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这几年,三八妇女节居然无声无息变成了“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


01 时间管理和物品管理,育儿路上的两个拦路虎!

所以,中年大妈心目中的智慧女性是什么样

很简单,如果她能让孩子“省心”,我就觉得她很智慧。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你看,哪个妈妈不困扰?

  • 孩子拖拖拉拉,该做的事情总不做,好脾气妈妈也免不了“河东狮吼”!
  • 东西随手乱扔,每天跟着孩子后面收拾不停,家里乱得堪比垃圾桶!

在这个所谓的“女王节”即将来临时,我偶然遇见了这套《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进而忍不住剁手。

再然后,我知道这本书不一定能改变我的生活,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尝试一下……

这套《忍住!别插手!》的作者高取志津香来头不小。他是日本JAM网站的创始人,善于在老师、孩子、父母之间沟通,是儿童教育家“语言训练营”的组织者。

可我更在乎的是这套书的两大特点:

  • ——抓痛点。整套书分为三册,主打时间管理、物品管理和金钱管理。我家娃小,金钱管理暂时轮不上,可是时间管理和物品管理我都需要!
  • ——抓实操。“看了那么多书,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很多育儿书只有大而化之的理论,听起来再正确不过,可就是没法操作。这套书重在孩子自我管理,有很容易操作的彩色示意图,还有很具体的步骤方法外加小技巧!

不信,我们来看看两个常见育儿难题——时间管理和物品管理。

02 彩色便签纸三步法&任务金字塔,助力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前段时间,我的好友邱姐吐槽自己的儿子每晚不整理书包,每次上学急匆匆,上课总是忘记带教材。

最近,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吐槽自家娃不自律,网课直播总错过。

说穿了,这些问题就是孩子没有做好自我管理,在时间安排上出了问题。对此,这套书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对策。

  • 对策一:短期时间安排巧用“彩色便签纸三步法”

孩子们可以用“彩色便签纸”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引导孩子列出“想做的事”和“必须要做的事情”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我们不妨问一问孩子:“你想做什么事情,又有哪些事情是你必须要做的?”让他在纸上列出来。

第二步:帮助孩子排出事情的优先级,用彩色便签纸按照顺序张贴在纸上,并贴在家里显眼处。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和孩子讨论一下,看看哪些事情应该优先处理。按事情的优先级,用不同的彩色便签纸张贴在纸上。比如,粉色是孩子想做的事情,蓝色是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三步: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让孩子把便签纸撕下来。

孩子每做完事情,就把便签纸撕下来。看着计划一项项完成,待办事项归为一张白纸,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如果再配合上“履约凭证”就再好不过。如果孩子做得好,就给他一个游戏球,约定好集齐十次或二十次就来个全家旅游,你猜猜孩子会不会更开心更受鼓舞?

还在担心孩子错过网络直播课?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将网络直播课的优先级排在前面。记着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告诉孩子:妈妈信任你,你要对自己负责。

  • 对策二:中长期时间安排巧用“任务金字塔”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最近宅家的时间有点长。面对这样的“中长期时间”,有什么时间管理的小妙招呢?

有了“彩色便签纸三步法”,“任务金字塔”就不难。制作“任务金字塔”重点在于确定计划和分解计划,把每一项任务拆解到每天中。

比如,孩子打算2个月读完15本书,那么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平均两个星期就要读完一本书,再扣除因为旅游等可能达不成的时间,修正计划。最后,每完成读完一本书给那天的日历上打一个✓。

很不错的小技巧。当然,引导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注意“留白”,不要过分“压榨”孩子!

03 孩子玩具满地都是怎么办?收纳的核心是这四点

做娘的人都知道:有了孩子以后,无论家里多大,都能分分钟被装满。

更痛苦的是,孩子会把自己的书和玩具弄得满地都是,他前脚扔我后脚收,那滋味真是酸爽……

《忍住!别插手!》第二分册对症下药,给我这种妈咪开了“药方”:

  • 关键一:物品管理要趁早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忽略培养他收拾玩具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孩子学习“分类”开始。

最近,思维训练很受追捧。3—4岁孩子学习“分类”是基本功。孩子们根据颜色、形状、种类分类,基本成了各类学前教育书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你看,同样的物品,幼儿园的学生和小学的学生分类大不相同。年龄小的孩子没有大类别的意识,分类会更加精细,可使用起来效率大打折扣。

孩子的抽象思维在不断锻炼中形成,我们不妨把“分类训练”融入到对日常物品管理中。

比如,采用“宣传单分类法”模拟分类。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平时大街上发放的超市宣传促销单花花绿绿,孩子们很喜欢。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剪下超市促销单上的物品,让孩子分类。这种活动锻炼了孩子手指精细度,又提升了思维能力,还增强了收纳能力。

再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帮助我们进行“垃圾分类”

用恳求孩子帮忙的口吻请孩子进行“垃圾分类”,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能促进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何乐而不为?

  • 关键二:收纳核心是实用

成年人可能也有类似的体验,看到他人“印象笔记”用图书馆的方式建立检索指引,于是想着模仿,却发现反而成了负累。

引导孩子开展物品管理的核心是实用,分类既要有规律可循,又要简便可行。

  • 关键三:引导策略在沟通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引导孩子做好物品管理,沟通的话术和方式需要注意。

注意话术。

仔细聆听孩子分类的理由,不要将自己的分类方式强加给孩子。

注意方式。画出直观的“物品管理”操作图往往比口头指引更有效。

  • 关键四:方便整理有技巧
熊孩子又错过了直播课?别担心,自我管理帮妈妈养出省心娃


父母要营造适合孩子收纳整理的环境。比如,准备好大小合适的收纳箱,选择半透明的箱子供孩子整理玩具等。我们多帮孩子想一步,孩子收纳整理方便了,自然更容易养成好习惯。

你可能会觉得:说是不管教,这简直比管教还难!

说的没错。“不管教”建立在孩子最初的“习惯养成”,讲究的是“先难后易”,追求的是逐步让孩子和父母的“人生课题”分离,帮助孩子学会自立。

可是,这不正是父母育儿希望最终达到的目的吗?

就算是为了帮自己蜕变成“女王”,也请你和我一起试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