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滕王閣序》(轉)

昨夜再讀《滕王閣序》,把我驚歎到難眠。真不愧被譽為古代駢文之首。其中,不僅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千古名句,還有這首: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的名詩。序裡有大量優質的四六句,二字句,七言詩,比如:1.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3.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4.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5.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堪稱字字珠璣,句句經典,難怪為後世歷朝歷代大詩人爭相效仿。26歲的小小作者,駢文造詣已登峰造極,令人驚歎。而最吸引我的則是這篇序文裡竟有30多個妙不可言的成語,且多靈數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但有個別竟然彷彿初學。現整理如下,與你分享:

成語共有三十個如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俊彩星馳】【勝友如雲】【高朋滿座】【騰蛟起鳳】【逸興遄飛】【鐘鳴鼎食】【雲銷雨霽】【響遏行雲】【天高地迥】【興盡悲來】【萍水相逢】【命途多舛】【時運不濟】【達人知命】【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窮且益堅】【青雲之志】【白首之心】【涸轍之鮒】【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介書生】【叨陪鯉對】【喜託龍門】【投筆從戎】【高山流水】【盛筵難再】【陸海潘江】。這裡面我重點查閱了,涸轍之鮒,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騰蛟起鳳,陸海潘江這幾個成語,覺得特別有意思。

涸轍之鮒是說乾涸的車轍裡一條鯽魚,急需一升水就活命,是指急待救援的人 。出自《莊子.外物》。原文是說莊子家窮,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等我收到了租金再借你。莊子就講了這個涸轍之鮒的故事給他,說這條小魚就要一升水就可以活,你卻說到處遊說引西江水,等你引來水小魚早在乾魚店裡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當下的武漢疫區正是涸轍之鮒,而防病毒的疫苗、醫護人員和醫藥物資就是他們的救命之水。

馮唐易老是馮唐生不逢時的故事。馮唐侍奉過三代皇帝,漢文帝,景帝,武帝。馮唐有家世,有才華,就是貌醜,耿直不得重用,直到90多歲還是中郎署長,就是侍衛。雖然他耿直遭人厭,但文帝依然聽從了他的建議赦免了功臣魏尚,並升他為車騎都尉。景帝還曾命他做楚國丞相,但不久被免職。直到武帝時,欲重用馮唐,但此時他已九十高齡,無力承擔重任,可謂生不逢時。馮唐易老的悲劇人物歷史上何其之多,但我認為最典型的就屬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一生主張抗金,參加義軍遭叛徒出賣,為官倍受排擠壓制,其嘔心瀝血的《美芹十論》等軍事策略均得不到採納,64歲時扔遭到彈劾,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朝廷想起重用他,而他已經臥床不起,當年便含恨離世。而最讓後人欣慰的是他給我們的600多首悲壯,慷慨的作品。每每聯想到那樣一個偉人,敬意便如濤濤江水一般於胸中澎湃。悲哉!稼軒居士,馮唐易老,何以報國。

李廣難封,是說漢文帝,景帝時李廣作為出征四十年來與匈奴交戰70餘場,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卻比很多他的手下兄弟們待遇差,一生未能封侯,最後憤恨自殺的故事。其實,文帝並非昏君,李廣為何不得重用呢?實在是勇猛有餘,智謀不足。所以,四十年征戰,竟然沒有一次正面大勝,實難當大任。這裡我想到最典型的例子就屬項羽,項羽勇猛無人能比,又慈愛,就是不能任賢才,唯一的謀士也一怒而走,說到底靠著一己之勇,不能知人善用,一意孤行,結果是丟了江山,丟了美人,還丟了命。

陸海潘江,這裡是說才華橫溢的人,如晉朝大才子陸機,美男子潘安。都是西晉大名鼎鼎的才子。可用陸海潘江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

騰蛟起鳳指的是文采有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采。

重學《滕王閣序》讓人心生無限崇敬,古人26歲小小年紀,就能寫就千古名篇,且為後代子孫世代研讀,怎能不讓人敬畏。聯想到今天,詩詞歌賦的古代文學精華早已凋敝,詩詞早已不受追捧,談者或被叫做附庸風雅,不敢想再過百年,詩詞將是怎樣的光景。

未來我們的孩子,還會不會吟唱: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詩詞之美超越歷史,超越一切文學形式,歷千年不朽而彌珍。此中精髓理應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和文字中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