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爱乱碰东西、一意孤行、自我中心、在餐厅乱叫、推人、抢玩具、不买玩具就哭闹、好言相劝被当耳旁风,骂他又不听打他又心疼,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或许这是所有有小孩子的父母的烦恼,我是一个独自带两个孩子的宝妈,像这样的情况几乎都碰到过,说好的不吼不打不骂孩子,但真遇到这种种挑战父母忍耐极限的行为,却还是不得不崩溃。但是直到我遇上了这本《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的书,才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开始慢慢学着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使他们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更独立、更积极,更有自尊和幸福感。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成熟的父母,不是一个尊重自我需求、有配得感的人,我们内心的空洞和人格的缺陷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使养育的状况糟糕异常。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是由双方的行为相互影响的,然而,要打破一种关系定式,实质上一个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而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另一个人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改变整个旧有的关系模式。《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就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自己来正面影响孩子,使孩子更容易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本书与其说是讨论育儿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双方关系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即是如何调整自我,使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孩子的需求牵着鼻子走,不知道何去何从,二是在自我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用自己的行为去正面影响还处在懵懂期的小孩。

现在我们就从自我的调整

对孩子的调整两方面来探讨既不需打骂,也不用溺爱的方式来养育健康儿童。

一、调整好自己

1、用三脚凳理论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养育儿童的过程中,儿童是被塑造的对象,而他终将被塑造成一个什么样子,不仅需要我们明确自己的目的,还要我们有足够的平稳和定力,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没有被我们塑造成想要的样子,我们却被塑造成了自己完全想不到的样子。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美国有40年育儿经验的实战派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提出了三脚凳理论。

何为三脚凳理论?伊丽莎白·克拉里认为,凳子要立稳,需要三条腿支撑,而儿童教育,同样需要三条腿才能为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平台。而这个稳定的平台,就是对养育孩子的父母的内在要求,它的三条腿是:对自身价值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下面我就来具体解说一下这三个要素。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①明确价值观

明确价值观就是你要清楚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更看重哪种品质。

在人的身上有许多特质,或许拥有都是优点,但是我们不可能把这些特质都摆在一个相同的位置,总要分个主次,况且有些特质之间还是相互矛盾的,比如节约与慷慨、服从与独立。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说你是想孩子做一个温和有礼的人,就应该更看重顺从的品质;如果想让他成为一个更富有进取意识的人,则会更强调独立的品质。评心而论,这两种品质并没有谁优谁劣,但是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你就很有可能在孩子的生活里,充当自相矛盾的角色,让孩子无所适从,直至到后来觉得你的话是不可信任的,根本不会听你的话。

②管理期待行为

无论父母期待的是什么或看重的是什么,都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不要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就算是同龄的孩子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父母不要对孩子有着过高期盼,也不要存在着攀比心理。儿童时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你确定了自己的期望,就要不断带着孩子朝着你的期望迈进。养育孩子就像静待花开,你急不得,只有每天付出,那一天总会到来。

在孩子的一生,重要的不是阶段性的起跑线,而是一生的终点站,管理好你自己合理的期待,孩子才会后劲足,不会半途而废。

③尊重自我需求

父母的自我感觉良好时,做事才会有效率,孩子才能感受到轻松和快乐,这就需要父母做到尊重自我的需求、满足自我的需求。

中国带孩子的父母普遍没有欧美一些国家带孩子的父母的优雅,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自我的需求。自孩子出生后,夫妻关系和自我都让位于孩子,情感需求和个人的完整性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人就会生出怨念进而变得烦燥,这种不顾及个人感受的全身心的付出,不仅对个人,其实是对孩子也极为不利的。只有满足了个人需求,亲子关系才有可能是融洽的,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

2、用事前准备避免与孩子的冲突

孩子因为稚嫩,行为和认知都达不到自觉有序,总是为我们造成许多的问题和烦恼,自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心情郁闷的父母就会迁怒于孩子,把问题扩大化,而一个尊重自我需求的父母就会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到以下四点,就会少许多烦恼。

①事前考虑周全

对孩子来说,总有那么一段时期或一些活动使他们烦恼、痛苦,让他们哭哭闹闹、不想睡觉或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个问题发生过一次,我们就要吸取先前的教训,养成事前思考的习惯。

比如外出时怕孩子无聊的时候,哼哼唧唧地缠着你吵,你可以事先给备上一些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策划一些临时的活动,让他们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忘记痛苦;在接近中午或晚上孩子容易变得烦燥的时候,我们做出调整,如把就餐时间提前,改变午休和睡觉时间,提前做好或缩减该做的事情等;在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如吃饭、洗澡、睡觉)前,做好过渡安排;在孩子为全新的或不适应的活动烦恼时,我们可以鼓励并陪着他们进行活动预演。

总之,尽量做到早有准备,不让不好的事情频繁发生。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②讲明期望

不要在你想要孩子做某事时,用征询或有选择性的话语跟他讲,而是要用明确的话语告诉他,你要他做什么。比如到了睡觉时间,你想让他去睡觉,就不要问他“现在想睡觉了吗”,而是要说“现在该关灯睡觉了”。

因为0到6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你给了选择性的话语,但实质没有选择,而孩子是根本听不出来的。所以,在与孩子交流时尽量讲明期望,不要使用模棱两可或自以为对方会懂的话语。

③整理情绪

如果父母擅于整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很多问题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这就要我们及时注意到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及时地做出有效的回应,比如放下手中的活,给予他适当的关注并引导他说出心理的烦恼,然后用感同身受获得孩子的情感认同,最后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

当事情让你不可忍受的时候,有时是你的烦恼,有时是孩子的烦恼,如果你能整理情绪,就会很快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们在房间里玩得太大声,让你无法忍受,其实是你的烦恼,而如果孩子们在玩闹中有人哭了,这就是孩子的烦恼。

④订立规则

孩子判断大人的行为,一般不是听你是怎么说的,而是看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因此,我们要订立规则,让每个人每次都这么做,他就会不自觉地这么做了。但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自己却不坚持,那就等于在告诉孩子不用听你的话。

比如,你说“该出发了”,这时你自己必须动身,避免因其它事情分心或拖拖拉拉。如果孩子不愿走,你可以这样问他:“你是想自己走,还是要我抱你?”他若还是不肯走,那就抱着他出去。

三脚凳理论和事前准备是我们对自己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只有把自己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搞定了,我们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下面我们就来正式聊如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二、调整好孩子

父母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和事前准备后,就要学会用自己的行为正面影响孩子,从改变一段关系开始,改变令人抓狂的0到6岁小孩。改变孩子让他们以更好的方式生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强化良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培养新行为。

1、强化良好行为

完善儿童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鼓励并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孩子一直在学习两样东西: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和如何与人互动。孩子对你给予的关注类型(如赞扬、训斥、责骂和微笑等)逐渐会形成一种偏好,他很快就能搞清楚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多关注。如果他把玩具摆得整整齐齐会受到表扬,他就会一直这样做下去,但如果他得到关注的方式是哭闹和摔东西,他也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所以我们现在就来探讨如何用关注、表扬和正强化法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①关注

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喜欢博大人的关注,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关注才能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关注分为正面关注(如微笑、赞扬)和负面关注(如训斥、责备),有条件关注和无条件关注,因此,就有以下四种关注形式:有条件的正面关注、无条件的正面关注、有条件的负面关注、无条件的负面关注。

关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得不到正面的关注,就会激发负面的关注。如2岁半的儿子要我陪他玩游戏,我继续做我的事而拒绝了他,他默默走开后把东西扔在地上,故意弄出巨大声响,我听到后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批评他。

这就是孩子在追求正面关注时往往被我们忽视,而一旦干了“坏事”,就会引起的负面关注,如果我们总是这样,那么孩子就会学着追求负面信息。我们要尽可能的回应正面关注而避免负面关注。

有条件关注就是“我喜欢你,因为你做了某事或达到了某要求”,而无条件关注就是“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我都会喜欢你”。现在人们提倡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关注,要求父母告诉孩子我会喜欢你,只是因为你是你。

但其实一味的无条件关注也是有害的,它会造成溺爱。可以说,有条件关注和有条件关注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因此关注的四种形式中,只有有条件正面关注和无条件正面关注对孩子才是有益的。

因为无条件的正面关注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有条件的正面关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理行为。

②正强化法

孩子的一种良好行为,如果我们不将它加以强化,使其形成一种行为习惯,那它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正强化是相对于负强化而言的,负强化通常是通过批评一种不当行为来强化某种坏行为,而正强化是通过表扬、鼓励、默默以身作则来强化某种好行为。

如孩子偶尔一次把外套挂到衣帽钓上,妈妈看到了,马上对他说:“你学会自己挂衣服了,我真为你骄傲。”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和满足,第二天,他又会自己把外套挂在衣帽钩上。

而如果孩子跑回来把外套乱扔一气,你跑来一顿训斥:“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跟你一样大,都会把外套挂得好好的,为什么你不行?!”这其实是在使用负强化,让孩子对挂外套这件事产生逆反。

这时你可以走到孩子你身边,亲身示范,告诉他应该把外套挂在衣帽钩上,或者默默无言地把外套帮他挂在衣帽钩上,这样,下次他打算扔外套的时候就会想起你的做法,而自觉地去挂好外套。

都说言传不如身教,这就是正强化法的魅力,我们不要强化孩子不该做某事的记忆,因为这样会让他逆反,产生偏要做某事的冲动。平时我们要用温和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他该做某事的记忆。

③表扬

当然,表扬也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的方式,但是,表扬一定要及时,言符其实。如果表扬过于夸大或过于敷衍,都会削弱表扬的正面强化作用。

如你对一个六岁孩子说“我很高兴你还记得把篮子带回奶奶家,你想得很周到”,这就是名符其实的表扬,而如果你对他说“你还那么小,已经做得很好了”,这种表扬就显得有些勉强,根本起不到强化良好行为的效果。

2、减少不良行为

一般来说,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通常比减少其不良行为更有成效,但是有时候,孩子的有些不良行为频繁发生,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去帮孩子尽量减少某些不良行为。

而要想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产生不良行为的动机。

不良的行为虽然具有破坏性,但并不都是出于恶意,它们的动机一般包括渴望关注、希望获取权力、关注或权力得不到满足时的报复、自以为难以成功下的示弱表现。但是无论是那一种情况,我们都可以试着用以下四种方法来解决: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①注意力转移法

孩子还小的时候,是很容易转移注意力,而被其它事物吸引的,如果你发现他最近频繁有某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怕他形成习惯,你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转移法很简单,就是打断孩子的想法,把他朝你想要的方向引导。如孩子总是喜欢玩邻居家里的那个玻璃架子,你可以用他最喜欢的玩具卡车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但是孩子们成长得相当快,如果他每次要做某事时,你都会用相同的办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他就会掌握这种模式,如果他不想你再次影响他,他会改变策略或对你的转移法无视;如果他想博你的关注,他就会故意做出这种行为。

这时,你可以采用间接注意力转移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在使用间接注意力转移法时,避免与孩子有眼神交流,你要背对孩子,不用理他,弄出足以吸引他的声响,并装作很投入地在做某事而且很享受的样子。这样,你就可以不干扰孩子的情况下成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他吸引到你身边来。

②忽视法

忽视法是强化法的反用。当一种好的行为我们需要强化它时,就会采用正面关注,但是如果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们最好采用忽视法来弱化它。

比如孩子学到了一句脏话,觉得很新奇,总是挂在嘴边,这时我们不要试图训斥或纠正,因为这样就是用了负面关注,会在无形中强化了他的这种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忽略它,装作没听见,也不要做出任何回应,这样孩子试探几次后,见你没什么反应,他就会自觉无趣,下次不会再说了。

③替代法

替代法是指用一项活动的正确表现方式,来替代不正确的表现方式。

替代法可以从地点和方式两个方面告诉孩子,如何进行活动才会令人接受。比如,用木槌敲打墙壁是不对的,但可以用木槌敲打砸砸乐玩具;在拥挤的房间骑三轮车是不对的,但可以在开阔的广场上骑。

运用替代法的时候,要尽量放飞你的想象力,直到找到合适的替代物。因为在同一情况下可以找到很多替代办法,一个人可以接受的替代物,其他人不一定接受。

④调整环境法

有时从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物,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解决。

比如我在看书的时候,会用拓展环境的办法,拿出孩子好一阵子没玩的玩具给他玩;在孩子上床睡觉之前,用限制环境的办法,不允许他看电视或进行激烈的运动;怕孩子再次打翻牛奶杯,用改变环境的方法,把放牛奶的桌子换成适合他的身高的桌子。

环境法是通过改变外部条件避免孩子不好行为的发生,虽然与孩子无关,但真的很有效。

3、培养新行为

在孩子的成长中,行为的习得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有些是靠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些事是要靠手把手的教导,一个孩子不同时期习得不同的新行为,见证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和习惯养成,而亲身示范、简单指令和行为塑造就是培养新行为的三种基本技巧。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①亲身示范

亲身示范是培养孩子新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家,不管他们看到成年人或其它孩子做什么,都会试着模仿。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这种强烈模仿的意愿,想要孩子学会什么,就在孩子面前做,让他看到、听到、感受到。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各种好的新行为。

比如你想让孩子捡玩具,你就要在孩子面前捡玩具,想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就在他们面前穿,想让他们爱上书,就要在他们面前看书。虽然这样做,我们做事的效率有点低,但是从长远看,让他们学会这些新行为,会让我们以后节约很多时间,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当你期盼的行为在孩子身上发生后,还要不断进行正面的鼓励强化,否则这种行为可能不再出现。我开始在培养我女儿的新行为时,总是以为我想要培养的行为出现了就万无一失了,缺少不断的重复强化,后来发现她很快就又忘记了新行为,使我当初的努力功亏一篑。因此,在养成习惯前,一定要不断强化。

②简单指令

简单指令,包括语言和手势,都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新行为。给幼童发指令时,不论是指令还是表达的概念,都应该非常简单,如果口头指令伴随着手势,孩子就可以更明白你希望他做什么。

比如你把两岁左右的小朋友带去吃饭,可以对他说吃饭,又一边指着口做扒饭的手势,他就会明白,你是希望他自己吃饭,他就会做出相应举动。

③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把一项大任务或者目标分解成较小的、易操作的几个小部分来完成。

对于幼儿来说,有些活动过于复杂或困难,他们不能一次性学会或做出全面改变,行为塑造就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但行为塑造需要一些事先的观察和计划,大体分为四步:情况评估、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与修订计划。

情况评估:

如果你希望用行为塑造来改善孩子现有的技能,你就应该先确定这项技能目前出现的频率,或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想训练孩子单独玩游戏的行为,你就可以先测定他每次单独玩游戏的时长,如果他能自己玩上两分钟,那你就可以着手训练了,但若是他一分钟都坚持不了,就证明目前暂不适合训练。

制订计划:如果经过情况评估你觉得可以进行行为塑造了,你就要把计划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让孩子从第一个步骤开始,一步一步完成,直到最后一个步骤结束。在培养一种全新的技能时,不仅要强化孩子每个步骤的每一次成功,也要鼓励孩子每个步骤的每一次尝试。

实施计划:当计制订完成后,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没问题,情绪正常,就可以开始行为塑造了。如果孩子感到沮丧,就应该停下来或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一开始,孩子每完成一个步骤就应该得到鼓励,当他多次成功地完成第一步骤后,逐渐增加任务后面的步骤,或者增加活动的时长,以便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评估与修订计划:实施计划后,根据孩子行为习得的结果,及时做出评估与计划修订,如果情况较好,可以按原计划进行,如果计划实施两三次后,行为习得仍然没有如期发生,就应该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对计划进行修订。

总之,养育孩子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什么事也急不来,我们总是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试才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如果父母没有耐心或好高骛远,对自己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很容易陷入到焦虑、崩溃的恶循环,对孩子造成不小的伤害。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为人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利,还是一门学问,这都需要我们主动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孩子的心智和实际能力出发,帮助孩子和我们共同成长。这本《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的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还告诉我们如何轻松做父母。

书中有10大策略,32种替代打骂的方法,150种现场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帮你轻轻松松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让你的孩子更加独立、积极、自尊和有幸福感,以上我只是介绍了部分内容,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精致干货,可买一本回来学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