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愛亂碰東西、一意孤行、自我中心、在餐廳亂叫、推人、搶玩具、不買玩具就哭鬧、好言相勸被當耳旁風,罵他又不聽打他又心疼,遇到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或許這是所有有小孩子的父母的煩惱,我是一個獨自帶兩個孩子的寶媽,像這樣的情況幾乎都碰到過,說好的不吼不打不罵孩子,但真遇到這種種挑戰父母忍耐極限的行為,卻還是不得不崩潰。但是直到我遇上了這本《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的書,才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開始慢慢學著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的行為,使他們漸漸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更獨立、更積極,更有自尊和幸福感。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我們。如果我們不是一個成熟的父母,不是一個尊重自我需求、有配得感的人,我們內心的空洞和人格的缺陷很容易影響到我們的孩子,使養育的狀況糟糕異常。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是由雙方的行為相互影響的,然而,要打破一種關係定式,實質上一個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你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時,另一個人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改變整個舊有的關係模式。《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就是告訴我們,如何通過自己來正面影響孩子,使孩子更容易做出積極的反應。

這本書與其說是討論育兒的問題,還不如說是討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雙方關係的問題。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主要探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即是如何調整自我,使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而不是被孩子的需求牽著鼻子走,不知道何去何從,二是在自我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如何用自己的行為去正面影響還處在懵懂期的小孩。

現在我們就從自我的調整

對孩子的調整兩方面來探討既不需打罵,也不用溺愛的方式來養育健康兒童。

一、調整好自己

1、用三腳凳理論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

養育兒童的過程中,兒童是被塑造的對象,而他終將被塑造成一個什麼樣子,不僅需要我們明確自己的目的,還要我們有足夠的平穩和定力,否則,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沒有被我們塑造成想要的樣子,我們卻被塑造成了自己完全想不到的樣子。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美國有40年育兒經驗的實戰派育兒專家伊麗莎白·克拉裡提出了三腳凳理論。

何為三腳凳理論?伊麗莎白·克拉裡認為,凳子要立穩,需要三條腿支撐,而兒童教育,同樣需要三條腿才能為孩子建立一個穩定的平臺。而這個穩定的平臺,就是對養育孩子的父母的內在要求,它的三條腿是:對自身價值的瞭解、對孩子合理的期望、對自我需求的尊重。下面我就來具體解說一下這三個要素。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①明確價值觀

明確價值觀就是你要清楚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更看重哪種品質。

在人的身上有許多特質,或許擁有都是優點,但是我們不可能把這些特質都擺在一個相同的位置,總要分個主次,況且有些特質之間還是相互矛盾的,比如節約與慷慨、服從與獨立。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明確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說你是想孩子做一個溫和有禮的人,就應該更看重順從的品質;如果想讓他成為一個更富有進取意識的人,則會更強調獨立的品質。評心而論,這兩種品質並沒有誰優誰劣,但是如果你不能明確自己的價值觀,你就很有可能在孩子的生活裡,充當自相矛盾的角色,讓孩子無所適從,直至到後來覺得你的話是不可信任的,根本不會聽你的話。

②管理期待行為

無論父母期待的是什麼或看重的是什麼,都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不要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節奏,就算是同齡的孩子之間,也存在著很大差異,父母不要對孩子有著過高期盼,也不要存在著攀比心理。兒童時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如果你確定了自己的期望,就要不斷帶著孩子朝著你的期望邁進。養育孩子就像靜待花開,你急不得,只有每天付出,那一天總會到來。

在孩子的一生,重要的不是階段性的起跑線,而是一生的終點站,管理好你自己合理的期待,孩子才會後勁足,不會半途而廢。

③尊重自我需求

父母的自我感覺良好時,做事才會有效率,孩子才能感受到輕鬆和快樂,這就需要父母做到尊重自我的需求、滿足自我的需求。

中國帶孩子的父母普遍沒有歐美一些國家帶孩子的父母的優雅,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自我的需求。自孩子出生後,夫妻關係和自我都讓位於孩子,情感需求和個人的完整性長時間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生出怨念進而變得煩燥,這種不顧及個人感受的全身心的付出,不僅對個人,其實是對孩子也極為不利的。只有滿足了個人需求,親子關係才有可能是融洽的,我們才有可能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問題。

2、用事前準備避免與孩子的衝突

孩子因為稚嫩,行為和認知都達不到自覺有序,總是為我們造成許多的問題和煩惱,自我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心情鬱悶的父母就會遷怒於孩子,把問題擴大化,而一個尊重自我需求的父母就會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問題。我們只要做到以下四點,就會少許多煩惱。

①事前考慮周全

對孩子來說,總有那麼一段時期或一些活動使他們煩惱、痛苦,讓他們哭哭鬧鬧、不想睡覺或做出不合理的行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個問題發生過一次,我們就要吸取先前的教訓,養成事前思考的習慣。

比如外出時怕孩子無聊的時候,哼哼唧唧地纏著你吵,你可以事先給備上一些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策劃一些臨時的活動,讓他們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忘記痛苦;在接近中午或晚上孩子容易變得煩燥的時候,我們做出調整,如把就餐時間提前,改變午休和睡覺時間,提前做好或縮減該做的事情等;在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如吃飯、洗澡、睡覺)前,做好過渡安排;在孩子為全新的或不適應的活動煩惱時,我們可以鼓勵並陪著他們進行活動預演。

總之,儘量做到早有準備,不讓不好的事情頻繁發生。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②講明期望

不要在你想要孩子做某事時,用徵詢或有選擇性的話語跟他講,而是要用明確的話語告訴他,你要他做什麼。比如到了睡覺時間,你想讓他去睡覺,就不要問他“現在想睡覺了嗎”,而是要說“現在該關燈睡覺了”。

因為0到6歲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你給了選擇性的話語,但實質沒有選擇,而孩子是根本聽不出來的。所以,在與孩子交流時儘量講明期望,不要使用模稜兩可或自以為對方會懂的話語。

③整理情緒

如果父母擅於整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很多問題是可以有效避免的。這就要我們及時注意到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及時地做出有效的回應,比如放下手中的活,給予他適當的關注並引導他說出心理的煩惱,然後用感同身受獲得孩子的情感認同,最後共同找到解決的辦法。

當事情讓你不可忍受的時候,有時是你的煩惱,有時是孩子的煩惱,如果你能整理情緒,就會很快解決問題。比如,孩子們在房間裡玩得太大聲,讓你無法忍受,其實是你的煩惱,而如果孩子們在玩鬧中有人哭了,這就是孩子的煩惱。

④訂立規則

孩子判斷大人的行為,一般不是聽你是怎麼說的,而是看你以前是怎麼做的。因此,我們要訂立規則,讓每個人每次都這麼做,他就會不自覺地這麼做了。但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什麼事,自己卻不堅持,那就等於在告訴孩子不用聽你的話。

比如,你說“該出發了”,這時你自己必須動身,避免因其它事情分心或拖拖拉拉。如果孩子不願走,你可以這樣問他:“你是想自己走,還是要我抱你?”他若還是不肯走,那就抱著他出去。

三腳凳理論和事前準備是我們對自己的調整,以便更好地解決孩子的問題,只有把自己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問題搞定了,我們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下面我們就來正式聊如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二、調整好孩子

父母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和事前準備後,就要學會用自己的行為正面影響孩子,從改變一段關係開始,改變令人抓狂的0到6歲小孩。改變孩子讓他們以更好的方式生活,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即強化良好行為、減少不良行為、培養新行為。

1、強化良好行為

完善兒童的行為習慣,關鍵在於鼓勵並強化他們的良好行為。孩子一直在學習兩樣東西:什麼是合適的行為和如何與人互動。孩子對你給予的關注類型(如讚揚、訓斥、責罵和微笑等)逐漸會形成一種偏好,他很快就能搞清楚怎樣做才能得到更多關注。如果他把玩具擺得整整齊齊會受到表揚,他就會一直這樣做下去,但如果他得到關注的方式是哭鬧和摔東西,他也會一直這樣做下去。

所以我們現在就來探討如何用關注、表揚和正強化法來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①關注

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喜歡博大人的關注,但我們卻不知道如何關注才能帶給孩子正面的影響。關注分為正面關注(如微笑、讚揚)和負面關注(如訓斥、責備),有條件關注和無條件關注,因此,就有以下四種關注形式:有條件的正面關注、無條件的正面關注、有條件的負面關注、無條件的負面關注。

關注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得不到正面的關注,就會激發負面的關注。如2歲半的兒子要我陪他玩遊戲,我繼續做我的事而拒絕了他,他默默走開後把東西扔在地上,故意弄出巨大聲響,我聽到後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批評他。

這就是孩子在追求正面關注時往往被我們忽視,而一旦幹了“壞事”,就會引起的負面關注,如果我們總是這樣,那麼孩子就會學著追求負面信息。我們要儘可能的回應正面關注而避免負面關注。

有條件關注就是“我喜歡你,因為你做了某事或達到了某要求”,而無條件關注就是“無論你做了什麼事,我都會喜歡你”。現在人們提倡父母給孩子無條件的關注,要求父母告訴孩子我會喜歡你,只是因為你是你。

但其實一味的無條件關注也是有害的,它會造成溺愛。可以說,有條件關注和有條件關注相輔相成,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因此關注的四種形式中,只有有條件正面關注和無條件正面關注對孩子才是有益的。

因為無條件的正面關注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有條件的正面關注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合理行為。

②正強化法

孩子的一種良好行為,如果我們不將它加以強化,使其形成一種行為習慣,那它就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正強化是相對於負強化而言的,負強化通常是通過批評一種不當行為來強化某種壞行為,而正強化是通過表揚、鼓勵、默默以身作則來強化某種好行為。

如孩子偶爾一次把外套掛到衣帽釣上,媽媽看到了,馬上對他說:“你學會自己掛衣服了,我真為你驕傲。”孩子會覺得非常開心和滿足,第二天,他又會自己把外套掛在衣帽鉤上。

而如果孩子跑回來把外套亂扔一氣,你跑來一頓訓斥:“你看別人家的誰誰,跟你一樣大,都會把外套掛得好好的,為什麼你不行?!”這其實是在使用負強化,讓孩子對掛外套這件事產生逆反。

這時你可以走到孩子你身邊,親身示範,告訴他應該把外套掛在衣帽鉤上,或者默默無言地把外套幫他掛在衣帽鉤上,這樣,下次他打算扔外套的時候就會想起你的做法,而自覺地去掛好外套。

都說言傳不如身教,這就是正強化法的魅力,我們不要強化孩子不該做某事的記憶,因為這樣會讓他逆反,產生偏要做某事的衝動。平時我們要用溫和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他該做某事的記憶。

③表揚

當然,表揚也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的方式,但是,表揚一定要及時,言符其實。如果表揚過於誇大或過於敷衍,都會削弱表揚的正面強化作用。

如你對一個六歲孩子說“我很高興你還記得把籃子帶回奶奶家,你想得很周到”,這就是名符其實的表揚,而如果你對他說“你還那麼小,已經做得很好了”,這種表揚就顯得有些勉強,根本起不到強化良好行為的效果。

2、減少不良行為

一般來說,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通常比減少其不良行為更有成效,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有些不良行為頻繁發生,我們不得不想辦法去幫孩子儘量減少某些不良行為。

而要想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產生不良行為的動機。

不良的行為雖然具有破壞性,但並不都是出於惡意,它們的動機一般包括渴望關注、希望獲取權力、關注或權力得不到滿足時的報復、自以為難以成功下的示弱表現。但是無論是那一種情況,我們都可以試著用以下四種方法來解決: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①注意力轉移法

孩子還小的時候,是很容易轉移注意力,而被其它事物吸引的,如果你發現他最近頻繁有某種不良行為的發生,怕他形成習慣,你可以用注意力轉移法。

注意力轉移法很簡單,就是打斷孩子的想法,把他朝你想要的方向引導。如孩子總是喜歡玩鄰居家裡的那個玻璃架子,你可以用他最喜歡的玩具卡車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但是孩子們成長得相當快,如果他每次要做某事時,你都會用相同的辦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就會掌握這種模式,如果他不想你再次影響他,他會改變策略或對你的轉移法無視;如果他想博你的關注,他就會故意做出這種行為。

這時,你可以採用間接注意力轉移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在使用間接注意力轉移法時,避免與孩子有眼神交流,你要背對孩子,不用理他,弄出足以吸引他的聲響,並裝作很投入地在做某事而且很享受的樣子。這樣,你就可以不干擾孩子的情況下成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他吸引到你身邊來。

②忽視法

忽視法是強化法的反用。當一種好的行為我們需要強化它時,就會採用正面關注,但是如果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們最好採用忽視法來弱化它。

比如孩子學到了一句髒話,覺得很新奇,總是掛在嘴邊,這時我們不要試圖訓斥或糾正,因為這樣就是用了負面關注,會在無形中強化了他的這種行為。正確的做法是忽略它,裝作沒聽見,也不要做出任何回應,這樣孩子試探幾次後,見你沒什麼反應,他就會自覺無趣,下次不會再說了。

③替代法

替代法是指用一項活動的正確表現方式,來替代不正確的表現方式。

替代法可以從地點和方式兩個方面告訴孩子,如何進行活動才會令人接受。比如,用木槌敲打牆壁是不對的,但可以用木槌敲打砸砸樂玩具;在擁擠的房間騎三輪車是不對的,但可以在開闊的廣場上騎。

運用替代法的時候,要儘量放飛你的想象力,直到找到合適的替代物。因為在同一情況下可以找到很多替代辦法,一個人可以接受的替代物,其他人不一定接受。

④調整環境法

有時從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中很難找到合適的替代物,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解決。

比如我在看書的時候,會用拓展環境的辦法,拿出孩子好一陣子沒玩的玩具給他玩;在孩子上床睡覺之前,用限制環境的辦法,不允許他看電視或進行激烈的運動;怕孩子再次打翻牛奶杯,用改變環境的方法,把放牛奶的桌子換成適合他的身高的桌子。

環境法是通過改變外部條件避免孩子不好行為的發生,雖然與孩子無關,但真的很有效。

3、培養新行為

在孩子的成長中,行為的習得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有些是靠身邊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有些事是要靠手把手的教導,一個孩子不同時期習得不同的新行為,見證的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習慣養成,而親身示範、簡單指令和行為塑造就是培養新行為的三種基本技巧。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①親身示範

親身示範是培養孩子新行為最有效的辦法,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家,不管他們看到成年人或其它孩子做什麼,都會試著模仿。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孩子這種強烈模仿的意願,想要孩子學會什麼,就在孩子面前做,讓他看到、聽到、感受到。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各種好的新行為。

比如你想讓孩子撿玩具,你就要在孩子面前撿玩具,想讓他們自己穿衣服,就在他們面前穿,想讓他們愛上書,就要在他們面前看書。雖然這樣做,我們做事的效率有點低,但是從長遠看,讓他們學會這些新行為,會讓我們以後節約很多時間,這樣做還是值得的。

當你期盼的行為在孩子身上發生後,還要不斷進行正面的鼓勵強化,否則這種行為可能不再出現。我開始在培養我女兒的新行為時,總是以為我想要培養的行為出現了就萬無一失了,缺少不斷的重複強化,後來發現她很快就又忘記了新行為,使我當初的努力功虧一簣。因此,在養成習慣前,一定要不斷強化。

②簡單指令

簡單指令,包括語言和手勢,都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新行為。給幼童發指令時,不論是指令還是表達的概念,都應該非常簡單,如果口頭指令伴隨著手勢,孩子就可以更明白你希望他做什麼。

比如你把兩歲左右的小朋友帶去吃飯,可以對他說吃飯,又一邊指著口做扒飯的手勢,他就會明白,你是希望他自己吃飯,他就會做出相應舉動。

③行為塑造

行為塑造,是把一項大任務或者目標分解成較小的、易操作的幾個小部分來完成。

對於幼兒來說,有些活動過於複雜或困難,他們不能一次性學會或做出全面改變,行為塑造就是一種極好的方法。

但行為塑造需要一些事先的觀察和計劃,大體分為四步:情況評估、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與修訂計劃。

情況評估:

如果你希望用行為塑造來改善孩子現有的技能,你就應該先確定這項技能目前出現的頻率,或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想訓練孩子單獨玩遊戲的行為,你就可以先測定他每次單獨玩遊戲的時長,如果他能自己玩上兩分鐘,那你就可以著手訓練了,但若是他一分鐘都堅持不了,就證明目前暫不適合訓練。

制訂計劃:如果經過情況評估你覺得可以進行行為塑造了,你就要把計劃過程分解成若干個步驟,讓孩子從第一個步驟開始,一步一步完成,直到最後一個步驟結束。在培養一種全新的技能時,不僅要強化孩子每個步驟的每一次成功,也要鼓勵孩子每個步驟的每一次嘗試。

實施計劃:當計制訂完成後,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沒問題,情緒正常,就可以開始行為塑造了。如果孩子感到沮喪,就應該停下來或積極傾聽孩子的想法。一開始,孩子每完成一個步驟就應該得到鼓勵,當他多次成功地完成第一步驟後,逐漸增加任務後面的步驟,或者增加活動的時長,以便達到鞏固強化的目的。

評估與修訂計劃:實施計劃後,根據孩子行為習得的結果,及時做出評估與計劃修訂,如果情況較好,可以按原計劃進行,如果計劃實施兩三次後,行為習得仍然沒有如期發生,就應該對完成情況進行評估,以便對計劃進行修訂。

總之,養育孩子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事,什麼事也急不來,我們總是要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調試才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如果父母沒有耐心或好高騖遠,對自己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就很容易陷入到焦慮、崩潰的惡循環,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為人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利,還是一門學問,這都需要我們主動學習,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孩子的心智和實際能力出發,幫助孩子和我們共同成長。這本《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的書,不僅告訴我們如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還告訴我們如何輕鬆做父母。

書中有10大策略,32種替代打罵的方法,150種現場解決問題的技巧,能幫你輕輕鬆鬆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讓你的孩子更加獨立、積極、自尊和有幸福感,以上我只是介紹了部分內容,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精緻乾貨,可買一本回來學習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