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女子过桥西?

很多耐听的故事,开头和结尾并不是那么美丽。

你出名了,你的名字就是个名人, 你还没有出名,你的名字就是个人名。

谁家女子过桥西?

(海龙囤五月杜鹃开满山岗)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二十八日,戎部尚书李化龙奉圣旨:“李化龙著以原官起,改总督川湖贵州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四川地方,写赐与他,钦此。”于是,李化龙、杨应龙在播州海龙囤(今贵州遵义)的故事才算正式开始。


谁家女子过桥西?

(海龙囤三十六步天梯)

一个当朝巡抚、戎部尚书,一个地方土司、骠骑将军在四百多年前演绎的那一场“双龙会” 虽然催生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但史海钩沉,浩渺如烟,无论正传,抑或野史,对“平播战争”的描述、记叙、点评、传说等均褒贬不一,几十万人在深山里苦战数月,旌旗蔽日、杀声震天、尸横遍野,一个延续725年的土司王朝灰飞烟灭,有个“桥西”的故事很多记不得的。

谁家女子过桥西?

(四百多年来屹立于四面绝壁的古军事城堡) 应龙世袭名门,饱读诗书,文韬武略,个性彪悍,31岁即成为播州杨氏地方政权统治者,史载:播州杨氏属地广袤千里,良田万倾,金银如山,富可敌国,又据南蛮险要,700多年统治固如金汤。

谁家女子过桥西?

(绝壁深山里最后的土司王朝遗址)

应龙个性多疑善变,骄横多谋,传精通道士巫术,常立幡求雨,无不应验等等。有妻张氏貌美如花,时有蜀地书生赋诗赞曰:

面若春桃闪灵眸,娉婷阿娜赛西施

暗香袭过百鸟醉,万方仪态胜贵妃。

然,改写历史的经常都是偶然之间,冥冥注定。秋日气爽天高,应龙围猎下山,满目禾稻金黄,果蔬遍地,收获在望,心甚喜。下马至板桥塘(今:板桥镇)边,见村姑戏水,顽童捉虾。一女见应龙至,花容尽失,双眸含蹙,跪拜在地。龙视乡女面如满月,灿若桃花,皓齿秋波,“贼”心忽动。后来,世人尽知:此女子,田雌凤也。自此,红颜祸水种也。

谁家女子过桥西?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当年杨应龙屯兵驻守的漫道雄关)

万历十四年,龙听谋士献媚之言,尽选江南美味珍馐、良木珠宝进贡朝廷,龙颜大悦,见其杨氏虽据霸偏远一隅,但多年未生大乱,衷心可嘉,赐飞鱼服、封都指挥使。龙自觉盖地英雄,有当朝诰命,错判朝廷统治套路,遂纵兵丁出綦江、扰云南,百里方圆无不谈之色变,民怨渐生。自揽雌风入怀,日上三竿不起,鸡鸣露浓才眠。时迁怒原配张氏,始,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张氏终日以泪洗面,龙便遣下人离营三十里地建桃溪庄(今遵义桃溪寺),令原配张氏另居。桃溪庄遍植桃李,翠柏参天,阡陌纵横,绿柳拂波,蝉鸣竹荫。

谁家女子过桥西?

张氏流落至此,每日只三两丫鬟静等日落,夜盼天明。诗曰:

风吹桃花片片落,三枝两枝竹外低

庄门深锁只闻蝉,桃溪几里路人稀。

薄粉胭脂都卸去,酒绿灯红皆梦里

龙颜一怒旧人啼,谁家女子过桥西!

中秋时节,张氏之亲叔张叔照夜往探视,睹此情此景,捶胸顿足,赫然泪下!坊间至今传说,张叔照三日不食,长跪海龙镇凤凰山,誓言;此厮不灭,天不容也!雌凤本出寒门,自入杨府,恩宠有加,早晚侍服,龙曾自叹:江山甚美,凤犹甘味。然田雌凤心机如麻,千缠万结,心甚毒辣,时装就醉,谗言应龙:曾于后山玩耍之时,见张氏与下人暧昧等等。龙大怒,立遣兵士将其原配张氏及岳母枪刺百孔而亡。如是,祸至也。


谁家女子过桥西?

(秋日凤凰山,层林尽染,湘江碧波,气爽天高)

骄横自满尚可苟且,然应龙自恃地远天高,偏听谗言,灭妻刺母之大逆不道,百里方圆无不胆寒心悸,切齿痛恨,百姓痛斥:逆天之徒,该万剐千刀,岂配人世!其妻叔张叔照千里抵朝,流涕痛陈应龙大兴土木,烧杀抢掠,欺压百姓,杀妻纳妾,意欲称王诸事。又,贵州巡抚叶梦熊、四川巡抚谭希思及备受欺凌乡民等,昼夜急报朝廷,无一例外,历数应龙作恶斑斑。应龙心甚狂妄,年征民夫十万之众,构筑城堡,以期再活五百年呢。清明祭天之时,竟妄议当朝,口书一联,骄狂极至:

养马城中,百万雄师擎日月

海龙囤上,半朝天子镇乾坤!


谁家女子过桥西?

(掩映在几百年荒山秃岭上的海龙囤军事城堡)


谁家女子过桥西?

(杨应龙手书的“朝天关”三个大字,四百余年尚依稀可见)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神宗皇帝终于龙颜大怒,赐尚方宝剑于李化龙,总督八路大军计24万之众围剿末代土司杨应龙。鏖战数月,山中尸横遍野,战马塞河,1600年6月6日,一代土司王朝终于灰飞烟灭。应龙与雌凤自缢。所谓“布衣之怒以头点地而,天子之怒则血流成河” , 概如是。自此后,每年5月伊始,杜鹃花开满囤上荒山深谷,令人唏嘘。是非功过,此一时彼一时也。

桥东白沙水潺潺,桥西丽人回故里

应龙不识东风恶,囤上至今红花多。

一梦千年,如今的桥西桃溪庄已更名桃溪寺,奉香行善者,徘徊芳园小径,感慨良多。离寺十里,便是遵义红楼,1935年具有中国革命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已经免费开放,每天全国各地来参观瞻仰的人流如潮。

谁家女子过桥西?

(遵义会议会址)

出城东行百余里,万亩茶海打造出了黔北最生态的杯中甘露,漫山遍野,一湾也茶叶,一山皆茶树,一方尽茶香。


谁家女子过桥西?

(湄潭万亩茶海)

谁家女子过桥西?

(凤岗茶海之心)

谁家女子过桥西?

(十二背后景区,遇见最美的喀斯特地质音符)


谁家女子过桥西?

(茅台镇夜景,大家都知道这里的酒好喝)

申遗成功后,专家们把海龙囤改成了 “海龙屯”。我,再也没有去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