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述神學的主要理論體系?

作者:Johann Faust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24645/answer/228082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神學裡的第一公理,就是上帝存在。無需證明,也無法證明。神學不是哲學。

一般人是區分不開神學命題和哲學命題的。類似上帝證明的問題屬於哲學領域:怎麼證明上帝是不存在的?在這個問題裡我作答了。你可以參考下。

人的存在也沒有為什麼,在神學裡人只能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存在”。因為創造是上帝的行為,而人是無法徹底知曉上帝的意志。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不為什麼,因為這就是為什麼。創世的奧秘和緣由是不可知的。

不過,人作為怎樣的存在。這是可以回答的。

人首先是上帝的被造物。在人與上帝之間,在本質(essence)上是存在著無限的隔閡。

(1)人是上帝的形像(Imago Dei):人是創世中最後的傑作。上帝將自身的形像賦予給了人,因此人具有一定的神聖性。上帝和人之間具有一種神秘的相似性——很多神學家認為,這就是自由意志。人作為一個個體,擁有比其它受造物更為終極的自由意志(free will),能夠決定自己的方向(同時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現在的人充滿“Sin”的:“罪”這個詞被中文的語境中被認為是極為重度的詞。然而Sin這個詞並沒有那麼重的意思(希臘語中的Sin是指“射出的箭沒有擊中目標而偏離的軌跡”)——這是指的人類在“偏離”之後,陷入的一種混亂狀態。人性確實是偏離了既定的軌跡,但這並不等於人性本惡。人在被創造之後,起初是與上帝處在比較河蟹的關係之中。然而人類在選擇違背了上帝的誡命之後(自由意志的結果),就失去了與上帝的河蟹關係,失去了“生命”(基督教神學視上帝為生命之源,與“生命之源”相悖自然就是步入死亡了),而“失去生命”的急迫則進一步令人性喪失。每個人都為了活著,而變得自我,不顧他人。

至於死後,可以參考這個問題中我的答案: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生死觀有何異同?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類觀,才有所謂的基督和拯救論。很長……過兩日繼續寫吧。

----------------------------------------一刀割斷三千煩惱------------------------------

在很多人看來,基督教就是“信上帝”,稍微對《聖經》有些瞭解的人會說“信耶和華”,諸如此類的。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耶穌到底在基督教中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準確的說,耶穌·基督這不是一個名字,是一個組合詞,同時表達了那個“存在”的兩個身份。耶穌是他在為人的時候,他在地上的名字;基督則是對他的身份的表達,他是救世主,是“上帝”。也就是說,他既是人,又是上帝。當然不瞭解基督教“三位一體”和“基督論”的教義的人,一定會困惑於“他是上帝”這句話,因為在他們看來“耶和華”是“耶穌”的“天父”,不可能是同一個“存在”。

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是作如是回答:聖父、聖子和聖靈是同一個ousia,而分別是三個hypostasis。這兩個詞在希臘文中雖然都是表達的“存在”的意思,但不能等量齊觀。前者更強調“不同之間的相同”,後者則強調“相同中的不同”(這其中更深入的東西,需要更多的語源學的研究,就不作多講了)。

那麼基督教為什麼主張“父子靈”是一位神呢?除了維護猶太教中的“一神論”傳統,同時還與拯救論有關。前文中,我看到人類的”罪“是源於我們的自由意志,在這其中我們選擇了悖離上帝——於是也就遠離了生命,進入了死亡,並且我們自身也無法擺脫這點。很多人都會覺得為什麼基督教要主張人人都有罪?這是不是一種妄想症?不過我要說,這也是基於基督教對於現實的一種觀察——人人都是必死的。死亡在古代被視為一種悲慘,希臘哲學中也是如此,在猶太教-基督教中,可能更有了一層倫理的含義——這是人的某種“背離上帝”的結果。不僅如此,猶太教-基督教認為,靠人自身是不可能戰勝死亡的——這當然也是他們一種經驗觀察的結果——在這一點上是不同於佛道。

那麼如果想要解決死亡,應當如何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應當先了解下”死亡“。什麼是死亡呢?那大概就是一個存在的從出現到終止(更深一層的哲學意義,不是這裡探討的問題)——有始有終點的東西才是會”死亡“的東西。那麼,有始有終或者說有生有死,則必然是在時間中的變化——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越來越多的”生機“。因此,只有一個在時間之外的永恆生命才能令我們永生——這就是上帝。基督教就是通過對上帝的信仰,保持在與上帝的互動之中,從而獲得了永生。

然而,猶太教-基督教還有著另外一個信仰,那便是上帝與人之間的”絕對隔閡“——保羅將上帝比作是工匠,人則是他製作的作品。那麼,從本質上說,上帝和人是完全不同的。那麼,這就衍生了一個新問題:人怎麼獲得上帝的永遠生命呢?這就是改變自身存在的方式(至於何謂改變,在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之間都有不同看法,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總之,這種改變就是與”上帝合一“。

耶穌·基督就是這樣介乎於神和人之間的中介,就是完成這一目標的終極手段。而且我們之前說了,他同時是人;同時是上帝。他的存在表明了人性是可以與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在他之中,人性和神性親密無間合為了一個xx。至於合一到什麼程度,在基督教歷史上是有個頗多爭論的,但是爭議的最終目的——神性和人性必然是一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