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戰神狄青,為什麼死的比竇娥還冤?

一生功勳卓著的狄青,比起李繼隆曹瑋等戰將們還是有差距。但在文恬武嬉的宋仁宗年間,卻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將。在宋朝時期,優秀的文臣一抓一把,但是拿得出手的武將卻少得可憐。

北宋第一戰神狄青,為什麼死的比竇娥還冤?

狄青投軍後為國效力,在西夏元昊叛亂中,他脫穎而出。每次作戰時,狄青都要披頭散髮,用銅面具遮住臉,出入敵陣,所向披靡。西夏人被這個“未來戰士”嚇壞了,認為他不是地球上的生物。越南的儂智高叛變時,狄青作為主將更是一戰成名,被任命為樞密使。

狄青勤勤懇懇謹慎從事,但還是堵不住那些文化人的嘴——坊間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傳聞相繼冒了出來。有人說:“狄青家裡的狗很厲害,頭上生出了犄角。”有人說:“狄青家裡半夜有怪光沖天而亮。”而且,當時朝廷裡的文人,幾乎沒有人替狄青說話,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反對的態度。

北宋第一戰神狄青,為什麼死的比竇娥還冤?

首先是文壇領袖歐陽修。此公一向喜歡發言,在給仁宗上書勸立皇儲時,他捎帶說了這樣一段話:“樞密使狄青出身行伍,執掌樞密,任職三四年間確實也沒有什麼過失,但是武人掌握國家機密又熟悉軍情,豈是國家的福氣?所以,希望陛下能夠放狄青任外職,到某個州里去任職。這既是為了保全他,也是為國家消除尚未萌芽的禍患。”

就在這段時間,京師連降暴雨,鬧了水災,狄青一家在大相國寺避水。他站在大殿上指揮手下搬運行李,就因為穿了一件淺黃色的襖子,頃刻之間消息傳遍全城:“狄樞密使穿黃衣、登大殿指揮士卒了!”作為大宋官場最大的一個異類,狄青如芒在背,只好主動上表,懇請到地方任職。

北宋第一戰神狄青,為什麼死的比竇娥還冤?

即便退到了陳州,朝廷還是每月兩次派遣中使前來“探望”狄青。狄青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他的心理壓力很大,終於“疽發髭”,沒過多久,黯然逝去。一代名將,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的軟刀子下。

一個最本質的原因是:趙匡胤以肘腋之變取得了天下後,趙宋王朝就對武將有了一種近乎病態的提防。趙匡胤說過,100個貪汙的文臣,也不如1個武將危害大。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終究會死在自己不正確的價值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