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1、销量:上周是沈阳限购执行后的第四周,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15.75万平,持续四周缩量,比周均销量28.6万平低45%,金九银十在即,限购影响仍需持续观察。2018年累计销量(1015万平)同比减少4.6%,去年基数高;

2、供应: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3.35万平,比周均供应20万平多3.35万平。 2018年累计新增供应(842万平)同比增加35%,占销量83%;

值得注意:截至上周,2018年沈阳商品房累计销量1177万平,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是商业大宗转让、写字楼产品(金谷壹号千缘财富公馆、华润悦玺)成交放量。

3、浑南、沈北、铁西成交占全市56%;

4、道义、铁西经开区、卫工成交占全市30%;

5、房企:华润、万科、华强;

6、项目:沈阳华强城、华润万象府、孔雀城。

市场观察

土地市场

公告:0万平;

成交:16万平;

明细:

①、2018累计公告407万平、同比增加291万平;

②、2018累计成交284万平、同比增加171万平;

(去年同期:公告117万平,成交113万平)。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商品房市场

新增供应:23.65万㎡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2018累计批/售=85%,供小于求;

成交备案:23.03万㎡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①、上周亮点:写字楼环比增加90%;

②、沈阳新建商品房,2018累计销量同比持平。

商品住宅市场

新增供应:23.35万㎡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2018累计批/售=83%,供小于求;

成交备案:15.75万㎡

260-300平成交增38%(沈阳星河湾、万达公馆、绿洲悠山美地)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限购之后持续四周缩量,新增供应增加(备战金九银十)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17个月(不含查封14个月)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①、道义、铁西经开区、卫工板块备案居前;

②、沈阳新建商品住宅,2018累计销量同比减少4.6%。

上周全市商住宅排名: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沈六条”威力巨大 楼市销量连续“四周”下跌



于洪区出台七大教育新政

记者在于洪区庆祝第34个教师节颁奖大会上了解到,为了将教育事业打造成为于洪发展的新优势,该区正式出台2018-2019年度七大教育新政。

这七大教育新政分别为:从2018年1月起,校长激励基金总金额从现有的每年3600万元,增加到每年7200万元,确保教师岗位绩效工资收入增长接近1倍;教师培训经费总金额从现有的每年300万元增加到每年不低于600万元,用于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费用;2018年,货币化分房补贴列支1000万元,今后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列支金额,加快解决教师住房补贴发放问题;设立于洪区阳光教育基金,启动资金为1000万元,逐年增加本金投入金额,每年用于奖励全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2019至2020年,投资不低于7.5亿元,实施新建、联建、改建、扩建工程,特别加大与东北育才、沈阳二中、沈阳市实验学校的联合办学力度,强势推动区域办学硬实力跨越式提升;创建东北英才学校教育集团,设立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逐步创建于洪自己的品牌学校、名牌学校、王牌学校;创立于洪区教育事业发展专家顾问团,聘请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关俊奇、辽宁省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孟宪斌、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沈阳市第二中学校长关凤艳、沈阳市实验学校校长王浩为专家顾问团第一批专家、顾问,并不断扩大专家、顾问团的规模。

于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有效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覆盖、合理配置、服务全区。今后,于洪区还将进一步创新政策,为发展教育事业、打造教育强区提供坚实保障。

在当天的颁奖大会上,于洪区还展示了近年来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同时对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来源:沈阳日报)

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省委、省政府印发《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决定在我省全域范围内探索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这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举措。《方案》紧紧扭住具体化、项目化这个关键点,着力推进我省“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开启了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推动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为让读者更好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本报今日将《方案》全文刊发,敬请关注。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大旗,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是推进新时代全面开放的总方略和总抓手。为在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辽宁作为、贡献辽宁力量,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建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启时代新篇章——“一带一路”引领辽宁全面开放

(一)开放优势

古老的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印证着5500年前辽宁域内曾存在高度文明的古国,这里是中华文明共祖的故乡。辽宁也是历史上草原丝路重要节点,自古就与西域及亚欧大陆传承着悠久的经贸文化交流史。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创造了中国工业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辽宁迈入了老工业基地振兴新征程。“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辽宁饱含长子情怀,阔步走向开放前沿,围绕“五通”国际合作,取得多领域深层次丰硕成果,为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打造辽宁“一带一路”升级版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美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法国、德国等7个国家在辽设有领事馆,与27个国家结成17对友好省州和69对友好城市,与114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出台40条开放政策、8条双招双引黄金政策,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开放,对外合作层次逐步提升。

——设施联通加快拓展。推进与境外国家“陆海空网冰”全方位互联互通。2017年,港口总吞吐量突破11亿吨,港口整合提速提质。开通“辽海欧” 北极东北航道,“辽满欧”中欧班列开行1143班次,运能居国内前列。在国内率先实现陆地县县通高速公路,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沈阳、大连等8个运输机场开通国际航线63条。大数据、多媒体等现代通信网络覆盖全省。

——贸易畅通成果丰硕。多边贸易投资体系逐步拓展,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华晨宝马项目、徐大堡核电二期、兵器集团与沙特阿美公司合资精细化工及原料项目等一批标志性工程高效引进;罗马尼亚、乌干达、印度等多个境外产业园进展顺利,中铁九局匈塞铁路、华晨伊朗汽车厂、东软非洲医疗等一大批走出去项目蓬勃推进。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功能凸显,葫芦岛泳装、辽阳小北河袜业等一批跨境电商及外贸新业态持续壮大。

——资金融通稳步推进。大连、沈阳金融集聚区加快建设,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紧密协调,创新走出去“政银保企”服务机制,开通融资绿色通道, “一带一路”融资融智条件得到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民心相通影响广泛。一批文化团体对外展演、交流频繁。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沈阳制博会)、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大连软交会)等品牌展会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30多所高校推进国际教育合作,2.3万名留学生数量居全国前列。与多国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深化医疗健康领域合作。依托辽宁元素,讲好辽宁故事,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

——智库建设成效斐然。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成为政经商学媒共议开放的重要平台。积极与国家智库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全省57位院士、167家科研院所、25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科是对外开放的宝贵智力支撑,大批社科机构、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一带一路”学术研究机构,深入推进辽宁“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二)重大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开启新征程,辽宁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践行中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转身向海,加快开放,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举全省之力打造“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精耕细作辽宁“一带一路”升级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全面开放大局,对于提升辽宁开放质量、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东北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强化大局观念,引领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际合作,拓展东北亚合作格局,拉动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东北亚经济走廊对接发展,使东北亚国家实现合作共赢、互利多赢,共享区域发展成果;有利于以高标准改革开放倒逼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供给、新增长点,实现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东北整体开放提供高能级共享平台。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将辽宁拥有的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和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载体拓展成为东北地区扩大开放的共享资源,加快东北地区协同开放节奏、分享开放成果,为东北地区开放振兴贡献联系紧密、协作扎实、内涵丰富的高能级服务载体。

——为国内各地区参与东北亚合作提供前沿服务。辽宁地处环渤海大湾区、接壤京津冀,国内对口合作关系广泛,有利于延伸放大辽宁东北亚开放大门户功能,内承国内开放需求,外联东北亚合作要素,推动“一带一路”向东北亚拓展,打造国内各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前沿支撑点和高品质服务平台,与国内各地区、东北亚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为加快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辽宁力量。辽宁是装备工业强省,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质量化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定位,探索完善国际产能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辽宁成果;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 “产贸并举”的发展格局,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辽宁力量。

(三)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促进全面振兴,推动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创新再强化、人才再优化,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打造多层次高能级开放平台,强化绿色丝路、文明丝路建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聚焦东北亚国际合作,构建东北亚开放大门户,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辽宁贡献。

(四)试验重点

——探索引领共建“东北亚经济走廊”。依托辽宁具备的国内面向东北亚国家唯一的陆海双重门户、沿海沿边区位,发挥辽宁作为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最便捷的中转枢纽功能,及与东北亚各国人缘相亲、经贸兼容互补等综合优势,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日韩+X”模式,全面深化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合作,促进更紧密更自由更便利的互联互通、经贸投资和人文交往,倡导共建以辽宁为枢纽和先行区、以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为主体的“东北亚经济走廊”,努力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

——探索创建“大连自由贸易港”。深化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加快辽宁港口整合,建设以世界级海陆港口集群为支撑的辽宁“港口经济圈”,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战略支点,撬动东北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创建“大连自由贸易港”,将营口港纳入大连自由贸易港,全面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大门户。

——探索构建联动互济的全方位、全领域、全时空开放格局。对接重点国别,沿“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精准布局、多点开花。联动东中西部,聚焦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深化对口合作、区域合作,加强“陆上丝路” “海上丝路”门户功能对接互补,形成具有辽宁特色、多元走向的内外协同开放局面。

——探索形成优势装备制造引领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以高水平开放激发辽宁优势产业和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原料、设备、技术、劳务、管理走出去,将辽宁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代表我国优势产能全球合作的生力军,为我国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测试压力、防控风险,探索新机制、新规则。

——探索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效机制。推动构建“政银保企”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撑功能,创新实体经济走出去融资方式和保障机制。做大做强辽宁金融发展平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探索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合作机制。

——探索搭建文化交融互信的纽带桥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开放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掘、培育、宣传辽宁优质人文要素。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对外交流,广泛传播辽宁故事,积极塑造辽宁形象,着力扩大辽宁国际朋友圈,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五)开放格局、空间布局和建设目标

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支撑,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沈阳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头,以全方位、全领域、全时空开放为依托,加快建设东北亚开放大门户,全力构建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新理念构建“三核三区、两廊两沿、七港七路、双园双融、一网一桥”的空间布局,把辽宁建设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东北亚国际合作先导区、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示范区。

“三核三区”: “三核”是沈阳、大连、锦州—营口—盘锦等全面开放核心; “三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地区。到2021年,基本形成沈阳承南启北、拉动沈阳经济区和辽宁北部,大连统筹陆海、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沿边地区,锦州—营口—盘锦开放集群聚合优势,协同辽宁西部,形成三核牵引、全省联动的开放局面。

“两廊两沿”: “两廊”是向北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向东构建东北亚经济走廊; “两沿”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部沿边开发开放带。到2021年,基本形成以辽宁为枢纽,两条国际经济走廊衔接融合的开放态势。充分放大沿海沿边双重优势,培育重要的“边海联动开放带”。

“七港七路”:深入推进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沿海港口整合,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级港口集群,高质量建设沈阳国际陆港;构建“辽满欧”“辽蒙欧”“辽新欧”“辽珲俄”铁路通道、“辽海欧”北极东北航道、“辽海欧”印度洋航道、辽宁“空中丝路”通道。到2021年,港口整合基本完成, “硬软联通”扎实推进,港口航运、中欧班列、空中航线、信息互联等总体能力在全国位次明显提升。

“双园双融”: “双园”是引进来建设产业合作园和走出去建设境外辽宁产业园; “双融”是加强融资和融智合作。到2021年,辽宁域内和境外一批高技术产业园基本建成,产业双向合作领先东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金融保障和智力支持能力显著提升,引进外资银行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网一桥”: “一网”是建设辽宁“数字丝路”全球信息服务网; “一桥”是架设辽宁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纽带桥梁。到2021年,覆盖全省、沟通全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助推“一带一路”智慧化发展。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影响力逐步彰显。

到2030年,高端装备制造国际产能合作、跨境互联互通、新型自由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区域带动力、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一带一路”东北亚门户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东北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加强政策沟通——构建联动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

(六)推动构建“东北亚经济走廊”

把握东北亚国际局势向好趋势和重大机遇,立足辽宁东北亚开放大门户优势,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参与“中日韩+X” 模式,对接朝鲜,率先推动辽宁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共建“东北亚经济走廊”,携手打造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同时,向北联合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向南协同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共同构筑东北亚经济走廊的中国核心通道。

——俄罗斯。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为引领,以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为重点,以对接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机制为抓手,积极参与“冰上丝路”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强化跨境通道、能源、航空、农业、人文、金融、劳务等领域合作。加快实施中俄合作徐大堡核电二期工程、辽宁港口群经满洲里至俄罗斯及欧洲的“辽满欧”中欧班列、沈阳国际陆港至车里雅宾斯克州南乌拉尔物流园的“中俄经贸物流东方快车”等项目。谋划建设丹东港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陆海双通道。

——日本。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为引领,以深度参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和中日双边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为抓手,以共建中日韩自贸区为重点,推进高端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大健康、金融、现代农业、文教旅体、青年互访、减贫防灾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充分发挥日本在辽商会、领事馆、友城、民间友好组织等作用,积极引进丰田公司等日本知名制造企业、科技企业及金融机构,共建中日高科技产业园,参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物流中心、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及东北亚创新中心、金普新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

——韩国。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中韩经济部长会议为引领,以参与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和中韩产业园区合作协调机制为抓手,深化新能源汽车、港航物流、交通、金融、旅游、教育、文化、青年交流、应对雾霾等领域合作。共建大连自由贸易港、引进SK 和三星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海铁空网互联互通、合作建设沈阳中韩科技园区等,助推辽宁产业升级,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朝鲜。以落实中朝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主动把握半岛动态,扎实谋划对朝合作,做好优势产能、跨境经贸、互联互通、金融资本、技术人才等合作要素储备。以丹东为门户,倡导研究连接朝鲜半岛腹地、直达南部港口的丹东—平壤—首尔—釜山铁路、公路及信息互联互通。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将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朝黄金坪经济区和丹东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打造为对朝经贸合作重要支撑点。

——蒙古。以参与蒙古发展之路计划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机制为引领,以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以参与实施中蒙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为抓手,适时谋划辽宁至蒙古东部铁路通道,推进跨境物流业发展及沿线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蒙古东部地区畜牧养殖加工、生态旅游、矿产合作等,规划建设霍特辽宁工业园区。加强尹湛纳西传统文化、蒙医蒙药等领域交流合作。

(七)主动融入“六廊”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别合作机制,精准对接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加快形成统筹布局、多点推进的国际合作局面。

——中巴经济走廊。深化港口、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电力设施及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的辽宁“两国双园”工程建设,鼓励辽宁企业参与承包中巴经济走廊重点工程项目。

——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畅通辽宁港口至新疆口岸铁路运输,积极拓展面向中亚、欧洲的开放合作新空间。加快推进与中亚国家能源矿产基地互利合作,对接融入欧洲新兴市场,促进辽宁开放向西延伸。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深化与印度优势软件开发业对接合作,全力引进建设大连印度IT 产业走廊,提升辽宁软件业发展质量。依托特变电工印度产业园,带动电力、冶金、建材等产业合作。积极与缅甸、孟加拉国开展港口及旅游合作。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主动参与我国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的澜湄合作机制,在产能、贸易、旅游、医疗、文体等领域深化合作。引进新加坡高科技产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积极推动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开展经贸投资及旅游合作。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推动与伊朗、阿联酋等国在能源开发、汽车制造、金融等领域双向合作,助力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与以色列在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

——中东欧“16+1”合作。积极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16+1”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辽宁与中东欧国家更紧密合作交流的重大平台。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交通物流、产能与科技、金融和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全面合作。提升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水平,支持辽宁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园区,扩大特色商品进出口贸易,推动辽宁中欧班列与中东欧地区广泛对接。

——欧美地区。紧紧扭住壮大辽宁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这根主线,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和英国科技产业、法国人工智能,加快推动华晨宝马项目落地,积极引进西门子数字技术升级改造装备制造产业,共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非洲和拉美。依托辽宁在非洲和拉美相关国家合作基础,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着力推进与非洲国家在工程承包、经贸投资、资源合作、教育医疗与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助推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明互鉴、安全互助和多边互动,参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大力提升与拉美国家能源矿产、贸易、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水平。(来源:辽宁日报)

沈首家旧物积分超市近日营业

沈北新区各街道共组织大规模旧物收购站点联合执法,目前沈北新区无证无照黑点基本全部取缔。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沈北区商务局加强对有证有照站点进行规范管理,对无证无照予以坚决打击。组织从业者签订《创卫承诺书》;指导业主进行大规模硬件升级。按照统一标准制作或配备站牌、公示板、毒饵站、捕鼠笼等设施,统一制定并设置了《沈北新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消防防火制度》《沈北新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沈北新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环保卫生制度》等制度板,统一设计制作了“回收价格表”“物品分类牌”“出货进货警示牌”“毒饵站点警示牌”等。统一设置了“沈北新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级公示板”,利用笑脸、微笑、囧脸、哭脸等ABCD四种表情给各个站点评级打分,处罚措施与之挂钩,每年对抽站点抽查4次,年抽检结果3次为C的次年不予备案。

截至7月10日,各街道共组织大规模联合执法51次,累计出动850余人次、车辆210余台次,罚没计量称63台、废铁3大车、废电机1大车、氧气瓶2个、其他杂物40余车,实物折合31750元。目前沈北新区无证无照黑点基本全部取缔。

沈北新区还引进杭州的“联运模式”和“虎哥模式”,在居民小区内设置智能旧物和垃圾分类箱,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实现垃圾减量和旧物增效。小区居民手机扫码可实现旧物换积分,积分可在就近的积分超市兑换商品。

目前,沈阳市第一家旧物积分超市已经在道义地区落户,正在装修,近日即可营业。10个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试点设备正在安装,兑换超市也在紧张洽谈建设中。(来源:华商晨报)

沈将整治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问题

沈阳市将建立政府信用监测预警,对政务公开、严重失信事件等实时监测,按月度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报告。同时,开展整治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政府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法院判决政府失信等问题。

日前,沈阳市政府发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沈阳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将相关政务信用信息通过政务网站依法公开。加快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务员失信违约等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在公务员诚信教育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将诚信教育作为公务员初任、任职、在职培训及领导干部进修课程的重要内容,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

在政务信用记录上,要将公务员履职过程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依法依规将公务员档案填写登记情况、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情况、廉政记录情况、遵守规定和承诺践诺情况、年度考核结果、及时奖励、荣誉称号等信息纳入公务员信用记录,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在政府招标投标领域信用监管上,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政府掌握的有关招标代理机构信用信息、动态监管信息及信用评价结果等,创造公开透明的招标投标环境。

同时,开展街道乡镇政务诚信评价试点。建立街道乡镇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市街道乡镇率先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工作,从街道乡镇政府做起,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政务诚信水平。

用大数据按月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报告

从源头上防范政府失信问题发生上,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严厉查处未批先建、先开工后立项等行为,严格履行项目概算调整手续,严禁实施未经充分论证、未落实建设资金的项目。严格把关项目资金来源和资金筹措方式,坚决做到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决不搞寅吃卯粮工程,避免政府投资项目过度超前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因审批不规范产生新的政府失信问题。

此外,建立政府信用监测预警。要建立区、县(市)信用监测指标体系,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信用监测的重要指标,通过大数据技术、数据报送等方式,重点对地区守信践诺、政务公开、严重失信事件及政府反馈、政府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街道乡镇政务诚信建设等信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按月度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报告。

严查虚假承诺、虚报谎报等失信行为

沈阳市还将持续开展政府失信问题专项整治。以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的投资条件是否兑现问题,法院判决政府失信问题等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政府失信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摒弃“新官不理旧账”的思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在整治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问题上,针对政府类投资项目中不及时结算情况,各地区要制定还款计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及时组织施工单位编制竣工结(决)算,并依法依规按时完成概算调整手续,按时完成项目验收,及时拨付拖欠企业的工程款,加快政府拖欠工程款清理进度。

在整治政府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问题上,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相关责任人主体责任,严厉查处虚假承诺、虚报谎报等失信行为。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坚决遏制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问题发生。

在整治法院判决政府失信问题上,要认真梳理排查政府失信案件,按照“一案一策”原则,督促失信被执行人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并按有关规定提请法院予以销案处理。对新发生的政府失信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行立改,有案必清,严防政府机构失信增量。

整改不及时、不到位造成政府失信将问责

沈阳市政府要求,要开展政府失信问题自查自纠,对政府失信问题产生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对因政府机构不作为、乱作为,对专项整治工作不重视、不落实,对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等造成政府失信问题产生,严重影响群众利益、损害政府诚信形象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来源:华商晨报)

房租“被贷款”了 我该怎么办?

“房租‘被贷款’了,我该怎么办?”今年6月,林佳(化名)和3名同学在武汉合租了两间房,却在中介的欺骗下签下了“租房贷”合同。面对记者的采访,林佳问。

去年4月,彭娟(化名)在中介的要求下,以“租房贷”的方式在北京通州租了一间卧室,中介之间的并购却让她不得不每个月给两个金融平台还款。

在一二线城市房租上涨的背景下,“租房贷”这种看似经济实惠的交租方式,却隐藏着诸多风险。针对“租房贷”乱象,法律界人士表示,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中介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租客要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识别“租房贷”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租房贷”里风险多

今年6月,就读于武汉传媒学院的林佳和3名同学打算在学校附近合租两间房,便找了武汉当地一家房地产中介。看好房、谈好价钱、签完了合同后,当林佳她们提出用现金支付首笔租金和押金时,业务员却称,公司规定不能用现金交房租,得通过公司平台扣款。

当着她们的面,业务员以方便退押金的名义,要走了她们的银行卡和身份证。“我当时瞟了一眼,发现她打开的页面是贷款平台,业务员解释说是公司平台。”林佳便没多想。

今年7月,签订了合同的两名同学却同时收到了一条催款提示短信,一了解才知道,她们两人分别被办理了10期分期贷款业务,一笔是8186元,另一笔10233元。

“原来,他们是用我们的身份注册了网贷平台。”林佳大呼,她们上了中介的当。

上了中介当的还有彭娟。2017年4月,彭娟通过一家中介机构在北京市通州区租了一间卧室。签约时,她被告知付款方式只有“押一付一”一种,且必须通过金融平台贷款缴纳房租,合约一年。

不用“押一付三”,而且只要按时还款还没什么利息,彭娟没有多想就签约了。没想到,住了不到两个月,她就被告知,之前签合同的中介被另一家中介机构并购了,“需要和新的贷款平台签约,原有贷款合同作废”。在被告知违约要被强行清出的情况下,迫于无奈只能重新签了合同。

然而签约后不久,彭娟就发现,原有的贷款合同根本没有被取消。彭娟找中介理论,中介却以各种方式推脱抵赖,不愿意办理解绑手续。如果彭娟要提前搬走,中介还要收取高额的违约金。由于担心自己在金融机构的征信记录会有污点,彭娟只能无奈地每个月同时给两个平台还款。

“本想缓解一下手头压力,却掉进了中介挖的坑。”彭娟告诉记者,自己后悔当初没有想仔细一些。

不管签什么合同,一定要仔细看内容

“如果中介告诉你房租可以‘押一付一’,那肯定是要让你做‘租房贷’。”拥有多年租房经验的曾力说,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你碰上了什么优惠活动。

据了解,所谓的“押一付一”,实际上是由消费者以绑定本人名下储蓄卡做担保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公司向指定银行申请贷款。该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公司将租户需缴纳的租金总额,一次性转账至中介,消费者再按月缴纳房屋租金及“服务费”的方式给该金融公司。

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律师魏诗逸认为,“租房贷”本身并不违法,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租客的房租压力。但前提是贷款人要事先知情,且贷款要全部用于租金支付。

北京格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旭表示,作为中介方,应该清晰明确地向租客展示贷款合同,双方达成协议,而不应该含糊其辞。“如果中介未尽相应的风险提示义务,甚至在租客不知情的情况下诱导租客签下贷款合同,则可能构成违法。”

刘旭表示,作为租客,不管签什么合同一定要仔细看清内容,不可大意,因为一旦签订,自己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警惕用自身信用贷款,然后直接全额打给中介公司的合同。”

对于已经“被贷款”的租客,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包括与中介沟通的短信、微信记录,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以及各类付款交易记录等;同时,还可以向房屋中介主管部门投诉,如涉及数额较大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必要时通过调解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建议,如果住房租赁企业通过欺诈或者强制方式让租客签订“租房贷”协议,需要给租客一个合理的退出方式。

加强监管,提高中介违法成本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租赁中介采用“租房贷”作为支付方式,为的是加快企业资金回笼。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个“无本万利”的扩张模式,本质是利用租客的信用,给中介公司提供扩张资金。只是这种模式的杠杆率过高,如果中介或机构存在违规和截留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将极大损害租客的权益。

杭州长租公寓运营企业的“爆仓”就是例证。日前,杭州鼎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家)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破产,4000多名租客受到影响。

据了解,鼎家在获得贷款后,主要用于抢占房源。当租房市场处于上行期的时候,公司这么“玩”或许没有问题,涨价的收益可以解决,但如果出现房源大量空置的情形,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

不少租客反映,鼎家曾许诺可以用“押一付一”方式缴纳房租,但实际上却是让租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网络贷款。办理了“租房贷”的租户,不仅收不回押金,还得继续每月按时向第三方金融平台还钱,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而由于未收到鼎家应付的后续租金,一些房东已准备收房赶人。

针对住房租赁企业违规使用“租房贷”,多地政府部门启动调查。8月,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市银监局、市金融局等部门,集中约谈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明确要求住房租赁企业“三不得”和“三严查”,其中就包括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另外,将严查不按约定用途使用融资资金的行为。上海要求各区对上海市代理经租企业的经营模式、行为规范、融资业务等情况开展集中专项检查。

尹振涛表示,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住房租赁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也不能对“租房贷”进行全盘否定,如果租房人明确知道租金是通过贷款的方式解决,这时候需要做的是考虑利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分期还款是否符合租户实际情况等。

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和互联网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介入,加快搭建房源和资金运作的共同平台,进而使风险变小,同时防范各类问题扩大。(来源:工人日报)

我国住房市场整体库存不高 结构问题突出

盛松成:有两个重要问题与“去库存”战略有关,一是我国住房市场库存到底有多大;二是我国住房的存量究竟有多少。

一方面,要关注库存水平的测算。这主要包括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广义住宅库存面积。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初我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1.05亿平方米,到2014年底达到4.07亿平方米,增加了287.6%。2016年2月,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达到4.66亿平方米的历史高位。此后,在“去库存”战略引导下,待售面积明显下降,2018年7月待售面积下降至2.69亿平方米,较最高点下降了42.27%。自1997年至2015年,广义住宅库存面积为29.00亿平方米,截至2018年7月广义库存面积下降到25.83亿平方米。如果考虑到1997年以前的情况(数据缺失),或者考虑到还未开工的已供土地的情况,实际数值会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住房库存水平的高低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从狭义库存的角度来看,按照近5年(2013年至2017年)商品住宅年平均销售规模12.31亿平方米衡量的话,提出“去库存”战略时的去化周期为0.37年(4.4个月)。即使按照2008年至2013年年均8.68亿平方米的销售规模来衡量,当时去化周期也仅为0.52年(6.2个月)。由此可见,库存总量问题并不严重。从广义库存的角度来看,分别用上述两个阶段销售规模测算,当时去化周期分别为2.35年(28.3个月)和3.34年(40.1个月)。考虑到工程周期,库存问题也并不太严重。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及国内有关空置率的指标或观点来估算,2017年中国城镇住宅的空置面积为38.7亿平方米。

经测算,我国房地产库存情况整体上并不高,去化周期仅5个至6个月,但区域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库存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些三四线城市在“去库存”过程中反而出现“补库存”的现象,尤其是在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长期库存风险开始凸显。此外,要关注我国的存量住房规模。

所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整体水平并不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通过估算,2015年“去库存”战略提出时,35个一二线核心城市待售面积在总库存中仅占19.33%,而80.67%的库存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中,库存也存在分化。2015年12月,在41个城市中,14个城市去化周期低于12个月;19个城市去化周期在12个和24个月之间;41个城市中仅有8个(占比19.5%)城市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

《金融时报》记者:近几年的“去库存”进程对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盛松成:从统计局公布的待售面积来看,“去库存”已取得一定效果。截至2018年7月,住宅库存为2.69亿平方米,较其最高点降低了42.27%。然而,“去库存”也给市场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刀切”的全国性宏观调控政策弱化了“一城一策”的差异性调控。2014年“9·30”新政提出认房不认贷、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等一系列全国性房贷放松政策。当时,4个一线城市的库存并不高(去化周期均小于12个月),且处于严格的限购状态。“9·30”新政出台意味着变相的放松,“去库存”的提出加剧了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预期。2016年4个一线城市房价整体上涨,其中深圳最为明显,涨幅达到60%。

降准、降息及有关房地产业相关税费减免等全国性利好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一刀切”式的全国性调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平衡城市间的差异,致使“一城一策”很难真正落实。

第二,“去库存”反而使热点城市供应不足。随着“去库存”战略的实施,核心城市库存下降明显,20个热点城市库存总量从2015年的2.50亿平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1.44亿平方米,降幅为42.45%,部分城市库存下降的幅度更大,比如杭州、西安、武汉等城市降幅超过60%。库存降低导致供给不足,市场供需失衡加剧。为稳定房价,新政频出,反而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第三,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由“去”变“补”,人口净流出区域长期风险积聚。在“去库存”背景下,三四线城市销售形势趋好。统计局公布的4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情况显示,三线城市住宅销售面积在2016年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当年增幅达到19.75%。2017年涨幅开始明显超过一二线城市。因此,开发商也开始积极在三四线甚至级别更低的城市大量购置土地。在同策研究院监测的111个城市中,71个三四线城市在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住宅面积成交了4.68亿平方米,而同期新增住宅规划建筑面积达到4.76亿平方米,土地供应超出住宅销售量,“去库存”变成了“补库存”。同期,一线和二线城市的规划面积库存呈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28.07%和-12.26%,原本库存不高的一二线城市更加剧了库存紧张的局面。

《金融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

盛松成: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过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控政策的洼地,政府对于投资购房持默许态度;二是一二线城市调控挤出的投资需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三是三四线城市近几年大力推行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棚户区改造,部分居民同时具备了购房的需求和能力。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过热将会积累巨大的风险。从短期风险来看,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从长期风险来看,缺乏产业支撑、人口外流的三四线城市风险更高。在我们监测的25个住宅规划面积超过住宅销售面积的城市中,有17个(占比68%)城市出现人口净流出。这些城市的库存在人口外流趋势下风险进一步增加。

“补库存”的三四线城市在区域分布上呈现以下特征:东部经济圈的三四线城市人口出现净流入,比如常熟、常州、湖州、太仓,这一类城市长期风险不高;部分中西部核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也呈现人口净流入的特征,比如岳阳、宜昌,这一类城市人口流入虽低于东部经济圈三四线城市,但风险也相对较小;中西部其他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尤其是流出量比较大的城市,长期风险较高,比如遵义、泸州、南充等。

三四线城市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地区工业化刚起步,低成本成为吸引企业入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优势,但“去库存”战略带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进而推升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等,将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成为企业进入这些地区的阻碍,甚至会迫使本地企业外迁。全球制造业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转出地成本高企、丧失比较优势。因此,三四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可能会对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全面工业化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金融时报》记者:从以上探讨来看,您认为“去库存”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呢?

盛松成:第一,明确合理的库存水平是讨论“去库存”的前提。对此,住建部给出了指导意见:“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个至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12个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绝对量指标可以参考三个数量,一是老旧住宅的折旧量,按照住宅70年折旧计算,每年的折旧率为1.4%;二是城镇化进程中新进入居民的需求量;三是居民用于提高居住水平的改善需求量。

第二,合理居住需求的认定是房地产调控的基础。

第三,妥善处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带来的后果。

第四,把供给和需求相结合进行动态管理调控。供给和需求相结合进行调控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途径。未来调控要注重两点:一个是供给端调控;一个是动态调控。供给端调控解决市场需求问题,动态调控则根据供求关系因时而变。

第五,房价调控的思路应从局部向整体转变。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难以分割。局部性的调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进一步扭曲市场,增加未来调控的难度。

第六,要真正落实“一城一策”。实现“一城一策”需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短期调控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不能单以房价高低或者库存大小为准绳,而是应以城市长期发展为准则;二是全国政策和城市政策相结合,正确合理评估政策的影响并储备相应对冲措施。

第七,在“去库存”基本完成后应对潜在通胀和金融风险。目前“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房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城市基本都出台了调控政策。当房价上涨空间受限后,投资者将会套现离场,即使按照存量房交易10%的活跃成交量来估算,也将达到24.96万亿至28.59万亿元的交易规模。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释放,可能造成通胀压力。当前国内投资渠道仍然比较有限,如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转移?如何应对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波动及资本外流?如何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也需要未雨绸缪。

第八,预期管理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不可缺位。预期管理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

第九,我国房地产市场信息化、透明化建设亟待解决。公开、透明的信息有利于市场主体做出理性判断,减少盲目决策,也有助于改善调控效果。(来源:金融时报)

官方年内八提房地产税专家:后年可能性大

今年以来,官方频频表态房地产税法。3月4日、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和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分别在发布会上表示“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草案”。

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将继续加强立法工作,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研究制定房地产税法;3月25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房地产税法视情况在2018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审议;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

“房地产税法可能最快会在今年年底前提交审议,然后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还有讨论修订的过程。按照我国税制改革推进步骤,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张依群说。

黄志龙认为,尽管房地产税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在第五年完成立法,根据当前房地产调控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进度,在2020年提请审议的可能性比较大。

张依群指出,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系统性、全局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是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关键一步,应统筹研究、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有效调整。

“房地产税将作为未来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税种,各个地区将根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制定相应的免征面积、税率、税收征缴体系等,但是房地产税的征收,对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影响各异。”黄志龙认为,对于一线、二线等核心城市,房地产税可能会降低住房的空置率,但不应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指望房地产税来控制房价过高。对于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房地产税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这些城市的房屋空置率较高,而租赁市场又欠发达,房地产税征收之后可能会对房价形成一定的压力。(来源:证券日报)

调控紧密 又一省份加入整治房产市场乱象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行动仍在继续。近日,海南省住建厅联合8个部门,对投机炒房、黑中介等行为进行重点治理。

房地产市场乱象整治行动,海南打卡

今年6月28日,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期间,将在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截至9月9日,2个多月的时间内,至少有11省份、16城陆续响应,海南成为又一个加入的省份。

南海网9月8日消息称,针对房地产市场乱象,海南省住建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税务局、省工商局、海南银监局、海南保监局共8个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方案》,对投机炒房、黑中介等行为进行重点治理。明确了4类房地产市场乱象行为内容:

一、投机炒房行为,包括垄断房源,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途径捏造、散布房地产虛假信息,以及雇佣人员制造抢房假象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等。

二、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采取威胁、恐吓等暴力手段驱逐承租人,恶意克扣保证金和预定金;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或者对购房人隐瞒抵押、査封等限制房屋交易的信息等。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前,以认购、认筹、预订、排号、售卡等方式向购房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诚意金等费用;一房多卖,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等。

四、虚假房地产广告,包括通过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或者曲解有关房地产政策等方式,误导购房人的市场预期;发布虚假房源和价格信息,欺骗、误导购房人;发布未取得许可或备案的房地产项目预售、销售广告等。

此外,《方案》还对整治时间作出规定:9月15日前,各市县要制定方案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尤其是海口市;9月16日-9月30日,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自查及整改结果;10月1日-11月15日,各市县开展全面检查工作,对投诉举报集中的项目重点检查,曝光典型案例。

4个月,海南299人被取消购房资格

早在今年4月份以来,海南各市县就陆续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据《海南日报》此前报道,海南省住建厅统计,截至8月初,全省各市县共检查350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150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处罚了一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并取消了通过虚假申报个人所得税骗购住房的299人购房资格,并规定其5年内不得在海南购房。

而被住建部列入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试点城市的海口市,整治力度一直不减。

今年7月,为遏制投机性购房,打击恶意炒作、随意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海口市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巡查,有12人被限制5年内不得在海南购房,1人被限制5年内不得在海南开展中介服务业务,3家房产公司被要求停业整顿。

8月19日,海口市住建局也曾发文,将强化不打折扣、严管重罚等6大举措,坚决压实地方政府调控主体责任,坚定不移遏制房价上涨。

房住不炒,调控紧密来袭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包括北京、重庆、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也已陆续对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作出响应,治理力度各有不同。

与7个部门下发的通知相比,浙江省10部门7月24日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此外,个别条款还有新增内容。

在打击“投机炒房行为”方面,新增“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利用网络平台及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或虽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但违规开展相关金融业务”条款;在打击“黑中介”方面,新增“唆使、协助购房人伪造社保、纳税、婚姻、户籍等证明规避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条款。

北京市住建委8月9日则联合市工商局等约谈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网易、新浪、58同城等房源信息发布主要网站,要求不得为未完成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的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未取得营业执照住房租赁经营企业、以个人名义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自然人提供房源信息发布服务。

各地对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整治行动均为不同部门之间联合出手,联合的部门有多有少。重庆的整治方案8月14日由市国土房管局和市公安局2个部门联合下发,整治重点增至9个,力度丝毫不减,涵盖编造散布房地产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炒卖房号”非法牟利,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伪造公文、证件、证明文件,挪用、侵占房地产交易资金,“一房多卖”等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密集程度远超往年。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8月,就有45个城市发布了超过55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程度刷新历史记录,年内累计调控次数高达315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调控压力上,比之前有所加码,“数据预警+约谈波动城市+问责过快上涨”成为一种模式。

从城市类别看,张大伟认为,之前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线,而从8月份来看,房地产调控从中央到地方、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均有大量分布。房地产市场的各种随机检查,成为当月楼市调控的最主要特点。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接下来或许不会有过多新的政策出台。而在所有新增的调控措施中,住建部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最为严厉,影响很大,会让市场更加规范。(来源:中新经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