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作於《滕王閣序》之後的一首詩,寓意之深冠絕全唐!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初唐四傑”之首,才華早露,被譽為神童,他所寫的《滕王閣序》天下聞名,但在其之後還附寫了一首詩,你知道嗎?

《滕王閣詩》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作於《滕王閣序》之後的一首詩,寓意之深冠絕全唐!

【註釋】

1、滕王高閣:故址在今天的江西新建縣章門江上,西鄰贛江。唐高宗顯慶四年,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為洪州都督時所建。

2、佩玉鳴鸞:指滕王身系佩玉乘車鳴鑾而去。

3、物換星移:形容時代的變遷、萬物的更替。

4、帝子:指滕王李元嬰。

王勃作於《滕王閣序》之後的一首詩,寓意之深冠絕全唐!

【譯文】

高高的滕王閣靠近江邊,有著玉佩撞擊的叮噹聲、如鸞鳥相鳴的鑾鈴聲的豪華歌舞已停歇了。早晨,彩繪的棟樑上飛來南浦的雲彩;傍晚,珠簾捲入西山飄過來的雨。悠閒的白雲投影在江水中,歲月悠悠不盡;景物改變,星辰移動,不知度過多少個春秋了。閣中的滕王現在哪裡呢?欄杆外的長江空自流淌不息。

王勃作於《滕王閣序》之後的一首詩,寓意之深冠絕全唐!

【賞析】

《滕王閣詩》作於《滕王閣序》之後,用含蓄、凝練的筆調,營造出一個變換無際的時空。滕王閣臨江而立,氣勢恢弘,景色宜人,昔日,建閣人滕王李元嬰常在此大晏賓客,場面豪華壯觀。 如今那建閣之人已經長辭於世了,如今只剩下欄杆外的長江水在空自流淌。本詩寄慨遙深,通過對滕王閣今昔對比的描摹,抒發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恆的感慨。《滕王閣詩》是唐詩中的精品,寫作手法對後代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對錶示時間和空間的詞章的有序排列,對大量實詞的得當運用都表現出了詩人的作詩技巧與獨特的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