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2.李德明

同在这一年,在经历了25年的战争后,北宋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换来了两国近百年的和平。新一任夏王李德明和他善战的父亲不一样,守成和发展才是他的主要任务。德明在位期间,同时向宋辽两国称臣。在三国边境广开榷场互市贸易,大量的物资,文化,技术进入夏国。夏国一天天强盛起来。


与此同时,李德明还在谋划一件更重要的事——迁都。当初李继迁选择灵州作为国都,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彼时的夏国要的是让民众吃饱饭,以便有更好的力量开疆拓土。国都的政治属性并不太强。但是到了李德明时期,需要国更像国,民更有尊严。父亲的时代还能打不过就跑,哪里有爸爸,哪里便是国都。现在则必须考虑首都的政治功能和稳定性。


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双耳六楞瓶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一国之都首先不能随便被攻陷。灵州作为塞上江南黄河之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和宋朝首都开封极为相似。开封还勉强算处于国家腹地,西平府则完全处在夏宋边境上,不管是横亘的贺兰山脉,还是黄河几字形的一撇刚好在西平府的背后,对夏国来说,这样完全没有任何屏障。自己怎么打下灵州,别人就能这么打下自己。


李德明把目光转向了父亲先前打下来的一个小城,唐朝时建立的怀远镇。怀远背靠贺兰山,城外有黄河作为屏障,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南边是肥沃的宁夏平原。管仲说国都选址有几要素“高山之下,广川之上,高勿近旱,下勿近水”。怀远全部符合。


借助开展榷场招募来的能工巧匠。李德明开始扩建怀远镇。改名为兴州。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夏国迁都兴州——今天的银川市。别看今天灵武县和银川市只隔50多公里,意义大不一样。


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鎏金寒山造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积蓄力量已久的李德明下令让儿子李元昊出兵一举攻下丝绸之路的重镇甘州。第二次正式开启了对河西走廊的攻略。


甘州有多重要?今天甘肃省是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各取一字得名。天圣八年,瓜州首领来降。天圣九年十月,李德明去世,享年51岁。


宋史上对李德明的记载并不多。但不代表他不重要。李德明20多年的休养生息,包括对儿子李元昊的培养。为西夏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李元昊

李德明在位时,宋辽两国相继封他为西平王和夏国王。元昊袭封王位以后,对内进行了一些列改革。改穿党项人尊崇的白色窄衫。仿照宋朝建立了完备的政府机构——如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等,也模仿辽国实行蕃汉官制。其中有意思的是兴州的地方政府,被命名为开封府。


第二年,元昊攻下了瓜州,沙洲和肃州,整个河西走廊完全被夏国占据。至此,李元昊已经统治18州。他以嵬名守全等主谋议,钟鼎,臣典文书,成逋克等主兵马,野利仁荣主蕃学。置十八监军司,各地贵族分统其众,总共50多万人驻守全国各地,夏国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


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彩绘泥塑罗汉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李元昊自己首先剃发,然后下令全国人超过三日不剃发的话就允许其他人杀了他们而不必问责。摒弃了唐宋以来的赐姓李姓或者赵姓(宋史中记载为李元昊,续资治通鉴记载为赵元昊),改姓嵬名,自称嵬名吾祖。还一改中原习惯。每当举兵,必须和贵族们狩猎,如果有所捕获,就下马环坐一圈共同商讨大事,喝酒,割生肉吃,禁止穿丝绸的衣服改穿毛皮。


最为重要的,他下令主持蕃学的官员野利任荣仿照汉字的结构创建了西夏文,在国内和国际间推行。


元昊的一系列行为看上去好像在开倒车,但他自幼通晓汉文。他的改革绝对不是出于对汉文化的排斥,正相反,他是为了体现党项人的文化自信。我和你号称国与国,可我却使用你的文字,这很难有底气说自信。西夏文和汉字一样都属于汉藏语系,西夏文也以汉字为基础,应该差不多是一字对应一字,个别字的顺序可能有差别。


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西夏文字典 番汉合时掌中珠蓝靛印本 复制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我们从发现的西夏文字典《文海》中得知,西夏文一共将近6000个,常用字2000多个。这一切都是李元昊和野利任荣在四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壮举。李元昊把西夏文推广到政令当中,年轻人如果想当官,就必须学写西夏文。为了让老百姓学习更方便学习西夏文,还翻译了儒家和佛教经典。这些举措都为西夏文的推广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李元昊在都城的问题上也展示出了比他爸更大的野心,他综合唐长安和宋汴梁的特点在兴州重新兴建了一座更大更宏伟的新城,取名为兴庆府。


国宝说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个创造方块字的王朝(2)

西夏文“首领” 铜印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完成各方面的准备以后,李元昊终于离自己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他要称帝。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祭坛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夏,李元昊为大夏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大庆二年为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追谥李继迁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父德明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党项人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这一年,李元昊30岁。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