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在诸多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出现鬼子进村地场景:大队鬼子在骑高头大马的日本军官带领下,杀气腾腾冲进村庄,挨家挨户搜查。

把全村人集中在一片空地上后,就开始盘问八路军的下落,如果无人答话,就会每隔一段时间,拉出一个百姓当场杀掉,逼人群中的八路现身。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下乡扫荡的日军

不过,这些抗日神剧远远低估了日军的智商,也弱化了侵华日军的残酷罪行。要知道,当年日军可是以“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作为扫荡口号的。仅1941年冬,日军扫荡山东的临沂、留田,就屠杀百姓3000多人,烧毁房屋5000余间。

在日军的扫荡过程中,如果群众及当地干部因为各种原因来不及转移,日军就是包围村庄,进行报复,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八路军士兵或是共产党员干部。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挨家破门抓人的日军

这时候抗战片中经典的一幕就会出现,向集合起来的村民逼问,谁是八路,谁是党员!

事实上,这种暴力式逼问很难有结果,一方面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百姓不愿告密;另一方面一旦告密,鬼子一走除奸队就会找上门,活不成不说,还落个汉奸叛徒罪名,一家人以后在村里可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所以,日军通常会利用自己的甄别方法来区分八路军和老百姓,而不是一上来就愚蠢的杀一儆百。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扫荡后满载而归的日军

有过军训和军队生活经历的都知道,军人对口令和军事动作会形成肌肉条件反射,日军正是利用这一点,要求在场群众连续随着口令做“立正”、“稍息”等动作;或是出其不意喊出口令,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细微动作变化,以动作的反应速度和标准程度,来判断是八路还是老百姓。

对于不同职业来说,一些身体特征也会暴露身份,比如当年的八路军战士,长期把枪扛在肩上,肩膀和脖子上都会留下枪摩擦的硬皮,食指也会因抠动扳机产生厚茧。再加上老百姓通常赤膊干活,皮肤黝黑。而八部军或党员干部多穿军装,皮肤会白一些。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八路军训练

问话也是日军的一种区分方式,不同身份的人说出的话是不一样的,日军首先会问出生年月及时辰,农村的成年人多会说民国年月日丁丑寅卯等表现形式,而有公干的人却通常按工作习惯以公历回答。日军问话时为了使回答者放松情绪掉以轻心,常常会以拉家常的方式或是递上一包烟,如果将香烟分给大家而不是私自揣起来者,也是重点怀疑对象。

平时穿军装的八路或是党员,遇上日军扫荡化装成便衣时,都是临时从老乡家借的衣服,看上去往往不合身,这就成了最直接的疑点。除此之外,日军会仔细检查衣服脏的部位正不正常,衣服上的土是不是当地的土。衣服口袋里的东西也很重要,八路或党员通常比老百姓会讲究卫生一些,比如带有牙粉,厕纸等。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日占区的良民证

对于日占治安区,最初日军只检查“良民证”,后来发现“良民证”也不可靠,毕竟那时候不同于现在,有人脸识别。连每人一张照片都不可能实现,证件上只有红印泥按的指纹,很容易被冒用。后来日军在检查“良民证”时,就会用放大镜现场对比,看是否和持证人指纹一致。

大人们如果查不出结果,日军还会把小孩拉到一边,利用糖果副食诱惑式问话,孩子天真简单,不太能守住秘密,对于村里来的新人也会记忆深刻,常常能有意外收获,在问话的同时再暗中察看成年人群中的表现,如果有人频频窥视或是侧耳倾听,其可疑程度大大增加。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日军向小孩问话

日军利用这些甄别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方法,确实对当时的抗日敌后武装和地下斗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当时日寇的“治安肃正”和“治安强化”运动愈演愈烈,隐藏在群众之中的八路军战士和党员处境愈加艰难,整个敌后抗战面临严峻的斗争环境。八路军只有不断在日军的扫荡间隙间见缝插针,闪转挪腾,才能在残酷斗争环境中得以生存。

抗日神剧中对鬼子进村的描述,大多没有刻画出 “三光”政策下鬼子的凶残,对于坚定怀疑八路存在却问不出结果时,日军会架起机枪,将全村人员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枪杀;房屋全部烧毁;粮食、牲畜、用具、财产尽掠而空。日军当年的暴行,将无数的中国农村变成了废墟,无数的生灵惨遭涂炭,无数儿童饱受战争之苦。

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是如何甄别我军战士和老百姓的

日军将整个村庄烧毁

直到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不断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日占区的扫荡才日渐势弱,我地下抗日武装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转入反攻。

参考史料:《百科:“三光”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