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衣赐履按:大将军窦宪吊打北匈奴,北单于带着一票人马向西逃窜,不知所终。有读者问,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又干了些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查阅了陈序经先生的《匈奴通史》,把匈奴西逃并影响了欧洲格局的部分拎了一下,简单给大家作一介绍。

本文重点介绍“上帝之鞭”阿提拉,这哥们儿实在太有意思了,呵呵。

公元91年,大将军窦宪打得北匈奴作鸟兽散,从那之后,汉朝就再也不知道北单于带着残兵跑到哪里去了。而到了公元347年,在东欧东哥特边境上突然出现一票匈奴人,成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甚至罗马人的噩梦。大多数匈奴史研究者已经确认,这两部分匈奴人的活动是同一历史运动过程的首尾部分。但是,首、尾之间的部分,则是大片空白,尚未有效衔接。

衣赐履说:实际上,匈奴西迁,并不是某一部分匈奴人的某一次西迁,而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徙过程,大约从公元前一二世纪时已经开始,至公元5世纪中叶欧洲史上的匈奴帝国崩溃以后,匈奴族人逐步融入欧洲各民族中为止。

北匈奴的一部分一路向西,逃到乌孙(首都赤谷城,中亚伊赛克湖东南中国边境)以西,康居(首都卑阗城,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锡尔河北岸突厥斯坦)以东,建了个国家叫悦般国,而且立国时间挺长,不少于七十年。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在之前以及之后,匈奴人不断向西迁入中亚细亚地界儿。这些当年被汉朝打得抱头鼠窜的家伙,经过两三个世纪的繁衍和斗争,勃然兴起于中亚,在这里,他们仿如进入无人之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最初,挡在他们面前的,是——

哥特人

哥特人属于北欧民族,据说长得跟现在的瑞典人差不多,金发蓝眼,身材高大,勤劳坚毅,勇于战斗。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哥特人的战斗指数也不是盖的】

哥特人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与罗马帝国冲突不断,他们打打和和,和和打打,到3世纪末,再次媾和,哥特人退至达西亚,即现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东部。以后,很多哥特人在罗马帝国的军队中工作,也有不少哥特贵族的子女到罗马受教育,并多与罗马人通婚。

4世纪30年代,罗马出了个皇帝叫君士坦丁。

这哥们儿干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再一个是建立了新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这样呢,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就从罗马迁至君士坦丁堡,与各种七七八八的外族接触更为密切。

哥特人大略可以分为东西两部,一般称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到了四世纪下半叶,东哥特人选出了自己的国王,把各部落统到了一起,而西哥特人则还是由许多部落各自为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东哥特。

君士坦丁主政时期,痛揍过哥特人若干次,估计赶尽杀绝做不到,于是对哥特人采取怀柔政策,大体上维系了和平局面。

4世纪末,匈奴人兴起,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他们认为,宣告存在的最好方式,就是欺压其他民族

他们最先碰上的,就是东哥特人。

东哥特人碰上了匈奴人,算他们倒霉。

为啥?

因为他们以为匈奴人都是鬼怪!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自己说的。

史书记录:

匈奴人的形貌使人恐怖,黑黑的脸,头不像头,目如小孔,肩膀很宽,没有须,身材矮小,行动快捷,随时可以引弓射击。颈部坚硬直立,一副骄横的样子。他们教养小孩很残忍。刚出生不久,就用刀割其面部,使能忍耐痛苦,因此之故,他们青年的脸上都布满刀痕,让人望而生畏。

因此,哥特人一看见匈奴人就跟见到鬼一样,他们认为匈奴人根本就是两只脚的野兽。他们是受了巫术的迷惑,跑到荒野中与恶魔交配而产生的怪物

。这仗还没等打,哥特人的胆都吓破了,胆汁呲得哪儿哪儿都是,这仗可怎么打啊!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这样的两脚野兽,真的是望而生畏啊】

于是,东哥特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逃跑,要么服软。

东哥特人于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逃跑,投奔西哥特;一部分人服软,向匈奴人臣服。

臣服于匈奴的东哥特人,长期为匈奴人服务,甚至替匈奴人与西哥特人、罗马人作战,因而,在血统上、文化上,东哥特人与匈奴人互相混杂的程度很深。

剑指罗马帝国

征服东哥特后,匈奴势力直抵聂斯德河,与西哥特一河之隔。西哥特人一看,两脚野兽要过来,立即严守斯德河西岸。

但是,西哥特人低估了两脚野兽的智商,匈奴人迂回到上游渡河,完美地抄了西哥特军队的后路。西哥特军队大乱,落潮般后撤,西哥特人民也都跟着逃到多瑙河边,要求进入罗马帝国国境。

这就把罗马帝国给扯进来了。

此时,东罗马皇帝是瓦伦斯,他同意西哥特人进入帝国疆域,但必须答应两个条件:

第一条,哥特人渡河前必须解除武装,把武器交给罗马;

第二条,哥特人必须把儿童送到小亚细亚接受教育。这一条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将哥特人罗马化;再一个是,送到小亚细亚的娃娃多为哥特贵族的孩子,可以作为人质,防止哥特人作乱。

两脚野兽就在身后,不管罗马人提出什么条件,西哥特人全都接受。然后,西哥特人涌入罗马境内。据说,西哥特士兵就有二十万,带上老婆娃娃老爹老娘,总共超过百万,这次大搬家,可以说在世界史上都极为罕见。

此后,西哥特人在高卢和西班牙建立起强大的王国。

而东哥特人则从4世纪下半叶西迁后,也从欧洲的东部向西发展,直到征服意大利半岛。因此,5世纪下半叶,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都被东、西哥特人统治。罗马帝国的被摧毁,欧洲民族的大迁徙,都是这一过程中的事。不过这些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不久又归于消灭。

总之,由于匈奴人的压迫,哥特人深入到罗马帝国境内,而匈奴人之所以西侵欧洲,又是与中国的征伐匈奴分不开的。

匈奴帝国

匈奴人把西哥特人赶走之后,倒也没有继续追击,他们停下来了。

当哥特人初入罗马帝国境内时,就有少部分匈奴部落随着进入罗马帝国,这部分匈奴占领在今匈牙利境内的潘诺尼亚,因此有人以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是匈奴人,

但这一看法仍待商榷

大量匈奴进入罗马帝国的时间应在公元400年稍前,史上有记录的匈奴领袖叫乌单,他在多瑙河下游一带打败了罗马军队,在今之罗马尼亚境内。乌单统治的地盘有多大,目前不可考,但此人说了一句很牛逼的话:

太阳所照的地方,我愿意的话,都可以征服。

《罗马编年史》说他是多瑙河以外的所有蛮人的统治者。

乌单之后,匈奴又冒出一个强悍首领,叫卢阿。他养了一个更强悍的儿子,叫阿提拉,就是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那位阿提拉。

当时欧洲人对匈奴人有一些描述:

匈奴人从不耕种,他们甚至一辈子没摸过犁柄。他们没有住宅,没有家庭,没有法律,他们永远游荡于车上。如果不在车上,他们就住在坟墓式的房子里(可能说的是蒙古包之类的东西)。他们穿的是亚麻布衣或是田鼠皮,只要还能挂在身上,他们就从不换衣服……他们不适宜步兵。他们永远在马背上,他们日夜都在马背上,在马背上做买卖,在马背上吃喝,在马背上睡觉,在马背上讨论问题。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人马合一的匈奴人】

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必须向外抢掠。

沙隆巴斯说,喜欢,就给它买起来!

匈奴人说,管它喜欢不喜欢,先抢过来再说

但是,虽然是抢,匈奴人也是很讲道理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第二,为了证明你的就是我的,你要和我签协议,让你承认,你的就是我的

哈哈哈。

卢阿没事儿就打东罗马,打得东罗马没脾气,只好一次一次答应给卢阿好处。最初不过是每年给卢阿三百五十磅金子,但是这个条件不断改变,到了阿提拉和他的哥哥布雷达共同主政的时代,协议已经改成:

第一,逃亡到罗马的匈奴人,全都给大爷送回来;

第二,只能跟大爷签协议,跟别的匈奴部落签的,全部废除(不少小部落曾经与罗马人签订条约,只要罗马人给钱,这些部落就不去捣乱);

第三,每年给匈奴七百磅黄金。理由是,以前只有一位国王,现在有两个(看,讲道理吧?不但讲道理,而且懂数学);

第四,罗马帝国在多瑙河岸开设市场,供给物资;

第五,在匈奴的罗马帝国俘虏,逃跑一个赔偿黄金八片(“片”是黄金度量单位,具体标准不详)。

罗马人只好接受。因为,如果不接受,匈奴立即发动战争。

匈奴在多瑙河中游,即德意志的领土上也扩张势力,直接或间接使盎格鲁和萨克逊等民族由欧洲大陆迁到不列颠岛。据古代学者记载,匈奴的势力一直延伸到北海与波罗的海。

原来,现代英国的祖先,是匈奴人赶过去的

总之,由中国北部迁移到中亚细亚的匈奴人于4世纪迁至欧洲东境。又过百年,在布雷达与阿提拉时代,顿河以西和欧洲的匈奴人和小亚细亚的许多种族都在匈奴帝国的统治之下,罗马帝国需要向它求和。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此时,他们的势力南到里海南岸近于地中海,北至北海与波罗的海,东至顿河,西至高卢、大西洋岸,这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帝国,其势力范围比古代的中华帝国、罗马帝国还大。

上帝之鞭——阿提拉

卢阿死后,由布雷达和阿提拉两兄弟共同主政,但布雷达比较绵软,实际上由阿提拉说了算。公元445年,布雷达死了,阿提拉便成为欧洲匈奴帝国的统治者,王庭建于今匈牙利境内。

据欧洲史家记录,阿提拉动作矜持,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当他想引起恐怖时,习惯地转动两只凶猛的眼睛。在人们表现兴奋、急迫或恐慌的时候,阿提拉则面不改容,十分镇定。战争,是阿提拉的最爱。

阿提拉单独统治后,势力日盛,成为欧洲、中亚西部和小亚细亚一带最有威权的统治者。

阿提拉秉承了乌单的看法,他认为,世界上任何地方,他想要征服就可以征服。他曾对罗马人说,在罗马帝国的广大疆土中,任何安全或难于攻克的堡垒和城市都不存在。假使我们喜欢的话,我们都可以把它从地面上去掉

平时,阿提拉听任各部落领袖住在各自的领地,统率其部队。必要时,阿提拉可以调用、指挥五十万至七十万军队。

阿提拉遵循匈奴的另一项传统,即《史记·匈奴列传》所载匈奴人的传统战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虽然他宣称每战必胜,可是凡可以不用兵即可达到要求时,他从不出兵,即使出了兵也会自动退却。

在生活上,阿提拉很简朴,他穿着朴素,对食物也不挑剔。开宴会时,他把好的东西给客人吃,自己只吃简单的食物。部下们喝酒使用金杯银碗,他却使用木碗。阿提拉酒量很大,有传说他后来死于饮酒过量。

阿提拉从不无缘无故侵犯别的国家,如果那么做了,他一定有他的理由。比如,炮制一条理由。

前面我们讲过,匈奴与东罗马有一条协议:在多瑙沿岸设置市场,以利双方交易

罗马在市场附近设置了一个堡垒。阿提拉不喜欢这个堡垒,于是将其攻破,理由是某个罗马主教进入匈奴的领土,偷了匈奴的珍宝。阿提拉向东罗马提出严厉要求,必须送还赃物,并且逮捕主教及其同党。

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拒绝

阿提拉宣布:开战

阿提拉所统率的匈奴人虽然已经过起固定一域的生活,但他们依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来不作久居之计。这就意味着,他们破坏所有可以破坏的东西。阿提拉的军队所到之处,城市化为废墟,田园成为荒野。此时已经越来越腐朽的罗马人哪见过这种阵势?他们认为,这些两脚怪一定是上帝派下来惩罚他们的,“上帝之鞭”的名号,在欧洲大地上空回响。

阿提拉的军队很快略过东罗马的七十个城市,东罗马损失不可胜计,长期以来光荣的罗马帝国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这个阿提拉有点像】

不过,阿提拉放过了君士坦丁堡,他与狄奥多西二世又签了一份协议:

1.让出大片土地。东罗马帝国在多瑙河南岸,割让给匈奴约十五天旅程的地方。

2.每年向匈奴进贡黄金,由七百磅增至二千一百磅。

3.罗马俘虏的匈奴人,立即无偿交还;匈奴俘虏的罗马人,每人交十二片黄金——以前是八片;所有匈奴军队中人逃到罗马帝国的,全部交还。

公元450年,狄奥多西二世死了,他的女儿继位。这位女皇是一个强硬派,她竟然拒绝执行他老爹的既行政策,不再履行与匈奴的协议。

更让人惊奇的是,阿提拉竟然没有再次攻击东罗马,因为,他认为东罗马已经极端贫困,攻打它已经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他决定攻击西罗马。

我们讲过,阿提拉是个讲道理的人,他打西罗马得有理由,于是,他提出两条:

第一条,为了一批珍宝

。说是在瑟密阿姆的一座教堂里有一批珍宝,在过去许多年中,阿提拉与西罗马帝国交涉珍宝的所有权问题,但一直没有解决。这次,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二条,为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西罗马皇帝发隆提尼安的妹妹,名叫荷诺利亚。荷诺利亚与我们看到过的关于欧洲皇室丑闻中的女主角高度吻合,她十六岁时就与宫室侍从搞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怀了孕。她老娘气个半死,把她送到君士坦丁堡看管,一看就是十年。但是,这个女女具有强大的自我意志,她跟魔童哪吒有一样的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此时,阿提拉的大名响彻欧洲上空,荷美女就想办法让人捎给阿提拉一个戒指,并表示,阿提拉,我要做你的女人

阿提拉是什么人?你想当我的女人就当我的女人?只有老子想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当老子的女人!

于是,阿提拉收了她的戒指,然后就没下文了。

此番,阿提拉要打西罗马,他立即想起了荷诺利亚。于是,阿提拉正式向西罗马帝国提出:

我要娶荷诺利亚,她是我的女人!但是我得要嫁妆

在嫁妆问题上,阿提再次显示出王者风范,他说,我要你们西罗马的一半土地,以及上面的人民,作为我阿提拉的女人的嫁妆

西罗马得到这个讯息,所有人都气笑了。

他们断然拒绝。

于是,阿提拉师出有名了。战争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高卢,一个是意大利。阿提拉决定攻击高卢。

公元451年,阿提拉亲率五十万大军西进,经二千余里,一路斩将攻城,推进到高卢的中心地区。

西罗马的盟友西哥特军队抵达,阿提拉下令全军回渡塞纳河,退至沙隆平原,以便发挥匈奴骑兵的优势。

双方决战。

西罗马方有西哥特人支持,匈奴人有东哥人支持,另外还有七七八八的其他部族分别支援两边。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也可以说是早期的世界大战。东亚的匈奴和一些东方民族,中亚的阿兰和其他一些民族,大西洋岸的国家和欧洲的一些种族都聚集在沙隆战场上。这是一场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然而又好像一些部族的内战:帮助罗马的阿兰人与帮助匈奴的阿兰人打;帮助罗马的西哥特人与帮助匈奴的东哥特人打。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战争中的阿提拉】

这一次,阿提拉碰到对手了,战争极惨烈,阿提拉被对方包围了。阿提拉下令用车子围成圆圈固守。双方日夜混战,死亡极众,有人估计为十六万二千,有人说三十万,而匈奴人居多。

就在西罗马将要取胜时,出了一件怪事。

西罗马考虑到与其打败匈奴,使西哥特强大,不如暂时保留匈奴,不使西哥特获得全胜。这样,匈奴和西哥特就不至于危害帝国了。

于是,经过高层的各种勾心斗角,西哥特人撤军了,接着,罗马和其他各军也都撤出沙隆回国了。阿提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认为罗马人一定有诡计,于是,在营地里又困守了好几天,发现敌人真的跑光了,阿提拉才相信自己并不是精神失常,下令返回匈牙利。

沙隆之战,阿提拉虽然失利,但过了不久,他又准备再次攻击。

我们不得不叹服的是,一个强悍的君主,真的是有强悍的意志,阿提拉再次致函西罗马:

老子要娶荷诺利亚,嫁妆还是半个西罗马

估计西罗马的统治层都哭晕在厕所了。再次拒绝。

于是,公元452年,阿提拉再次率军西进,进军意大利。

这次,西罗马没有那么幸运了。高卢之战后,西罗马与西哥特人分赃不均,这回,西哥特人拒绝为罗马助战。

阿提拉在意大利北部战无不胜,但进攻亚得利亚海岸的阿基利亚镇时却停顿了三个月。原因是这个镇非常富足,人口众多,抵抗坚决。阿提拉久攻不下,正准备转移的时候,发现一只鸟带着小鸟飞离一座城楼上的鸟巢,他断定这个城楼已经毁败,于是,下令猛攻这个城楼,城破。入城之后,财物悉遭劫掠,居民大部被杀。

接着,阿提拉又攻下一票城市,米兰这样的城市干脆投降,交钱交东西,换取人民生命的安全。

人们说,凡是经阿提拉的马蹄践踏过的地方,草也永不生长。有的欧洲历史学家指出,这位“上帝之鞭”无意中给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阿提拉毁灭了许多旧城市,人们逃到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威尼斯就是难民建起来的,成为意大利的名城。

也就是说,阿提拉促生了英格兰之后,又促生了威尼斯!真是怪诞的历史啊!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是匈奴军队也伤亡惨重,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到达了意大利。于是,阿提拉接受了罗马帝国的和议。罗马方面出了很高代价,阿提拉才答应离开意大利。

走前儿,阿提拉又向罗马人宣布了一件事儿:

老子要娶荷诺利亚!你们如果不把她给老子送过来,老子一定会再来拜访你们

讲真,阿提拉已经不是钢铁般的意志了,这位爷是钛合金的意志啊!当我们在叹息自己失败的人生时,是不是可以检讨一下,你真的努力了吗?你是否百折不回过?哪怕你做不到阿提拉这种近乎神经质的坚持,你对你的人生坚持过什么吗?

公元453年,阿提拉举行大婚。

直接让我晕厥。

新娘名叫伊尔提哥

伊尔提哥是什么鬼?!他为之打了两仗的荷诺利亚在哪?

不知道。

然后,然后,我再次晕厥。

大婚的第二天,人们发现,阿提拉死了!

总之呢,阿提拉留下了太多的谜团……

“上帝之鞭”阿提拉有着偏执狂般的坚强意志,结婚次日死于婚房

【我感觉,成功人士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偏执】

阿提拉死后,他建立的帝国迅速瓦解,他的一票儿子纷纷死亡。直到公元六世纪初,有定居于塞尔维亚的匈奴人领袖蒙杜,据传为阿提拉的后代。

蒙杜之后的事情,则完全不清楚了。

衣赐履说:匈奴西进的事,想要完全说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史料有限,并且有大片空白,很多内容都是史家的推断。另外,匈奴西进的过程,涉及的地名、国家、民族、事件极其繁杂,非专业人士,恐怕看一眼就得晕过去三回。我介绍得比较简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详陈序经先生的《匈奴通史》。

友情提示:《匈奴通史》,真的不好看,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