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親家、蔣緯國的岳父、終老於香港的陝西紡織業大亨石鳳翔

石鳳翔(1893~1966)名志學,字鳳翔。湖北孝感人。1912年考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藝學校機織科,1915年畢業後赴大阪內外棉廠實習。1917年回國,先後任保定甲種工業學校教務長、湖北楚興公司楚興紡織學校校長、楚興公司裕華紗廠總技師。1922年楚興公司改為大興公司,在石家莊建大興紗廠,石任該廠廠長十年。1934年9月,大興公司決定在西安創辦大興紡織二廠,石被聘任為經理兼廠長。同年10月,他率領八人到達西安,於參府巷17號惠公館設立籌建處。在省主席邵力子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支持下,在西安城北購地122畝,開始進行基建;後從石家莊運來細紗機和粗紗機,還訂購了瑞士紡紗機10000錠、日本細紗機5000錠,購買日本式自動布機320臺。1936年3月,大興紡織二廠正式投產,半年後,利潤即達法幣20萬元。大興、裕華公司董事聯席會議同意石繼續擴建的建議,決定由裕華公司撥款50萬元法幣,再由股東集資成立大華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工廠更名為長安大華紗廠。在石的擘劃下,大華紗廠從精擇原料入手,注重設備保全保養,講究漿紗技術,精心提高質量,使雁塔牌細布譽滿西北、西南地區。1941年4月,大華紡織廠成為第二戰區機器紡織業同業公會會員單位,石當選為同業公會理事長。為了培養紡織人才,石在抗戰期間撰寫了《棉紡學》專著及《紡織業與抗戰建國》等論文,1941年8月創辦了大華紡織專科學校,石出任校長。他從重慶和西安招收高中畢業生30名,培訓兩年,成為大華紗廠的業務骨幹。

蔣介石的親家、蔣緯國的岳父、終老於香港的陝西紡織業大亨石鳳翔

  石與西安的國民黨上層人士往來密切。先後擔任第一戰區代司令長官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曾到石家拜訪,並在他家舉行週末舞會。在胡宗南部任少校聯絡參謀的蔣介石次子蔣緯國與石的次女石靜宜邂逅相遇,兩人時相往來,情愛日篤,於1944年12月23日在王曲中央軍校第七分校結為連理,石與蔣介石成了親家。一次紗廠失火,布廠全部被焚,損失慘重。石致函蔣介石,稱火災損失7731萬元,要求政府資助。同年10月,國民政府軍政部即給予無息貸款3000萬元,加快了工廠修復。工廠恢復生產後,石利用廢棄的紡織機械建成一小型毛紡織廠,組成大秦毛紡織公司,資金來源於大華紗廠上層職員的歷年紅利。1945年,大秦毛紡織公司盈利50萬美元。

  抗戰勝利後,石主持收回石家莊大興產業,並貸款復廠開工。1947年出任江漢紡織專科學校第一任校長。1948年1月,他致函裕華總公司,主張在臺灣建廠,遭拒絕後,辭去公司職務。他將在美國購買的舊紡織機3萬錠中的1.5萬錠和大秦毛紡織廠存放在上海的機器運到臺灣,在臺灣新竹組建大秦紡織廠。

蔣介石的親家、蔣緯國的岳父、終老於香港的陝西紡織業大亨石鳳翔

  1949年初,石攜眷離陝入川,後到上海。上海解放前夕,石從上海前往臺灣,在臺北市修建住宅,擔任大秦紡織公司董事;還先後創辦了正義印染廠、中國人造纖維公司、聯合耐隆公司、華隆公司等,是臺灣省紡織學會第一、二和五至七屆理事長。後因代織軍服用布的質量問題,接連虧本,難以維持。其女石靜宜也因病去世。1959年,石全家遷至香港,曾開設珠寶店,後在香港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