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目前有一个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动画片。

其实很多时候毁掉孩子的不是游戏,而是生活中孩子感觉不到父母正确的关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有两类孩子是最容易玩游戏上瘾的,一类是被溺爱的孩子;另一类呢则是被忽视的孩子。那什么是溺爱,溺爱是家长不加判断的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这个很好理解,可是很多家长仅仅只是满足了孩子的外在需求,比如买孩子爱吃的、爱玩的、喜欢的等等。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在需求。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那什么是被认可、被肯定、被关注?

当你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时候,其实家长可以根据以下的清单,来自己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和自己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问题来做自我检查:

一、小时候孩子哭闹时用手机满足孩子,而平时不管孩子;

二、一遇到问题就打骂、吼叫,不管孩子的感受;

三、陪伴孩子的时间每天少于一个小时;

四、不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或是没有跟孩子约定玩游戏的规则并执行到底;

五、一周家庭户外活动少于一次;

六、关心作业成绩更胜过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

七、根本叫不出孩子朋友的名字;

八、简单粗暴的打断孩子玩游戏,自己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的玩游戏。

如果以上问题有5个以上的答案是yes,那就说明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所以家长就要先改变自己。

今天小编要教给家长三招,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第一招,分享经历感同身受。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游戏,直接禁止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因为孩子有可能将玩游戏转为地下,家长更能发现和监管了。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亲自玩一下孩子热衷的游戏,体会一下其中的乐趣,把对战的快感分享给孩子,不用担心,其实跟孩子分享这些并不会降低自己的权威,也不会让孩子找到打游戏的借口,相反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跟家长心贴心,觉得被理解了,这是建立进一步沟通的基础;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第二招,游戏为生活的开胃小菜,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经说过,认可接受孩子的情绪和一味的骄纵并不同,你明白孩子希望无节制的看电视,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么做。所以现在社会,让孩子不接触游戏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一起共同的制定出规则,把游戏变成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开胃小菜,那么游戏是能够创造很多乐趣的。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是家长的陪伴不够,如果家长能够放下手机,孩子天然的就更愿意和父母堆雪人打雪仗,下飞行棋这样的游戏了;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第三招,发现宝藏,激发孩子在玩中去学习。传统的文化将往往将玩和学对立起来,认为玩就是不务正业,事实上通过很多育儿专家长期观察发现,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途径,首先游戏拥有视觉、听觉、感觉的全感官刺激。其次游戏总是充满接二连三的挑战,再者游戏不断的给予正面的反馈,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可以及时的得到鼓励。最后很多游戏它其实是团队作战的,让孩子们形成一个战队共同合作完成挑战,那这样就会非常容易获得团队合作的成就感。如果家长能够研究游戏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发现游戏强大的学习功能,那么游戏和学习将不再是这种对立面了,比如不认为只有看书才是学习,学习也可以是全方位的视觉听觉,嗅觉的体验。家长可以将学习内容拆分成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小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孩子就可以获得类似游戏勋章,一样的正向鼓励。又比如组织小区里年龄相仿的孩子组团完成目标,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家长还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敏锐地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就地取材,给孩子拓宽知识面,比如一些游戏人物使用历史人物的名字,那家长其实就可以引导孩子去查询他们的真实生平,孩子也一定会非常有兴趣的。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说完了以上的三招,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案例中的爸爸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一下:

爸爸问:小明,发现你最近一直在玩《王者荣耀》的游戏,怎么样,有意思么,爸爸昨天也注册了一个账号,试完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呢。小明:真的么爸爸?爸爸你叫什么名字,你玩到什么阶段了。爸爸:哎哟,我还是个初级选手,技能不够,你愿意带爸爸一起么?小明:当然,可以啊,爸爸。爸爸接着问:那你希望每天带着爸爸玩多长时间的游戏呢儿子?小明说:2-3个小时吧。爸爸:爸爸单位组了一个亲子足球队,爸爸打算每天带你一起去,如果每天玩2-3小时,可能我们会错过精彩的户外足球运动,而爸爸很需要儿子的参与,帮爸爸赢得比赛啊。小明:爸爸,这样吧,每天你先带我参加户外足球赛,然后我再带你进游戏参加我的团队打游戏,运动1小时,游戏1小时,可以么?

那这个案例中的爸爸巧妙的运用到了一些招数,比如参与孩子的运动,跟孩子建立交流的共同语言;

第二招,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缩短游戏时间建立游戏规则;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第三招,就是认同孩子,我是你爸爸,但是打游戏和踢足球我都不如你,需要你帮助爸爸,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这点才是这个爸爸的高明之处。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最后我想说拿什么打败手机游戏?其实就是家长们高质量的陪伴。

当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该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美国训练学家德雷克斯说过: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非常强调鼓励,他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曾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好比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们就没法生存,鼓励是帮助孩子成长和学习的最好方法,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行为,比如说撒谎、沉迷游戏等就是一种暗示,在告诉你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了,需要关注,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归属感和自我的价值感。而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鼓励就是他们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所以亲爱的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在需求,什么是孩子们的内在需求?就是被认可、被肯定、被关注!其实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每个人的个性生而不同,接纳其本能的样子,而不是排斥,便是对人最大的尊重,而教育最终的目的便是深化这种尊重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知己。

好了今天的文字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更多的育儿困惑,欢迎在下方给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