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明朝时期,文人在当时的地位,十分的高,当时的观念中,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明朝只要考上个秀才,就可以领工资,每月一石的禀膳费可拿,娶妻生子衣食无忧完全没问题。

所以明朝时期,出了许多有名的文人,有了后来我们说的“才子”。说到才子,很多人脑海里首先会想到唐伯虎,因为我们都知道“唐伯虎点秋香”,可以说唐伯虎给后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都知道唐伯虎凭借着才情,获得了“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美称,人们称颂他的画作,赞誉他的书法。当时在明朝,还有一名才子方孝孺,在大明王朝的诸多文人大儒里,方孝孺一直有着鹤立鸡群之感,博学多才,放在今天,可以说是泰山北斗级的人才。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但是在整个明朝之中,有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连唐伯虎和方孝孺这样的人物,都不在其中,那么这三个人是谁呢?

第一位才子:解缙

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江西吉水人,生于书香世家。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相传解缙五岁,诗文听一遍便能铭记于心,七岁能够写文章,十岁就能用一天的时间,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同时做到终身不忘,十二岁已经全部了解了《四书》、《五经》,同时明白其中的道理。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1388年,解缙二十岁时,中戊辰科举中得了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仕至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成为了当时明朝举足轻重之人。

在朱元璋时期,深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却也不是一帆风顺,解缙在当时得罪了很多人,朱元璋认为解缙需要调整身心,于是让他回家闭门思过,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其在老家闭门的八年时间里,校改了《元史》,补写了《宋书》,删定《礼记》等。主持撰修了《永乐大典》,又进入文渊阁,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解缙他的文章雅劲,书法精绝,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写了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第二位才子:徐渭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是明代抗倭能人胡宗宪的幕僚,徐渭的号,共有十二个之多,如青藤老人、天池山人、山阴布衣、田水月等。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三月,徐渭出生于浙江山阴大云坊榴花书屋(今绍兴市青藤书屋)。徐渭的生母,是徐家的一名婢女,后来被徐父改纳为妾,但是地位依然不超过奴婢。徐渭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有寄人篱下之感,让徐渭的心灵充满压抑之感。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但是徐渭聪颖异常,六岁读书,过目成诵;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12岁能背唱整部《西厢记》和《琵琶记》,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1540年,二十岁的徐渭考中秀才,此后两次参加绍兴府乡试,但直到四十一岁时,经历了八次考试的他,也未能中举。

在徐渭32岁到35岁期间,徐渭创作了《玉禅师翠乡一梦》和《雌木兰》两出戏曲;写成《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初步形成本色论,徐渭的本色论,不仅为通俗文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与整个封建主义文艺理论相对抗,开启和召唤中国文艺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徐渭的绘画开创了中国绘画史的一大革命,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书法同时超群出格、狂怪放肆的,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

第三位才子: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个个学富五车,没有唐伯虎和方孝孺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出生于书香门第,十一岁时写近体诗;十二岁时作《吊古战场文》,震惊众人。杨慎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很精通,同时杨慎的词和散曲,十分清新绮丽,著名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杨慎所写,作品包括《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等。

虽然唐伯虎的名声更大,但是在明代,解缙、杨慎和徐渭,他们的影响力和涉及领域的要优于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