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復存在?


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復存在?


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也許就不會有地球的存在,對於地質演變來說,板塊構造是關鍵點。科學家還猜測地質活動與生命演變是息息相關的,或許它還是決定行星可居住性的決定因素。因此,為了找出發生地質變化的原因,科學家開始對地球表面進行研究。

長期以來地球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但這仍是一個謎題。而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地質學家發現,或許是因為地外物體才導致地球地質發生變化。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地質變化是由地球內部活動造成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地質變化可能與地外物體有關。因此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將重點放在地外物體身上。


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復存在?


行星形成理論中提到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由太陽星雲中的物質組成,通過對地球建模和月球撞擊的研究,地質學家發現在地球形成的幾億年中,它受到多次撞擊。據說,在地球形成一億年後,遭遇了一次大規模撞擊(巨人撞擊假說),使地球產生了地球-月亮系統。雖然這些撞擊產生的影響會逐漸消逝,但是它們會留下由岩石汽化冷凝形成的球狀床。

於是,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地塊和南非的卡帕瓦勒地塊成為地質學家的研究對象,因為這兩個地塊中都存在球狀床。通過研究分析,地質學家確認這些球狀床形成於32億年前,是地外物體撞擊後留下的證據。巧合的是,球狀床的形成時間與第一塊板塊構造出現的時間是一樣的。地質學家對此進行解釋,地球在被直徑超過300公里的地外物體撞擊後,在地幔中就會出現熱異常。


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復存在?


如果沒有板塊構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復存在?


地外物體的撞擊會使地幔的浮力發生改變,最終形成了板塊構造。但是從太古代(40-25億年前)開始,撞擊地球的地外物體直徑大部分都是小於100公里。為了確認這種直徑的地外物體對板塊構造的影響,地質學家採用了兩種辦法:一是使用科學技術,來尋找中太古代(33-29億年前)的撞擊記錄;二是使用數值模擬,來研究撞擊對地球岩石圈產生的熱效應。

然後,地質學家就發現直徑100公里的地外物體,可以導致地殼弱化。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直徑僅為70公里的奇克盧布,就可以使白堊紀的古生物全部滅絕(包括恐龍)。再加上在中太古代時期,地球的冷卻使地幔的厚度不均,有些較薄弱的地幔在受到地外物體的撞擊之後,就會產生浮力差異,從而形成板塊構造。因此,地外物體的撞擊和地質演變之間必然是有聯繫的。

這些結論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人類或許可以找出生命的起源,還可以利用這些結論來確定行星的可居住性。目前,大部分被發現的系外行星都不具有板塊活動,但如果說地外物體的撞擊可以讓行星具有板塊構造,那麼對於尋找可居住的系外行星任務來說,也更加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