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近來關於行業未來發展的問題,巴叔在家日日關注,說法呈兩極分化狀態,而因為這次疫情,簡直形成了一面鏡子,極端直觀地照射出了在“大考”面前誰才是優秀的能夠頑強存活的,但總的來說,不能一概而論。


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不過最近看到有位“貓師兄”在說: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是最吸金的職業……我想他是著眼在根據當年非典讓餐企涅槃重生後得到的大機遇、大市場而言吧。誠然,每一次災難都是一次行業的洗禮,據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疫情衝擊下,餐飲行業的慘狀和困境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中小餐飲企業,抗風險能力更是脆弱。


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那麼這種情況下還有人會認為機遇很大?當然有!而且網上將有如此心態的餐飲品牌甚至給人冠以“優秀”的標籤。這不西貝餐飲的賈國龍就說:“這次災難也教育了我,之後要重新評估什麼是有利於企業、有利於員工、有利於顧客的發展方式……”可見一場疫情讓不少有見識的餐企曉得了若想要長遠發展,品牌需要做出哪些必要性的升級改變。

很多優秀的餐飲品牌在過去似乎喜歡“強制”地把自己的東西灌輸給顧客,當然,多數時候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現在有大疫在前,人民群眾無時無刻不把“健康”掛在嘴邊,一旦疫情過去重新開業,面對“飢餓”的市場競爭,有卓見的餐飲人會說——誰能第一時間搶佔顧客的心智,誰能搶先調整過來,投入戰鬥,誰就能搶佔先機。


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危機下興起的行業機會不像當年非典時期了! “戰術上的努力永遠彌補不了戰略上的缺失”。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針對各種問題進行制定應對策略,打造優秀團隊,強抓內部管理,降低運營成本,顯然遠非某個大型餐飲企業一家之力可以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那麼“零售型”的門店咋整?面對如今線上消費的極速發展和膨脹,以“餐飲+新零售”的線上線下融合將進一步緊密,拋開餐飲門店本身不說,餐飲企業恐怕還是應該考慮往兩個方向靠攏,即:互聯網企業或互聯網化的傳統企業。只是在現今大背景下,餐飲人也應保持冷靜的頭腦,切忌矯枉過正的心態。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來自網上的聲音,不斷渲染著互聯網對餐飲行業的侵入,把未來餐廳描繪成寧靜無人的高科技車間,原料都是半成品、後廚都是機械臂、上菜都是流水線,甚至服務都是機器人了,彷彿這才是未來餐飲應有的樣子?但如果真的是這樣,餐飲行業將喪失最後一點人文情懷。文化,我們不能丟,哪怕你做的是外賣,不也要在外包裝上下點文化的功夫麼?


互聯網”帶偏“路數,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又變了?


總之,未來優秀餐飲的“標配”應是“餐飲+互聯網”模式,既要把門店的文化、氛圍經營好,也在聯通線上,做好兩手準備。當然,不管怎麼說,“人”是關鍵,比起“機械臂後廚”,大家更信任正規院校學成的大廚為我們烹製美味,以前是這樣,未來依然會是這樣,永遠不要低估了人民的理性和智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