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忠佔對山能斬夏侯淵,馬謖遇到張郃只能失街亭?

劍膽琴心蜘蛛俠


首先我們先來做下人物對比:黃忠.字漢升,南陽郡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初平三年(192年)荊州刺史劉表出任荊州牧.黃忠別劉表任命為中郎將,隨後從七侄劉磐駐軍長沙攸縣(今湖南攸縣)建安四年(199年).劉磐與孫策交戰於艾縣(今江西修水)黃忠隨從劉磐.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逝,曹操降下荊州後,以黃忠代理埤將軍,任然在長沙郡任仕官,歸長沙太守韓玄統轄,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乘機佔領荊州,率趙雲等南征長沙四郡黃忠跟隨韓玄向劉備投降。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經益州牧劉璋部下法正作為嚮導,進駐葭萌關(今四川廣元)黃忠隨軍行進.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黃忠與卓膺率兵自葭萌關向成都進兵。劉備先引兵到關中,後與黃忠軍隊會合。黃忠在戰鬥中,常衝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之首,一路攻到涪城。劉璋派遣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前來阻擋,都被擊敗。黃忠追隨劉備進攻綿竹,綿竹守將李嚴、費詩等先後投降.

建安十九年(214年),黃忠隨同劉備率軍進圍成都。數十日後,劉璋投降。劉備進入成都後,論功行賞,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

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淵參加過曹操指揮的歷次戰役,並且經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亂。最出色的一次戰役是攻打韓遂的興固之戰,韓遂的部下多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銳。夏侯淵長途奔襲,襲擊了韓遂的後方,韓遂來救,又當機立斷,以疲勞而且不佔質量、數量優勢的軍隊一舉擊敗了韓遂,韓遂從此一敗塗地,坐待夷滅。又消滅了割據河西長大三十多年的宋建。。虎步關右.所向無前.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 .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2.時局對比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建議劉備,曹操一舉平定漢中,降服張魯不乗勢力進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自己倉促北反,這並不是他才智不夠,或是軍力不足,必然是有內憂緣故。

3.才略對比,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劉備方奇士法正,武 黃忠 張飛等名將,以及兵力 、曹公回師遺留兵力與時精銳蜀漢對比,論援軍,蜀漢支援漢中路途較快,曹魏路途險阻且長遠,以上對比可知一二

4.攻守雙方較量

劉備乘夜派兵火燒魏軍的鹿角樹章,夏侯淵派張郃領兵保護營東圍障,自己率親兵保護營南圍障,張飛向張郃挑戰,張郃軍接戰不利,夏侯淵把自己所帶精兵分撥一半去援助張郃,結果被黃忠所襲,夏侯淵戰死,

黃忠VS夏侯淵,從人物性格來看,黃忠常衝鋒陷陣,身先士卒勇毅冠絕三軍,夏侯淵擅長千里奔襲作戰,且戰鬥經驗豐富隴右一戰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當下來看蜀漢圖謀已久,曹魏方曹公倉促回師,戰陣較量來看蜀漢方為進攻方兵精卒銳,且雙管其下分散夏侯淵部兵力,後因張郃部失力調撥半數兵力援助張郃,以上所述黃忠斬夏侯淵已成必然,時曹公常告誡淵,為將當有怯懦時,不可但持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而,若能聽曹公之言淵命亦無憂也,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生份跟隨劉備入蜀,因其善長謀略,而深得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軍打仗,二人常常促膝長談、徹夜謀劃。被諸葛亮稱為曠世奇才,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他的才華被諸葛亮所賞識,並且很相信馬謖,經常詢問馬謖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並徵求馬謖的意見和建議,綜合考量。馬謖自從與哥哥馬良一同為蜀漢政權賣命,馬謖為諸葛亮做過很多事情,是諸葛亮的高級參謀,也是蜀漢政權的智囊團成員之一,他曾跟隨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針對南人南人難以馴服的特點,馬謖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攻心策略。諸葛亮採用了馬謖的意見,不久諸葛亮斬殺了雍闓,並且他赦免了孟獲,這一策略被諸葛亮實施為七擒孟獲,從而保證了南方邊境的安寧,針對蜀國兵馬疲弊,民怨沸騰,馬謖適時提出,只宜存桖,不宜遠征的休養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馬謖的計謀,諸葛亮成功的離間了魏國曹睿、司馬懿君臣,為北伐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才使得諸葛亮敗夏侯,收姜維,滅王朗,緊接著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舉國震驚,看他所獻平南之策時,可以發現他對戰爭的驚人洞察力,看他獻反司馬懿和曹睿之計,有看出他算計之工巧。馬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謀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夠在運籌帷幄和能戰善戰之間平衡,當馬謖在這兩者之間無法平衡時,街亭失守就成了必然。

張郃,冀州河間(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張郃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黃巾之亂時,先從韓馥,後效力於袁紹。再與公孫瓚得交戰之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並隨其攻烏恆,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從攻鄴,拔之,又從擊袁譚於渤海,別將軍圍雍奴,大破之,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以功遷平狄將軍,別徵東萊討管承,有與張遼討陳蘭,梅成等,破之。從破馬超,韓遂與渭南。圍安定,降楊秋,平寧建。曹公徵張魯先遣郃督諸軍討興和氏王竇茂,曹公從散關入漢中,有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這能看出曹公多張郃的信任以及張郃久經戰陣足智多謀。

馬謖VS張郃的較量從上可看出是一位久經戰陣且足智多謀的沙場老將VS一位極具有戰略眼光的謀士在錯誤的地點進行了一場錯誤的較量。有道是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惜哉,痛哉!


沐雪青川


首先要說一下,黃忠佔對山斬夏侯淵只是演義中的故事,所以這個問題只能從演義角度來說。

在定軍山之戰中,因為夏侯淵死守定軍山不出戰,黃忠一時無可奈何。法正查看地形以後,建議黃忠去佔了定軍山西面的高山,可以居高臨下查看定軍山虛實。黃忠依計而行,半夜率軍衝上山頂,擊敗了夏侯淵部將杜襲奪取了高山。

法正又料定夏侯淵會率兵前來奪山,因此建議黃忠在半山守候,自己在山頂發現曹軍倦怠無備時,舉起紅旗黃忠再殺下山,以逸待勞。黃忠再次聽從了法正的建議。夏侯淵也果然率軍前來圍山。

夏侯淵在山下大罵挑戰。法正和黃忠只是不理。直到午時,法正眼見曹兵倦怠,紛紛下馬休息,銳氣已墮,於是舉起紅旗。黃忠一馬當先衝下山直撲夏侯淵,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當頭一刀砍為兩段。

此戰黃忠能取勝,一是法正已經料定了夏侯淵的一舉一動,以有備擊無備。二是黃忠武藝高強,在演義中屬於頂尖的高手,夏侯淵原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又被突襲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才會當場被殺。

而馬謖則不然,他面對的對手其實是司馬懿,不是張郃。司馬懿也是足智多謀之人,論耍計謀兩人差了起碼三條街。司馬懿不會像夏侯淵那麼犯錯,讓馬謖有可乘之機。換成法正和黃忠來打街亭之戰,法正面對司馬懿這樣的對手也不會那麼託大冒險上山,肯定是老老實實當街下營。

而馬謖也沒有黃忠的勇猛,能拼死一搏。這樣被司馬懿斷了水源以後,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所以馬謖敗就敗在了沒有清醒認識到自己和對方的差距,一沒有法正之謀,二無黃忠之勇,才會最終遭到失敗。


不沉的經遠


馬謖街亭戰敗的真正原因是:舍水上山、舉止煩措,依阻南山,不下據城。所以馬謖失敗:(1)不據城;(2)捨棄了水源地。

街亭是因為城中有一眼泉而得名,諸葛亮的本意是拒守街泉亭城,依託城池,依靠水源補給,即使潰敗也不會出現大面積潰散的情況。

從全局來看,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斷有隴右,塞絕隴道,隔絕關中救兵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北伐目的已經非常明確,對馬謖的安排也是一目瞭然。

街亭之戰就是為了拖時間,等到諸葛亮解決了祁山之後,親帥主力支援馬謖,其實守住就是勝利。但,當時馬謖舍水棄城上山。

按照諸葛亮的設想,此次北伐就是趁著魏國內部大亂,再加上諸葛亮首次出擊的戰略突襲性。

當時的魏國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戰備,攻佔隴西數郡鞏固防禦,並逐漸消化,這也可以使隴西成為進一步進攻關中平原的前線補給根據地。

如果當時此次北伐勝利,在以後的北伐行動中,蜀軍就會佔據更加有利的態勢。因為出了隴山和隴縣之後,就是一條河流衝擊平原直通關中平原了。

也就是說,魏國從隴縣到長安,已經是無險可守。所以,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主要是為了將魏軍阻擋在街亭—上邽。由此來看,守街亭,就是一道死命令。

很多人並不理解馬謖是諸葛亮最信任的人,為什麼關鍵時刻他會違背諸葛亮的意願。置諸葛亮的軍令於不顧,放棄水城,登山紮營。

從當時馬謖的年齡上來看,當時的馬謖已經是38歲了,已經是中年了。在當時的職場上,38歲的人在職場上還遠遠稱不上歷煉。

馬謖可以說是一個高材生,同時還得到諸葛亮的充分信任。但從當時他在街亭之戰的表現來看,他和38歲時的孔明相比,還是缺乏鍛鍊。

根本原因就在於,馬謖和諸葛亮的意願其實相符矛盾。諸葛亮是要求守住街亭即可,為蜀軍鞏固隴西爭取大量時間。而馬謖,則是要求擊敗張郃,立下不世之功。

公元前


這恰好說明了地形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情況不同地形的影響也不一樣。

先來說定軍山,這一戰是劉備進攻漢中之戰。曹操打敗漢中的張魯之後就將夏侯淵,張郃等人留在漢中鎮守,夏侯淵是主將。劉備在黃權法正等人的建議下決定發兵攻打漢中,攻打漢中的戰鬥並不容易,打了一年打不下來,以至於劉備派人去讓諸葛亮再從成都發兵支援。說起漢中就不得不說漢中的地形和四川盆地的地形,如果你坐過從成都出發到西安的城際動車的話,你就會發現,成都平原、漢中平原、關中平原,這三個平原恰好被群山分開,他們就好像鑲嵌在群山峻嶺上的三顆明珠一樣。關中平原就在最中間,漢中雖然不大,但是它卻為走出四川提供了跳板。

劉備出陽平關進攻漢中,他主要佔領著南邊的山脈,他將部隊分成10部,同時進攻夏侯淵等人的。夏侯淵的部隊在平原上安營紮寨,需要用鹿角做防禦。劉備的10部沿山排開,黃忠佔據在東南方的定軍山。在地形上,劉備一方佔據高山之後,他們的背後沒有敵人,不需要擔心別人將山包圍斷他的水道、糧道,因為劉備一方的糧草是從四川盆地運輸過來的。也就是說劉備和夏侯淵雙方是正面對正面,不存在誰斷誰後路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佔據高地的劉備一方具有優勢。夏侯淵想要跟黃忠搶奪定軍山,劉備命人燒燬張郃營寨的鹿角,又派兵進攻張郃,夏侯淵分一半兵力救援張郃,劉備又命人燒燬夏侯淵的鹿角,因為營中缺人,夏侯淵親自帶人出營修復鹿角。法正命黃忠在山上擂鼓但是不出兵,擂了幾遍鼓之後夏侯淵放鬆了警惕,法正命黃忠衝下山去,正好斬殺了夏侯淵。

街亭之戰有所不同,街亭位於甘肅天水境內,是連接攏右和關中的咽喉。與漢中南邊一排山不同的是街亭是座沒有水源的孤山,山下有城。諸葛亮本意是讓馬謖在山下的城裡面固守,因為街亭的位置在諸葛亮大軍的背後,街亭如果丟失的話,相當於諸葛亮的大軍就腹背受敵了,腹是關中,背是街亭。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部署,也不聽副將王平的勸阻,他選擇上山固守,結果被張郃圍困在山上,糧草水源都斷了。諸葛亮不可能發兵解街亭之圍,因為沒有那麼多兵,一面還要面對關中方向的魏兵,所以街亭的一個錯誤戰略部署就導致了全盤皆輸,沒有回頭的餘地。


傳奇歷史觀


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今天如此,在古時更甚。可以說,只要一方佔據了這些有利的條件,那基本上就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

在三國時期,定軍山之戰與街亭之戰形成鮮明對比,一戰勝利一戰失敗,而在其中地理優劣之勢被體現的淋漓盡致,下面咱們就分別仔細來看:

定軍山之戰

在定軍山之戰中,黃忠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在法正的建議下取得了地理上的優勢。

當時,張郃剛剛在進攻巴西時被張飛擊敗,幾乎是全軍覆沒,最後隻身逃回定軍山。所以,夏侯淵是死守著不出戰,黃忠用盡了辦法都無可奈何。

後來,法正查看周圍的地形之後建議黃忠先去佔領定軍山西面的高山。黃忠便依計而行半夜率軍擊敗了夏侯淵部將杜襲並奪取了高山,致使夏侯淵失去了地理優勢。

之後,法正又迫使夏侯淵主動出擊,自己則以逸待勞。夏侯淵來到山下大聲罵陣,法正和黃忠卻是不予理會。一直到下午曹軍罵的疲倦便紛紛下馬休息,早已沒有了起初的銳氣。此時,黃忠率眾將士衝下山直撲夏侯淵部,一舉將其擊敗,夏侯淵也被殺。

街亭之戰

街亭對於當時的魏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秦嶺之西有一路可通祁山,中間一隘口,地名街亭,是去漢中的咽喉要地。

這是曹魏提醒張邰的話,說街亭乃是往來於秦州與漢中之間的咽喉要地。

街亭雖小,干係甚大,此地奈無城廓,又無險阻。

這是諸葛亮再三告誡馬謖的一段話,是說街亭的干係很大,也難怪後來諸葛亮揮著淚也要把馬謖給殺了。

街亭之戰中,諸葛亮的原意是讓馬謖在城裡面固守,可是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部署,也不聽副將王平的勸阻,而是選擇了上山防守,結果被張郃圍困在山上,糧草水源都斷了。

要知道,這裡的山和定軍山那裡不一樣,這裡的山乃是沒有水源的死山。看似馬謖上山防守佔據了地理優勢,可你守著一座沒有水源的死山,那不是找死麼?

因為當時的諸葛亮根本沒有那麼多兵去救你。結果毫無疑問,街亭之戰失利,街亭丟失。


樾檬侃歷史


黃忠是攻擊方,佔據天時,蜀兵士氣高昂,又有謀主法正輔助,文武相濟,有人和。出其不意攻下西山,這個戰略目的達成可以居高臨下鳥瞰夏侯兵力部署,還破了定軍山的拱衛據點,從而攻虛避實,先支後主。

要知道古代兵力大局部署完成輕易不可更改,當兵最忌諱朝令夕改,會引發兵變。所以不得不反攻。

黃忠法正用了疲敵計,以逸待勞,然後一鼓作氣下山衝鋒,人借山勢,山助人威,又有地利。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破夏侯易如反掌。都知道下山虎厲害,因為下山虎是要吃人的,威勢無雙。

馬謖就不一樣了,沒有真正領兵實踐經驗,而且孤軍斷水守山,防守方,本來氣勢就不及進攻方,而且沒有後續援軍形成掎角之勢,張郃可以放心圍山,以逸待勞,軍中缺水三日,就要出事,下山來攻又被人家以逸待勞,跟王平副將還不合。這不敗誰敗呢?


老煩煩雜談


定軍山戰役與街亭戰役都是蜀魏兩國交戰以來最關鍵的戰役。

定軍山戰役是蜀魏兩國漢中之戰的關鍵性戰役,蜀國定軍山戰役的勝利是崛起之戰,國運成為三國列強之首,漢中之地盡歸蜀國,匡扶漢室的大業基本完成兩步。魏國赤壁之戰的失敗是衰落之始,漢中之戰蜀魏兩國再次交兵,總體以魏國殘敗告終,國運自此總體淪為劣勢,西南大門敞開無險可守,帶甲百萬所剩三分之一,只能罷兵防守境內自保。按照主力將帥而言,黃忠對戰夏侯淵,兩人均是武將,年齡上夏侯略佔優勢,勇武上二人不相上下,經驗上都是身經百戰,機智上黃忠略佔優勢,兩者相對而言,夏侯失敗的幾率本身就大,戰局結果都在意料之內。

街亭戰役是發生在諸葛亮六出岐山的其中之一,諸葛亮準備取下長安,與司馬懿対持雍梁,司馬懿根據地理位置推斷,蜀軍糧草供給必經街亭,安排張郃主攻截斷蜀軍糧道。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經常參與軍機,頗得諸葛亮信任,也許諸葛亮是在檢驗馬謖的綜合能力,有意提拔重用,然而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馬謖沒有按諸葛亮吩咐來做,導致自己兵敗失守。按照個人對戰,馬謖面對的張郃,兩人一長一幼,馬謖佔年齡優勢,張郃帶兵經驗與勇武謀略均在優勢,看到馬謖自做聰明,立即調整部署,將馬謖困在街亭,幾天無水無糧,最終以整體戰略失敗告終。

街亭如此重要位置,安排馬謖去確實有些隨意,諸葛亮如果安排魏延或者姜維任何一將,街亭不會突然失守,直接造成本次北伐失敗。


Oo否極泰來oO


為啥黃忠佔對山能斬夏侯淵,而馬謖遇張郃卻只能丟街亭?(流譽原創 抄襲必究)



這與地形、大局勢、夏侯淵、馬謖、以及對敵將領黃忠、張郃,雙方不同的指揮有關。黃忠佔領的對山,夏侯淵原駐紮有軍隊,由於人數太少,黃忠大隊人馬,突然殺上來,措手不及,只好放棄。這上面原來肯定有糧食、草料、水、等物資儲備,儘管可能不多,但黃忠當時就是進攻,並沒有長期駐紮山頭打算。而馬謖紮營南山不同,那是一座荒山,樹木叢雜、林草豐茂,馬謖的任務,需要較長時間堅守街亭,阻止張郃大軍通過,特別是水源在山下,張郃截斷之後,大軍無法飲水、無法造飯,當天夜裡,就有部分守軍,打開寨門,下山投敵,這對其餘守軍心理,構成極大影響。



黃忠佔領的對山,只是連接定軍山大營的一個小高點,周圍群山連綿,即就是夏侯淵兵多,也無法圍山,上、下對山,有一條通道,而且是唯一的,夏侯淵要攻上來,受到限制。但黃忠殺下來時,是據高臨下,帶有衝擊力,而且,由於夏侯淵率軍,在山下長時間罵戰,黃忠一直不理,待夏侯淵疲憊、鬆懈,軍隊士氣低落時,居於山頂的法正,揮動紅旗,半山的黃忠,突然發動進攻,猛殺下山,衝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夏侯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夏侯淵被連頭帶肩,劈為兩段。



這裡,黃忠、法正有勇有謀,半山距離山下,本來就不遠,但觀察受影響。事先,黃忠、法正約好聯絡信號,黃忠的攻擊部隊,居於半山,指揮觀察的法正,居於山頂,各佔優勢。從兵法角度,運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原理;從地形上,利用據高臨下、“勢如破竹”之勢;從敵軍心理上,利用夏侯淵鑑於曹操已到,急於奪回對山,心煩焦躁、輕敵驕傲、疏於防範的心理,相互配合,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而馬謖紮營的南山,王平在觀察之後,曾說這是一座孤山,就是平地而起,周圍沒有連綴,這樣的話,就容易被張郃大軍包圍、困死,截斷水源。並且,在圍攻時,放火燒山,山上守軍,被煙熏火燎,又長時間缺水缺食,軍心渙散,再加已有部分守軍投敵,不說反攻山下,就是守山,也很困難。而一旦馬謖軍潰敗,就牽一髮而動全身,會引起連鎖反應,周圍駐軍的王平、高翔、魏延部隊,也會不同程度波及士氣軍心。



還有一點,就是黃忠佔對山時,劉備軍整體上是一種氣勢如虹的進攻態勢,即使曹操親臨其境,也沒受大的影響。特別是,夏侯淵的求救,是前一年三、四月發出,而曹操卻姍姍來遲,拖延近十個月,將近一年。如今雖然到了漢中,但不瞭解定軍山前線對戰情勢。而馬謖守街亭,蜀軍是取守勢,屬於一種被動姿態,這也對蜀軍多少有點影響。


流譽後


第一、黃忠是武將,久經沙場,履歷戰功,作戰經驗非常豐富,能夠把軍事戰略和戰場形勢結合起來。而馬謖是參軍,雖然熟讀兵書,深明韜略,但是不會靈活運用,只會刻板的移植腦海中的戰術戰略。

第二、定軍山與街亭山不同。定軍山在漢水附近,可以有充足的水源供人和馬飲用,而街亭山更靠我國北方,本就降雨量稀少,且街亭山多為岩石,山泉很少,難以得到水源供應。


小智歷史趣談


蜀漢老將黃忠攻佔定軍山、敗殺曹魏猛將夏侯淵是趁其不備出奇制勝才獲成功,如果馬謖對陣張郃,只要戰略得當、不輕視對手,又武藝高強,也能戰勝張郃,不會失去戰略要地街亭。可惜最後馬謖因自負輕敵、剛愎獨斷、不納忠言而失了要塞街亭,落得被諸葛亮下令以違抗軍令、作戰不力、失了要塞之罪含恨被斬的悲慘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