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麼》每一個人都渴望被看見

本文約2700字,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每日一書:《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麼》每一個人都渴望被看見

也許每一個人都微不足道,但是,他們都在解決著各自的問題,他們的生活都充滿挑戰,他們都渴望被看見,一旦被足夠多的人看見,他們就不一樣了。

書名: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麼


本書的作者,不是任何一位商業評論家,也不是互聯網研究者,而是快手這個應用的“當事人”。這是一本文集,由快手的創始人團隊,還有教育、運營、電商等各個業務板塊的負責人,以及30個快手用戶,共同寫成。每人一篇文章,只回答一個問題,都圍繞快手到底是什麼回答?

和抖音相比,快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幾乎沒有流量明星,而且內容(視頻)也沒有抖音那麼專業,但為什麼能吸引幾億用戶?今年還登上央視春晚,這個反常的現象,它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1、快手做的究竟是怎樣一門生意


快手,也就是手機上的那個短視頻應用,快手App,它為什麼能做成?它有跟傳統的內容製作,跟我們以為的互聯網規則,有些不一樣的東西,正是這些不一樣的東西,快手它做成了。

就像一間報社不能說成是個文字公司或者圖片公司,雖然它們報道新聞用的是文字和圖片;一個建築公司也不能說成是挖掘機公司,雖然蓋房子離不開挖掘機。同樣,快手也不能說成是一個短視頻app,應該由它提供的價值來定義。

快手的定位是:讓每一個生活都能被看見。

其實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定義,迪士尼對自己的定義是,一個提供閤家歡、老幼皆宜的快樂體驗的公司。阿里巴巴對自己的定位是,服務於眾多的中小企業。

快手科技的副總裁何華鋒是這麼解釋他們的定位,之所以叫一個,因為它比一種的顆粒度更小,快手要做的,是在人這個最細微的顆粒度上,實現個體之間的連接,讓每個個體都被看到

在快手,你會看到喂孩子吃飯,在小區裡遛狗,甚至還有在大街上散步的,這些短視頻毫無特點,跟創作這兩個字完全不沾邊。可就是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展示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成就了快手,讓快手有了今天的規模.

那麼,這個模式為什麼能成立呢?它為什麼能做大呢?很多人說快手的內容下沉得足夠深,在快手你能看到很多大城市裡見不到的東西,這也個快手的運營策略(算法推薦機制)有關。

不錯,靠的是算法,但這個算法邏輯有點特殊。快手的算法和頭條系(抖音、火山、西瓜)算法不同,頭條系算法總是能給你推送你喜歡的內容。

而快手採取了一視同仁的算法機制,快手的算法不因是流量明星而有所偏袒,也不因點贊數高而被高頻率推薦,它的算法總能讓普通人的生活被看見,也是這本書名為什麼叫《被看見的力量》的原因。

還有人說快手是佔據了先發優勢,因為起步早,所以做起來了。其實,短視頻的商業模式,很早就被驗證過了,騰訊13年就推了微視(騰訊短視頻app),只是當時智能手機的普及度和網絡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智能手機和上網流量都是昂貴、稀缺的資源,沒有發展起來。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在遙遠的小山村也能有WiFi和4G信號,屋裡的老大爺也能刷抖音、看快手。

用書裡原話說:把原來昂貴的東西變得便宜,把稀缺的資源變得普通,如果能做到這兩點,這就是一門大生意。而快手做的就是這樣一門生意。

比如,中世紀的歐洲,讀書識字的成本很高,因為書本很稀缺,很昂貴,後來印刷術的普及解決了這個問題。再如,郵政快遞系統之所以成為一門大生意,是因為它讓信件,這種昂貴的信息載體,成本變低了,每個人都能用得起。

而快手做的,歸根結底,都是同一類事,把稀缺的資源變普遍,把昂貴的東西變便宜。快手做的就是:把原本聚集在頭部的注意力資源拿出來一些,分給普通人,把注意力變得更便宜、更普遍,讓每個人都能擁有

傳統的平臺,是提供內容,讓每個人都能獲取到信息,沒有輸入信息的機會。而快手要做的是,不僅讓用戶有輸入,更有輸出、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任何一個時代,但凡能把一個稀缺的東西變普遍,把昂貴的東西變便宜,它往往都會成為一門大生意。


2、快手為什麼能聚集那麼多的注意力


快手上的任何一條視頻,單拿出來,都沒什麼競爭力。而且質量參差不齊,好的是真好,差的也還真差。但是,它偏偏就有人看,而且看的人還真多,這看起來也很反常。

這就是規模的優勢,當快手上只有1個人時,不管他做得好與壞,你都只是在看一個人。但是,當這個平臺上,有上億人在呈現自己的生活時,量變引發質變,它就變成了另一個東西

當上面有幾億人時,它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自媒體集群,或者是展示生活的地方。而是變成了一個,看見芸芸眾生的窗口。

因為規模足夠大,彙集的注意力足夠多時,總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紅利。很多資歷不高,在現實世界中很難有競爭力的人,在快手上,因為被足夠多的人關注,而獲得了新的機會。

在快手,有個耿帥的年輕人,快手ID叫手工耿,初中學歷,家裡往上兩代,都是焊工。原本,他可能會像爺爺和父親一樣,也當一輩子焊工。但耿帥通過小時候愛做小玩意的愛好,在快手他用剩下的零件做些小玩意兒,獲取了300多萬粉絲。這些小玩意可能真沒什麼使用價值,比如,奪命斷魂梳,也就是用菜刀做成的梳子;還有彈腦瓜崩神器,地震應急吃麵神器。雖然不實用,但是看起來好玩啊,他卻因為這些東西受到了很多用戶的關注,還被調侃說:耿哥出品,必屬廢品。

還有個叫蘭瑞員的農村姑娘,只有中專學歷,普通話也不是很標準,但她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做Excel。她通過快手教很多零起點的人學習Excel,這裡說的零起點可不是不會用Excel,有的甚至不會用電腦,不會開機,甚至連鍵盤都不認識。現在百度蘭瑞員會出現很多Excel教程,她通過快手一年能賺取40萬的培訓費。

還有個叫玉狗梁的村子,因為北方在炕上必須盤腿,這些老人的腿腳,柔韌性特別好,很適合做瑜伽。在村書記為了大家健康就帶著老人們做瑜伽,但沒想到的是,這些不專業甚至還被嘲笑的動作發到快手後,迅速獲得網友讚賞,玉狗梁通過快手推廣農產品迅速得到網友支持,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個產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020年,快手助力很多“玉狗梁”們在脫貧路上,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一旦被看見,這件事就變得不一樣了。

快手上還有很多“耿帥”、“蘭瑞員”、“玉狗梁”們,也許他們每一個人都微不足道,但是,他們都在解決著各自的問題,他們的生活都充滿挑戰,他們都渴望被看見,一旦被足夠多的人看見,他們就不一樣了。

快手就從一個自媒體集群,變成了看見當下老百姓生活的一個窗口,它創造了一種新的、人與人的連接方式,並且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即使是一件小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或事,只要彙集到足夠多的注意力,連接到足夠多的人,它能撬動的收益,就會超乎想象。

快手現在的成功,只是一個樣本,而找到那些成就快手的要素,才是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只要我們都願意作為一個節點,去深入連接更多的人,不管用的是什麼方法、什麼工具,這個時代都會給我們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