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什么发展前景?

惜橙圆


刚看了一下问答,发现贬损惠州的居多,惠州很小么?1970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地区驻惠州市。辖惠州市及惠阳、博罗、龙门(驻龙城镇)、河源(驻源城镇)、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紫金(驻紫城镇)、惠东(驻平山镇)汕尾、宝安(驻深圳镇)、东莞(驻莞城镇)、增城等12县。以及梅县部分,甚至香港也就是170多年前从惠州划出交给英国作为殖民地,这是耻辱!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现在的惠州小么?西到石湾镇,东到平海吉隆黄埠,北到丰顺交界龙门的某某镇,南到深圳,横着量坚着量都百几两百公里,只因为惠州太大了难于集中发展,而且惠州地域并不像深圳那么集中,比如惠城区大亚湾区惠阳区惠东到博罗到石湾到龙门等等每个地方相距甚远,假如要连在一起才算大的话那当然很难,但是可以说的是惠州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再说如今的城市格局根本就不输于东莞,惠城区、大亚湾区、惠阳区等建设速度更远超东莞,不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还有,你们口中的大深圳大香港大东莞的三个地方的总面积加起来都还没有惠州旗下的一个博罗县大,(深圳1997.47平方公里,香港1103平方公里,东莞2465平方公里,而博罗5634.21平方公里)。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沿海商品集散地,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惠州还小么?惠州的发展前景会小么?[机智]



意意abc


近来经常听到惠州有人吐槽惠州的建设变化太慢了,其实惠州历史上从来都是一个偏僻的小城镇,解放时人口只有五万的规模,到改革开放时也才市区人口11万,加上郊区也不足18万,典型的小城市,各方面都比东莞还小,在中国根本叫不上号。八十年代末惠州市政府从北京请来专家规划,提出多少年后GDP达到百亿时,还激动了多少人,所以能够达到现在市区常住人口过百万,经济规模答到广东的第五,是惠州本地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超过珠海、中山、江门、汕头、湛江、茂名和韶关,那一个不是当年惠州需仰望的角色?所以惠州本地人和移民过来的新惠州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难怪,新移民的眼中希望的是和深圳比,只是中国只能有一个深圳。

惠州历史上虽然小,但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一直很高,从还没有并入中国版图前就是南粤四大古国之一,叫缚娄。秦始皇立南海郡设四县,就在梁化设傅罗县。自隋朝于今府城置循州,为广东两个总管府之一,管辖粤东广大地区,地位仅次于广州总管府。唐以后一直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虽然行政区域已经改变,但迄今为止海外清朝惠州府十属(县)的华人华侨仍以惠州人自居,成立世界惠州总会。现在很多人都在比那个地方不排外,惠州肯定能够占一个前面的位置,惠州自古就是一个水陆码头,不但惠州十属,潮梅地区的人民移民做生意,往往第一站就是惠州,解放后四野原42军驻惠州,又带入大量的东北大军将士到惠州,和当地人结婚后繁衍生息,惠州从来都是东西南北融合、和睦相处的地方,八十年代前的人口构成最少有一半都是外来人口,人口构成的复杂,语言各异,惠州话又是一个出了当地连广州人都听不懂的小区域方言,所以普通话在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是广东省的一个特别。不过那个时代,不论是东北人还是客家人潮汕人的后代,都彻底融入惠州这个小环境,操着一口流利的惠州本地话。令人担心的是现在移民好像没有融入惠州文化的心理,坊间忧心惠州话这个两千多年的古代话种是否会失传。鄙人认为移民融入一个城市也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一个没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是没有历史传承的。

如果你去深圳东部华侨城,一上山,那地方都是原来惠州归善县的地头,原宝安地域到大鹏半岛只是一个狭长的海边,龙岗到葵涌镇都是解放后划拨给宝安县的,所以惠州和深圳的关系是血缘的关系,深圳第一代移民有三分之一是从惠州招聘过去的,本来同城化没有隔阂,缘于中国的行政体系,一直不如人意,连交通很多都是断头路。自从马瑞从北京南降,后有大湾区的概念提出,我猜测上层有改革行政地域隔绝阻碍经济发展的规划。不管怎么说,深圳惠州合并也好,深圳东扩也好,深圳的未来发展都绕不开惠州,从房地产这几年来看,随着轨道交通的建成,深圳惠州的融合会更加紧密,深圳人到惠州买房的人属于先知先觉的一部分人。

惠州的地理位置我认为在中国无出其右,毗邻两个一线城市只有河北毗邻京津的一些城市,但惠州优于河北城市在于环境更优,水资源丰富和很少污染。还有珠江东岸的深莞惠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子数码高新工业基地,深圳港是世界大港,惠州港即将超亿吨,东莞又规划东莞深水港。惠州机场复航一年就超规划,要进行第二期扩建,广东省已确定未来定位为深圳第二机场。几年后随着高铁、城轨和地铁网络的建成,深莞惠地区作为广东、中国和世界最重要的热点可以期待。

我曾经说,惠州即使没有什么产业也会成为南中国的主要移民迁入地,到深圳东莞的移民买不起房子,惠州就是他们的首选地,轨道交通建成后把惠州作为睡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东京一样,每天通过轨道通勤车上下班。其实惠州还是有一些产业的,现在主要是电子和石化和发电厂。你用的手机很可能是在惠州生产的,据说惠州是中国手机的最大产地,这个听说一下就是,我没有也无法考证,但大亚湾是中国海油的最大基地是千真万确,为广东最大的石化基地,以前看到石化厂炼油厂感觉很高大上,离我们这些小地方很远很远,但也出现惠州最大的污染源。惠州海滨有火力发电厂和燃气发电厂,在建一个核电站。潼湖开始建设智能创新工业园区,我也说不清楚什么东东,大概和东莞松山湖类似吧,昨天看新闻哈工大签约进驻。

惠州还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罗浮山为南粤百山之祖,道教第七洞天,山河湖海温泉古村一样不缺。目前海滨旅游第一,温泉度假第一,周末深圳东莞广州的人流车流涌入惠州,经常引发堵塞。惠州人吐槽的交通和莞惠城轨建设如老牛拉车,我想,如果交通非常便利了,深圳东莞的周末消费不更加流向惠州,对方政府的拖延就不奇怪了。马瑞主政深圳后提出东扩后,情况有所改观。今年国庆节统计游客达到五百多万,省内以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游客为最多,省外以北京游客最多,首次超十万。虽然惠州移民对惠州市政府多有吐槽,但有一个一定要表扬的地方是惠州一直坚持两江四岸公园化,使得惠州的城市建设在那里都拿得出手,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和完善,海滨、温泉城镇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到惠州买房养老。


狮子滚球


近期,大量“温资”涌入惠州,肯定会产生良性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来惠州安营扎寨、干事创业

  商机无限的惠州究竟能引来多少温州商客,或许在具体数据上无从考究,但温商迸发出来的超强产业推动力却让人不得不关注。据了解,虎门服装、中山灯饰、佛山家具能够享誉全国,与温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消息透露说;中山灯饰60%都是由温商生产的。

对温商这种强烈的“抱团发展”意识,有媒体曾形象地作了这样的描述:“温商就像‘蝗虫’一样,只要看准了足以‘美餐’一顿的产业,就会成群结队,蜂拥而至。”

  那么,温商迸发的这种强大的产业推动力,将给惠州带来怎样的影响?

 “而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民营资本的入惠,其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惠州GDP的贡献,对税收、就业的贡献。

利于市场的全面的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创新和创业。


惠州前景发展一片美好


佛山开心彼得


惠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其实惠州的发展劲头是非常足的,

没有所谓的发展不起来这样的说法,

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惠州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快了,

只不过有很多人没有主动的去关注过惠州这几年的发展而已。

比如说在惠州,现在发展起来了,

石化产业,而惠州这边的电子产业发展升级当中。

另外惠州还有非常多的旅游资源,

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惠州这几年拥有了很好的发展的潜力。

所以不管是从工业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惠州的发展都是相当好的,

而网上有人说惠州发展不起来,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经济处于一个转型调整阶段,

很可能在这边投资的确是没有赚到多少钱,

所以就间接的说惠州没有多少发展,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惠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在惠州这边行,各业发展可以说都是相当的不错,

比如这边的轻工业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重工业所占的比例。

而大家要知道重工业发展所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

作为一个城市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

如果重工业比例太高,反而对于后期长期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恰好惠州这边就看到了这样的一种局面,

所以说在努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努力的发展轻工业,

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同时,还能够给城市留有一片美丽的环境,

这才是惠州发展的真正的内涵。

惠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现在惠州这边仍然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在规划当中,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限量的。

比如这边各方面的交通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中,

各个地方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各种各样的宣传落实都非常的到位。

一个地方是不是能够发展得起来不是说这个地方一定要有多么繁荣的经济,

也不是说这个地方要有多少高楼大厦,

而是要整体的看这个地方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很显然生活在惠州的老百姓,

不管是对于环境还是对于居住都是十分满意的,

这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有很多外地的人都会选择到这个地方来购买房子居住,

而且这个地方的房价最近保持着比较平稳的状态,

很适合普通老百姓在这里买房长期居住。

惠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希望看过上面的介绍,

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认识惠州,

这几年的发展发展不起来,

那纯粹是无稽之谈,

一个地方的发展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很显然这几年来惠州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更注重自己的内在的提升,

而不是着眼于进行外在粗矿型的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想要谋求长远的发展的话,

就应该由内而外的进行规划,

而不是说建了多少高楼或者办了多少工厂才叫发展,

也不是说规划了多少道路才叫发展。

显然惠州的发展是一种整体向上的发展势头,

这种势头一直保持下去,

将会使得惠州拥有比其他城市更大的发展优势。






淘房大师兄


惠州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濒临深圳。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惠州毗邻深圳,有TCL、德赛、华阳等大型本土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本土民营企业集团,数码、石化是惠州的两大经济支柱,行业内的工业体系相对完善。

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深粤港澳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如果这个规划进入实施阶段,惠州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在路上觅寻


\n

{!-- PGC_VIDEO:{"hash_id": 17823525453767985064,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00504805948670465, "media_id": 1559290941553665, "neardup_id": 17007152218342686061, "vname": "\\u60e0\\u5dde\\u8d4f\\u67900304.mov\

周小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其中,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九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电子信息、数码视听、石油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惠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惠州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其中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今年6月,惠东县港口中广核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获发改部门核准,建设规模达400兆瓦、总投资达81.79亿元。这一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惠州市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惠州市背靠大亚湾石化区,能源类别齐全,除了传统能源以外还拥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新能源。未来,惠州市将充分发挥优势、完善产业布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生产总值

惠州市有电子、精密机械、纺织、医药、化工、汽车零配件等产业。惠州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之一、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电话机、彩电、激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组合音响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音响、DVD、手机生产基地之一。此外,惠州市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至年底大亚湾石化工业区落户的石化及公用工程项目有67个(其中石化项目47个),投资额约1553亿元,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重点园区和广东省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

惠州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3830.58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2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59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民营经济增加值1684.62亿元,增长7.7%。2017年,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内投资

《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外资10条”),多领域放宽准入限制,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惠州投资政策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惠1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惠州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助力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34.88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57亿元,增长29.6%;第二产业投资783.80亿元,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1427.51亿元,增长18.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19.80亿元,增长0.5%;民间投资1526.59亿元,增长10.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10.60亿元,增长13.2%。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4.45亿元,下降3.6%。其中,石化行业投资111.79亿元,下降47.8%;电子行业投资125.61亿元,下降2.1%。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外贸易

惠州是国家重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之一,毗邻港澳、近海,靠近深圳,是珠三角衔接粤东、闽赣和港澳台地区的交通枢纽,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港口转运货物集散地。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惠州的商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一个初具规模的区域商贸流通服务中心已经形成。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15.99亿元,增长12.2%。其中,出口2233.13亿元,增长13.2%;进口1182.86亿元,增长10.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050.27亿元。

从出口市场看,2017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中,香港占比达29.7%。2017年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661宗,增长329.2%;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6.78亿美元,下降21.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4亿美元,增长0.1%。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6992家(不含分支机构等)。其中,香港4885家。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旅途运输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还有重要的革命传统纪念地、名人故居及纪念馆等。此外,惠州市西邻大鹏湾,西南邻香港,东与红海湾相接,南连广阔的南海,为全省海洋大市之一,拥有大亚湾和红海湾部分海域,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惠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93.20万人次,增长14.4%。接待住宿游客2238.94万人次,增长10.1%,其中国内游客2238.94万人次,增长2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9.28亿元,增长20.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6975万美元,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高铁时代”到“航空时代”再到“城轨时代”,惠州成为全省重要的区域枢纽。目前,全市过境高速公路达13条,通车里程633公里,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二。惠大铁路与京九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吞吐能力达亿吨的惠州港成为京九铁路最便捷的出海口。此外,广深港高铁在9月正式开通后,惠州也可坐高铁直达香港,进一步拉近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看,2017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38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805公里,高速公路634公里。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969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万标箱。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业结构

目前,惠州正在加快构建“2+2+N”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服装制鞋、家电制造、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支柱多元、结构优化、支撑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发展中,其中湾区内的能源供应是重要的基础之一。惠州市背靠大亚湾石化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化工资源,同时也拥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这为惠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先发优势。

据了解,从化工能源来看,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22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大量成品油及石化衍生产品从惠州输出至各地,有力的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大城市的能源供应。

此外,清洁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据惠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总的来说,惠州的能源产业前景广阔,这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在能源布局上提供更多利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快速发展中,产业集中、结构优化、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未来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将越来越突出及重要。粤、港、澳三者在大湾区中扮演角色不同,惠州市要积极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低碳化发展,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紧密与粤港澳其他城市群的联系,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新格局。

更多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惠州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是座美丽富饶的沿海城市,南邻大亚湾与深圳东莞,西连广州、河源,北接汕尾。是广东广府、潮汕、客家文化的聚聚地,是广东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城市,惠民之州。其GDP产值3412亿元,人口476万人,全市面积11200平方公里。是国家的30个二线城市之一,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

例如旅游业, 惠州的旅游资源较丰富,有惠州西湖,红花湖,罗浮山,巽寮,汤泉,大亚湾等自然风光。若是这些旅游景点周边的饮食服务业更为提升改善,加上必要的宣传,也许能吸引来更多的旅游观光者。

现在我们讲中国创造,肯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作为一座污染小,重工业不那么发达的城市,惠州完全可以加强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教育水平。

还有惠州人的消费能力平均来说应该不算很高,且地区不平衡,就惠城区而言,江北的大商场欣欣向荣,但一江之隔的下角,大商场接连倒闭,因此我认为惠州人的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空间很大。

还有与许多大城市相比,惠州的交通条件不完善,尚无地铁,惠州机场也最近才重新建好开放,但地铁实在是受限于惠州河湖多地下不好开挖,目前惠州正在建与东莞等地相连的高铁,惠州机场仍需继续完善,开通更多航线和班次,加大人流。

另外惠州受到广州深圳的辐射作用,它们对惠州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力争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深粤港澳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如果这个规划进入实施阶段,惠州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惠州9小时


前景,我看好仲恺大道旅游业发展

仲恺大道一日游:

一条蜿蜒蜿蜒的道具让你体验什么叫做过山车,尘土飞扬让你体会下什么叫沙漠气息,坑坑洼洼让你体验下什么叫做农家生活,堵堵塞塞让你感受下人生的走走停停,多么富有诗意呀。关键还是这条道路修了几十年了,多么富有历史底蕴呀。

最后附上一张美丽的风景图


taroballs



惠州大亚湾龙海二路在居民区域强行拉取220KV高压线,受影响小区多达几十个,严重影响到几万居民的正常生活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