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養活一團真意思

站吃工夫的樁漲功快,象單腿的樁可以站楊式拳的提手上式。形意拳的三體式也基本上是單腿吃重。孫祿堂有一個徒弟站三體式身披40斤重的銅衣,練到站樁時無人可以推得動。無極式一般打拳之前的時候站個10幾分鐘比較好。


松胯,應當伴隨全身各部位全開才能實現,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練開。應當練通全身,胯自然鬆了。松胯應是意思鬆了就可,不可用意過強,沉肩墜肘實際是接。


松胯一定要曲膝,而且一定要圓襠,要在圓襠的基礎上曲膝松胯,否則毫無意義。同樣,沉肩垂肘必須要虛腋。圓襠與虛腋是關鍵,切莫忽視。


墜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徹底墜肘,所以,關鍵在松胯。松胯是太極拳的基礎,也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要點所在。正因為如此,所以許多高手談意、談神、談氣,就是不談松胯,一說如何松胯,實際就把太極拳的全部精華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拿走了。所以,不是緊密圈子裡的人,師傅是不輕易教導的。許多人自稱是什麼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輩子的太極拳,也不知道怎樣松胯。墜肘的感覺是手上有一根絲線吊在那裡,手上不著一絲的力,自然下墜,絲線斷,則手臂自然落下。


《拳意述真》中記載耿誠信的言論:

幼年練習拳術之時,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視同道如仇敵。自己常常自煩自惱,此身為拙勁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自此而後,習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矣。每見同道之人,無不相合,遇有技術在我以上者亦無不稱揚之……又遷於化勁……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或有練習未及於道者,無不憐憫而欲教之……。

我們推崇一個人,是要看他的思想,而不是看他打敗了誰,孫先生的高就在於他的謙抑沖和。他的武功可以說是獨步當代,但是他待人處世的態度——比如張兆東先生比孫先生小4歲,但孫先生並不因為年齡大武功高就擺架子,揖讓有禮尊之為師叔,實有過人之處,堪稱一代武聖。相較而言,李文彬先生與劉敬儒先生在形意上同為劉(奇蘭)、李(存義)一脈,卻沒有耿誠信、孫祿堂先生的風範,難免令人扼腕。


「理論」養活一團真意思


練樁功不是練腿之力,是練內在氣息,是練通全身。應當是練成上與天合,下與地合(根融於土)的大樹,此樹是找不到根的。這是“中定功”,此功出來不懼力大,用此功可將對方之力反給對方,所以中定功是基礎,練太極必須首先練出此功。中定功出來,再練開合呼吸。


先應當不急於練發勁,應練松功,等你具有了松沉勁,再練發勁才會出效果。松功應練無極高樁才會出松沉。


陳王廷“。。。。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許,悶來時造拳,閒來時耕田。”有幾人想過該把〈黃庭經〉和戚紀光的〈拳經〉找來看看?太極拳是內家拳,以內主外,以外輔內,有幾人想過如從內練到外會更快?先求松沉,再求內氣,後練拳架。


在訓練中,從實戰角度出發,我通過對比散打王、拳擊等一些比賽,感到太極拳應還是有一些自身的特點,比如八面支撐、隨遇平衡的身法步法,能使得自己進退靈活,不至於因打空等而讓自己勢背,當然這可能在進攻時不能像拳擊等能利用身體前傾加大打擊力度,這要看如何來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方法了。


無論推手、散手黏勁均不能少,肢體能否粘住並不是目標,而是通過黏勁進而控制對方的“中”,使對方無法順利發力或攻擊而被擊出。若以鎖住肢體為目標,至少我知道如果對手較松,他的上肢很難被拿住,有意拿時,反而易被對方攻擊。


太極是道,太極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道的合一,而不僅是武術,只停留在拳術的層面上,即使功力高深,也只得小道,未得大道 如不悟道,蹉跎練拳幾十年終難有大成,如能悟道,欲得上乘功夫又何須十年八載?金庸雖不習太極拳,但他的書中對太極拳的描寫是深符太極之理的,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萬法歸一。所以在他的書中,詩,書,畫與武功在道上是相通的,各位如果不把目光只停留在金庸對具體武功招式的描寫上,而多留心他對武學道理的理解,對各位習練太極拳是有啟發的。學太極拳心中要有禪機,李道子傳給俞蓮舟的幾句真言: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水清河靜,翻江播海,儘性立命。從字面上就能感覺出詩意和禪機,心無禪機,俗氣太重的人是難明其中真義的。


隨意太極如果能練到由隨"意"到隨意,意形合一,發力可應感而出,隨心所欲則能為太極散手打下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應多進行實踐,增加經驗,不計輸贏。技擊與訓練有很大的不同,關於技擊原則先輩拳論論述十分詳細,可多多參照揣摩。如果在此長篇大論,沒有拳手自己實踐,終歸似是而非、紙上談兵。但以下幾點可供初學者參照:

1、一定要先通過站樁、單操、意形訓練、推手等打下良好技擊基礎;

2、許多太極拳手常常為推手而推手,結果也就停留在推手。事實上,推手是修煉,打手是目的,離開推手,小乘拳法,執於推手,操拳必敗。要在推手中求反應、功力、變化,而不計輸贏;

3、有時混擊蠻打也有益,如果具有太極技擊基礎,,切磋時混擊蠻打易忘掉一些拳架束縛;

4、要和練不同風格的拳手切磋;

5、要養、練、打互相結合,要經常總結,要多讀拳論;要多觀摩;即使多看太極武打片也是有益的。


從以下幾方面試談攬雀尾拳,請高明指正。

正名 攬雀尾是楊式太極許多拳套的起首拳式,也是重要拳式。顯然攬雀尾拳架難以以名會意,雀有多大,能以棚捋擠按來攬其尾?依稀記得吳文翰老師論證,攬雀尾實為攬扎衣的訛音。攬扎衣作為拳式起式最早記載與【紀效新書】,據說大約宋朝以後,練拳常以攬扎衣起式表現勝勇灑脫氣概,後來創拳會意留名。楊式太極口授身試,京城文人不得其要,轉記為攬雀尾(yi)吳先生與楊露蟬為同鄉,鄉音辯鄉音,估計不差。楊式太極前身,陳式太極亦稱攬扎衣、或攬插衣,而無攬雀尾,楊露禪同鄉武式太極-傳至郝式 太極-傳至孫式太極均稱攬扎衣。

勁力分析 攬雀尾一式含棚捋擠按四勁練法,確為太極重要拳式。具體練法應在師授基礎上規規據據練起,不必多講。求勁方法據我經驗,棚捋擠按四勁以爭力入手易得,爭力為前輩練拳不傳之密,確不虛言。太極拳論:"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既為渾圓一爭;"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上下相爭),有前即有後(前後相爭),有左即有右(左右相爭),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力欲向前,身向後指,力向後引,身欲向前,前後相合,拳勁易出)。

3練法程序,參照雲手練法程序進行

即1(單操)規規據據,打好基礎;

2(隨"意"單操)活樁慢走,隨"意"體會;

3(意形訓練)由形似進拳態,進神似,在求功力;

4(初步隨意)在此基礎上,參考其他太極攬扎衣練法,求變化;

5(隨意訓練)在在此基礎上活練求變,隨"意"訓練。如展開練,收縮練,大動練,小動練,慢練與快練,變方向練,甚至變拳架順序練,與其他拳式隨意相接轉訓練,最後由隨"意"達到隨意,即隨心所欲。要體會意力能否隨時隨地隨意而發,應感而出等等。其他拳式隨意練法程序與雲手、攬雀尾隨意練法程序大同小異,今後不欲論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