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度不減,玉米長期向好

文丨牛錢網整理

部分數據來源丨中糧期貨,糧油市場報,農業農村部


春節後,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防控關鍵期,基層交通管控力度空前,物流受到較大限制,基層有糧出不去,企業用糧收不到,先期開工企業不得不提價收購。期貨市場結束春節前的回調行情再次走強。但由於復產企業不多且物流不暢,現貨市場成交有限,處在有價無市的階段。本週沙俄的黑天鵝事件亦未能阻止玉米期價的攀升,那麼玉米當下的現狀究竟是怎樣的呢?


臨儲庫存創新低

截至2019年10月17日,當年臨儲玉米拍賣結束。去年底,臨儲玉米庫存總計5200萬噸,基本為2015年產玉米,其中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地區存量佔比分別為51%、24%、18%和7%。對比2016年底的2.3億噸、2017年底的1.8億噸以及2018年底的7500萬噸,當前國內臨儲玉米庫存規模明顯縮小。


同時,因2019/2020年度約400萬噸的拍賣結轉,相對於2018/2019年度玉米市場4500萬噸左右的拍賣結轉數據顯著萎縮,且

臨儲剩餘5200萬噸左右的2015年產玉米在2020年重啟拍賣後的市場有效供給仍值得考量


基於今年與去年玉米產量無特別大的差異,若失去了政策糧託底,主要依據年度內產出供給的玉米市場,面對生豬存欄與禽蛋養殖等利好的需求提升,大概率或將走出較2018/2019年度偏強的市場價格走勢。這也是當前玉米市場各主體普遍看好中長期消費市場及糧價走勢的核心邏輯。


東北售糧進度加快


據統計,節後全國玉米市場價格較節前上漲50~100元/噸不等,為了保障全國玉米有效供應,特別是保障畜禽養殖企業所需的飼料原料供應,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和中儲糧網持續進行了政策糧的投放工作,並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企業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分區域、分品種投放數量,合理安排銷售標的。國家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緩解了階段性玉米緊缺的局面。


2月15日,交通運輸部決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收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運輸成本下降推動玉米市場價格回落,因汽車外運輻射區域以華北地區為主,降價幅度也以華北地區最為明顯
隨著東北外運糧源增多,南北市場達到階段性平衡,但東北市場發運積極性不減,恐慌情緒不斷積累,引發了現階段的搶糧風波,推動近期玉米市場價格快速反彈,目前此次“搶糧事件”引發價格迅速上漲後快速回落
渠道庫存大增

此次東北深加工企業屬於被動提價。免除公路費政策實施後,發運成本下降,利潤空間加大,東北糧源外運增加,同時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原料庫存規模普遍偏低,當地糧源不斷外流引發了東北用糧企業的擔憂,深加工企業被動提價,試圖將糧源留在自己的收購範圍內,以防止後續出現基層無糧、企業原料風險增加的局面,既是被動,就非自願,隨著市場熱情退去,企業收購價格也理性迴歸至合理區間。


目前基層農戶手中餘糧不多,但並不意味著整體渠道庫存低,糧源流向以當地小收購主體、基層烘乾塔、港口為主,基層餘糧更多轉化為渠道庫存,因此從表面上來看,出現了基層無糧的現象,但實際上基層售糧壓力轉化為渠道庫存壓力,市場風險轉移到了流通環節


進口貨源充足

國內市場的供應缺口可以通過進口渠道進行彌補,目前進口玉米來源國中,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分列進口前三。2020年,在中美簽訂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之後,中國不僅可以考慮增加烏克蘭玉米的進口規模,同時可以考慮進口美國玉米以彌補國內市場需求。畢竟美國玉米年出口量將近6200萬噸,美國玉米可供出口的數量有能力彌補中國市場的供應缺口


生豬產能持續回升

在非洲豬瘟重創國內生豬養殖業、供給偏緊帶動豬價屢創新高的同時,也對國內蛋白消費市場價格形成大幅提振,相應的養殖利潤也錄得歷史新高。養殖利潤刺激,疊加國家“保供穩價”政策組合拳作用,多省生豬存欄止降回升,種豬銷售量持續大幅增長,豬飼料產銷量也呈全面回升態勢,尤其從2019年9月份以來,生豬養殖需求市場回暖跡象顯著。


雖然非洲豬瘟疫苗尚未上市,但在養殖密度大幅下滑、龍頭企業大動作擴產背景下,2020年生豬養殖的疫情防控及存欄數量均可顯著提升。經歷豬週期的調整,尤其三季度後市場大豬存欄穩定恢復增長,在深加工產能基本平穩前提下,玉米飼用消費市場需求的顯著回升,將推動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堅挺上行


禽類飼料消費大增

有關機構上週末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受生豬產能下滑和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等影響,我國工業飼料產值和產量下降,產品結構調整加快,飼料添加劑產品穩步增長,規模企業經營形勢總體平穩。


從工業飼料總產量來看,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2885.4萬噸,同比下降3.7%。其中,配合飼料21013.8萬噸,同比下降3.0%;濃縮飼料1241.9萬噸,同比下降12.4%;添加劑預混合飼料542.6萬噸,同比下降10.6%。分品種看,豬飼料7663.2萬噸,同比下降26.6%;蛋禽飼料3116.6萬噸,同比增長9.6%,其中蛋鴨、蛋雞飼料分別增長27.2%、1.8%;肉禽飼料8464.8萬噸,同比增長21.0%,其中肉雞、肉鴨飼料增長17.9%、25.2%在飼料總產量中,豬飼料佔比從上年的43.9%下降到33.5%,禽飼料佔比從上年的41.4%上升到50.6%


玉米是生產蛋禽肉禽飼料的主要原料,同時國內中小型生豬、家禽養殖戶們也常直接採購玉米粗加工後進行投餵,在當前非洲豬瘟疫情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的情況下,

豬肉價格仍比較高,國內禽蛋禽肉等的替代需求不會減弱,蛋禽、肉禽、飼料等今年的價格或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從而提振玉米需求


蟲災憂慮加重

從當前的蟲情來看,華南和西南地區草地貪夜蛾已度過最冷時段,蟲源地即為週年發生區,春季可為南方省份直接提供有效蟲源。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其發育速率將加快,種群數量進入加倍繁殖階段,且華南和西南大部2月份降水偏多,對草地貪夜蛾發生有利。


農業農村部消息,2020年我國草地貪夜蛾防控形勢十分嚴峻,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情況可能要比2019年更復雜,並有可能全面爆發。2019年草地貪夜蛾只是一些試探性“進攻”,2020年境外蟲源的持續遷入和本地蟲源的生長,會導致種群數量遠遠超過2019年北遷蟲源。此外,2020年春季向長江流域遷飛的時間會比2019年提前一個月左右,相應的,它蔓延到黃淮海地區、東北地區遷飛的時間也會早,此時正是黃淮海夏玉米的苗期、北方春玉米的新葉期,因此造成的危害肯定會比2019年更大


綜上,鑑於以上玉米市場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基本面供需特點,疊加蟲災的影響始終對玉米的供應有減產的預期,我們預計玉米市場整體呈現一種震盪向上的趨勢


■ 文章部分數據來源於中糧期貨,糧油市場報,農業農村部,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