判桌上占尽先机。随后,英国外交部照会薛福成,并提出伊诺瓦底江(怒江)上游尽归英国,在英国无视1886年达成的边界处理协议之后,外交谈判陷入僵局。

为了能据有野人山的战略位置,确保云南之安危,在当时国力无法与之抗衡的情况之下,薛福成做出让步,提出其四分之一归中国。1893年,英国外交大臣向薛福成表达了希望以恩梅开江与色尔温江(即怒江)中间的降水分流处为中英边界。然而英国这样的要求,使得中国利益大损,中国无法接受;而中国希望以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中间之地划分,英国亦无法接受。

后来在薛福成以一份详细而准确的西南边疆地图据理力争,一再强硬坚持之下,甚至提出同样派兵进入争议地区。另外利用英法俄之间的矛盾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使得英国有所忌惮,只能稍有让步。1894年3月1日,薛福成与英国外交部大臣劳思伯力签订边界条约。

此条约中规定英国让出科干等地,并归还车里,孟连两土司全权;另外,对于至关重要的野人山地区,英国同意将昔马地区300平方英里和阳江以东约80平方英里的地界划归中国。其中条约中的第四条规定:“今议定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然而在薛福成去世后,在勘察滇缅边界时,因总理衙门所提供的地图不准确,竟将车里南界,孟乌等地拱手让出;英国又重新夺去昔马,科干地区,埋下了“片马纠纷”的隐患。

经过1897年中英双方派员进行实地勘界之后,签订了《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江心坡的南区也就是今天的果敢划归英国;同时由于签约时约文与附图出现错误,两国各自坚持自己认定的边界线,成为以后的中缅南段未定界。后来的两次订约以及1898、1899年勘界条约,中英划定了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澜沧江的两段边界。中缅(英)南段边界大走向基本定型。

对于尖高山以北地区,1905年的中英两国曾派员进行了联合勘查,勘查后双方提出了各自的划界要求。清朝依照以前的图籍为证据,要求以高黎贡山为界。双方分歧较大,直至清朝灭亡,中英两国始终没有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成为滇缅北段未定界。

然而无论如何,外交人员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艰苦谈判,积极为国争取利益,才使得南段边界的孟连全境以及西双版纳至今一直在中华版图之上,这是晚清数十年在外交史上仅有的两个成功谈判外交之一。


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