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為什麼叫它剝皮魚呢?我現在也沒搞清楚。

小時候不愛吃肉,也不愛吃海鮮河鮮,就唯獨對這個剝皮魚另眼相待,所以家裡常做常吃。做法就是一個煎,也可以說是炸。把剝皮魚放進油鍋裡,炸酥撈出來就可以吃了。有時候也會放一把薄荷葉子一起炸,炸得幹翹翹的薄荷葉子,點綴在盤裡挺好看,但吃起來沒啥意思,還弄得一嘴油。最好吃的還是隻放幹辣椒和花椒和與魚一起炸。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幹辣椒不用選辣的,把它炸得又酥又脆,花椒顆也是炸得一咬就碎成粉粉,這個時候魚也就好吃了。魚炸太乾也沒意思,炸熟以後帶點潮是最好吃的口感。剝皮魚小刺很少,就中間一大根主刺,吃的時候很方便,輕輕按著魚尾巴,一隻手往旁邊一撕,一面的肉就整塊下來了,肉很多,特別“瘦”肉的感覺。吃完了再去撕另一邊,兩邊都吃完了,就吃魚尾巴,魚尾巴也炸得香酥香酥的,有椒鹽的味道,很好吃,吃完還要舔手指頭。舔完手指頭把剩下的完整的一尾魚骨頭拎起來欣賞一眼,扔到骨盤裡,這才開始吃第二條,非常從容。小孩子的從容。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吃炸剝皮魚的時候,幹辣椒和花椒顆不用檢出去,有時候吃了太多條以後,嘴裡味道淡了,就捉一粒花椒來吃,一咬就碎成粉粉了,再夾一段辣椒嚼著,最裡面有微微辣微微麻的感覺了,再去吃魚,真是再好吃也沒有了!花椒要事先去掉裡面黑黑的“花椒眼睛”,不然一咬下去就好像吃到沙子一樣,很難受。

剝皮魚好吃,洗起來也很簡單。剝皮魚的頭都是事先去掉的,買回來後照著頭那個切口搓洗一下就行了,也沒有內臟什麼的需要去除,剩下的就全是肉和中間的魚骨了。

長大以後吃了川渝的耗兒魚火鍋、水煮魚方式煮的耗兒魚,也吃了乾鍋耗兒魚等等其他做法。

最愛的依然還是簡簡單單炸一下的幹炸耗兒魚,那種味道實在無法替代。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剝皮魚可以這樣吃


乾鍋耗兒魚也算得上跟炸的味道沾邊,放大量的幹辣椒和新鮮辣椒一起去炸炒,自家做不能吃辣的時候,我通常把辣椒換成大蒜苗,蒜苗根部用刀拍扁,不用切,直接擰成大段下過煸出香味,再放醃過炸好的魚一起炒,當然也可以直接生魚下鍋,放豆瓣醬煸炒,又是不同的風味。

炸吃之外,酒糟剝皮魚也好吃,兩種做法。一時把炸熟的剝皮魚和酒糟拌炒之後加少許湯煮入味,一種是直接將魚炸好,酒糟也用油炒香以後混合到一起,隔一夜再吃,風味更濃郁,魚也還很乾燥,吃起來完全兩道菜的口感。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剝皮魚大概不是寫作“剝皮”,而是薄皮的意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