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感到束手束腳

01、為什麼要推行推恩令

周行分封而有八百年天下,秦行郡縣卻二世而亡。故而,在漢朝建立後,鑑於秦帝國孤立無援,以致滅亡過速,而實行郡國並行制。但是,分封同姓雖穩固了漢朝的劉氏江山,卻又因封藩太重,造成了尾大不掉,進而威脅到了朝廷政權的統治。

漢武帝時期,雖然經歷了“文景之治”,國家實力迅速增強,大一統的國勢已然形成。但“漢承秦制”卻由於漢初的“改良主義”,依然給當時的大漢王朝留下了一些安全隱患。其中“分封制”的“殘毒”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軍事勢力,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併嚴重,社會動盪不安,階級矛盾不斷髮展;此外,自戰國時期就一直存在的北方匈奴不斷入侵也使得西漢王朝邊境不寧。

這些因素給漢武帝提出了新的歷史思考,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刻不容緩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漢武帝說:我想打匈奴

加強中央集權是封建社會所有皇帝的一個共同課題,這是一個體系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貿然行事,只會適得其反,漢景帝時“七王之亂”的硝煙戰場仍然歷歷在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所以即便是雄才偉略的漢武帝面對這個關係國本的問題時,也不得不慎重行事。

漢朝成立的時候,本來是秉承“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美好願望而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分封制,但是人性中最難預測的就是慾望,尤其是有一定實力支持的慾望。一些實力漸強的諸侯王逐漸出現尾大不掉、阻眾抗命的情況和趨勢,這是“中央集權”的一大威脅和障礙。

漢武帝也沒有勇氣“破而重建”,因為那可能意味著他要重新走一遍漢高祖劉邦

“征戰天下”的老路。但漢武帝也不是一個敢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庸君,他的內心裡有一個關於王朝的宏圖偉業。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老祖宗留下的分封制對漢武帝造成不小的困擾

正在漢武帝十分矛盾的時候﹐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父偃以為,如果侯王的孩子沒有自己的封地,仁孝之道就得不到弘揚。所以他就建議諸侯分別將自己的孩子封為列侯。這樣一來﹐表面上是施德惠﹐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瓜分他們的土地以達到削弱諸侯王勢力的目的。

這個建議不僅符合劉徹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目的﹐也巧妙的避開了各個諸侯反抗的可能。於是這個建議立即被採納。

同年春正月﹐推恩令正式推出執行。

何為推恩令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讓漢武帝看到轉機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推行恩德的命令。

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說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從上述的記載可以看出,推恩令的戰略制定者是主父偃,實際推行者是漢武帝,政策的目標群體是諸侯王,要達到的效果是“分而食之”

那麼具體的實施內容和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說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推恩令的內容其實總結起來主要的就是那麼一個方面而已,就是關於諸侯的爵位繼承問題的整改。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的基本思路

按照漢朝前制,諸侯的爵位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諸侯其他的兒子們是得不到任何封地的賞賜的。而推恩令就是針對這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重新規定。新的規定是允許諸侯將自己的封地分別傳給幾個兒子,雖然依舊是嫡長子繼承王位,但是諸侯其他的兒子們可以分別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國就不再隸屬於原本的諸侯了,而是由地區所在的郡來進行管理。

這些候國的地位和現在的縣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些原本應該是諸侯的土地管理權,轉了一圈之後再一次回到了皇帝的手中。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大大減少了因為諸侯強大而造成的威脅。

由於“推恩令”的施行,“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各大諸侯國就這樣被分成了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候國,之後更是土地方面越分越小,皇帝想要看到的局面就這樣出現了。沒有用一兵一卒,僅僅是推行了一部推恩令,就成功將原本勢大的諸侯國,逐一分化了。

推恩令的內容其實並不複雜,但是它對中央集權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03、推恩令妙在何處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妙就妙在“有肉一起吃”

行文至此,相信很多讀者朋友會對“推恩令”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覺得推恩令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以恩惠之名,行分化之事”罷了,也未見其高明之處。

這種看法固然沒有大的錯誤,但終究還是過於表層化了,沒有切中事情的重點。事實上,“推恩令”被譽為“千古第一陽謀”,自有其妙不可言的地方。

個人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解讀:

一、借勢

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假設:假令悼惠王(劉肥)王齊,元王(劉交)王楚,中子(劉如意)王趙,幽王(劉友)王淮陽,共王(劉恢)王梁,靈王(劉建)王燕,厲王(劉長)王淮南,六、七貴人皆亡恙,當是時陛下(漢文帝)即位,能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

漢文帝時期,賈誼鑑於諸侯對朝廷的威脅,而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實則上就是推恩令的早期理論。不過由於當時的諸侯非常強勢,而漢文帝也是由藩王承繼大統,皇位還不夠穩固,才沒有在天下推行,只是拿對自己威脅比較大的齊國、淮南國開刀。

至漢景帝時期,朝廷政權已穩定下來,又已得到了休養生息。故採納了晁錯的削藩政策,而激起了吳楚七國之亂。就公義而論,吳楚七國之亂,其咎並不在吳楚七國,而在朝廷恃強,公然背信棄義。這也是當吳楚七國打出“清君側、諸晁錯”的旗幟之後,漢景帝腰斬晁錯以塞吳楚七國之口的原因。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吳楚七國戰敗,諸侯實力大減。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漢武帝對於推恩令是胸有成竹的

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文景之治”幾十年的積累,國家實力、政權穩定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此消彼長之下,諸侯國與漢朝中央朝廷已經被拉開一定的差距。任何計策背後都需要實力的支撐。

推恩令能夠藉助這種實力優勢,巧妙地因襲文景時期的弱藩、削藩政策。這種對時機的把握是其妙之一。

二、就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作為天子,漢武帝有權力、也有名義做到“雨露均霑”。

推恩令不是高舉“弱藩”的旗幟,而是朝廷推行“恩典”的口號。那些諸侯的庶子們,不受父親和祖制的待見,被忽視、被冷落。但是朝廷沒有忘記他們,依然把他們

“視為己出”,這種“尊重弱勢群體”的道德風範和“力求平等”的先進理念,實在是無懈可擊。

從中我們也可以得知“為什麼古代凡事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了。此為其妙之二。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是漢武帝放手一搏的前提

三、避險

推恩令實際上一定程度上把國家與諸侯國的矛盾轉移到了諸侯國的內部了。因為自古以來,分家產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人心不齊,各有所欲。歷史上著名的“陳平分肉”就充分地說明,只要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會有矛盾產生的可能。自推恩令之後,諸侯國的公子們一個個都整日想著如何才能將父輩的土地分的更合理,或者說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封地,這樣一來,不僅僅削弱了各諸侯國力量,而且使各地方的矛頭也不再指向中央。

推恩令在表面上看來,並沒有使諸侯國的實力受到什麼實質性的侵犯和削弱,但恰恰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使得諸侯王們不可避免地走上衰落,且規避了朝廷的風險此為其妙之三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的背後也有實力的碾壓

四、中的

這個“中的”是“一語中的”、“切中要害”的意思。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道理告訴我們,有很多問題光靠壓制是不行的,有壓制就有反抗。而且“分封諸侯”的問題在封建社會是壓制不住的,消滅了這個諸侯,又會有新的諸侯出現。

那麼問題就在於“不是不允許諸侯存在,而是不能讓諸侯過於強大”。所以,推恩令不愧是“打蛇打七寸”的高招,此為其妙之四

綜上所述,推恩令簡直就是鬥地主遊戲中“明牌”的打法,關鍵還能獲勝。不得不說,“千古第一陽謀”的稱號實至名歸。

04、推恩令的歷史影響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這個人的後代是被推恩令推得一無所有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劉徹推行的一個重要法令,推恩令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的專制統治。從實施效果來看,推恩令也確實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但是作為一個妙絕千古的計謀,它的歷史影響決不會僅限於此。為了更加客觀全面地瞭解推恩令的歷史影響,我們可以從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來理解。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漢武帝要笑了

直接影響:

首先,原來的諸侯強大而穩定的存在形勢被瓦解了,諸侯對朝廷的威脅力大大降低,

推恩令的實行就從根本上給了朝廷更強的安全感。

其二,各諸侯存續期間的土地兼併十分嚴重,社會矛盾激烈,動盪不安。實行的推恩令能從一定程度上緩和這種社會矛盾,以及土地兼併問題。

其三推恩令的實行能從很大程度上為帝國增加賦稅,讓原先只繳納給諸侯國的稅收現在能夠迴歸中央。畢竟土地可以分封,爵位卻是唯一的,有爵位的土地越來越少,那麼其它的土地都是沒有爵位的諸子繼承的,他們的稅收可都是要上繳的。

其四,增強了漢帝國的軍事實力。直接掌控的土地的增加,意味著人才,士兵來源的範圍更加的廣了,無形之中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軍事實力。

其五,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面對匈奴的壓力,能夠放手一搏了,再也不必擔心後院起火而舉棋不定了。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要不是因為推恩令,我劉皇叔何至於此?

間接影響:

首先,推恩令的實施讓中央集權得到了高度加強,這也一定程度上讓皇權失去了制約,獨斷專行增加了皇權的出錯率。

其二、諸侯國逐步被瓦解,也導致了漢朝皇室的凝聚力逐漸降低,從而無法進一步對諸如外戚、權臣等其他的權力集團進行制約,所以後來“王莽篡漢”才變得無可遏制。

其三、推恩令改變了以往的“立嫡立長”的權力利益繼承和分配模式,破壞了“家族財產高度集中”的局面,導致了漢朝的士族和貴族在一定程度上生命力降低

其四、庶出子背也能繼承財產,讓“富不過三代”成為現實,既弱化了老矛盾,也催生了新矛盾。那些落寞貴族心有不甘而鋌而走險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貴族擔心家產被分得七零八落,而不敢多生子嗣的也有。一系列新的社會矛盾在無形地產生……

但不管怎麼說,就漢武帝當時的處境,推恩令無疑是其最好的選擇,事實上,就對漢朝和整個歷史的發展來說,推恩令都是利大於弊的。

05、推恩令的邏輯自洽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的基本邏輯就是“分大餅”

既然推恩令被稱為“陽謀”,說明其本身也不是什麼很複雜的計謀。我們這些普通曆史看客都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所在,按理說,漢朝那些諸侯們也並不傻,身邊更不乏智謀之士,不可能不明白朝廷的意圖。那為何推恩令卻仍能如此順利地取得顯著效果呢?其背後的邏輯何在呢?

一、漢武帝的邏輯其實很簡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漢武帝顯然是對前朝的“七王之亂”心有餘悸,這每天睡不安穩的感受真不好受,甚至做別的事情都沒心思了。所以,加強中央集權是漢武帝勢在必行的。

漢武帝也不是為了讓自己睡得安穩,就下定決心要讓諸侯們沒地方可睡。而是漢武帝認為身邊睡只寵物貓可以,睡一隻老虎就不行。這是推恩令的一個基調。

二、主父偃的邏輯則很深刻。主父偃首先必須是要明白漢武帝是想“弱藩”而不是想“滅藩”。其次,主父偃必須明白諸侯們的底線在哪裡?最後,還有了解推恩令背後的推動力在哪裡?顯然,主父偃的邏輯是建立在他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的,人性中的“怕麻煩”和“自私”被他充分利用和組織起來了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循序漸進嗎?

三、諸侯們的邏輯是狹隘的。不是說諸侯們不明白其中的厲害得失。而是諸侯們處於狹隘的家族觀念,一方面覺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必要去與領導硬抗。另一方面覺得“青山依舊在”,仔細想想,自己也沒有真正損失什麼,更何況都是爹媽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分點財產給庶子們也不過分。

四、諸侯庶公子們的邏輯是自私的。比如淮南王和衡山王對推恩令就持消極抵制態度,拒絕推恩,密謀造反。造反之事剛開頭,就被人舉報到了京城,結果二王畏罪自殺。誰舉報的呢?淮南王劉安的庶子劉不害的兒子劉建,淮南王的親孫子舉報的。由此可見,利益對於這些原本啥都不是的庶公子們誘惑有多大?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陽謀的背後就是一種強盜邏輯

所以,把上述各方的邏輯綜合起來,推恩令可行的邏輯就十分清晰了。漢武帝提出了一個不會“傷筋動骨”的訴求,主父偃找到了切實可行的辦法,諸侯們抱著“不計小得失”的心態,庶公子們則被利益引誘得眼冒綠光。

所以,推恩令的邏輯是嚴絲合縫的,也是讓人無法抗拒的。諸侯們如果不執行推恩令,不光要背上“反抗中央”的風險,還要面對家族內部“庶子們造反”的動亂。實際上,就性質上來說,推恩令的邏輯和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差不多的,都是鈍刀子割肉。

06、關於推恩令的持續思考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的影響不侷限於當時的政治

首先,漢朝的推恩令可以說是軟性削藩最成功的方法,沒有之一。那為何漢朝之後的王朝不再實行這個政策了?並非後面的王朝真正做到高枕無憂或者說沒有實力實行了,而是沒有實行的條件與土壤

西漢分封的諸侯王太強大,有如國中之國,這是推恩令實行的必要。漢武帝時期又有經歷過七王之亂朝廷權威大增的鋪墊,所以有軟性實行推恩令的條件。而漢朝之後的王朝參考了藩王之威脅以後,藩王基本上不可能達到擁有國中之國的強大勢力,最多擁有一定的軍事特權或者政治特權,所以針對國中之國的大殺器推恩令沒有實行的條件與土壤。

與此同時,隨著封建制度的逐步健全,中央集權是大勢所趨。但是如果繼續推行推恩令,會適得其反。舉個例子,如果唐朝推行推恩令的話,那麼李世民甚至可以正大光明地發動“玄武門之變”了。

深度分析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背後的邏輯自洽與歷史影響

推恩令實際上就是資源分流

再發散一點地思考。自古以來,從皇家到民間,我們中國的代際繼承製度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個制度保證了一個大家族的資源集中度。這種嫡長子繼承製,就是我國古代一些豪族、士族能夠傳承上千年的關鍵所在,大部分資源集中到一個人,只要這個人不是個弱智,按部就班的掌好舵,旁邊還有一堆能人輔佐他,這樣的家族,可以一直穩定的傳承下去,能毀掉它的只有戰火。

主父偃想出的推恩令就是資源分散的思路。漢武帝有個親兄弟叫劉勝,受封中山靖王。此人荒淫好色,臨死前生了120多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叫劉貞,按照推恩令,受封陸城亭侯,分了一小塊土地。然後就一直推。。。

劉貞(陸城亭侯)→劉祿(漳侯)→劉戀(沂水侯)→劉英(欽陽侯)→劉建(安國侯)→劉哀華(廣陵侯)→劉憲(繆水侯)→劉舒(祈邑侯)→劉誼(祈陽侯)→劉必(原澤侯)→劉不疑(豐靈侯)→劉川侯)→劉雄

到劉雄這裡,已經無地可推了,也沒有什麼封號了,混的連小地主都不如。劉雄生了個兒子叫劉弘,劉弘又生了個兒子,叫劉備!

所以,推恩令實際上對當時的社會結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那麼推恩令這種資源分散的思路的思路,究竟會給社會發展帶來更大好處還是壞處呢?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人稱“老易”——一個打鐵專業的畢業的閒散大學生。喜歡“亂說”,無論經濟、生活,不管歷史、文化。唯一不聊的就是打鐵。如果你不反感老易亂說,請關注《老易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