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閱盡話太原二 剪桐封弟

公元前1064年,宏圖大略的周武王滿懷著對江山社稷的無限眷戀和事業未竟的深深遺憾在滅商兩年之後英年早逝。

  太子姬誦繼承了王位,史稱周成王。

  據說,成王即位時年僅十三歲,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年幼的成王需要在周公的揹負下接受諸候和大臣的朝見。九百多年後的漢武帝后元元年,這一場景被繪成圖畫,連同託孤的重任與榮耀一同交付給了深得信任的大臣霍光。

  因為成王年幼,由周公代攝國政。也曾有過恐懼流言日的周公先後平定了三監之亂和唐候之亂。此時的成王,需要做的僅僅是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未來的天子,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一起遊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了弟弟:“我就用這個來分封你吧。”幾天後,周公請求成王選擇吉日封叔虞為諸候,成王說:“我和他開玩笑呢。”周公道:“天子無戲言,天子說出的話,史官要如實記載它,樂工要唱誦它,士大夫要傳揚它。”於是,周成王把唐封給了叔虞。叔虞日後也就被稱為唐叔虞。

  “剪桐封弟”的故事在《呂氏春秋·重言》、《說苑·君道》和《史記·晉世家》中都有記載。

  剪桐封弟的佳話流傳千古,在廣為稱頌的同時,也有人提出了疑問,其代表作便是山西人柳宗元的《剪桐封弟辨》。也有人認為,“剪桐封弟”應為“翦唐封弟”,即翦滅唐地分封給叔虞,其依據是古時陝西一帶“桐”、“唐”同音,但這一推斷缺乏有力的佐證。現在,一說剪桐封弟,幾乎所有的作者都要提及柳宗元的這篇被稱為議論文典範的文章。那麼,《剪桐封弟辨》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呢?公元805年,剛剛即位的唐順宗任用曾侍讀東宮的翰林學士王叔文改革德宗以來的弊政,柳宗元與劉禹錫都是此次改革的積極參與者。柳宗元的這篇文章正是為他們的政治革新主張提供理論根據,製造輿論響,“凡王者之德,在行者何若,設未得其當,雖十易之不為病”,很有些要打破兩個凡是,以實踐是真理的唯一標準來革除德宗留下來的弊政的意思。因此,《剪桐封弟辨》是在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下產生的,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明顯的針對性、傾向性。柳宗元畢竟是文學大家,他抓住了有利於他的論據,迴避了不利於他的史實,將這篇文章寫得言簡意賅、明快銳利,頗有說服力,以至於這篇文章被收錄進了《古文觀止》。但是,我們應當看到,當時周朝初定,和後來的許多新生王朝一樣,都急需將本族子弟和姻親分封到各地,以這些同姓諸候國築成一道藩籬西周王室的堅固屏障。叔虞做為成王為數不多的親弟弟,分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周公的勸封也只是一個時機的問題。當然,一件封藩建衛的政治大事就在兒童的遊戲中完成,這的確顯得草率而又容易讓人質疑,但是,縱觀歷史,無論過去的封建社會,還是後來的專制時代,類似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也是專制與獨裁的特性使然。周成王當時只是一個少年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去成為一個合格的君主,在專制社會里,一個出爾反爾、朝令夕改、不講信用的統治者對國家、對人民都將是一個災難,因此,君無戲言成為封建帝王必須恪守的古訓。假如周幽王少年時代也有一個周公去教導他君無戲言,那麼,還會有日後的烽火戲諸侯嗎?因此,我認為,剪桐封弟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周公的做法不僅無可指責,而且令人稱道。《說苑》評價說,周公旦可以稱得上一個善於進言的臣子,他的勸導使成王特別注重自己的言談。

  我想,幼年即位的成王之所以成為周王朝少數幾個賢德的君主,與周公的教導有著直接的關係。假如沒有周公當年的進言,三千年前的晉國曆史和我今天的《滄桑閱盡話太原》就將是另外一種寫法。最後我們再畫蛇添足,多述一筆:永貞革新僅進行了一百四十六天便在宦官集團與部分大官僚的激烈反對下結束,王叔文等人被殺,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被貶,當了二十六年太子的唐順宗即位僅僅八個月便被迫退位。中國的改革何其艱難也!

  當時的唐地,位於今天的山西省翼城縣,方圓百里,當地的百姓多是堯的後裔。叔虞到達唐地後,不辱使命,發展農牧生產,興修水利,逐步使當地的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受到後人的讚譽,唐太宗曾在《晉祠銘並序》中極力頌揚和推崇叔虞的治國方略和德政。有一年,唐地發現一種二苗同為一穗的禾穀,叔虞將它作為國泰民安的祥瑞獻給成王,成王將禾穀轉贈給了正在征討東夷的周公,周公在軍營之中寫下了《歸禾》與《嘉禾》,記述和頌揚此事。遺憾的是,這兩篇曾被收進《尚書》的詩文已經佚失。叔虞似乎還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在史書上為我們留下了“徒林射兕”的故事,徒林在何處已是難以考究,兕就是雌性犀牛,叔虞射殺犀牛之後,用它的皮製作了一副鎧甲,這件事直到多年以後仍被他的臣子們津津樂道。

  後來,叔虞的兒子燮父,也就是那個曾因建設了超標辦公住房而被康王批評的晉候看到日夜奔流的晉水哺育著唐地的百姓,就把唐國改稱為晉國,開創了晉國六百年的霸業,燮父也就被稱之為晉候,而今天山西省的簡稱也就是晉。

  說完了晉的由來,離我們的主題已經越來越近。

  太原,是今天以晉為簡稱的山西的省會。太者,大也,原者,廣平曰原,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山西多山,因而就以“太原”來命名這塊並不太遼闊的汾河谷地。太原還有許多別稱,叫得最多至今仍然經常使用的就是晉陽和幷州。晉陽,《水經·晉水注》稱:“城在晉水之陽,故曰晉陽矣”。幷州,《周禮·職方氏》上說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幷州就是其中之一。

  太原的歷史,我們先從帝堯說起。

  堯是原始社會中陶唐氏的部落長,炎黃聯盟首領,名放勳,史稱唐堯。陶唐氏為黃帝嫡裔,原來居住在冀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唐縣一帶。西晉《帝王世紀》載:“帝堯……後又徙晉陽,今太原縣也”。堯都晉陽,雖然因為缺乏有力證據而被史家忽略,但這一傳說在民間卻歷久不衰。

  今太原市清徐縣東南七公里的堯城,傳說就是距今四千年前的陶唐城。這裡曾是名為“陶唐古蹟”的清源八景之一。堯城建於何年,史無記載,但從近年來出土的碑刻來看,早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時就已經存在。史籍記載“堯城是陶唐造歷之所”。帝堯命令天文官分駐堯城四方,晝夜觀察日月星辰,制定出了曆法。堯城中最有影響的建築是堯廟,傳說是在帝堯當年住過的茅屋原址上修建而成的。據說,庚子年倉皇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路過此地時,曾到帝堯像前頂禮膜拜,留下許多軼聞趣事。

  帝堯後來遷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大概是因為那裡更接近先進的中原地區,此後,舜都蒲板(今山西省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晉南地區因此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而當時的唐,就在這個三角地區之內。此外,《山西通志》還提供了遷都的另一種說法,該書三卷記載:“太原縣府城(指晉源)南四十里,唐堯始都於此。後因水患太甚遷河東平陽”。

  “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尚書·禹貢篇》的記載是“太原”第一次在歷史文獻中出現。《詩經·六月》中也有“薄伐嚴允,至於太原”的詩句,不過,詩中的“太原”據考證是指甘肅平涼涇水上游的平川地帶。而前文中的幾個地名均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內,壺口就是早已聞名於世的黃河壺口瀑布,太嶽是指晉南的太嶽山。而此太原卻非今太原,指的是汾河中下游包括今天太原在內的廣袤的一馬平川。

  傳說在大禹治水之前,汾河裡有黑龍肆虐,日後被尊為汾水之神的臺駘為民除害,鬥殺了黑龍,黑龍的屍體化作太原西側綿延的山脈,大禹治水時曾在龍頭山的山巔上系過舟,因此,這座山日後就被稱為系舟山。今天的系舟山上已經再也找不到當年系舟的山巔,大禹治水三千年之後,踏平晉陽的宋太宗趙光義在其陰暗而又狹隘的心理的驅使下,為了拔去龍角而派遣軍士將系舟山山頭削平。

  臺駘究竟是神話人物還是真有其人史無定論。太原地區流傳著他的神話故事,晉祠東南建有臺駘神廟,這裡同時還是張氏祖祠。《左傳》昭公元年,子產在回答叔向的詢問時曾說過,黃帝之子張氏始祖少昊有裔孫叫昧,做水官之長,兒子臺駘繼任後,疏通了汾河、洮河和大澤,使人們能夠在太原地區居住。顓頊因此嘉獎他,封於汾河,後人尊稱他為汾水之神。

  西周時期,居住在太原地區的是燕山戎等少數民族。曾命甫候制定中國最早刑法的周穆王在起九師討伐楚國之後,又西征少數民族犬戎,將俘獲的一批部落遷到了太原地區。在國人暴動之後即位的周宣王不斷地發動戰爭,命尹吉甫擊退犬戎的進攻,並反擊到太原地區,將太原地區納入了周王朝的版圖,最早的平遙古城相傳就是尹吉甫所築。周宣王在後來的戰爭中連遭敗績,在喪失江、淮之師後,幾乎耗盡了傾國之兵,為了對抗北方的犬戎、姜戎等少數民族,確定徵兵人數,周宣王不顧大夫仲山甫“民不可料也”的勸諫,在剛剛征服的太原地區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口普查。當然,這次對民戶的檢查沒有任何進步的意義,它只能表明,周王室已經外強中乾,面臨崩潰的邊緣。

  十八年後,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

  公元前 770年,晉文候親率大軍入陝,與鄭武公、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洛邑,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代。同時,晉文候還殺掉了與平王爭奪王位的幽王庶子餘臣,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二王並立局面。周平王特作《文候之命》以褒獎晉文候對周王朝的再造之功。從此,晉國走出了叔虞時代方圓百里的疆域,將政治勢力和影響擴展到了中原地區。

  一百多年後,晉文公再次扮演了同樣的角色,出師遠征,擊敗狄人,平定了襄王之弟太叔帶發動的叛亂,迎接出逃到鄭國的周襄王回京復位。晉文公從此奠定了其春秋五霸的功業。

  《左傳》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 541年,太原地區再次爆發戰爭,晉國大夫中行穆子率領步兵在這裡擊敗了山戎的無終部落和與他們結盟的狄人。兩軍對壘之時,大將魏舒建議道:“敵人是步兵我們是車兵,在這個不利於兵車作戰的險要之地,用十個步兵共同對付一輛兵車必然得勝。我們必須把所有的車兵改編為步兵,就從我開始。”於是果斷地將拒不執行命令的荀吳的寵臣斬首示眾,把五輛兵車的十五個甲士改編為步兵的三個伍,並最終大獲全勝。 

  

 

滄桑閱盡話太原二 剪桐封弟

晉祠的唐叔虞塑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