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众所周知,历史上皇帝大都很薄幸,没有什么温情,一生后妃成群,即使专宠哪名嫔妃,也是因为这名嫔妃年轻貌美、风姿绰约。然而大明王朝却有一位皇帝,竟然爱上了一名比自己年长十八岁的宫女。他不仅将这个女人捧到高居专宠之位,而且任她凌驾于皇后之上。而更令世人称奇的是,这个女人既无倾国倾城的姿色,也无琴棋书画的才情,但是这位皇帝与这个女人的感情却到了生死相随的地步,演绎出一场不可思议的皇室姐弟恋。

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宪宗皇帝朱见深,这个女人就是朱见深册的贵妃万贞儿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朱见深虽然是皇帝的儿子,生长在高墙阻隔的皇宫之中,但他的生长经历却也经历了些坎坷。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英宗皇帝不好好治理国家,坐着龙辇北上御驾亲征漠北,于土木堡被瓦剌包了饺子,北京这边又丢了皇位成了太上皇,自己的弟弟即位称景泰皇帝,景泰皇帝自己也有儿子,于是在皇位稳固后的第二年,就废掉了自己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只是这朱见济命运不济,四岁时当上了太子,五岁时候便意外去世。

不过朱见深两岁当上太子,五岁时候太子之位被废,大概自己也是没有什么记忆,直到景泰八年自己的父亲成功复辟,自己再次成为皇太子,朱见深两次回归皇太子位,和父亲两次当上皇帝之位,可谓相辅相成。

英宗皇帝驾崩,朱见深即帝位,时年仅十七岁,皇太后为他精心挑选了一位美丽端淑大方的吴皇后,吴皇后的美丽并没有得到这位新皇帝的宠信,他却常常到嫔妃万贞儿的宫中休息,这使吴皇后又恼又羞。她完全不明白自己身上哪一点比不上徐娘半老的万贞儿,她更不明白比皇帝还大十八岁的万贞儿到底用的是什么手腕能把皇帝牢牢拴在自己的身边。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我们倒过去看看这位万贞儿的来历,这位万贵妃并非妖狐所变化,也没有迷惑人心的法力,她之所以让朱见深如此痴迷,还要从朱见深的小时候的经历说起。万贵妃是明宣德年间的宫人,在朱见深两岁被立为皇太子时,就被派去照顾年幼的朱见深,并且成为了贴身侍女。直到被废黜,又再成为太子,她一直陪伴在朱见深的身边,一同与朱见深承受着每个时期的苦闷与欢乐,因此朱见深也就再也离不开她了

宪宗即位后,让他倾心的万贞儿已经三十五岁了,可谓徐娘半老。可是就是这个半老的徐娘却风韵犹在,媚情美色仍不减当年,而且较之含苞欲放的少女更解风情,更长于风月。惹得宪宗夜夜临幸,难以自拔,因而使得年轻美貌的吴皇后百思不得其解。

吴氏册立为皇后,而万贞儿只得了一个小小嫔妃的名号。这让与皇帝朝夕相处的万贞儿难以接受,自己与皇帝的感情完全称得皇后之实了,但她任然想要得到皇后之名。因此,在后宫中万贞儿仗着皇帝的宠幸,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她每次谒见吴皇后时,总是板着脸不给面子,甚至故意摆出宠妃的架子,这使吴皇后非常生气。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不能容忍宫女出身的一个小嫔妃的目空一切,但起先碍着宪宗的面子还能隐忍,到后来实在忍耐不住,免不了斥责其无理。可万贞儿却恶语相讥,惹得吴皇后一时怒起,命宫人将她拖倒在地,并亲自进行杖责。

这一下可算是给了万贞儿天大的把柄,万贞儿找到宪宗哭诉。宪宗看到万贞儿身上的伤痕后勃然大怒立刻废吴皇后为庶人,此时距离吴氏被立为皇后仅仅有一个多月。吴皇后被废后,其父也遭牵连下狱,被判流放戍边。甚至连当时在场的司礼监太监牛玉也不能幸免,被罚往孝陵种菜。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又过了两个月,两宫皇太后下旨,册立贤妃王氏为皇后。这位新皇后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便处处尊敬着这位万宠妃,事事忍让不敢得罪。 因此万贞儿一时宠冠后宫。

成化二年正月,三十六岁的高龄产妇万贞儿生下皇长子,这让宪宗皇帝大喜过望,立即晋封她为皇贵妃,又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川诸神。谁知偏偏天不从人愿,万贵妃乐极生悲,未等满月这位皇子竟然短命夭折,万贵妃也从此不再有娠。但是她任然觊觎皇后之位,因此她就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后宫中其他的女人们的肚子,知道哪个妃嫔怀胎了,就千方百计逼她喝药打胎。迫于万贵妃在宫中的权势以及吴皇后的前车之鉴,“不幸怀胎”的妃嫔们只能含泪饮药。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宪宗皇帝一直没有子嗣,国无储君,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广为忧心。大臣们屡屡奏请,要皇帝广施恩泽,博爱后宫,宪宗也为之愁眉不展。到成化五年,柏贤妃生下一位皇子,宪宗高兴非凡,大加庆贺,并当即立为皇太子。谁知翌年二月,皇太子突然生起病来,病势来得凶猛,令御医们束手无策,一天一夜后竟也夭折了。宪宗哭得死去活来,宫人太监们觉得太子病得奇怪,偷偷查访下来,果然是万贵妃派人毒死了太子。但是,谁也不敢前去告发。

光阴似箭,光阴在宪宗皇帝与万贵妃没羞没臊的生活中悄悄溜走着,一晃又过了六年。此时的万贵妃依然宠冠六宫。有一天宪宗召太监张敏替他梳理头发。照镜子时看到头上已有数根白发,不禁长叹道:“朕老了,尚无子嗣!” 谁知张敏一下伏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请万岁爷恕奴死罪,奴直言相告,万岁已有子了!” 宪宗大吃一惊,忙问道:“此话怎讲?朕哪里还有什么子嗣?

” 张敏又叩首道:“奴才一说出口,恐怕性命难保。万岁爷可千万替皇子作主,奴虽死无憾!”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怀恩也跪下奏道:“张敏所言皆是实情。皇子被养育西内密室,现已六岁了。因怕招惹祸患,故隐匿不敢报。

”宪宗又惊又喜,怀疑自己在做梦,当下传旨摆驾至西内,派张敏去领皇子前来见面。

这个皇子是谁呢?原来成化三年,西南土族作乱,朝廷派大将前去征讨,平夷之后,将男女俘掳解入京城。其中有一纪氏,本是贺县一土司之女,长得秀美出众,被充入掖庭。宫中见她性情贤淑,又通文字,升为女史。不久,王皇后看中了她,命她管理内府书藏。


宪宗某一日来到内府书库看书,巧遇纪氏问及书藏现有多少。纪氏口齿伶俐对答如流,皇帝便多看了几眼,见她生得明眸皓齿,妩媚动人,当天便翻了这位纪姑娘的牌子,不幸的是几个月后,纪姑娘中招了,肚子件渐渐凸显。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万贵妃听说后,派了一名宫婢去打听实情。那宫婢是个具有正义感的好心人,不忍看着大明皇帝的子嗣再遭残害,便回去禀报贵妃说,纪氏只是生了鼓胀病。万贵妃半信半疑,不太放心,便勒令纪氏移居到自己隔壁的安乐堂,以便进行监督。

几个月过去了,纪氏竟然生下一个男孩。对这样本应该庆贺的天大喜事,纪氏却忧愁万分,她知道儿子一定逃脱不了万贵妃的魔掌,甚至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她咬了咬牙,把孩子包好,命令门监张敏把皇子带出宫去溺死。张敏接过皇子,于心不忍,便将这个小皇子送到被废的吴皇后居住的西内,请吴氏收养。经过吴氏的悉心照料,这位幸运的皇子活了下来,这也才有了六年后的父子相认。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宪宗皇帝派怀恩去内阁报喜,并说明原委。大臣们皆大欢喜,第二天早朝一齐向宪宗道贺。宪宗命内阁起草诏书颁行天下,并封纪氏为淑妃,移居西宫。因六岁皇子尚未取名,又命礼部会议,替皇子定名叫朱祐樘。大学士商辂仍担心这位皇子会重蹈覆辙,但又不敢明言,只说让皇子母子住在一起,便于照料养育。宪宗准奏,命纪淑妃携皇子居住永寿宫,他自己也常常驾临永寿宫,同纪妃欢聚。不仅如此,宪宗也开始大胆地同其他妃嫔交欢,后来陆续又生了几个儿子。

所有人都一片欢庆的时候,只有有万贵妃对此恨得咬牙切齿。没过多久,好端端的纪淑妃竟暴病而亡。不知是被毒死的,还是被勒死的,也没人敢过问。宪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并谥纪妃为“恭恪庄禧淑妃”。张敏见淑妃被万贵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

万贵妃还想除去眼中钉朱佑樘,便经常向宪宗吵闹,要求废掉皇太子朱祐樘。尽管此时万贵妃已年近六十,可宪宗对她又亲又怕,根本离不开她,怎敢不听从她呢?第二天,宪宗找司礼太监怀恩商量,怀恩连连说不可,惹得宪宗很不高兴,竟把怀恩贬到凤阳去守皇陵。不料正在此时,忽报东岳泰山发生地震,钦天监正据天象所测,说此兆应在东宫,宪宗以为废太子会惹怒上天,便不再提易储之事,这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万贵妃费尽心机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了肝病于成化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488年的春天死去。这一年万贵妃已五十八岁。万贵妃一死,宪宗好似失了主心骨,凄然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他主持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并辍朝七日。这年八月,郁郁寡欢的宪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随万贵妃而去,终年四十岁。

后宫佳丽三千,这位皇帝为何偏偏宠爱一位比大自己18岁的宫女?


万贞儿以一个卑微宫女之名,半老徐娘之身,惹得宪宗皇帝沉醉痴迷一生,竟然让这个女人一举夺得独宠专房,半生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有实无名的皇后。宪宗朱见深和贵妃万贞儿演绎出这场生死相随的皇室姐弟生死恋,可谓是酣畅淋漓,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其中缘由,着实让世人不可思议!

各位看官看完这个故事,大概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个人的意见当是宪宗皇帝小时候的坎坷经历导致了其对万氏的依赖,这与后来的朱由校对客氏言听计从如出一辙,不得不说,明朝皇帝的奇葩率确实也蛮高的,我们有空可以继续讲下去。欢迎关注,欢迎各位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