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平夏之战


大宋帝国:平夏之战

宋朝和西夏先后爆发过五次战争,分别交战于两大时期(公元1040年-1044年;1064年-1119年),宋军从初战不利,逐渐逆转战争局势,在第五次北伐平定西夏,大宋帝国获得最终胜利。

独立战争

党项人,隋书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按照隋朝的看法,党项和汉人是同族异种,是不同文化的华夏分支。但也有记载称,党项人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在唐朝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被吐蕃击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于是被唐朝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成为一支唐朝雇佣军,共同对抗吐蕃势力。

“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党项人的兵马数量。

公元755年,安史之战爆发了,党项人被迫迁徙至银州和夏州(南北朝时的大夏之地),此后党项人在这里安心发育,其势力逐渐壮大。

在西线战场上,唐朝和党项共同击败了吐蕃,随着吐蕃势力的覆灭,党项这支雇佣军也失去了利用价值。党项势力在战争中壮大,反而威胁了大唐帝国的安危,于是唐德宗下令打压党项人,禁止商人和党项人贸易牛、马、武器等物资,永安城镇的唐将更是多次索取驼、马、羊......并亲率唐军劫掠夏州的财富。

公元827年,唐朝藩镇更是变本加厉,大肆掠夺党项人的财富和羊马,当地的党项人忍无可忍,纷纷起兵反唐,夏州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战,双方在灵州(今宁夏)和盐州(今宁夏)交战,党项骑兵大破唐军,给唐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唐武宗更是痛哭流涕,多次下令安抚党项武装势力,停止反抗唐朝的战争。

独立战争一直打到公元840年,党项势力基本已经独立,而唐朝的安抚政策,相当于承认了党项人对夏州的合法独立统治。

称王称霸

党项经过200年的安稳建设,其势力逐渐强大,平夏地区更是富可敌国,鄂尔多斯南部的草原为肥美牧场,七里平为农业地区,生产大量的牛羊粮草,夏州还生产当时可以当做货币使用的青盐,因此大夏之地的党项势力拥有甲士数十万,财富不可胜计,夏州战马数以万计。

党项军控制河西走廊,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北控大漠,击败了盘踞在大漠(今内蒙古)的蛮族势力,强迫他们服从西夏的管辖。

在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骁勇善战,党项人被迫交出了五州之地(夏、绥、银、宥、静),被削夺藩镇兵权。表面上党项人服从大宋的命令,实际上内部却极为不满,于是“李继迁”密谋独立战争,大夏之地已经具备了立国的基础。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大宋帝国与大辽帝国的全面战争爆发,党项人期待已久的时机成熟,于是党项领袖“李继迁”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了银州,紧接着率领党项骑兵攻陷了会州(甘肃),打响了独立战争。一方面党项领袖“李继迁”向大辽称臣,被封为夏国王,联合辽朝共同对抗宋朝。另一方“李继迁”又率领骑兵去截夺宋朝40万粮食。

公元996年,夏军围困灵武城,宋朝派出五路大军攻打大夏,宋军皆战败,事实上西夏已经独立了。

公元1002年,大夏骑兵攻陷了重镇灵州和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道路。

公元1032年,大夏军大破吐蕃,夺取三个战略重镇(瓜州、沙州、肃州),其势力扩张至整个河西走廊,随后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正式宣布脱离大宋,成为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军阀势力。

西夏拥有一支3000人的全具装铁甲骑兵(战马扎甲和士兵扎甲),成为西夏纵横天下的资本,是世界上最凶悍的骑兵之一。

“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

“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平夏之战

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战),西夏景宗元昊表示愿意与大宋和谈,实际上10万甲士已经在边境上磨刀霍霍,做好了战争准备。夏军先是围困了延州(今陕西),在三川口伏击增援的宋军,双方激烈交锋,夏军损失十分惨重,最终击败了宋军(刘平部)。然而宋将“许德怀”突袭西夏军营,宋军大杀特杀,夏军只能仓皇逃跑,延州解除了危机。

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西夏景宗元昊率领10万大军攻打大宋,主力部队埋伏在好水川,偏师攻打怀远(今宁夏)。宋将“任福”率领5万宋军与夏军交战,杀死数千西夏士兵,率军乘胜追击,在好水川遭到夏军伏击,宋将“任福”全军覆没。

公元1042年(定川寨之战),西夏景宗元昊率领10万大军再次攻打大宋,前往救援的9000宋军在定川寨(今宁夏)遭到伏击,宋将“葛怀敏”全军覆灭,但是在原州(今宁夏)的宋军血战到底,全歼了5万西夏甲士,夏军横尸千余里,西夏直捣关中的美梦就此破灭。

初战结果:表面上夏军皆胜利,三次击败了宋军。实际上西夏没有夺取战略重镇,反而损失了10万甲士,耗尽了储备财富的国库,生活物价上涨,百姓十分困苦。于是西夏再次向大宋称臣,和约规定(公元1044年):西夏向大宋称臣,归还所有土地。大宋作为宗主国,每年赠送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双方恢复贸易往来。

公元1064年(宋夏第二次战争)西夏再次不宣而战,发兵攻陷了庆州,10万甲士围困大顺城,宋军血战到底,全歼数万夏军,弓箭射伤夏毅宗“李谅祚”,在一年多后病世,宋朝大获全胜。

公元1067年(熙河之战),“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宋军奋发图强,大破吐蕃和角厮罗,拓地两千余里,占据战略主动权。开始向西夏发动反击战,宋军准备在横山建立两座堡垒,实现侧翼包围,最终被夏军攻破堡垒,宋军作战失败告终。

公元1081年(元丰五路伐夏)西夏梁太后囚禁皇帝,西夏国内混乱,宋朝认为攻打西夏的良机已至,发动五路伐夏大战。起初宋军进攻势如破竹,攻陷了四州之地(米脂寨、石州、夏州、银州),宋军直抵灵州城,由于缺乏攻城器械,又被夏军放黄河水灌淹军营,导致粮草断绝,宋军被迫放弃了攻打灵州城。

宋朝战略上,宋军夺取了四州之地(银、石、夏、宥),以及横山北侧的军事重镇,使西夏沿边地带不敢耕者二百余里,夺取了食物生产地,可以说宋军大获全胜。

公元1082年(永乐城之战)宋军直取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修建永乐城围困夏军,西夏急忙调遣30万甲士前往救援,2万宋军在城下列阵迎战,双方互相厮杀,宋军不能抵挡攻势,逐退入城中防守,被切断了城中水源,夏军最终攻破永乐城,全歼2万多宋军(所谓阵亡60万宋军根本不可能,考虑到宋军攻打兴庆府的长途后勤,就无法维持如此庞大军队,再加上西夏动员了30万甲士,发动人海战术才攻陷的永乐城)。

公元1092年(洪德城之战)西夏急于夺回被宋军占领的土地,梁太后率领20万甲士亲征,攻打重镇洪德城,宋军用神臂弓和硬弩火力射击,双军从中午一直交战到晚上,夏军死伤惨重,横尸千余里。随后大宋援军抵达,在大路途中伏击梁太后的禁军,梁太后吓得独骑而逃,夏军全线溃败,宋军歼灭数万甲士。

公元1096年(第一次平夏城之战)宋军进行了14次小规模攻势,西夏方面大怒,出动号称50万甲士,企图夺回被宋军占领的土地,夏军围攻延安府多次不克,被箭矢所射杀者甚多,死伤极其惨重,夏军只能转而攻打“金明寨”,全歼宋军3000人后,退回了首都兴庆府(今宁夏),西夏夺回土地的战略计划失败。

随后,宋军全面反击,两军在近石门口的地方交战,宋军全歼甲士3000人,俘获3万夏军,宋军夺取了西夏的战略地区,建立军事重镇平夏城。

公元1097年(第二次平夏城之战)宋军在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附近修建了十余座堡垒,占据了无定河和大理河的分水岭,威胁西夏的农耕地区,将西夏首都四面围困。西夏急于突破宋军的堡垒防线,出动号称150万兵力(实际30万兵力)攻打平夏城。趁着夏军主力攻打平夏城,宋军的左右两翼出击,深入西夏腹地,焚烧方圆七百里农田,宋军大杀特杀,夏军一溃千里。

同时,平夏城的2万宋军力战30万甲士,箭矢大量射杀夏军,大后方又被宋军突袭,西夏的食物消耗殆尽。梁太后痛哭流涕,下令全军撤退。埋伏在野外的1万大宋铁骑发动突袭,夏军不能抵挡,大宋铁骑杀得30万甲士横尸千余里,“俘馘三千余,获牛羊不啻十万”。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

公元1099年,西夏派出使者,用辞谦卑,正式谢罪。

战争结果:宋朝大获全胜,西夏再次俯首称臣,夏军自两次平夏之战后,西夏元气大伤不能重新组建军队。楶立边功,为西方最,足以标志着大宋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