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圖 文 王志敏 王光明

(2019-01-09 )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王姓不同於單單出自某國、某地、某人的其他眾多姓氏,而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構成漢族王姓主要有四大來源: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遂以王為氏,子姓王氏的歷史有3100年。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21世至周靈王(公元前571一前545年在位),國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已是東周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姬姓王還有三個分支。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為晉國司徒,功高位重而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後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滅魏後,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公元前770一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 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歷史了。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再一分支為東周考王(公元前440一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歷史了。

各姬姓王是王姓的最大的組成,據估計全國有家譜的王姓90%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秦所滅,秦末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為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田姓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土地為活動領地,也有2300年的歷史。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烏九人,隋唐時西域月支國胡人,唐朝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時女真人完顏氏、耶律氏、夾谷氏,北宋西夏國党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八旗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間的推延多數同化為中國北方的漢族王姓。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專家考證,王姓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四,即世界上王姓超過9000萬人,是當今中國第二大姓。

在中國歷史上,王姓稱帝稱王者14人。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虞城王氏

·古王集王堯臣家族。北宋天聖五年狀元王堯臣祖居山西太原府祁縣。王堯臣的六世祖曾任唐末輝州(州衙在今山東單縣)刺史,因避戰亂遷居碭山,後再遷到(原)虞城縣孟褚鄉土山(今古心王集)定居。王堯臣的祖父王礪,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事宋太宗,官至屯田郎中(農業部長)。王礪五個兒子:王煥、王瀆、王淵、王衝、王洙。王洙是天聖年間進士甲科,官至仁宗讀書講書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王堯臣是王瀆的兒子,科舉時代虞城唯一一名狀元,官至仁宗時參政執事(副宰相)。王堯臣墓地在今古心王集西北隅。

王瀆是真宗大中祥符七年進士,王欽臣是神宗熙寧二年進士,王陟臣是仁宗嘉佑六年進士,王煥的兩個兒子稷臣、夢臣均為進士及第。如此“三代八進士”在封建社會里實屬罕見。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該支王氏家族後裔世代繁衍生息已有一千多年。歷經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戰亂。災荒,特別是元末明初,族人遷徙或者流落他鄉,今古心王集及周邊大王莊、許樓、劉小廟、劉集史樓、稍崗楊八樓、小侯王祖師廟、梁園區郭莊鄉曹莊、李口鄉王莊以及江蘇銅山黃山鎮等,皆為該支王氏一族。

·營盤三槐王氏二門《五續王氏族譜譜序》載:仰我王氏尊祖,乃周靈王太子晉之後裔,相傳迄今已三千餘載,代代子孫繁昌,世世忠孝雙全。吾先人晉國公佑君,歷事宋太祖、太宗,功德蓋世,官拜兵部侍郎。為官清正剛直,然因朝正曰非,功成身退而去官歸裡,手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北斗後必出公卿。”果其子旦於真宗時任宰相,孫素於仁宗時亦任宰相,曾孫鞏公可謂文武將相,天下稱盛。可見皇天不負有德,仁必有後。俾其子孫三世為公,賜爵雖有天命,而人才輩出,實賴祖宗有德,積久釀成而天道可見。此為三槐之史也。吾來祖諱恭讓,於大明洪武二年奉旨遷徙,自山西洪洞攜眷東來,居於青州(今夏邑縣)之西仁鳳集(今營盤)東南三里崗(今廟後東頭)。迄今六百餘載。自定居至今,吾始祖仍以詩書傳家,不忘先祖之訓,恪守前人之德,沿襲三槐家風,勤儉持家,以德待人,子孫繁衍昌盛。迄今吾族眾遍佈夏邑、虞城、豐縣、碭山、睢縣、寧陵、商丘、柘城所轄二十七個鄉鎮、四十六個村委會,一百零五個村莊,總人口約兩萬六千餘人。實可謂河南東部一大旺族。

各門所轄村莊。九公長門:王可寺樓、李莊、王何莊、楊樓、藥鋪莊、王悶集、北方廟、程管莊、前王樓、洪莊、前街、李莊、土地廟、南王樓、大王莊、十里鋪、常樓、土樓、大王莊、王集高樓、石王莊、黃王莊、王黃莊、豐縣大常莊;

長門:韓樓、大張莊、王陳莊、萬仲樓、廟西王莊、土莊、土地廟、王油坊、鄭集張莊、楊樓、北方廟、岐河王樓、九龍廟、李莊、範莊、朱閣、徐老家王莊;

二門:李樓、劉店、廟後、營盤西頭、營盤南頭、黑劉莊、花園集、謝集、戚莊、大王莊、法華寺、王小寨;

三門:王營、關莊、楊莊、張漢樓、曹莊、小王樓、夏至樓、王霍樓、夏邑北王莊、太平集西王莊;

四門:后王營、前王營、胡樓、王莊、王小寨、東王營、白廟東王莊、小王橋、大王橋、郭莊王營;

五門:劉新樓、黃盆廠、張胡匠莊、劉雙樓、王莊、桑固北頭、王雙廟、老楊樓、王老家、王小莊、解莊、狄莊、王水坑、李子園、朱史莊、響鈴寺王莊、朱莊、後楊樓、王牌坊莊、大柴莊、梁莊、馬莊、茺莊、武莊、劉莊、呂樓、李元;

六門:白塔寺王莊、王宋莊、鹿灣、程老家、程王莊、王雙廟、雙樓。

該支王氏排行(自16世開始):永修傳家光 欽明思繼昌 禮樂從慶良 英俊開業祥 恆久長尊敬 守法治國邦 煥文享星漢

附:三槐堂王氏家訓 三槐陰騭,道德為先。恪守孝悌,忠義誠虔。三槐萌賢,和善為先。知羞廉恥,忠恕仁儉。三槐蔭庭,禮義為先。和睦友愛,恩澤解難。三槐鬱蔥,書香為先。詩文承家,學識養涵。三槐尚能,技藝為先。勤習苦練,蔚為示範。三槐籠罩,“世寶”為先。功績隆德,世代相傳。

·稍崗王老家分東西南北四處,散及王小樓、魏莊、楊八樓、喬集、楊莊、銀河寺、程菜園、稍崗集以及城郊楊合樓、任莊等處,稱由山西洪洞三槐堂四家王遷來。

排行輩字(自16世始):永勤廣應超 敏成宗建秀 禮樂從慶良 英俊開業祥 恆久長尊敬 守法治國邦 煥文章星漢 寰宇照太陽

祖訓十條:(一)敬祭禮(詳細要求從略,下同),(二)勤耕讀,(三)敦宴會,(四)講宗法,(五)睦鄉鄰,(六)戒賭博,(七)戒爭訟,(八)戒遊逸,(九)戒亂宗,(十)戒重名

·聞集鄉王小堤王氏系琅琊王氏虞城分支。周靈王之子姬晉因直諫被貶為庶民,其子宗敬任司徒,家為王室。後世子孫以王為姓。從宗敬下傳至十五丗為王翦。王翦與其子王賁孫王離,三代皆為秦國大將、秦滅六國之功臣。秦末王離與項羽在鉅鹿激戰,敗後去向不明。其子王元王威避戰亂遷山東琅琊郡。琅琊王氏因此得名。王威後徙太原,開創一支太原王氏。後又衍生一支三槐王氏。琅琊王氏家族興起於秦漢,輝煌於魏晉南北朝,可謂將相之家書法名門。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王墩王導兩人帶領琅琊王氏舉家南遷,衣冠南渡,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琅琊王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世人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後世子孫分佈於黃山周圍幾百餘里。宋元之後又紛紛外遷,開創了眾多琅琊王氏分支。

該支王氏祖籍江南徽州歙縣,一世祖王通,兄弟五人,勇善騎射,協防元寇,立為一寨,名為寨子王家。洪武年間,一世祖王聚隨燕王北征,師捷軍功,賜予銀牌,仗前護衛,曾駐紮於營盤。營盤因此得名。燕王登基,大功告成,辭官後定居夏邑西三十餘里王小堤(今屬虞城聞集)。三世祖兄弟八人,後世子孫興旺發達,事業輝煌,分居於虞城、夏邑、永城、商丘、周口、單縣以及河北滄州等處,人口達數萬之眾。祖陵始建於洪武年間,先祠建於同治年間。

該支王氏字輩排行(從十八世始):明朝勳業盛 安徽世澤昌長 勤儉守祖訓 千秋繼書香 承先延永緒 道統傳家昌 恭敬恩禮儀 光昭萬代良。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該支王氏四門遷居夏邑及山東單縣,五門遷居河北滄州,六門遷居夏邑。其他分支分居村莊——長門:王小堤、小李集、周閣、李雙廟、高臺子王莊、王竹園、王梨園、王雙樓、王安、前王樓、黃溝涯、劉店姚樓、馬樓、盧營以及梁園區北劉莊、睢陽區沙崗大王樓等處;

二門:塔坡王莊、餘樓、李樓、賈莊、袁莊、王口、商臺子王莊、雙廟王莊;

七門:王雙樓、王梨園、王小樓、王小寨、王孟莊、殷莊、高莊戶、前後王口、聞集、諸莊、範莊,界溝東南盧莊、站集南小王樓、司樓以及梁園區南園、夏邑濟陽小王樓;

八門:前後王樓、小王樓、殷莊、王安、小侯北袁莊以及永城霍莊、王崗樓等地。

琅琊王氏家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惕之至也;臨財莫過於讓。此五者,立身之本也。

族人王貫三(1821—1856),名福印,孟莊人,清末,太平天國起義,王貫三率眾歃血為盟,響應起義。太平天國李開芳攻佔歸德府,王貫三及其弟王藩、好友周廣禮、宋喜元、司喜等樹立義旗,殺富濟貧,討伐滿清,王貫三為總目。咸豐三年,王貫三率部數千人與北伐軍曾立昌部積極配合,所向披靡。咸豐四年,王貫三克夏邑縣城,殺知縣徐本立及清兵五百餘。五年正月,與桑樹德部會師,為捻軍之主力。同年八月十五,捻軍推行五旗軍制,王貫三為捻軍總先鋒兼黑棋總目。咸豐六年八月十二,王貫三率部在亳州十八里鋪與清軍袁家三部決鬥陣亡。民謠曰:西北死了王貫三,捻軍塌了半邊天。

王貫三的母親郭氏,外號“老捻盤”,王貫三之結義兄弟皆稱之為“老幹娘’,同治元年被曾格林沁部殺害與界溝集。(《河南省志》《夏邑縣誌》《亳縣縣誌》均有記載)

·鎮裡固王廟:祖居山西洪洞,明洪武年間遷居碭山王閘口,清雍正年間遷碭山城西四十五里(今址)定居。

·杜集王菜園:先祖訓山,原籍山西洪洞,明建文年間遷此。

·芒種橋武園:始祖諱家銳,明萬曆更戊年為安徽南陸府尹,田珍之婿,隨田珍遷來落戶。

·文集王樓:祖居江南歙縣,明永樂三年祖聚公遷此。

·界溝鎮王找寨:祖居河北臨城,康熙元年遷來。

·喬集王府莊:清同治十年,祖成喜、成安兄弟有山東單邑遷來。

·古王集王新莊:原籍山西洪洞老關波,大明定鼎,隨曹國公駕車治河南歸德。一居王閣,一居王七廟,五世起遷此。

·古王集王莊:道光五年,先祖由徐州逃荒於此。

·站集東王樓“先祖諱通,永樂年間由南京遷商丘,清初,八世祖遷此。

·營廓王寨與芒種橋楊土山王氏:洪武七年(1375),先祖舉家由山西洪洞廣濟寺大槐樹下遷至河南歸德府東南七十里安居,即今營廓集王廟,後一支遷王寨,有祖墳。明崇幀十六年(1643)天下大亂,頗楊公之子之秀、之全攜眷北遷,落戶於(今芒種橋)楊土山。之秀公及配閆氏葬於沈氏村東,之全公及配申氏葬於十裡鋪。營廓王氏稱南支,楊土山王氏稱北支。兩派人丁興旺,今各有一千多人。

該支王氏輩字:楊之進立 君廣宏懷 家有餘慶 圓賀禎祥 年傳萬世 福祿承昌 德存尚禮 樂奉運康 金銀寶聚 聖天北光 崇華敬先 旭坤騰煌

·小侯小王莊:明洪武初年,始祖自山西洪洞遷居老虞城東一里九莊,繁衍生息。萬曆年間,九世祖兩個兒子,長諱滿,次諱盛,後,盛祖一支遷馬牧集南十二里許今址。

·鄭集鄉李集:祖居江南歙縣十字河,燕王徵北時遷夏邑,清乾隆年間十三世祖志友遷此。

·沙集鄉五座王樓:明洪武二年,先祖由山西洪洞遷芒種橋東武津關,後遷此,崇幀年間,五兄弟各建一樓,遂成大戶。

·沙集鄉西王莊:先祖原籍山西,洪武二年遷商丘火神臺王墳,後遷此。

·稍崗鄉王煙墩《王氏家譜》:明洪武三年,來祖自山西洪洞老鴰窩攜帶(明嘉慶十一年)族譜遷來虞城,已六百二十多年。明永樂四年,二世祖兄弟三人老大老二遷單縣東北大煙墩,老三年幼,隨一世祖留居此地。此地乃王氏之根基也。1991年重修輩字32字:德修衍慶 丕緒維聖 爾守其式 同正敬威 勤樸立法 憲章尊奉 何岱並永 晉唐傳頌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 三世祖開國公遺像 明朝)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黃冢王樓王氏:先祖山西洪洞人氏,明初遷宋都(商丘)蔡道口集定居,後一支遷南十里大王莊。明末兵變,我王氏外奔落戶,散居於今睢陽、虞城、夏邑等地。十一世祖家瑞公為躲兵亂,抱譜殉難,族譜毀於兵焚。民國七年重續族譜,由七世鳴鳳公敘起。十九世耿公,字介石,系前請廩生,博學善書,精文墨,謹選左氏文十六字補至二十字“松王格致、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史肅恭懿、宣慈惠和”為序,由十八世“松”字起。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1987年確立我族族規祖訓:凡我諸輩,理應各親其親,各長其長,長幼有序,尊卑有等。少而孤者周之,貧而苦者救而幫之,疾病相扶,持欣然睹我鄉黨鄰里風俗之厚也,並望後之視之,亦由今者視昔。

河南虞城   王氏淵源   正本溯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