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荆南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时十国之一,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受任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创建了荆南国是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后荆南由其子高从诲继立,后经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继冲被宋打败。荆南与前蜀、后蜀、吴与南唐相比也较为特殊,他没有称帝一方,与越、楚相比,其也无完备的国家体制。那么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有一定兵力的藩镇——荆南

在唐末,藩镇变化较为繁多,这些藩镇变化较为显著的就是更换节度使,但其更换节度使的方式和以往驱逐、镇将等方式颇有不同,荆南国采取启用身份低微的下级武士军校,或是在地方称霸的土匪和豪强担任节度使,代替从镇节度使或中央官员等有地位的人中选取节度使。“僖宗一朝,就有足足有28个藩镇更换了节度使。”更换节度使只是其保护政权的表象,其最主要的是在军政和财政两大方面的转变。这样才可以打破唐朝的“限制东南诸道的兵力”政策,藩镇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要有军事实力也就是兵力加以保障。在唐末地方势力加大也就促使了地方的独立化的加深,这使藩镇有了扩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的机会,所以藩镇将自己的军力加以扩大化。

荆南就使因为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军事后盾,才从成汭仁节度使踏上了建国之路。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一、蔡州军的统治虽然消亡,却留下了割据的传统

《旧五代史·成汭传》记载: “唐僖宗朝,为蔡州军校,领本郡兵戍荆南。”《北梦琐言》亦“载唐荆州成令公汭,领蔡州军戍江陵。”由此可知原成汭带领的军队为蔡州军。后来张瓌因为成汭兵强悍猛,他就把当时的荆南节度使陈儒囚禁起来并想要杀之。成汭“结千人奔入峡”,其所集结的还是原来带领的蔡州军。在成汭攻打归州后,自称归州刺史,此时其有招揽兵力扩大兵力,“招还流亡,训士伍,得胜兵三千 ”。

后来许存带着蔡州兵投奔成汭,许存为秦宗权故将,他的到来使成汭更是如虎添翼兵力更有所加强。《新唐书·成汭传》记载成汭“以青州剽卒三百畀之(许存),使讨荆南部将牟权于清江。”《九国志·前蜀·王宗播传》载:“(郭)禹知其材,令(许存)统青州元从兵三万人。”虽然在《新唐书·成汭传》与《资治通鉴》都中记载到成汭统青州人,但根据前面所述,成汭统领的是蔡州军而非青州兵。再到后来在成汭的军队中,有了牟权的所领的部队,其部队为哪里人不为所知,也就是许存“讨荆南部将牟权于清将,禽权,取其众。后来成汭“逐王建肇,建肇奔黔周。诏以(郭)禹(即成汭)为荆南留后。

”由此成汭的军队不断扩大加强,但主要以蔡州军和其任归州所训练的新兵。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在说完成汭兵力之后,再看在成汭之后成为荆南节度使赵匡明的兵力。“成汭之败,其(赵匡明)兄(赵)匡凝表为荆南留后。未至镇,而郎、陵之兵先据其城矣。匡明领兵逐之,遂镇于渚宫”。由此可知赵匡明靠的是襄州军队,也就是其兄赵匡凝所领的军队。而赵匡凝的部队是其父赵德諲所创立的。其父赵德諲是秦宗权的部下,所统领军队以蔡州兵为主,所以

追源下来赵匡明的军队主体也是蔡州军。直到赵匡明之后的朱温,其以贺瓌在荆南留后,蔡州军在荆南的统治才告终,但其留下了的割据传统,却为奠定了高氏荆南的割据。

二、军队扩大,中原对荆南的统治力量变弱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九月,赵匡明身为荆南节度使带领二万军队投奔王建。朱温命令杨狮厚带兵攻打江陵。至乐乡,荆南王建迎降。朱温让贺瓌为荆南留后。这些事件之后,荆南在贺瓌把守期间主要兵力就再也没有受赵匡明统领的蔡州军了。到了天祐三年,“武贞节度使雷彦恭屡寇荆南,留后贺瓌闭城自守,朱全忠(即朱温)以为怯,以颍州防御使高季昌代之,又遣驾前指挥使倪可福将兵五千戍荆南以备吴、蜀”。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倪可福归顺高季兴之后,其作为了驾前指挥使,当时高季兴留守的主力军就是倪可福的宣武镇兵五千。悍将高季兴“下车日,拥数骑至沙头,朗军摄惧,稍稍而退”其与贺瓌不同。当时荆南作为后梁的藩镇要面对外来侵略,这使荆南具备了防御能力。

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大,荆州脱离中原的统治的趋势在不断增强。到五代之时,荆南的军队更是顺利发展,到后来的宋初之时,荆南的兵力已达三万人。

由藩镇到国家

军事力量是荆南形成割据的重要因素,但之对于其形成割据,这一点是不够的。军事力量是使其独立的硬件,但其无法使荆南作为一个后梁的藩镇发展成为荆南国,也无法解释为何其他藩镇没有形成割据。

一、后梁的内化与荆南的独善其身

在分析荆南的地理方位时不难发现,在后梁时期,虽然荆南与中原政权的联系颇为密切,但

其地位在统治者心中远远不如其他四个中原王政权,并认为其只是一个小藩镇。王赓武认为:“在朱温称帝后,在他的帝国有六个重要的地方长官,五个在边境,而第六个—张全义在河南。在这五个人治理边州的人中,三个原来是朱温的对手的手下,而后投向朱温的—杨师厚于888年,刘知俊于891年,朱简(认作养子)于899年。另外两个,王重师和高季兴,基本上一开始就是朱温的部下。他们中一个在朱温作为节度使时就招募到其手下,另一个是他的一个养子的家奴后纳入成为朱温的部下。”由此可以看出,后梁的六个节度使中的五个的地理方位,李茂贞岐秦割据政权的边界对应的是同州的刘知俊和在雍州的王重狮,李克用父子河东势力则与在河中府的朱友谦相近,在襄州镇守的杨狮厚与蜀国相望,高季兴的荆南则更是与吴、蜀地带。加上在河南的张全义,这就构成了后梁势力的第二级。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后梁的格局可以分为很多级,中央势力为第一级,六节度势力次之此外等等。在唐哀帝时期,朝廷“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忠武、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二十一道为魏国,仍进封(朱温)魏王”。义武、武顺、天雄都是有一定势力并较为独立的藩镇。到了后梁将建国时期,高季兴也能看出荆南与南汉、楚等国的区别。

唐朝时期,同州、雍州和河中府的位置都发生变化,由边境变为了内部州郡,但荆南却没有改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内部州郡矛盾扩大化,兵戎相见,例如在后梁末帝德元年,王都谋杀其义父王处。后唐天成四年二月天成,王都被李嗣源杀死,此类等等内部争斗使割据势力暂时消失,但荆南仍然存在,甚至在成德归晋,杨狮厚死后,魏博军队叛变,投靠晋等等事件之后,荆南依然保身不受影响。

二、得天独到的地理位置


荆南作为后梁的下属藩镇,为什么在后梁被灭后,能成为十国之一?

很多人在研究割据的十国地理位置时,一般都把荆南看作特例,他们几乎都一致认为荆南的地理位置没有为其割据提供优势,认为吴、越、楚、荆南没有称帝的因素包括其地理位置的影响。“吴越据浙江(今富春江),楚据湘南,南平(荆南)据江汉,亦皆自成一经济环境,然地理上无独立险要,故虽曰独立而名义上仍受中原朝廷之任命,且入贡焉”。

由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对荆南的成功割据起着很大作用。

荆南“南通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荆南与即吴、蜀相交,又在更大势力之间。但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才能“交通吴、蜀,朝廷浸不能制”。若中原政权攻打荆南,其可靠在他国边境的地理优势,借助他国的力量与之抗衡。蜀国因其他的地理位置原因,不能不对荆州进行支援,所以吴和南唐就成为了荆南的主要援军。

综合各方,荆南就具有了政权独立的条件。

结语

在唐末成汭时期开始,荆州不断扩大的军事力量改变了其只作为藩镇的局面,促使了荆南在割据道路上的成功,荆南政权也是在这种有利的局势中形成的。后梁时期,在其他边镇在后唐时期逐渐变为内地藩镇时,荆南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荆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借助他国力量抵抗中原的入侵。种种都造就了荆南不同于其他藩镇,形成割据成为十国之一。


参考文献:

可马光:《资治通鉴》

李春:《续资治通签长编》

高明士等编著:《两唐五代史》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既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