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讓他上幼小銜接而是繼續上大班再快樂一年,這樣會害了孩子麼?

慕博平


我的孩子今年五歲半,跟你一樣的情況也是明年就要上小學了。看到您的問題根據我自己的情況想了一下,如果是我會怎麼選擇。

仔細分析了一下,您的情況應該是孩子之前已經提前上了幼兒園完成了幼兒園的全部課程,所以在這個暑期是大大班畢業。明年要上一年級,而今年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選擇上幼小銜接還是繼續上普通的幼兒園大班。

那麼這種情況我覺得就還比較容易選擇的,主要可以根據您對自己孩子情況的瞭解和父母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和陪伴來選擇。


上幼小銜接班可以讓孩子學到什麼:


1.前提:孩子自身基本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生活常識認知水平都已經比較好,如果都沒有,或許讓孩子再上一年大班,先做好上述準備也不遲。


2.上幼小銜接班的好處:

模擬小學課堂的環境,但又相對寬鬆;小班制可以方便老師觀察到孩子的情緒和學習情況變化及時疏導。

可以讓孩子逐漸適應課堂紀律和時長、瞭解上課時需要保持專注力、接觸和學習寫字、接觸老師提問回答的方式(瞭解與幼兒園的回答的區別)、與年齡相仿的孩子相處,培養社交能力(再上一年大班的話,接觸的大多數會是稍微小一些的孩子)。


幼小銜接準備,父母是關鍵,並不一定需要上培訓班

許多關注幼小銜接培訓的家長,多數是因為孩子在公立幼兒園就讀,對於孩子能不能順利接受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存在擔憂和焦慮。

事實上,讓孩子吃力的可能並不是課堂知識,而大部分是思維方式、自律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家長在孩子3至5歲左右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逐漸培養的。

1.開拓思維,讓孩子愛上思考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引導,並不一定要上早教和培訓班,實際上生活中處處可以進行。

就如數學思維,在孩子兩歲左右,他們就會知道小狗寶寶的媽媽是大狗這類對應關係、把水灑到衣服上會溼這是因果關係、以及其它的邏輯關係、大小、分類等等。

這些都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而且在三歲左右,孩子會進入一個又一個的思維敏感期,例如次序敏感期、數數敏感期等,每天都愛問“為什麼”,父母只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發現去感受,孩子就能在重複中明確概念自然地學會了。

2.培養孩子時間觀念,自律自理能力

幼兒園時期,孩子們對於時間的概念並不太明確,五歲的孩子可能還不能很好地分清楚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更別提一小時有多久這樣的具體概念。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定時器或者沙漏這類計時器,帶孩子把時間具象化,看五分鐘有多長、能做什麼事情。

其次,是需要培養孩子的良好作息情況,每天按時睡覺與早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每天放學回到家的時間安排。

例如我會跟我女兒約定,從幼兒園到家後,可以在小區玩半個小時,然後回家做相對安靜的事情二十分鐘,這二十分鐘可以是玩樂高積木、畫畫、閱讀,上了中班後期,在她自己感興趣的前提下,我還給她買了一些簡單的階梯數學冊,她也很喜歡玩。

主要目的是通過這二十分鐘,讓孩子靜下來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為今後小學階段的作業時間做好習慣養成。

3.幫助孩子成良好閱讀習慣

上到小學後,孩子的理解吸收能力需要大大加強,否則有可能老師和課本上說了什麼,孩子都聽不懂,從而對課堂知識失去信心,再進一步可能就會覺得枯燥無聊而不願意學習。

提升理解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家長可以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親子閱讀,如果錯過了也沒關係,只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讀物,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陪孩子從孩子最喜歡的繪本、故事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

4.保持平和的心態,用鼓勵給予孩子支持

在我女兒中班的時候,我也經常對身邊有處於幼小銜接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朋友們進行觀察和諮詢。

有一個朋友的女兒,一直有閱讀的習慣,能自主閱讀,但很少練習寫字,也沒接觸過拼音,所以在剛開學的一個多月,這個小女孩也一度感到吃力,甚至在作業完成方面都跟不上,有些沮喪。但她媽媽對她說:不著急,按照要求慢慢寫,我相信你會寫得越來越好的。

同時也讓她自己選擇分配晚餐後的和週末的時間,小姑娘自己選擇在週末給自己加了兩頁練字的練習。現在孩子念二年級結束了,這個期末考已經排名到了班級前幾名。



所以,對於上不上幼小銜接培訓班不是關鍵,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保持好心態,重視但不焦慮,更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陪伴孩子一起順利渡過這個特別的時期。


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看法呢?

也可以關注我@差不多太太說育兒,來共讀育兒書,化解小焦慮,在育兒教育的道路上一起成長吧


悅媽讀書匯


我用養兩個兒子的經驗回答一下吧,不知是否對你有參考。兩個孩子都沒上學前班,老大最後半年的幼兒園也沒上,跟著我上班,那時候工作比較清閒,點個卯處理一下,基本上中午就沒事了,所以那陣子帶他逛了許多公園和博物館。老二是上完幼兒園直接上小學。再說同班同學,老大班裡有一半左右上了學前班,老二班裡只有三個沒上學前班。老二的班主任在開家長會時提到二年級理論,說不管學前接受怎樣的教育,開始接受義務教育後,到二年級基本拉平,所以家長不必焦慮,一年級時成績不好也彆著急。我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我家老大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也沒上過什麼補習班,初中高中都是重點班,大學考的211。老二現在六年級畢業,雖然沒他哥成績好,但在班裡也是前五左右,男孩子裡基本是第一,也是沒上過補習班。兩個孩子的小學班主任都反對上補習班,班裡的情況也可以證明補習班的作用不是很好。老大上中學後班主任曾經要求過假期要補習,但因為老大成績還可以,所以並沒怎麼使勁兒勸我。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你可以參考參考,不過每家情況不一樣,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


亂159753887


我自己有兩個女兒,談一下我的經驗感受。

幼小銜接必須要做,但是幼小斜街並不是給孩子報一大堆補習班,家長在門口邊等邊看手機。幼小斜街包含很多內容。不是說提前學習了,就能考試成績好,一個班級真正成績一直好又穩定的,也就10個左右,其他都是普通浮動型的。大班到小學二年級主要是學習習慣和培養自信為主。

心理上:

家長和孩子一起準備書包文具本子,體會上小學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會組織小朋友去參觀小學,激發孩子對小學的期待。家長陪著孩子看一些要上小學的課外書,初步瞭解小學裡面的一些規則。

學習上:

我覺得語數外都可以在家家長自己教一下,省去外面學的費用和來回時間。買一些幼小斜街的練習每天做一張。主要是培養孩子任務意識,養成每天幼兒園回來先做作業的習慣。除了這些有些小朋友還有興趣班的作業要做,回家的時間也很快過去了。

除了書面作業,生活中可以每天晚上給孩子講故事,慢慢過渡到孩子複述故事。帶孩子去購物,讓孩子付錢培養算數能力。給孩子讀英文繪本和分級閱讀,看原版動畫片,為小學系統學英語打基礎。

雙休日要留一天給孩子玩,只有玩得開心過癮,才能提高下一週學習質量。經常帶孩子約一些鄰居小孩或者朋友孩子一起做遊戲,提高孩子規則意識,培養想象力和組織能力。

最後要重視體育運動,運動促進多巴胺分泌,讓孩子更能靜下心學習,手眼協調寫字才能好看,體育好更能讓孩子產生自信。推薦跳繩拍球跑步游泳。尤其是跳繩,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學習是為了將來能在社會中獨立生活,而不是為了考試。有的孩子擅長考試,有的孩子擅長實踐,都是天生的。就算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們也要擺正心態,挖掘孩子優點,為孩子引路,幫助孩子進步。


泡沫田心


不會的。

我孩子上幼兒園中班時候,班裡不少家長都嫌幼兒園不教文化課,預備不上大班了,改上學前班。我也為此糾結過。

後來幼兒園園長開了個家長會,讓我明白了,按孩子的成長規律實施教育,不能揠苗助長。

我本人也去單位旁邊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學前班參觀過,那些孩子小小年齡都開始寫卷子了。當時我就想,還是讓我的孩子晚一點再進入應試教育中吧。

但幼兒園三年裡,我每天都會領他去繪本館讀繪本。三年讀了四百多本繪本書。

一年級的時候,上過學前班的同學成績明顯好一些。

後來漸漸就沒差別了。

到了三年級,他的成績越來越好。而班裡很多上過學前班的,成績卻並不突出。

四五年級,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現在該上六年級了。

3到6歲之間正是培養生活習慣,學習自理能力,建立閱讀興趣的寶貴時期。


江明月5


不上幼小銜接不會害孩子,家長把上小學的焦慮傳遞給孩子,才是害孩子。

我們當地幼升小的年齡要求是,8月31號前滿6週歲。我孩子所在的大班,到年齡的女孩幾乎都去上小學了,選擇再讀一年的,多是剛剛六週歲的男生。

很多家長都提倡,男孩子7歲入學,我也比較贊同。但是,現在的現象是,不少女生家長也希望孩子晚一年入學,一是為了心理更成熟點,二是為了上幼小銜接,以便能跟上小學一年級的教學進度。

我們當地幼兒園,在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方面,執行的的比較到位,尤其是公立園,連一個漢字一個拼音都不會教。

所以,學前班、幼小銜接這樣的培訓機構也格外火爆,那些“過來人”的一年級經驗,總是讓人覺得很可怕:教學進度快、作業量大、一週學完所有拼音……

如果不上個學前班或幼小銜接,家長害怕孩子瘋自己也瘋。

不管上幾個大班,如果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都是坑娃!一年級的拼音、簡單的算數,家長在家完全可以自己教給孩子,在玩樂中學。

如今教材改版,小學生不像過去那樣先學拼音,而是先學漢字,家長要給孩子養成閱讀(繪本)習慣,我家孩子認識的字,幾乎都是看繪本學會的。

數學方面,20以內的加減法,日常生活中用買東西的方式,就能讓孩子學會。

孩子上大班後,我經常讓他買東西,學10以內的加減法,就給他10塊錢去買玩具或零食,學20以內的加減法就給他20塊錢,不會算找零,就不要買了。

即使上了幼小銜接班,如果沒有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專注力,上了小學一樣會很吃力。

見過很多上幼小銜接的孩子,一年級真的很輕鬆,如果家長樹立好習慣並且抓得比較緊,那麼整個小學段都還好,沒有樹立好習慣,基本上到了三年級成績就下滑的厲害了。


繪本講師妖媽


我拿我我家老大的例子給你講講吧!

現在小學一年級階段還是非常緊張的,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會提前教育,上幼小銜接,所以老師上課的時候並不會講的太細緻。如果咱的孩子沒有上幼小銜接,直接升小學一年級會非常困難,最起碼在半年或者一年內無法攆上正常學生。即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讓家長弄的身心疲憊。再此,針對幼小銜接我給家長提以下幾個建議:

一,加強孩子的識字量。孩子的識字量大小是一年級能否自立的基礎。如果孩子識字量達不到,每道題都需要家長一一讀題,無形之中都會增加家長的輔導。而且一年級會增添看圖寫話,豐富的識字量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數學功底一定要紮實,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耐心。縱觀一年級試卷,大部分孩子錯題都是因為粗心,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養成細心的習慣。這不僅對他學業有好處,對以後的為人處世也有很大的影響。

三,拼音一定要穩紮穩打。二年級以後,許多孩子都忘記拼音瞭如何正確拼寫,這跟一年級的基礎沒有紮實有直接關係。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孩子拼音重視起來,因為整個小學階段都會涉及到拼音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些拙見,如有不當之處,請諒解


鄉鎮遊蕩的常姑娘


我娃剛上一年級。,通過我的經驗告訴你,學前早教很重要,但是要把握好度。一年級語文那個進度,太嚇人,不識字或是識字量小的,那個真叫老火。;拼音每天教5~6個,頭天教的都沒吸收,第二天新的又來了,入學前沒學過的,到了小學,你還在書寫和記憶,人家都開始自然拼讀,很容易打擊孩子自信心。再者數學說是從0的書寫開始,那根本就是一帶而過,就開始培養數感,隨之就是加減法,反正不輕鬆。每天還有大量的閱讀………一言難盡,老師還說,以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現在是“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海燕133562407


兩個孩子今年上一年級。我家倆上的公立幼兒園,沒上學前班,暑假上了個9天的拼音班。目前在班級考試成績不錯,一年級到現在每月一次的小測驗一共4次期中考試一次,英語全部滿分,數學期中滿分,9.10月的測試沒有滿分,考了90多,語文就有一點麻煩,沒考過滿分,都是90多。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認字基礎稍弱,語文剛開始有點吃力,每天都要輔導,自己完成預習有困難,但是沒有大麻煩。半年下來適應的很好,成績在班裡中等偏上,因為每次考試老師都會把滿分的小朋友怕個照片發到群裡,所以能靠這個估算出孩子的大概排名。班級有一半左右的小朋友上過學前班,但是在我看來用處不大,家長公開課我去參加過,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課堂發言很積極,基本上老師提的所有問題都能舉手發言,然而月測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孩子並沒有在滿分隊伍裡。我覺得可能是學過一次,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謝謝知識開始不認真了。老師家長會也說過,一年級不怎麼看孩子的分數,畢竟很多孩子上過學前班,基礎不同,家長也不要著急。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二年級所有孩子基本就持平了,到了三年級,學前班的優勢完全沒有,有的孩子反而因為過早的學過一年級的知識導致上課不認真聽講,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年級會被落下很多,所以並不建議上學前班。



兔包姬


我自己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我當時也猶豫不定,身邊有朋友叫一起去上幼小銜接的,說可以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也能提前適應小學生活,為以後打基礎。我們最後還是沒有去上選擇了繼續留在幼兒園。現在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1.首先幼小銜接班容量是比較少的 老師的關注點比較多也相對比較松,以表揚和鼓勵孩子為主,但是小學班容量一般都比較大老師關注程度沒那麼高孩子有落差,2.文化知識的學習其實在幼兒園也會有接觸基本都夠用了,一年級更時只要上課聽了基本都會的。不用擔心跟不上。3.一般的幼兒園在畢業的時候都會有畢業典禮這個對孩子是個美好的回憶。

現在我的孩子上二年級了,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習也很好,上課也不錯跟上過幼小銜接的沒有任何差別。所以不要太在意這些。小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能很好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迷你世界冰寶寶


我倆孩子都可以六週歲上幼兒園,我讓他們六週歲才上幼小銜接班,我們這邊稱為學前班,其實也是輕鬆的。

七週歲(八虛歲)才讓他們上小學。因為早一年上小學,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相沖年,比如屬豬的,六週歲(七虛歲)就是蛇年,就是相沖。小學六年級升初中就是本命年(豬年),高中考大學又逢沖年(蛇年),幾次大考大轉折都是沖年或本命年,所以緩一年上小學,就能錯開。供相信的人士參考。不信的想怎麼安排都是你們的權力,別扛精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