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房价在博弈——下跌篇

进入2020年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被控制,各个省市、地区开始了有序的复工复产,之前我们一直关注的房地产售楼部也在有序的对外开放,楼市也逐渐开始对外开放。这时候一直被大家关心的房价,是大家预期的大面积降价潮的来临呢,还是会保持一直以来的稳中有涨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一直关注的降价因素:

房企自身困境

一、受疫情影响,整个2月份,售楼部关停,成交急剧下降。

2月,27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85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下降92%,同比亦降85%

2月楼市成交下行。27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240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83%,同比仍跌77%,显著不及2019年月均。

一线城市总成交仅为2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

二三线城市总成交211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降了78%和84%

3月,房价在博弈——下跌篇


二、融资成本加高

融资成本高,销售回款速度放缓,这是地产行业的最大挑战。多家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一路从7~8%的常规利率攀升到11%、12.5%乃至13%,现状财务费用并非吞噬利润的问题了,不断升高的融资门槛有随时影响各大房企的现金流。

三、企业短期债务到期

克而瑞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将是房企发债的高峰期,95家典型房企年内到期债务达5000亿元,且现在所处的3月是今年第一个偿债高峰期,待偿总额达330亿元。

Bloomberg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海外债务偿还高峰期为3月和11月,分别超过4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全年房地产企业海外债务到期规模达到294.65亿美元,约合2039.83亿元。

其中,2020年万科集团到期的债务最多,国内信用债、海外债及ABS合计到期规模达650.85亿元;其次为恒大地产集团,三项合计到期规模为599.71亿元。大连万达集团的到期规模为399.06亿元,碧桂园为283.09亿元,绿城为240.33亿元。其他房企到期规模均在200亿元以内。

四、恒大率先开始价格战

2月中旬开始,恒大在率先开始了5000定房,无理由退房等政策,更是提出来2月定房七五折的大幅优惠来吸引眼球;全款客户甚至能享受到接近68折的优惠,这么大幅度的优惠,在近几年的房产折扣中非常罕见,可见,恒大对现金流的渴望程度。

上述是房企的困境,那房地产市场是供求双方的市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购房者的困境。

受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收入受影响

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企业无法正常营业,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裁员、停工、调岗、降薪等各种自救措施。员工有的只能领到基本生活费,收入大幅减少。不幸的甚至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失业者。

“因经营困难、资金难以为继,近50%受访企业已有裁员安排。”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约86.5%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近30%反映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资金紧张是企业最大压力之一,近九成企业账上资金撑不到三个月,能支撑半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受政策影响非常大的行业,那从政策方面来看,房企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海南最新发布的现房销售制度,这个制度是直接把房企目前执行的高周转给停滞了,这就非常考验房企的资金运作能力和资金储备量了,要知道,从开始拿地、批手续、盖房到验收,最起码也是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对于高周转玩的好的三大房企来说,基本都是要在第6个月就要资金回笼的,那这么长的时间周期对房企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了;

其次,中央三令五申的“房住不炒”政策不会放松,今年疫情期间,有关部门更是多次提到了“房住不炒”政策不变,更是提出了,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再次,在各地出台了各种救市政策之后,譬如以驻马店和广州为代表的政策一周游、一日游,更是体现了国家对“房住不炒”政策的鉴定决心;

因此,在种种内忧外患之下,房价下跌似乎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

最后,您的关注和点赞分享将会成为我继续分享地产内容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